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共3篇)

《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共3篇)

第一篇:《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

《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共3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近期,我懷着景仰於緬懷的心情,觀看了大型黨史系列紀錄片《滇中·紅色記憶》。該片由中共玉溪市委黨史研究室和玉溪廣播電視台聯合攝製,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為創作宗旨,以致敬、緬懷、追憶為藝術創作主基調,以全新的構思、全新的手段、全新的視角,用背景史實+人物講述+情景再現的藝術手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1926年至195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滇中革命鬥爭的歷史。全片共六集,分別是《他們是滇中星火》、《他們在滇中救亡》、《他們在滇中戰鬥》、《他們從元江出發》、《她們是滇中之花》和《滇中大剿匪》。該片以滇中革命鬥爭中影響較大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以這些歷史事件中的重要黨史人物為主人翁,生動展現滇中革命鬥爭英勇悲壯、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光輝歷程,展現滇中革命先烈的精神風貌,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滇中人民在土地革命鬥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前仆後繼、敢於鬥爭、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通過觀看紀錄片,我重温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深刻感悟到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黨史教育,深刻理解了為什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信心。

我們學習黨史,緬懷英烈,就是要繼承他們崇高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不負重託,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把學習落到實處就是要幹好本職工作。

一是要有勇於擔當的使命感。建設繁榮富強、文明和諧的美麗**,是擺在我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面前的光榮歷史使命,是必須承擔起的重大政治責任。作為***幹部,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圍繞縣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確定的發展戰略、思路和目標,把全部心思用在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惠民生上,勇於擔當重任,善於攻堅克難,敢於創先爭優,用心謀事、專心做事、盡心成事,無愧於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二是要有堅強過硬的執行力。執行力是對每一名黨員幹部政治品格的內在要求,是能力、責任、水平在現實工作面前的真實檢驗。不講執行就是不講政治,執行力不強就是政治不過硬;幹不成事,不是責任心的問題,就是能力有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在提高執行力上下功夫、動真招。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服務全縣大局,確保政令暢通,做到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對於承擔的工作任務,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不講條件、不講價錢、不講困難,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務求實效、務求成功。

三是要有成就事業的精氣神。一個人沒有精氣神,就沒有活力;一個單位沒有精氣神,就沒有凝聚力;一個縣沒有精氣神,就會一盤散沙。20多年前,小平同志曾經在南巡講話中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一股勁,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事業。”因此,我要有充滿激情的鋭氣,不屈不撓的勇氣,破解難題的才氣,自強不息的志氣,厚德載物的大氣,在創新創業中使各項工作出成效、出經驗,以時不我待的精氣神,贏來我局各項工作的“滿堂紅”。

四是要有為民辦事的公僕心。密切聯繫羣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脱離羣眾是我們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我要牢固樹立公僕意識,帶着深厚的感情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把羣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實解決羣眾的所思、所想、所需。不能逞權勢、耍威風,欺壓百姓。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加強基層黨建鞏固年活動、執行力提升鞏固年活動中大力推動惠民工程,既要保證速度,又要保證質量,真正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讓羣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

五是要有廉潔自律的緊箍咒。黨發展壯大的歷程告訴我們,黨風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我們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算好政治帳、經濟帳、人生帳、家庭帳,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真正做到清白為人、廉潔從政。

第二篇:《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

2019年7月5日下午,我校組織全體黨員在教師會議室觀看了大型黨史系列紀錄片《滇中•紅色記憶》。

《滇中•紅色記憶》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為創作宗旨,以致敬、緬懷、追憶為藝術創作主基調,講述了1926年至195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滇中革命鬥爭的歷史。全片共六集,分別是《他們是滇中星火》《他們在滇中救亡》《他們在滇中戰鬥》《他們從元江出發》《她們是滇中之花》和《滇中大剿匪》。

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進行觀看,深切體會着那畫面裏所包含的深刻含義。看着他們的事蹟,想到他們的壯舉,我的眼眶濕潤了,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教育。我更進一步的明白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些革命先烈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撫今思昔,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有無數無產階級革命家,無數革命先烈,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上下求索,經受百般磨難,付出了鮮活的生命,他們的獻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成就了今天的中國,值得我們廣大黨員認真學習。

從“滇中丹娘”孫蘭英所受的酷刑到“戛灑江血案”四位烈士壯烈犧牲的場景;從滇中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到元江的攝科起義;從中山大學在澄江的抗日救亡活動到剿滅“滇南第一霸”李潤之……這些一幕一幕的場景深深震撼着我的心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孫蘭英受酷刑這一幕,我深深敬佩她的偉大與堅強,她所展現出的滇中革命先烈的精神風貌和解放戰爭時期前仆後繼、敢於鬥爭、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是我們現代人所欠缺的。

通過觀看此次視頻,我深刻了解到了1926年至195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滇中革命鬥爭的艱難歷史,也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確了我們身上所肩負的時代使命,這些英雄的事蹟無一不在激勵着我們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以嶄新的精神風貌,以更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勤奮工作,鋭意進取,奮力推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為“辦人民滿意教育、建人才發展高地”而努力奮鬥!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應該時時處處發揮好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提升教學質量、辦學水平而樂於工作、奉獻智慧、造福學生。

第三篇:《滇中·紅色記憶》觀後感

適逢“七一”建黨節,我有幸觀看了《滇中.紅色記憶》,隨後又跟隨支部踏上走訪革命老區的旅程。為革命烈士掃墓、瞻仰英雄紀念碑,重温入黨誓詞,仔細聆聽革命老區人民鬥爭史,聆聽革命前輩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英雄壯舉。

《滇中.紅色記憶》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英雄、致敬英雄為創作宗旨,以致敬、緬懷、追憶為藝術創作主基調,講述了1926年至195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滇中革命鬥爭的歷史。全片共六集,分別是《他們是滇中星火》《他們在滇中救亡》《他們在滇中戰鬥》《他們從元江出發》《她們是滇中之花》和《滇中大剿匪》。該片以滇中革命鬥爭中影響較大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生動展現滇中革命鬥爭英勇悲壯、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光輝歷程,展現滇中革命先烈的精神風貌,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滇中人民在土地革命鬥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前仆後繼、敢於鬥爭、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紀錄片中的新西區人民政府主席彭順寬在鏡頭裏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卻讓我印象深刻。並不是因為他權高位重,也不是因為他戰績赫赫,而是他在艱難窮困中拔節生長,勇於擔當,忠貞不屈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彭順寬出生於1901年,原籍祿勸縣轉龍區黃櫟村,那裏地處高寒山區,土地貧瘠,國民黨的捐税、兵役奇重,家裏無法生活。1906年,他和哥哥跟着父母遷到華寧紙廠村,與同村搬來的盧連榜家合夥造紙,哥哥12歲時被國民黨抓了壯丁。於是,父母領着他搬到縣城外居住。父母相繼去世後,7歲的彭順寬成了孤兒,被同鄉盧連榜收養。21歲時,因為結婚,彭順寬離開盧家到盤溪西北山新發寨定居下來。

彭順寬從小就被奴役,嘗透了人間辛酸,與窮苦人民有着深厚感情,且為人正直,愛交朋友,人緣寬廣,受到附近村民愛戴。1948年,國民黨政府瀕臨崩潰,更是加重各種徭役捐税,搜刮百姓錢財,佃户們交租後,連鹽都吃不上,無力承擔兵賦門役。面對毫無止境的捐税、勞役,新發寨村民推薦誠實可靠、有勇有謀的彭順寬當甲長。

當了甲長後,彭順寬組織了三四十人,暗地裏商量抵制兵賦門役,抗兵抗糧,並率隊與其他民變武裝聯合攻打新城鄉公所和青龍鎮公所,但被地霸武裝趕走。後來,他帶領隊伍回到西北山,積極尋找共產黨。1948年2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的彌勒西山武裝鬥爭影響下,西北山先後出現新發寨彭順寬和青龍、玉泉、糯祿等幾股自發組織起來的民變武裝。

1949年4月,華寧縣委成立後,決定建立西北山區委。彭順寬帶領的武裝經過教育整頓,思想覺悟和組織紀律有了較大提高,補充了革命力量。6月,西北山區委在新發寨召開羣眾大會,成立了新西區人民政府,廢除國民黨的保甲制度及一切苛捐雜税,會上選舉彭順寬任人民政府主席,在西北山約1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開闢和建立了華寧第一個遊擊根據地,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權。同年8月初,彭順寬在前往彌勒西山與當地游擊隊聯繫建立聯防事宜時被誘捕。關押期間,彭順寬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忠貞不屈。1949年8月9日,彭順寬同志在盤溪鎮上從容就義。

他短暫的一生,由自發鬥爭到自覺革命,為華寧人民的解放做出了貢獻。

烈士長眠於距離捨身崖不遠處山坡上的青松樹下,他將永遠守護革命老區一代一代的子民。

作為黨員,我們將踏着革命烈士的腳步矢志前行,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標籤: 觀後感 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57o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