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精品多篇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精品多篇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精品多篇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一

軍訓第四天組織觀看《高山下的花環》這部影片,傳達了作者對解放軍戰士們無私奉獻的讚美與歌頌,我對那一羣為國家奉獻自己生命的真實事蹟充滿了敬佩之情。

趙蒙生,出身在一個軍人家庭,生活條件優越。在下連隊時,思想上還停留在“我要回去”,生活中不能融入集體,事事需要他人幫忙。但經過自衞反擊戰的洗禮,戰友的犧牲觸動他,戰場上的血腥,使他懂得了作為軍人不應該有退縮當逃兵的思想,要有軍人的責任與使命感。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總會有很多想要逃避、退縮的時候,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勇敢的去面對,不畏懼困難,迎難而上。

當自衞反擊戰打響,戰士們義無反顧地殺上戰場。艱苦的環境裏,戰士們乾渴難耐,靳開來為了提高連隊戰鬥力去砍甘蔗,被地雷炸死,炮手“小北京”被敵人的槍彈擊中而犧牲,通信員金小柱被炸斷了雙腿,樑三喜為掩護戰友趙蒙生中了敵人的冷彈倒在山坡上,憤怒的趙蒙生抱起炸藥包衝進敵人山洞,為贏得勝利立了功。

在一場戰爭中,犧牲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但那些犧牲的戰士們,他們的熱血會永遠存在於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心中!

新中國成立後並不是完全的。太平,我們今天的和平是當年那些戰士們用他們的生命所換取的,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們都愛自己的家,愛生活,儘管他們生活得並不富足,但他們始終將國家的興衰放在第一位,在國家需要時,義無反顧、毫無怨言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位卑未敢忘憂國,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極強的愛國主義和崇高的情懷!

《高山下的花環》讓我看到了戰中的浴血奮戰、戰後的感人事蹟,讓我瞭解到我們腳下的土地不是用土鋪就的,而是戰士們用他們的鮮血,用他們的身軀奮戰而成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魯迅先生的這句話,應用在這裏是恰好不過的了。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二

戰爭,總讓人想到硝煙瀰漫、兵荒馬亂、浴血奮戰、戎馬相見;軍人,總讓人想到身先士卒、衝鋒陷陣、英姿颯爽、錚錚鐵骨;軍人就是為戰爭而生的吧?看了《高山下的花環》我一直不敢寫內心的感受,我恐用詞不準,表達不出作者的初衷;我怕解讀不深,體現不出英雄的本色。

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説,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奮勇殺敵的戰場上。透過那濃濃的戰火,我看到了一個個最可愛的英雄,他們那樣光彩高大:連長樑三喜勤儉節約,無私奉獻,捨己為人;副連長靳開來直言不諱,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戰士薛凱華善於學習,胸懷大志,才華過人;軍長“雷神爺”嫉惡如仇,以身作則,一身正氣;樑三喜媽媽樸實善良,為了償還兒子欠下的債,樑的母親拿出全部的撫卹金還不夠。為了省下一點車票錢,竟和兒媳抱着出生3個月的盼盼翻山越嶺走了4天。愛開小差的趙蒙生經歷了戰場中血與火的洗禮,最終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大功。 軍人永遠讓人敬畏和崇拜。一舉一動都顯出軍人的英武和豪邁,自信和威嚴。就此一站,俯瞰塵寰的架勢便會讓在場的人驟然沉寂,靜得像無波的湖水,連片樹葉落下也能聽的見。人為萬物之靈,極具謀求生存的本領,是適應性最強的動物。在那你死我活的政治漩渦中,心慈的變得狠毒,忠厚的變得狡猾,含蓄的變得外露,温存的變得狂暴……看到他們的遺書時,淚水一次又一次的盈滿眼眶。是感動?是崇敬?是體會?是不捨?我也説不清。

戰前的歡愉,戰中的嚴峻,艱苦與死亡擺在每一個人面前,特別是一個又一個困難被克服,一個又一個戰友犧牲;烈士家屬們的來隊,高山下一座座崛起的新墓碑,墓碑前一個個鮮豔奪目的花環……,將戰場上的情感融入生活,將悲壯之情推向高潮,撼人心魄。英雄的偉大在於他的臨危不懼,在於他的光明磊落,在於他的迎難而上,在於他的無私無畏。 七尺男兒,理應感受一下迷彩的魅力。軍營生活讓你看到另一個世界,找到另一個自己,那裏有最難忘的歷練,有偉大的中國力量!如果可以,好想體驗幾天。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三

在激動和震撼的情緒下再次捧起這本書,把它一口氣看完。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説,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透過那濃濃的戰火,我看到了一個個最可愛的英雄,他們那樣光彩高大:連長樑三喜無私奉獻,捨己為人;副連長靳開來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戰士薛凱華胸懷大志,才華過人;軍長“雷神爺”嫉惡如仇,一身正氣;愛開小差的趙蒙生經歷了戰場中血與火的洗禮,最終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大功。《高山下的花環》為我們廣大塑造了一羣既保持着我們軍隊光榮傳統,又具有八十年代鮮明色彩的當代軍人和普通羣眾的英雄形象,在矛盾、對比中寫出了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徵。

作者着力描寫的是九連連長樑三喜與指導員趙蒙生。他們兩個人一個是老區人民的兒子,一個是將軍的後代,歷史使他們曾經生活在一起。吮着同一個山村母親的奶汁長大,但是曲折而複雜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遭遇之後又走上了共同的戰鬥道路。在緊張、艱苦的備戰時刻,帶着“曲線調動”的目的來到九連當指導員的趙蒙生,既經受不住連隊摸爬滾打的訓練之苦,也吃不消連隊單調簡樸的生活之苦,完全陷入了個人主義的泥坑不能自拔。而出生在沂蒙山區老根據地的農家子弟粱三喜是個忠於職守、帶兵嚴格的連長。他寬厚通達、質樸剛毅。面對新任指導員趙蒙生心神不寧、不負責任的表現,他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擔,決心有一次放棄回家探親的機會。當他得知趙蒙生在臨戰前夕拿到調令,要臨陣逃脱時,他怒不可遏,破例訓斥了趙蒙生一頓。在他的身上始終保持着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本色,為了給爹爹治病,他負債累累,一聲不響;他唯一的“財產”就是一件用塑料袋裝着的新軍大衣,這是他為自己萬一犧牲後留給妻子改嫁用的“禮物”為報效祖國和人民,他立下以身殉國的誓言。戰場上,他身先士卒、英勇奮戰,最後為掩護戰友而壯烈犧牲。在他犧牲之後,留下的欠賬單和遺書交代了兩件事:“人死帳不能死”,要家人用撫卹金還清債務;希望妻子韓玉秀改嫁。對國家沒有提出任何一點的要求。這些細節的描寫,把樑三喜高潔的情操、傳統的美德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一種令人蕩氣迴腸的陽剛之氣,也是一種民族誌氣。他的母親樑大娘和妻子韓玉秀是兩個感人至深的農村婦女的形象。當她們得知樑三喜犧牲後,到前線奔喪,未來節省路費,婆媳兩人竟然徒步走到軍營;在處理兒子的後事時,這位偉大的母親恪守兒子的遺言,一次償還了親人生前欠下的債務;生活艱難卻拒絕一切的饋贈。表現出了老區人民克己奉公、深明大義的`崇高品德,也進一步地拓展了作品“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主題。雖然是再次翻看這本書,但是每每都被這些細節感動得熱淚盈眶,彷彿自身回到了那真實的現場,又由此生髮開許多的感慨和想法。當看到連長樑三喜那封遺書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來。你聽他説:“秀:我除了給你留下一張帳單外,沒有任何遺產留給你。幾身軍裝,摸爬滾打全破舊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聽他説:“人窮志不能短。

再説我們的國家也不富,我們應多想想國家的難處!”都説“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這封家書,價值何止萬金?一個老區人民的優秀子弟,一個鐵骨錚錚的好戰士,他難道不懂得生活的享受,他難道不懂得生命的可愛,他難道不懂得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珍愛自己的家庭嗎?……但是當他把祖國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就毅然放棄了許多人捨不得放棄的東西。在和平年代也有無數的英雄。在2008年那場突然來臨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也看到了我們中國人子弟兵在災難面前不顧一切,英勇奮戰的熱血場景;也看到中國人民是如何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如何團結一致重建家園的感人畫面,真的,他們無愧是時代英雄。同時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看到了中國運動員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淚水,讓那一面面承載着所有中國人驕傲、自豪與夢想的五星紅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是運動員們通過他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永爭第一,讓我們挺起胸脯告訴世界:我們中國是富饒而強大的!他們也無愧是時代的英雄。無論是作品中的英雄還是現實中的英雄,他們的事蹟應該給我們任何一個國人都以鼓舞,都以力量,教我們奮發,催我們上進,使我們懂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秉承他們的優良品德和傳統,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在廣大的教育長線上作出應有的貢獻,做一名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的“英雄”。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900字 篇四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38年前的今天,他們勇敢的走向那場異常慘烈的戰場,38年後今天的我們決不能忘記!這是一場在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戰爭,無論是79年的邊界還擊,還是後來的兩山輪戰,中國軍人用他們的一腔熱血與犧牲保衞了這個國家的安寧。共和國年輕的軍人為尊嚴而戰。無數生與死的故事,留給了我們深深的感動。

1979年2月17日,中國軍隊跨過中越邊境,對一個不可一世的“東南亞霸王”展開了一場雖然短暫但是卻異常慘烈的邊界自衞還擊戰爭。如今,38年過去,當年的烽火雖已散盡,但他們的事蹟卻永久流傳。

不過正是通過熒幕中的他們,我們才真切感受到了一種精神,如今的歲月靜好都是靠流血犧牲來贏得的,一羣熱血的中華兒女!和中越戰爭前70年代數百萬解放軍官兵的真實生活一樣,這部電影在它的前奏裏完整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連隊的普通生活。

解放軍某部攝影幹事、趙蒙生,一心想調回城市;對越自衞反擊戰前夕,他憑藉母親吳爽的關係,懷着曲線調動的目的,臨時下放到某部九連任副指導員。九連連長樑三喜已獲准回家探親,他的妻子玉秀即將分娩;趙蒙生不安於位,整日為調動之事奔波;樑三喜放心不下連裏的工作,一再推遲歸期;排長靳開來對此忿忿不平,替連長買好車票,催他啟程。

可是,九連接到開赴前線的命令,樑三喜失去了探親的機會,趙蒙生卻接到回城的調令,全連戰士譁然,樑三喜嚴厲斥責了趙蒙生臨陣脱逃的可恥行為,輿論的壓力迫使趙蒙生上了前線。吳爽不顧軍情緊急,動用前線專用電話,要求雷軍長將趙蒙生調離前線,當即遭到雷軍長的強烈譴責甚至責罵。九連擔任穿插任務,在激烈的戰鬥中,一個個戰友為國捐軀,雷軍長唯一的兒子“小北京”也犧牲了。靳開來英勇殺敵,如同父兄的靳開來為給飢渴的戰友搞“戰鬥力”不慎踩響了地雷壯烈犧牲;戰鬥臨近結束之時,樑三喜為掩護趙蒙生而犧牲……

趙蒙生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經受住了考驗;戰後,在清理戰友的遺物時,樑三喜留下的一張要家屬歸還的欠帳單,使趙蒙生震驚不已。烈士的家屬紛紛來到駐地,樑三喜的母親和玉秀用撫卹金及賣豬換來的錢,還清了三喜因家裏困難向戰友借的債,這一高尚的行動震撼了包括吳爽、雷軍長、趙蒙生以及戰士的心靈;臨別之際,趙蒙生和戰友們含着熱淚,列隊向烈士的家屬,舉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38年過去,我們絕不會忘記:共和國的旗幟上有你們用鮮血染出來的風采!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五

“我們的生活是豐滿、多彩的,我不會因為有太多的不幸,所以就感到非常地幸福、快樂。”這就是我觀賞到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一位位高山英雄的真實寫照。

這幾天,我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感到非常地自豪,因為這些高山英雄不僅有高貴的血脈,他們還有高貴的品質——堅韌不拔。他們的生活經歷非常地悲苦。他們的`家境不好,他們的父母雙雙離世,他們的母親因為貧窮而被送到了外祖母家。他們的童年經歷非常地悲苦,他們的父母雙雙逝世,他們的哥哥被送去了外祖母家,他們的母親因為貧窮被送到外祖母家去。他們的祖母家也被送去了外祖母家。他們的母親因為貧窮而早早地去世,他們的父親因為貧窮被送去了外祖母家。他們的祖母在外祖母家生活得更好,因為她的祖母去世了,他的外祖母就成了孤兒沒有飯吃,沒有親人,只能靠外祖母照顧,他的外祖母在他去外祖母家的第二天也離開了他。

看完《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沉重。這樣悲慘的故事還有那麼多,我想我們現在生活得多幸福,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裏,有很多人像高山英雄那樣有着堅不可摧的信念。比如説我國的著名作家杏林子,她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疾病,可是她沒有因此而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仍然堅持寫作,後來她的作品發表了,她的生命又因此而綻放光彩。

在高山的頂峯,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他們的事蹟讓我們永遠記住了一個名字——偉大而堅忍的中國人——他們就在我們中國人的心裏,他們的精神永遠流傳着。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六

這是一部以我國對越自衞反擊戰為題材而寫的一部反映戰爭殘酷的電影。

這部電影首先是告訴我不要忘恩負義。當年美國打越共,中國給越共資助糧食,武器,裝備。電影裏有這個鏡頭:九連的戰士們攻佔了敵人的陣地,發現陣地的一個坑堆着的全是中國大米等等中國產的。200億喂越南,結果如何呢?結果就是這樣,越南打跑了美國人之後,覺得自己無敵了,開始反咬中國,多次襲擊邊境,炸燬學校,學生都不放過。這種孫子行為使無數箇中國人無比氣憤。於是,對越自衞反擊戰開始了。我希望更多的不是忘恩負義,而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忘恩負義,結果只是讓更多人放棄你,不再幫助你。而後者呢?人們會讚許你,更多的幫助你。所以説,越南的這種孫子行為不可取,大家一定要把這種行為當做反面教材啊!

第二,就是讓我明白了和平是多麼來之不易。為了現在的和平,解放軍戰士們奮勇殺敵,保衞邊疆,只為讓家人及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早已放下了生死,他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點燃了對越自衞反擊戰的戰火,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所以説,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就像我們現在的疫情,白衣天使們在醫療前線努力奮鬥,不就像極了電影裏所講的?感謝前線奮鬥的白衣天使,你們為中國人民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請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快樂充實的過好每一天。

第三,就是告訴我不要貪生怕死。影片中的主角,剛開始就是一個怕上戰場的知識分子,整天懶散的要命,他被調到第九連當指導員,其實他就是想借機離開軍隊回家。但很快,對越自衞反擊戰打響了,原本應該回家探親但因團務繁忙而足足拖延了一個月的第九連連長自願留下了,第九連的戰士們也全都紛紛留下了,唯有主角要走,他母親甚至還把電話打給了軍情緊急的前線軍長。事情傳了出來,營裏議論紛紛,連長也對主角進行了批評教育,最後主角進化了,決定留下。當連長為他而倒下時,他拿着手雷衝上去炸燬了敵人的碉堡,為連長報了仇,這還立了一等功。看到這裏,我覺得主角已經改變了,他已經成長成一個真正的軍人了。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貪生怕死,國難當頭要勇敢地上去,與敵人進行鬥爭,誓死保衞自己的祖國。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要懷着必勝的決心,戰鬥到底。生活亦是如此。

這部電影對於戰爭的鏡頭沒有多給,但卻成功的反映出戰爭的慘烈與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從中不僅能看到血氣方剛的中國軍人,而且能感悟到許多深刻的道理,這部電影應該讓大家都看一看!這才叫真正的電影!

《高山下的花環》觀後感 篇七

早就聽朋友説,薛濤的《高山下的花環》非常好看,出於對薛濤叔叔的崇拜,我買了一本,細細品讀。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裏面寫了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以他的真誠、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為孩子們帶來成功的希望,向貧困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

世界上的愛有兩種,一種是無私的愛,一個是真摯的愛。我懂得的最深的。是什麼是責任,它的意義是承擔、擔當和責任的付出。

我才明白,我們的學校不是一個按教學秩序上課的學校,而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學校。我會用我的聰明才智為我們的祖國作出貢獻。

愛,無處不在。我們的老師們就像一棵棵大樹,他們無時無刻的為我們着想,無怨無悔,默默地付出。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能視而不見,但老師對我們的愛,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教師的世界裏,沒有謊言,沒有欺騙。教師對學生的愛,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正如書中所説的:“教育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我們,要真正做到愛的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使命感。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地記在心中。但當我看完這本小説後,我才發現,其實它表達的並不只是滴水之恩,還有親友的,更多的是,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是自己要去回報,還要愛別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818v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