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一

流浪地球2中一幕幕的災難場面,使得人類空前團結。國家之間不再有敵視、黨派之間不再有競爭、種族之間不再有矛盾、人與人之間不再有仇敵。在只有炸掉月球才能逃生時,各國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所有核彈,毫無保留。當佈置在月球上的核彈需要航天員手動引爆時,明知自己無法活着回來,但所有50歲以上的老航天為了不讓年輕人去送死,集體出列,毅然決定去引爆核彈,詮釋了什麼叫做“危難當頭,唯有責任”!

比起責任,親情也佔了電影裏很大的一部分。為了讓家人們進入地下城,劉培強參加了領航員計劃,想要讓患了癌症的。妻子韓朵朵帶着兒子劉啟進入地下城。但韓朵朵深知自己活不了多久,於是把進入地下城的名額讓給了她的父親、劉培強的岳父韓子昂,讓韓子昂帶着劉啟進入了地下城。

無獨有偶,圖恆宇在車禍中喪失了女兒圖丫丫,為了讓她以另一種形式生活下去,圖恆宇將丫丫的意識芯片導入了數字生命550A系統中。但是,丫丫的數字生命只有兩分鐘,雖然根據550A系統一代代的升級下逐漸有了自主意識,但圖恆宇仍然不滿意。圖恆宇想要給丫丫完整的一生,於是他冒着地下城名額被剝奪、自己入獄的風險,將丫丫的芯片導入了更好的550W系統。最終,丫丫記住了密鑰,拯救了人類。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二

人類的文明取決於人類的選擇,生存最大的障礙,從不是弱小,而是傲慢三年前,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説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刷新了大眾對科幻的認知,成為國內科幻的里程碑。三年後《流浪地球2》的確不負眾望,誠然為中國科幻墊下一塊厚重基石。流浪2不僅補全了第一部劇情的缺失,包括劉培強的愛情、責任,宏觀的背景、線索、人物等等,而且構建了災難後的藍圖,為後續埋下種子。有繼承也有突破,可謂既是前傳亦是續集了。

《流浪地球2》講述了人類解決生存危機的故事,其中有抉擇之艱,犧牲之苦。無論是高聳的太空電梯,還是月球危機引發的潮汐與碎片,無不用龐大襯托人類的渺小。渺小的人類如何在宏大的宇宙中求存貫徹了電影的始終。圖恆宇試圖用永恆的生命重新定義死亡,劉培強通過對莫斯表現出的絕對理性的'質疑,再度定義了人性。具備了這樣深度的思考與探討,科幻就不僅是徒有視覺奇觀的空殼,而是真正擁有了可以馳騁的翅膀。個人很喜歡人工智能莫斯的設定。既是災難的作俑者,又是化險為夷的啟示者,似乎和《銀河帝國》中的丹莫剌爾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揹負着拯救人類的使命,莫斯自始至終都在製造危機,一步步斷絕人類後路,目的便是減少內耗,增加人類的凝聚力。這樣的思路似乎又契合了丹莫剌爾創立的第零法則(旨在為人類整體利益服務),莫斯製造的危機害死了很多人,但這災難背後衍射出的正是人類對生的希望和共克時艱的勇氣,兩者相融共鑄出不可撼動的凝聚力。有了這股凝聚力,人類這整體的未來才能充滿希冀。莫斯的經典台詞“拯救人類文明的方式就是毀滅人類”不也是機器人第零法則的體現嗎?而莫斯始終都沒有對外暴露自己的高智慧,而是一步步演算推出拯救人類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冥冥之中給予人類暗示將人類導向正軌和《三體》中的面壁者這一身份有些許相同之處。這麼看來,莫斯並未叛變,而恰恰是這樣亦神亦鬼的雙重身份給莫斯以鮮明色彩,絲毫不顯衝突。相信電影中圍繞圖恆宇的情節令人動容。或許很多人認為圖恆宇為了拯救圖丫丫賭上了全人類的希望,但正是這愛與執念給莫斯冰冷的軀殼以人的血脈,使其在履行必要義務時能進一步學習人類進行思維迭代,從而從冰冷的550W變為MOSS,為在最後一刻拯救了人類做鋪墊。的確佩服劉德華的高水平演技,將角色的矛盾和衝突展現得淋漓盡致,父女之間最感動且極富玩味的片段也讓末日之下人類的情感與心裏多了一份真實。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的確是中國科幻片的突破,現實與幻想、理性與感性、血肉與鋼筋碰撞出的火花勢必能點亮眾多青年心靈的科幻之光。電影特效方面稱得上身臨其境,不輸大片。人物話術有張力,富有藝術的美感,劇情邏輯的安排也算得上較為嚴密了。無需多言,看完便能有所體會罷。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反觀你我,又能否在頹然懈怠之時選擇堅持。相信,在眾志成城的抗疫路上,未來,熠熠生輝。在堅韌恆久的成長路上,未來,前程似錦。我一直以為,語言文字是認知的基礎,是學習知識的基本手段。沒有很好的語文功底,就無法從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華,英語的閲讀理解和寫作都是建立在語文的基礎知識之上。語文是培養人的邏輯思維的基本手段。邏輯思維是人類認知的一種高級形式,也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基礎。一個人沒有邏輯思維,學習而來的知識就無法激活、發展直至創新,語文沒學好,其它科也會大受影響的,所以,作為英語老師,我會督促鼓勵孩子們多閲讀多觀影,中英文比翼雙飛。

流浪地球2觀後感200字 篇三

春節上映的《流浪地球2》,是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這部科幻電影講述了人類面對太陽危機,通過10000台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駛往4.2光年之外的半人馬星座,尋求新家園的故事。2500年的地球流浪之旅即將開啟。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感觸最深。月球逃逸失敗後,必須引爆地球所有核彈,進而誘發核聚變讓月球解體,當電子引爆失敗後,不得不手動引爆核彈。誰去手動引爆?最後,50歲以上,230餘名航天英雄,主動請纓,明知是有去無回的。赴死單程票,為了全人類,依舊奔赴引爆現場。

][

總有一些人衝到了最前方,犧牲自己,挽救大部分,就像抗日戰爭時期的敢死隊一樣!面對危機,沒有公平,唯有責任和擔當!向英雄們致敬!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四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對《流浪地球2》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長表示疑惑,覺得影片時間太長了,觀眾真的坐得住嗎?

故事在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合力在地球上製造推進器,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的背景下展開。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併為後續展開鋪墊。

整個故事的架構很宏大,三條主線交錯前進,交代了劉培強的成長和歷練,圖恆宇對數字生命的執着和堅持,還有周老師作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動中的堅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節上的敍述,又有小的細節上的描寫,總體上還是很吸引人的。

作為普通觀眾,觀影體驗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特效畫面震撼,特別是開場部分,有一種世界末日又充滿希望的感覺。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對家人,對國家,對地球等,沒有過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張鵬在引爆核彈時只淡淡地説了一句:地球還挺美好的'。另外對數字生命的討論也很吸引人,對於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能要在續集中有更多的討論。

不好的點也是有的,因為故事豐滿,想要把它講明白,就需要很多細節,需要很多時間,觀眾也容易抓不住重點。

看到快結束時,有人提前離開了,但是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留下來,或坐或站,把它看完,並且耐心等待彩蛋。這也許就代表了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看法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五

2023年大年八年級,到影院看了《流浪地球2》,因為看《流浪地球1》已經是四年前的事,導致不太記得劇情了,只是依稀記得那年的影片裏面,主演陣容裏還有如今已經去世的吳孟達先生,所以看過《流浪地球2》之後的第一決定,就是一定要回顧《球1》。

當災難來臨,你敢奉獻嗎?你願意(被)犧牲嗎?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什麼都不知道,當我們覺得生活艱難、日子困苦的時候,很可能,決定一切的領導者和英雄們已經在拼盡全力抵擋更大的艱難和困苦了。

《流浪地球2》的結尾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我信,我永遠相信,希望的引擎只燃燒信念,流浪的路會有恆星指點。我信,頭頂還會有藍天,我信,腳下還會是山川。”

是啊,為什麼不信呢?我不知你是否聽過量子糾纏,這個詞乍一聽很深奧,但通俗起來講就是,你現在相信什麼,想看到什麼,未來就會是什麼,你的'信號已經發送給未來的你,未來的。你也正在回覆給你他(她)的信號。只要堅定信念,團結前行,世界就一定會好起來,民族精神和人類文明的火種,就一定不會熄滅!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六

西方電影裏,描述和宣傳的拯救方式,是諾亞方舟式的拯救世界。

是允許,自認為,對人類有貢獻的政治精英,或有錢的富人上船,是精英制定的生存權。選擇保留的動物和植物,也是對精英今後生存,有用的動植物。

平民百姓,或老年人,是沒有資格和權利,被拯救的。也是被認為,對人類貢獻毫無建樹的,是可以被拋棄的。是沒有選擇權的。

中國式的拯救世界,是某些平民百姓,或老年人,選擇了自我犧牲,拯救絕大部分人。是有自我選擇權的。

“為了拯救更多的人,主動選擇去犧牲,這就是偉大的犧牲。

在不知情、無力參與決策的情況下,被放棄被拋棄,是無恥的背叛”。———汪海林

以上,是看汪海林老師的'觀後感,並記的筆記。

以下,是我本人的感悟!

普通大眾,對人類,是不是真的沒有什麼貢獻呢?

古嶽丘壑

當然不是!

金融和商業精英,建立的企業和生產出來的產品,需要規模化的市場,才能盈利。才能證明你是商業精英。不能盈利,你就是負翁。落地的鳳凰,還不如雞!

而規模化的市場,是由普通大眾建立起來的。金融負債,也是靠廣大民眾買債券,才能支撐的。

政治精英,沒有普通大眾的推舉和支持,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老哥一個,你統治誰去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教育,基礎科學方面的精英,沒有普通大眾,發現和發明出來的科學技術,無法普及使用。

不能被普及和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價值接近於0。等於沒發明!自己留着打單機遊戲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七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觸就是想再立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為2實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滿,細節到位,內容格外充實。

在看太空電梯危機時,我以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軍的事,劉培強的年輕時代會是一個戰狼一般的存在。

丫丫的數字復活是一個意外,圖恆宇和馬兆的死亡其實也是意外,圖恆宇的數字復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疊着意外,奇蹟就不是我等芸芸眾生可以堅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傾向於在備選方案中努力,順便被奇蹟摸摸頭。

而且影片裏,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認為月球危機正是受圖恆宇上傳了丫丫導致,我一度以為丫丫入侵了moss以後會成為終極boss,沒想到她成為了奇蹟。

總的。説來,《流浪地球2》真的是讓人意外的驚豔,我想自豪的説一句: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級的科幻!

《流浪地球2》的觀後感 篇八

電影上説:“沒有人的文明,將毫無意義”,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沒有月亮,那將是多大的遺憾。然而這樣的遺憾在《流浪地球》2中,變成不得已。那是人類自我拯救進程裏的敗筆,但好在這部片子全程以“愛”貫穿,一切就都變得值得。

汪曾褀説:“人一定要愛着點什麼,活着才有意義。“影片中無論是劉培強對韓朵朵浪漫極致的愛、還是張鵬對劉培強的師徒之愛,還是那233個引爆核彈的50歲以上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長者以生命對人類的獻禮,馬兆的犧牲,還是圖恆宇對女兒YY執念般的愛,將一切變得極具意義。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類的數字生命將永生。”這簡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裏,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數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長、進化,日益變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經灰飛煙滅,但你的思想、你的靈魂會沿着你慣性的思維模式去延續,去愛着你愛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業,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讓人類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這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吧。

回望我們生命的這一路走來,許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靈光乍現的時候變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時刻的早點到來,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會有另一個我在元宇宙的世界裏活得生機勃勃,活色生香,這很美好。這種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滿生長的力量,或者這也可以定義為“活着”,象干將、莫邪一樣把自己煉進劍裏,叫活着。而我們將以一種新的方式將“活着”永續,是一種精神的永續,生生不息。

忽然覺得,這許多年都沒有參與過網絡遊戲,應該算是一種遺憾。如果可以,希望這個2023年可以參與體驗一下網格遊戲,去感覺一下虛擬現實,去擁抱科技與現實的種種駁接。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九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2》,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1點了,怎麼説呢,邏輯上確實比較混亂,因場景太過於宏大,每一條線,每個場景無法去深入的講述,加上剪輯快速切換,讓人目不暇接,路上聽許多人講沒看懂。

我是沒看彩蛋就出來了的,所以後面關於莫斯的彩蛋和圖恆宇這些,我是沒有看到的。個人感覺,特效這塊比第一部有進步,國產科幻工業化天花板又提升了一些。

電影分兩條線來敍説故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從熱血青年成長為一名父親,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試圖用數字生命計劃讓女兒另類重生,這也代表着兩種選擇,兩個方向,兩人惟一的交集便是在劉培強面試領航者號航天員的時候,劉培強為了讓家人獲得入住地下城的資格去參加選拔,而圖恆宇是作為面試官(隔着塊單面玻璃),出門的時候兩人相向而過,這也是兩條線惟一一次交匯。

但也正是這一次交匯,讓圖恆宇堅定了讓女兒另類重生的想法,兩個父親,做了相同的選擇,這是做為一個父親的責任,就是保護自己的小孩。劉培強選擇離開地球去領航者號服役,而讓家人擁有了活下去的機會。圖恆宇則是通過550C讓女兒另類重生,擁有了完整的一生,而不僅僅只是兩分鐘。

同樣的,承擔責任的場景還有沙溢飾演的張鵬,也貢獻了全片惟一的淚點,為保護年輕的航天員,他選擇站了出來,去完成有去無回的任務,那句:五十歲以上的中國航天飛行中隊成員出列,讓人淚目。

還有圖恆宇重啟北京互聯網根服務器的時候,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而他在臨死的時候上傳了自己的意識進入了數字空間,在數字空間裏完成了自己未完的使命,這也是責任。

中國人的責任感,向來是很強烈的,特別是男人,可以為了小家、大家、國家不惜犧牲自己,而電影中也沒有了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沒有了靠個人拯救世界的情節,有的'只是團結、協作、互助、責任,每個人都在完成自己的責任,或有退縮,但終將向前。

而中國人揹負的責任,也終將打敗所有的困難,為生存迎來轉機。

危難來臨之時,只有責任。那是一句重錘,無時無刻的提醒我們,去完成屬於自己的責任,當父母的責任,當夫妻的責任,當職員的責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1p3y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