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關於張思德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關於張思德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關於張思德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張思德觀後感 篇一

電影以張思德奔跑作為開頭和結尾的畫面,我覺得電影是意喻張思德只是一名普通人。同時也意喻了共產黨人也都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這部電影通篇只表現了一個理念:那就是任何一個成功的大廈都是一塊磚一塊磚累積而成的;任何一個理想的實現都是普通人辛勤勞動積累的結果,這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電影先是表現張思德當警衞員,做事總是負責任的風風火火,跑步完成。比如汽車輪胎壞了,都是揹着輪胎跑步前進,以至於由於鞋愛壞而總是光着腳板走路。然後又表現了他愛心的一面:讓一個受了刺激的小男孩健康成長;幫一個老大娘追豬;幫助一個即將犧牲的團長約見毛主席。作為對比,他的一個與他同時參軍的老戰友已經成了一個主任。而他依然是戰士。這個對比的意義就是,究竟我們共產黨員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電影在其中幾次通過張思德與同伴之間在不同場合的對話回答了這個問題: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就是對人民的最大貢獻,就是為人民服務。他的那個主任戰友由於貪污被判刑一年。為了幫助這個戰友重樹信心,他幾次探監,幫助那個主任成功的又找回了自我。

電影最後是他調到燒炭隊後,表現他如何領導這個隊的。當下大雨時,張思德去給炭窯遮蓋,遮蓋好之後他沒有離開炭窯而是在裏面避雨,這是他忽視安全的一個嚴重錯誤。作為長期在山溝裏生活的人應該能夠意識到大雨對於黃土坡意味着什麼,那就是泥石流。大雨造成的泥石流將炭窯覆蓋,張思德同志犧牲。從這個角度看張思德同志不適合作為領導,只適合當兵。應該吸取安全生產的教訓。

我覺得這部電影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羣去觀賞,特別是我們這些在幸福中生活的大學生,能使我們瞭解到革命的艱難性,和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可以負責任的説,類似於張思德這樣的人如果活到現在的話,依然是革命的,先進的,不會被糖衣炮彈打倒的。倒是那些類似於它的主任戰友的那些人,由於倚老賣老,將自己的資歷作為是升官發財、貪圖享受的資格,這些人先後被糖衣炮彈打倒。中國革命的成功都是依靠向張思德這樣人的辛勤勞動。縱觀現在,當我們還有大批的人活在貧困之中時,卻有一大批領導幹部因貪圖享受而被判刑,這些共產黨員的黨證是如何混到的手的?他們的黨性都到哪裏去了呢?

以上是我通過看這部電影所聯想到、體會到的一些思想彙報,也僅是我個人很不成熟觀後感。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還請黨組織老師給予我輔導,幫助我逐步成熟,使我能早日達到邁入黨組織殿堂的標準,早日加入這個光榮的大家庭。同時,我也會向張思德學習,儘自己所能為周圍人服務。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的。請黨組織老師監督我!

張思德觀後感 篇二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張思德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毛澤東。電影《張思德》既沒有戰火硝煙,更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曲折的情節。

一部黑白電影的故事情節慢慢的侵入我的心田。張思德做事認真負責,總是“風風火火”跑步完成。汽車的輪胎壞了,他就推着輪胎前進。鞋子壞了,他就光着腳走路。夜幕降臨,黃土高原負槍奔跑的張思德從安塞敢到延安,參加內務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側的燈泡壞了,他就跑過去當梯子,扶起戰友換燈泡。

回到宿舍,別人上炕睡覺,他卻跑到廚房幫老炊事員磨豆漿。炊事員推開他,他憨笑着坐到門口編起草鞋。球場上,籃球讓戰友扔下山坡,張思德搶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見老鄉的豬跑了,他又老遠去追豬……張思德就是這樣一個處處為別人着想的普通人。張思德致死都不忘戰友。

他奮力的將戰友推出即將要倒塌的煤洞,自己卻被活埋了。死時,他才29歲。看完這部電影后我百感交集。雖然張思德並不是什麼出眾的人,但它卻是偉大的普通人!

他做過的事我們應該也能做到,但是,真的能嗎?你能保證你做得好嗎?張思德一生都在無私的為人民服務,他做的太好了!為什麼老天爺要讓這麼一個好人那麼早的離去呢?我不懂。但他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張思德觀後感 篇三

《張思德》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我看了那麼多表現毛澤東的影片,覺得《張思德》裏的這個毛澤東讓人感到特別親切。《為人民服務》我們都曾經背過,而唐國強在張思德追悼會上把它講出來,我深深地被打動了。這個影片最大的特點,是用那麼多動人的細節、真實的細節,塑造了革命隊伍的各色人等。張思德生活在一個革命大家庭裏,這個大家庭裏有

毛澤東、有張思德、有張思德的戰友們,還有幼兒園的老師,還有王團長,還有幼兒園裏犧牲了父母親的小孩兒,還有不會講話的啞巴老革命,還有老戰友和老戰友的未婚妻,給我們寫了這麼一羣人,每個人都那麼生動,特別是張思德和他老戰友的這份感情,是以往作品中鮮見的。這些都讓人非常受感動。這部影片的真誠打動了我,我也相信,他的真誠會打動許許多多觀看影片的觀眾。

共鳴催生震撼劉霆昭

這部影片讓我見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張思德。儘管一切是那麼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語言。然而,正是這種平凡產生了偉大。60年前,毛主席的著名演説《為人民服務》,影響了幾代人。60年後,銀幕上的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動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張思德不計個人得失,樂於造福他人的奉獻精神,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同時,這種震撼力也來自觀眾心靈深處的一種嚮往,一種追求,一種共鳴。張思德的扮演者是飾演雷鋒而出名的吳軍,雷鋒和張思德融為一人,是巧合,更是一種象徵。雷鋒是和平年代的張思德,張思德是延安時期的雷鋒,他們共同詮釋着眾人崇尚的做人標準:“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因真實而感人康麗雯

張思德,作為一個名字,因為毛澤東的文章《為人民服務》而被世人所知;但作為一個人,又因為年代久遠,幾乎沒有相關記載而鮮為人知。這,無疑給創作者們帶來了困惑。但聰明的藝術家們,既把張思德當作被塑造者,又把張思德當做講述者,通過他的視點和相應的人物關係,串聯出周圍人的故事,串聯出關於領袖、士兵和關於延安的真實故事,並且有機地融合在作品的主題中。

影片所有元素都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真實和不造作。這讓我們最大限度感受到真實的同時,也看到了在同類題材中一種久違的質樸。藉助影片,我們足以感受到藝術家們發自內心的激情和責任感,藝術家們用他們的靈魂賦予了作品靈魂。這靈魂就是透過人物傳達出來的純潔高尚的情感和平凡而偉大的道德力量,它是一種照亮人心靈的光芒。

張思德觀後感 篇四

《張思德》是北京紫禁城電影公司出品,有一股大片的味道!以交響樂團演奏為主的電影配樂的水準不在一般好萊塢電影配樂之下,很切合畫面的推進,抒情主題起到渲染作用,就算是拿出來單獨聽也很具可聽性,好像是一個國內作曲家的出品。導演的確有一手,拍主旋律片不只是空洞的説教,而是通過許許多多的細節,從不同的側面來反映主題、刻畫人物,有血有肉的角色不再如牆上的標語一般空洞,編劇是劉恆,同樣功不可沒。

電影採用黑白膠片,一部黑白片,這些年來除了張國師的《俺的爹爹孃娘》之外,《張思德》也算第二部了罷。黑白年代,純真年代,那些人都這麼純,那些鏡頭都這麼親切:延安燦爛的日子,經典的席地手搖織布機,再現戰士力與美的揮鐵鎬開荒秋收,純情女戰士跳着集體舞,河畔洗衣飲馬猶如《東邪西毒》裏邊劉嘉玲飲馬桃花溪的味道,魯藝裏邊跳芭蕾的女文藝兵,還有照例是自作風趣的我領導人,還有那個木訥的大齡未婚做事不吭聲的張思德,這個踹三腳也出不來一個屁的勤快好心的小矮個。

為什麼服務,為人民服務,死得其所,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精兵簡政,南泥灣359旅……熟悉的名詞,記得以前的中學語文課本的文章麼?還有歷史課本里邊的段落麼?通過《張思德》來一次懷舊,解放區的天果然是……

落筆細膩,感情真摯,優!

張思德觀後感 篇五

暑假的一個晚上,爸爸媽媽帶着我一起去諸暨電影院看電影《張思德》。

張思德做事認真負責,總是風風火火,跑步完成。汽車輪胎壞了,他就揹着輪胎前進;鞋子壞了,他就光着腳走路。夜幕降臨,黃土高原上荷槍奔跑的張思德從安塞趕回延安,參加內務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側的燈泡壞了,他跑過去當梯子,馱起戰友換燈泡;回到營舍,別人上炕睡覺,他卻跑到廚房幫老炊事員磨豆漿;炊事員推開他,他憨笑着坐到門口編起草鞋。球場上,籃球讓戰友扔下了山坡,張思德會搶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見老鄉的豬跑了,他又跑老遠去追豬。張思德就是這樣一個處處為別人着想的普通人。

觀看了這部影片,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深深地認識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之所以能夠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取得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個的勝利,特別是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巨大勝利,就是因為有了一個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有了一批張思德這樣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共產黨人。作為一名新時期少先隊的大隊委,我應學習張思德同志做人:樸實、忠厚、待人誠懇,團結同志;做事:認真負責,埋頭苦幹,無私奉獻的為人民服務精神,不圖名利,把榮譽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4k5n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