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流浪地球2觀後感想【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觀後感想【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觀後感想【精彩多篇】

流浪地球2觀後感600字國中 篇一

兔年大年八年級下午,全家人在電影院觀看了一場新影片《流浪地球2》,頗有感觸。

影片《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描述的太陽系即將毀滅,太陽系不再適合生存,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傾盡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無數個流星發動機,以推動地球,人類耍帶着地球去冒險,爭取找尋新的星系家園,最後地球陷入絕境。大氣層將被木星吞噬,英雄們利用行星發動機,點燃木星這個大氣球,試圖用木星爆炸的衝擊力,將地球彈走。結果,航天英雄控制國際空間站,讓行星發動機將其點燃,裏面的幾十噸噸燃料燃起,航天英雄壯烈犧牲,地球被拯救。

看完這部電影,我久久不能釋懷,不禁陷入沉思。人類會有這個時候嗎?看太陽系四光年的浩瀚宇宙中,還會有另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嗎?就算有另一個地球,又有多少人能轉移到那裏去呢!難道我們的家園就要被冰雪覆蓋了嗎?難到只能蝸居地下不見天日嗎?難道真的要帶着地球去流浪嗎?這是世界性的難題。

該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説改編,從時間順序上講,《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篇,《流浪地球》是四年前的春節在電影院觀看的。《流浪地球2》片長173分鐘。由吳京、李雪健、劉德華、沙溢、寧理、王智、朱顏曼滋等領銜主演。

影片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現在的地球已傷痕累累,大地溶化,過渡砍伐,水土流失,温室效應,無序開礦等等,讓地球不堪重負,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拯救人類自已。只有珍惜好現在的地球家園,人類才不致於像其他物種一樣過早滅絕。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地球的滅亡是遲早的事,還是要盡力保護,推遲消亡延長壽命為好,切行且珍惜吧!

影片雖然是科幻虛構的,但並不是空穴來風和無中生有,令人深思,極具現實指導意義。

我要呼籲:快救救地球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二

半夜驟醒,滿腦子都是電影的場景和情節,似乎還沒有一部科幻片給我如此大的衝擊,實事求是地説,《流浪地球2》做到了。本對續作沒抱有太大希望,考慮到孩子的科普教育才組隊去看了這部電影,沒想到卻震撼無比,讓人無法自拔。

開篇的空戰和太空電梯宏大場景,譽為世界頂級的水平亳不誇張,除了二十多年前看的《真實的謊言》、《獨立日》外,再沒感受過同等的震撼。中國電影技術,特別是科幻電影起步雖晚,典型的中式技術爆炸風格,壯哉!

文明和種族的延續,是很難把控的科幻主題,在我看來,國內也只有劉慈欣、王晉康才有成功的作品。《流浪地球》於我大學聯考那年的暑假刊載於《科幻世界》,用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吞噬,流浪於宇宙,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是對當時緩解高三壓力的我的巨大獎勵。可是當時年紀尚幼,對主題沒有過多的思考。

《流浪地球2》並非1的續集,而是前傳。片中李雪健老師飾演的中國外交發言人的角色用一萬五千年前一根股骨斷裂癒合的故事提醒人類抱團,在付出內鬥的慘痛代價後,在毀滅面前,人類方能抱團互信。人類文明,是懷疑和戰爭的文明,也是犧牲和成就的文明,既有毀滅地球N次的核彈,也有關鍵時刻選擇用生命引爆月球,以犧牲換取希望的決絕。

影片以人類內鬥開始,數字生命還是實體延續,本身並無對錯之分,只是不同理解認知的'爭執與鬥爭,雙方都認為是最好的拯救方式。片中以數字生命關鍵時刻聯通全球網絡以啟動地球發動機的方式,完成了兩種觀念的融合。

文明和種族的延續,是殘酷,是小我的犧牲。跳脱人情倫理的束縛,就像以抽籤為主,輔以特殊貢獻決定進入地下城的名額的方式。不考慮老弱婦孺的殘忍,卻是延續主題下的科學選擇。這是影片沒有刻意強調卻在進入地下城的隊伍中隱射的主題之一。

中式的拯救世界,必然是全人類的奮鬥努力結果,境界上遠高於美式的超級英雄,邏輯上也更加合理。在危機關頭,在中國的倡導下,不同膚色的捨命合作,傳達出一種非霸權的世界領袖風格。

觀看這部電影,孩子們未必能看懂全部,卻必然在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科幻,絕非簡單的消遣,而是一種前瞻性的思考。給歲月以文明,給文明以歲月,都是我們正在做的事。終有一日,面對危機,人類必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流浪地球2觀後感想 篇三

大年八年級,天微冷微雨,適合抱一桶香甜的爆米花,揣一顆火熱的心去觀影。第一選項,絕對是吳京、劉德華、李雪健等演員帶來的科幻片《流浪地球2》。我這人有個習慣,在前的珠玉得了我的青睞,我就會死心眼地追着期待追着喜歡下去,成為生生不息粉,即便是某些續篇不盡如人意,我也吐槽也表示失望,但是我還是喜歡一路陪伴着。

這個第二部沒有讓我失望。它其實是第一部中故事的前傳,電影補充解釋了第一部的某些內容情節,例如人們為什麼要住到地下城去,流浪地球計劃的由來等。兩部不同主人公的電影非常巧妙地連貫起來了,故事有承接性條理性,看得才叫清爽,一瞬間就喚醒了我幾年前的回憶,尤其是達叔的那幾個簡短的鏡頭閃現,讓懷舊的我頓時淚目。然而,導演郭帆絕對不是在消費觀影者的懷舊情懷,他有更大的野心。有連貫,有突破,有進步,有新意,是我對所有續集的期待。《流浪地球2》的場景更大了,不再是第一部裏的國內公路線了,有了世界各國的基地點、月球的太空站點,感覺這盤棋下得挺大;特技製作更炫了,那個無人戰鬥機羣、太空梯的畫面實在太令人震撼了;主題線索更豐富了,人物塑造更立體了,有吳京角色的感情故事,有劉德華角色的家庭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他人物的驚鴻一面,在各種各樣人物的故事拉扯裏,梳理出主線與副線,我們在不長的故事裏感受着複雜的人性。

有人評論,電影過於煽情了,我卻不以為然。電影藝術的呈現是多樣性的,有凸顯導演風格的敍事手法審美價值,也有如音樂一樣優美的節奏,有如法學一般嚴謹的邏輯……但是,更重要的是體現出思想情感的審美吧!這部電影很好地詮釋了何為選擇。圖恆宇在事業與女兒中選擇了讓女兒以數字生命獲得完整;劉培強在自己與家庭間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家人;張鵬在去與留的中間選擇了把生存的機會給更年輕的生命,那句“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一響起,我情不自禁就淚潸潸了;李雪健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隱隱約約間總讓我看到某個我一直敬佩的人物的影子,他在放棄與堅持中選擇了堅信……每個人的選擇都有自己的出發點,猛然間讓我想起了《琅琊榜》裏我最喜歡的幾句台詞:“我曾經因為你的選擇非常難過。但我畢竟已經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而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不能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我之所以這麼待你,是因為我願意。若能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麼可後悔的可抱怨的。”是啊,我只管選擇我認為值得的!在個人利益與人民大義面前,總會有人,總要有人,有所選也有所不擇!如果問題擺在我面前,我會如何做這道選擇題?不敢深思,還好,這還不是我們要做的選擇題!就讓我們如此厚顏無恥地選擇忽視答案吧!也許,真的有這樣一個時刻了,我們也能做出認為值得的選擇,畢竟,電影給了觀者啟發。這才是電影的魅力所在。感謝作家劉慈欣編寫的故事,也感謝影片所有工作人員的呈現!觀影讓我們獲得了精神的愉悦,道德的提升,從而有內心的滿足。沒有點點滴滴的煽情鋪陳,哪裏來的情感渲染?

由此,我也突然想起了最近自己的工作思量,在我們的詩詞教學裏是不是可以整理出這樣一條線?關於家國情懷的線?“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中國人的舍小家就大義的錚錚風骨處處可見,處處可聞!作為老師,我也要像一個導演,去鋪陳吧,去渲染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四

大年九年級,一家子去看了《流浪地球2》。整場電影3小時,我是扣着腳趾看完的。看1的時候漫不經心,感覺就是一般的商業大片,特效一般般,劇情也不夠緊湊,矛盾衝突比較單一,主角人物偏年輕,人物情感不夠厚重,表演也欠火候。這第二部不管是從特效製作、故事的時間跨度、歷史厚度、劇情發展的緊湊性、多主角多角度的矛盾衝突、情感與理智、小我與大我的抉擇,全方位多角度遠勝第一部。

其他的我不懂,也不多做評論,只説人物情感這部分。

愛情

雖然有規定,要參加宇航員選拔去月球,就不能談戀愛結婚生孩子。但這也阻止不了愛情的萌芽和兩顆想要在一起的決心。面對危難之際,愛可以讓劉培強犧牲自己,也要保護所愛之人韓朵朵不受傷害。在韓朵朵患癌之後,面對存活名額的選擇之時,從理智上來説,選擇岳父作為監護人的話,可能對孩子的陪伴更長久,對小孩更有利。但劉培強卻選擇了韓朵朵而拋棄岳父,這真實地表現出了愛情的自私和偉大。

戰友情

在面對突襲時,張鵬臨危不懼,冷靜指揮,外國同事對他深信不移,從而實現被動挨打到成功拖延至援軍抵達,反殺無人機的逆轉;他和多年未見的老夥伴,在久別重逢一瞬間,再度並肩戰鬥卻依然配合默契的感人場面。在選拔去月球投放核彈的宇航員時,張鵬利用戰友情企圖在老夥伴那裏走後門,但被老夥伴無情拒絕——面對挽救人類的重大任務的人才選拔,老夥伴選擇了秉公辦理,犧牲私人感情;但在月球上,為了成全張鵬對劉培強的師徒情,老夥伴還是會全力相助。

在月球上,面對核彈安置任務未完成,必須要有人留下而不能返回地球時,劉培強就像當初保護韓朵朵一樣,選擇了一人留下,讓同事返回地球。女同事有孩子,其實他也有啊,也許因為他的孩子剛剛失去了媽媽,他不想另一個孩子也失去媽媽,所以他選擇了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這也是一種大愛,是能奉獻自己的一種泛愛,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個縮影。

還有馬兆和圖恆宇之間的同事情,我把他也歸結於戰友情一類。因為他們工作的`性質,他們在一起工作的時間和配合程度,都絲毫不比戰友差。馬兆在圖恆宇遭遇家庭重大變故時,選擇替圖恆宇承擔法律責任,默認了圖恆宇為了保留女兒意識,私自開發保留數字生命的操作。這不是一般的同事情誼,這種情誼深厚到足以令人可以做到性命相托了。故事的最後,馬兆在生命的盡頭處,確實也將自己以生命守護的未完成的使命,託付給了圖恆宇。而圖恆宇也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最終堅持完成了馬兆的囑託。

師徒情

劉培強的師傅張鵬,對徒弟的父親有過承諾會好好照顧劉培強。因為這個承諾根植於心,在基地發生入侵突襲時,張鵬第一反應是尋找劉培強,因為擔心他的安危;在危機過後,見到劉培強時,那種因擔心而產生的責備式地拍打,體現出他對劉培強如父般的關愛。

到月球投放核彈需要穿越密集的隕石羣,所以選拔投放的宇航員需要最優秀的飛行員。張鵬作為師傅,對徒弟如父般的關愛此時表現出自私的'一面,他為了保護徒弟,不惜違規降格,專門給選拔官老夥伴打招呼走後門,讓不要選劉培強。

為了投放核彈而留在月球的劉培強,因為得到了師傅張鵬的幫助,最終乘坐一輛遺留在月球的返回艙成功脱離月球,但師傅卻最終長眠於月球。我想,這也是張鵬在確定了自己要登月之後,專門為劉培強做了功課的,才讓他在氧氣將盡的最後關頭保住性命。在自己將要赴死之時,身為師傅的張鵬卻還在為徒弟考慮,這既兑現了給劉父的承諾,也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裏埋藏的深厚師徒情誼。

父女情

圖恆宇對女兒丫丫的數字生命延續的執念,是全劇最令人動容的部分。因為深情永遠是人類謳歌的永恆主題,是人類嚮往的情感永恆。圖恆宇把對妻子和女兒的全部愛和思念,都寄託在了丫丫的數字生命上面。他對數字生命的偏執,對自己信念的堅持,甚至威脅到了人類共同的命運:他在面對是堅持自己信念、延續女兒數字生命為重,還是保證人類命運為重的選擇時,他偏執地選擇了前者,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偏執和堅持,在最後關頭,他創造和延續的數字生命挽救了全人類,也給了人類最後的希望——生命的轉換和延續。

最後,還是要説一下李雪健老師飾演的周喆直,這位政治人物在整個事件中,擔當的更像是一個歷史的講述者,是人性中的精神支柱,生命之光。在每一次分歧和危機時刻,他以歷史上的小事件來講述人類互助團結的重要性;以堅定的信念和對未來的希望,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對民族的百分之兩百的信任,對人定勝天那種堅定不移的強大的信念感,像一根定海神針一般,帶動着身邊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人。

影片多主角多故事線,帶出的人類多重情感,情感與理智的較量角逐,展現出人性的真實和複雜,也體現出人類在面對危難時,作出每一個抉擇的困難,人性的光輝最終在白骨和廢墟之上冉冉升起。所以,情感才是推動人類文明延續的根本力量,而理智只是工具。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五

看了流2,有些幼稚的想法想記錄一下,好讓明年看3之後,或者看過原著之後的我笑一笑,會涉及劇透,慎入!

流1我覺得一般般,也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科幻片,佩服作者的腦洞。僅此。

流2,電影製作整體水平跟流1持平,但有一點卻讓我想寫觀後感。那就是劉德華的加入,推動的劇情。我覺得一個電影能夠令觀眾隨着編劇的思維跟下去那證明是一個合格的電影。如果能看後引發思考那就表示編劇(作家)的功底深厚了,流2這一點完勝流1。讓我感慨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也是最大的疑問。這是個哲學問題。

人類為什麼不能實現數字人生計劃?其實到最後無疑數字人生技術上已實現,劉德華證明了這一點。如果説劉德華是反派,黑化,我不這麼認為。如果人類真要滅亡,這是一個選擇題,並沒有對錯。人類文明的延續到底是精神意識上的傳承還是肉體的繁衍?這恐怕是一個哲學問題。當然,影片主線是在説人才是人類文明,但人出生到死亡又何嘗不是意識的傳承?所以影片沒有完全否認數字人生,最終在550W上也體現了共存的味道,應該是為下一部的鋪墊吧,畢竟數字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最大的科幻命題。

思考2。大格局會怎麼做選擇題。

難道數字人生計劃和流浪地球計劃不能共存嗎?畢竟流浪地球計劃百分之五十的人是要被拋棄的。人性是自私的,如能可以選擇大多數會選擇數字人生吧。因為流浪計劃是為了一百代之後的人類有個家園,而這一百代人呢?只能生活在地下,在暗無天日寒冷的環境中要重複勞動來滿足製造發動機。一輩子的任務恐怕就是繁衍後代。這樣的生活你願意嗎?如果科技足夠發達為何不冷凍人類受精卵到時候進行復蘇?或許會説,這樣產生的就不是純粹的人類,畢竟人類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但我們真正傳承的是什麼?精神文明還是物質文明?是意識還是軀體?或許會説我的格局太小了,人類就是需要自我犧牲來延續香火。但,可但是,延續香火,生老病死歸根結底是不是為了遵循自然規律?人類做為一個宇宙的生物本應該遵循這種規律,而此時你會發現,一個物種的。滅亡就是自然規律。人類既要對抗規律,又要守住規律。如果此刻沒有流浪地球計劃,恐怕馬上會啟動數字人生計劃,但又怕人類被有意識的機器完全取代。所以繁衍人類的角度上,流浪地球計劃在理論上更有説服力。至始至終人類需要是掌控力,對未知的未來還是恐懼的,沒辦法放手一搏,除非無路可退。

思考3。你我怎麼想?

人類的選擇題由誰來做?當然是人類,但永遠不可能是你我。但讓我選擇我想選數字人生,並非想永生,我只想跟我的家人度過無戰爭,無災難,無疾病的一生。而一百代後的人類,我並不想考慮。所以我註定是一隻螻蟻。人類的發展其實是少數人推動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做出一絲一毫的貢獻,所以並沒有資格做選擇,這是一個很公平的事情。在浩瀚宇宙中普通人就是一粒塵埃,所以,你我的選擇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永遠是情懷。不管人在哪裏,不管面臨多麼大的困難,只要跟家人在一起,或者讓家人活着,赴湯蹈火也願意。這也是人類永遠的情懷,也是影片最終的宗旨,當然也是電影永恆的賣點。

流浪地球2觀後感1000字 篇六

新春第一部電影我選擇看《流浪地球2》,有情懷在裏面也因為喜歡科幻題材。我覺得它是一部喜劇,最起碼我觀看的過程中,有五分之四的時間都在笑。有可能我痛點高,因為普通的生老病死,在我看來都太正常了。與其渾身插滿管子活着,不如瀟灑安靜的死去。而且女主韓朵朵(王智飾)死前完成了最後的心願,也如願得知家人們都被安頓的很好,這就是喜劇啊!以下有可忽略的輕微劇透。

師父張鵬(沙溢飾)都跟徒弟劉培強(吳京飾)講得很清楚了,要想成為優秀的宇航員,就不能談戀愛、結婚、生孩子,尤其想去月球參與“逐月計劃”,一去十幾年、幾十年,一個人無牽無掛,省心。劉培強前腳答應得爽快,轉身看到英姿颯爽的韓朵朵就走不到道兒了。不止一見鍾情,大腦還瞬間高速運轉,連兩個人如何談戀愛、怎樣結婚、怎樣哄孩子都想好了。這是該電影逗我第一次笑。

整部電影無論語言風格/幽默風格都具有濃郁的`東北味道。按理説山西長大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的筆下,山東長大的導演郭帆的鏡頭下,風格粗獷一些是正常的,但是被東北化,我是真的沒想到。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種東北化,有親切感。片中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整上幾句東北話。尤其是片中的黑人朋友,我嚴重懷疑他們在東北深造過,他們東北話能達到十級。

沙溢是東北人,他演的張鵬,不僅隨時隨地嘮東北嗑,還成功把同學兼同事的諾夫(俄羅斯宇航員)的語音給拐到了東北味。我可太愛看張鵬和諾夫做拍檔了。一起開戰鬥航天器,張鵬喊“過癮”,諾夫喊“我的媽呀”,妥妥地反差型拍檔。張鵬越是不讓諾夫做啥,諾夫偏要做啥,讓張鵬又生氣又想笑。他們是學員時,在老師面前爭風吃醋。是宇航員時,在同事面前爭先恐後。選擇犧牲也要一起赴死。

台詞很接地氣,有很多中國人才懂的詞彙。比如黑人宇航員兩次被劉培強相救,都對劉培強喊了同一句話“沒轉正,沒醫保”(跟原話差不多)。他是好意,因為兩次事件都發生在劉培強的試用期,兩次劉培強都差點搭上性命。可是我想對黑人宇航員説“試用期沒醫保是你們國家,在我們中國試用期也有醫保”。他除了經常把醫保掛在嘴邊,還特別喜歡嗑CP。不僅嗑過劉培強和韓朵朵,還常常比心。

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本是一個嚴謹且不苟言笑的人。因為他最初的工作重心裏是有私心的,他一直想在數字世界復活在車禍中死去的女兒。所以他主導的超級計算機做事也刻板且有私心。就是如此循規蹈矩的工程師,竟然在深海區域執行恢復全球網絡的工作中,有心情觀察房屋中介的小廣告,説出那句“房價終於降了”,讓有些沉重的劇情立刻舒緩了許多。類似的台詞很多,所以我説它是喜劇。

流浪地球2觀後感 篇七

在看電影之前,我就對《流浪地球2》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長表示疑惑,覺得影片時間太長了,觀眾真的坐得住嗎?

故事在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合力在地球上製造推進器,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的背景下展開。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併為後續展開鋪墊。

整個故事的架構很宏大,三條主線交錯前進,交代了劉培強的成長和歷練,圖恆宇對數字生命的執着和堅持,還有周老師作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動中的堅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節上的敍述,又有小的細節上的描寫,總體上還是很吸引人的。

作為普通觀眾,觀影體驗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特效畫面震撼,特別是開場部分,有一種世界末日又充滿希望的感覺。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對家人,對國家,對地球等,沒有過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張鵬在引爆核彈時只淡淡地説了一句:地球還挺美好的'。另外對數字生命的討論也很吸引人,對於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能要在續集中有更多的討論。

不好的點也是有的,因為故事豐滿,想要把它講明白,就需要很多細節,需要很多時間,觀眾也容易抓不住重點。

看到快結束時,有人提前離開了,但是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留下來,或坐或站,把它看完,並且耐心等待彩蛋。這也許就代表了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真實看法吧。

流浪地球2觀後感想 篇八

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題記

天,灰濛濛的,我的心是躁動不安。呵!為什麼!我在為影片所讚歎,為影片中的角色們所感歎!

《流浪地球2》該影片主要講述了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整部影片,無不圍繞着“災難”與“拯救”兩個關鍵詞。但背後,我看到的更多是團結與責任。

在太陽即將吞沒太陽系的緊急情況下,已經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建成的基地,卻突然無故發生了:空間站遇襲,無人機失去控制導致大戰,“太空電梯”也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人民對“流浪地球”計劃的反抗……一個又一個災難接踵而來。就在這時,中國隊接下了用7個月時間建造兩個發動機,簡直太不公平!呵!公平從來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當災難來臨時。所以,聯合政府中國代表周喆直説:“不求公平,只講責任。”

多麼偉大的思想精神!在今天這個社會中,也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張桂梅校長,為了讓更多大山裏的孩子受到教育、可以走出大山,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董宇輝先生,他早已走出農村,卻一直心繫農村中那些貧窮、痛病、孤獨的人們,讀完大學,面臨三個職業選擇,他卻選擇回家鄉為農民謀福利……

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動”引爆時,需要300人主動出列完成任務。此時,中國宇航員張鵬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説道:“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隨後緊接着,可以聽到:“俄羅斯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英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他們是去組建敢死隊的。他們明知是有去無回,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他們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周喆直先生所説“不求公平,只講責任”的大義,他們同時也做到了團結一心。

就像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年邁的鐘南山院士、陳小娟院士奔跑在最前線,一批評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奔赴前線。醫務工作者身披柔軟白袍卻猶似鎧甲,肉體凡胎卻擋下槍林彈雨,逆流而上的主動守護在我們身前。沒有時間悲傷,沒有時間害怕。每次治療都是一場戰鬥,每位醫務工作者都義無反顧地日夜奮戰在一線,用生命和病毒抗爭,用雙手托起患者一次次生的希望。他們團結一心,現在給人民最好的交代。

影片臨近尾聲,周喆直先生喊出了:“我們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務!”是啊,不論什麼樣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困難前,中國人民永遠一條心,每個人肩負起自己的責任,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e14y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