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多篇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多篇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多篇

《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家庭因為戰爭,家破人亡的故事。採用了倒敍的方式,由一個男孩的屍體延伸他的回憶。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1

今日午時,在家把昨日下的《螢火蟲之墓》看完了。

這部片子真的很感人的,沒想到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竟然會如此的堅強,親眼看着母親火化,為了不讓自我的妹妹明白還能夠強忍心中的悲傷,他真的很堅強,也許所有的感動不是源於同情吧!

他,就這樣一個少年足矣讓我們肅然起敬……

還有節子,多麼可愛的一個小女孩啊,看到她就有種想抱抱她的感覺,可為什麼老天對她那麼不公平呢?

最可惡的是他們那個所謂的親戚,不盡對他們不好,竟還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節子,太可惡了!!!如果説在當時那種局勢下,她的自私暫且能夠理解的話,那她這樣傷害一個單純小女孩的心那就實在不該了!!!太殘忍了!!!

還有個情節真的讓我看得很憤怒:當節子去世以後,她哥哥去一家店買籃子安葬她,那店主竟然笑着説:“放一個小女孩足夠了”?怎樣能夠這樣莫視生命???

這部片子沒有過多的煽情來騙取觀眾的眼淚,而是讓人覺得很真切。宮崎駿的作品過去只看過一部《千與千尋》,瞭解得並不多,看了這部片子真的覺得他對人物細節刻畫得如此傳神,每個眼神,每個動作,足見這位大師的功底……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2

最近剛刷了一部電影,名叫《螢火蟲之墓》。影片講述了在二戰後期的神户,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二戰時期為統治當時的人們而設立的機構)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裏生活,但因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看完這部動漫,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雖然沒法兒體會戰火紛爭帶來的悲慘,但影片中的幾處共鳴深深觸動着心絃。

一,作為家中老幺,有個哥哥確實是一種幸福。不管是吃零食還是平時的家務活,對哥哥撒個嬌,總能吃到更多的糖果,總能成功的把家務活甩給哥哥,然後像個大佬一樣,站在凳子上,拿着雞毛撣子,指揮着哥哥幹這幹那,滿臉驕傲的模樣。影片中的哥哥清太,對妹妹節子情感是真,也讓人感動,寧為太平,莫作亂離人。

第二,小時候家中突遭變故,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十分困難,家中日常靠着那幾大缸的醃菜蘿蔔過活。可是,母親總能在艱苦的日子裏給我們帶來簡單的歡樂,有時候是路邊的一束野花,有時候是菜籃子裏變出來的大西瓜,有時候是口袋裏掏出的小龍人奶糖。儘管生活困苦,但母親從沒有怨言,也從不奢求別人的幫忙。別人能幫得了一時,但幫不了一世,自食其力永遠是正解。

影片中的哥哥,帶上妹妹前去廢棄防空洞進行艱苦生活的時候,附近的那位農民伯伯給予兄妹兩的幫忙也不算少,不僅僅在開始時免費借用了手推車,還給他們贈予了茅草和悉數鮮蔬,且在哥哥多番前來討要食物而萌生出一種厭煩情緒的時候,還作出了“呼籲影片中的哥哥前去生產小組”以及“回到親戚阿姨家”的提議,只可惜倔強的哥哥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明晃晃的又將這一“工作”和“回家”的提議忽略掉,並作出前去另一家討要食材的行動。在那個年代,又哪有人能夠如此慷慨呢?

哥哥攜伴妹妹於廢棄防空洞生活的這幾個月時間,事實上就變成了逐漸將妹妹引領向死亡的不歸旅途。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能照顧好自我,照顧好親人,我們都想做正取,但其實連堅持鍛鍊都做不到,怨恨別人和這個世界,獲取別人的仁慈作為生活的支撐是要餓死人的,困難到來,總有人熬可是去,也總有人熬過去,而我們,應當追求做一個有本事的人,起碼有自食其力的本事的人。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3

人情世故,世上人,大多如此,外表看起來和善,內心卻是虛偽的很,誠田和節子兄妹明明已經都家破人亡了,他們的阿姨卻在這時落井下石,不得讓人心寒,人心難測,但在你最困難,最無助時,才都會露出他們最醜惡的一面,這部動漫不僅僅代表着這一個家庭,更代表着多少個支離破散的家庭,日本曾發動過侵華戰爭,這不僅僅是給中國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災難,同時,日本的人民也深深遭到了傷害,當時日本的人民也很可憐,他們只是無條件的服從於天皇,而天皇的權力又被將軍束之高閣,人民沒有自己的權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戰爭曾帶給世界無法衡量的痛苦,過去已成為歷史,可過去也是一個警鐘,提醒着當代人。現在的世界依舊不太平,很多地區正處於戰爭中,讓我們共同呼籲和平吧,還世界一份寧靜。

有人曾提出:“為什麼我們天天都渴望世界和平卻有很多國家在打仗呢?”

有人回答:現在全世界的戰爭都是由美國主導的,美國實行的是全球戰略一個小時打遍全球,這就可以看出美國的軍事水平到底有多高。而美國又是靠銷售武器和戰爭過活的國家,所以美國就要在任何一個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挑起戰爭,以此來推動國家在各種科技領域的前進,然後把科研成果應用到軍工或民生等領域,現在中國大幅增漲的軍費也有一點向美國方向發展的跡象。戰爭還可以把經濟危機轉嫁到其它國家。二戰時美國正在經濟危機的風口浪尖上,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使得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加入二戰。後來就有人説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其實是羅斯福為加入二戰所試用的苦肉計。因為美國一旦加入二戰國內的經濟就會重新洗牌,在軍工方面會創造很多就業機會,青壯年無業人員會被應召入伍送上前線,這樣就解決了失業率過高的問題。而在戰爭時,國家不管頒佈什麼樣的法令都是有道理的可行的。看看二戰結束後在自己國家領土發生過戰爭和沒有在自己國家領土上發生過戰爭的對比吧。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不應該在紙醉金迷之中過活,看清這個時代,看清這個世界,我們將面臨的到底是什麼?不要讓歷史重演,不要讓動漫中的慘劇變為現實。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4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螢火蟲之墓>,也叫做<再見,螢火蟲>,使日本出版的。這部電影非常感人,使我不斷地在流淚。

我來講述一下吧:哇田是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他有個妹妹,妹妹叫做小節,這個時侯正是美國侵虐日本的時候,哇田的父親去打仗,母親去避難,哇田負責照顧好小節。哇田在路上一邊揹着小節,以便避免炸彈炸傷,他們到了親戚的家,親戚收養了這兩個孤兒。一天,哇田出去,有人把他叫到一個病牀前,病牀上躺着哇田的媽媽,他的媽媽被炸傷了,渾身包着白布,到處都是血,過了幾天,他媽媽去世了,哇田還瞞着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妹妹,説媽媽在醫院。最終,哇田還是告訴了他的親戚,那個親戚很着急的給哇田的父親發了個信,但他的父親依然沒回信。親戚收留了他們兄妹倆,可是時間一長,親戚們非常嫌棄他們,他的親戚勸他們到別的地方去過,因為他們把媽媽的衣服賣了,最後還是沒飯吃了。他們自己挖了個山洞,洞裏很簡陋,只有一張牀,他們吃的飯是找別人要的。一次的晚上,哇田把螢火蟲放在房間裏,屋子裏顯得格外的亮。哇田和小節早上起來,螢火蟲都死了,哇田看見小節在埋螢火蟲,哇田問小節:“你在幹什麼?”小節難過地説:“我聽嬸嬸説的,媽媽死了,也是這樣埋得。”他們都哭了。過了幾天,他們沒吃到有營養的東西了,小節被餓死了。哇田把小節埋了,燒了。最後天空中出現了許多螢火蟲。

<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非常感人,能表現出當時社會被侵虐,而且還非常貧窮。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有了出息,保護國家,為國家做貢獻,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大起來。

日本着名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一部動漫<螢火蟲之墓>被拍成了電影,其導演是高畑勛,看過了這部電影,現在説説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所發動戰爭的犧牲品的日本民眾的對戰爭的態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為老一代人的緣故,高畑勛並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這場戰爭的背景,也許是認為這些事是不用過多交代的常識吧。但對於缺乏大戰歷史知識的年輕一代日本國人,在他們看到前人的懺悔時是否會明白其真意呢?他們應該先補上歷史背景知識,再來觀看該片,有人説該片是在控訴戰爭,我覺得這其實並不準確,它其實是在抨擊導致戰爭的日本法西斯。影片以主人公14歲的清太和4歲妹妹節子—戰爭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為主線,真實地呈現了二戰中日本民眾因生存而改變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難以自保的情況下產生的自私。我並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發自私的妹倆的遠房姨媽,相反,我還要肯定她的決絕,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棄了她所能放棄的一切。

影片以螢火蟲為名,螢火蟲本身即是一種寓意。戰亂中的這對兄妹,就好像是黑夜裏的螢火蟲之光悄然的飛向那落寞結局……這樣的場景賺取了許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淚,死亡是那麼的可怕,活着的人對死去的人難免會有憐憫惻隱之心。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提過一個觀點: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對此我很難贊成,因為我更看重的是生,至於死的內涵,我無法發掘,也不願意發掘,只得逃避。

清太和節子的父親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大佐,身為海軍軍官後代的他們有着富足的生活,而受軍國主義教育下的當地民眾對這樣的家庭自然懷充滿敬意,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他們是幸福的。然而,戰爭的爆發改變了這本美好的一切,父親受命與美國海軍激戰太平洋,生死難料。臨行前,父親叮囑清太:“父親保衞日本,清太守護媽媽和妹妹”。現在看來,這只是父親的一廂情願,日軍的聯合艦隊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年僅14的清太的稚嫩雙肩也無法承載家庭的重擔。最終,日軍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父親也死於海戰。在一次美軍的空襲中,母親也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兄妹倆如浮萍般湮沒於戰爭的暴風雨中。

螢火蟲之墓觀後心得5

《螢火蟲之墓》不但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也生動的描繪了這樣環境下人情的冷暖,當遠方的姨媽得知兄妹兩人的母親已去世,又得不到作為海軍軍官的父親的援助時,開始後悔收留這對孩子。夜晚的飯桌上,同樣的一鍋飯為兄妹倆盛的是鍋中稀湯,而自己的兒女碗中的這是滿滿的食物,偏愛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做得如此露骨,連拿起飯碗準備吃飯的女兒,在看到身邊只有四歲大的節子在喝着稀湯時,都紅起了臉來。當兄妹倆最終被逼走時,姨媽那自私的嘴角冒出的最後一句話“我沒勉強你們離開,是你們要走的。”但當她為兄妹倆的離開而得以的準備回屋時,卻聽得4歲節子歡快的笑聲。

隨着生活的日益艱苦,節子的身體漸漸垮了下來,當哥哥揹着病重的妹妹來到醫院時,卻只是得來了“只是營養不良”這樣的答覆,“回去多吃點有營養的就行了”聽得這話氣得清太嚷道“我連吃的吃不飽,還能説什麼營養!”在這樣飽經戰亂的年代,甚至連瓶抗生素的難以找到。

看着往日活潑可愛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體,觀眾的心也好似青苔一樣的難受,就好象上面放了塊鉛石,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grk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