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科教片《宇宙與人》觀後感【精品多篇】

科教片《宇宙與人》觀後感【精品多篇】

科教片《宇宙與人》觀後感【精品多篇】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一

浩瀚的宇宙包容萬物,包括可能和不可能;現在和未來;當人類,一個渺小的生物,落在宇宙——地球的小塵埃上時,這兩者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然而,人的思想比宇宙大,比宇宙寬,所以它是比較的:宇宙,人,誰主宰?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約200萬年,200萬年前,甚至更早,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地球形成之初發生了什麼,更不用説宇宙的年齡了。據説宇宙大爆炸是有歷史的,但是對於宇宙爆炸的原因,爆炸後物質的去向,以及如何形成宇宙的各個部分仍然沒有明確的解釋。宇宙的空間如此之大,以至於它有如此之多的物質。也許真理可與人類的思想相比。太陽系外有星系,星系外也有星系,那麼星系外的星系呢?也許沒有概念空間。

宇宙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來自於我們的知識,或者來自於我們似乎不可能做的事情。例如電影《宇宙與人》中介紹的太陽與木頭燃燒的原理:木頭燃燒的本質就是原子交換釋放出某種化學能。燃燒後,原子核的質量一點也不下降。太陽燃燒的原理與營火完全不同。它在燃燒原子核。愛因斯坦利用著名的質能轉換公式計算出核能可以達到普通化學能的2000萬倍。宇宙中最有效的核能是氫與氦的聚變,即四個氫原子與一個氦原子的聚變。這個過程可以把千分之七的物質轉化成能量。物質的能量雖然只有千分之一,但太大了。如果我們把一千克氫原子的千分之七轉換成能量,就等於四千噸石油和六千噸煤。一根只能燃燒幾分鐘的樹枝所含的核能,足以點亮一個100瓦的燈泡100萬年。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二

150 億年前, 在一個温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 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 物質的浩瀚宇宙,並且,到現在為止,在這 150 億年間,這個爆炸仍然在進行, 也就是説宇宙的形成是核聚變的結果, 而這一情況是一直隨宇宙的存在發展而存 在的,因為宇宙的運動是不會停止的,一旦它停止運動了,它必將被自身的引力 所滅亡。而這也體現了運動是絕對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宇宙萬物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在數目上的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的宇宙萬物。

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 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 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沒 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終有一天,科學將會揭示整個宇宙 的奧祕。

然而由我們所認識的宇宙的形成來看, 也不難可以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 那就是:世界的物質性。

從整個生命的起源過程來看,也是歷經了幾十億年的歷程,從恐龍時代,到 現在的人類統治時代,世界開始出現文明,人類懂得了思考,這一切註定人類是 出現的最偉大的生物。

這似乎已經出乎了物質所能接受的範疇,或者説物質不再 是單純的物質,物質的含義更加豐富了起來。

人類是偉大的, 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 但是我們必須謹慎的使用人類的智慧, 人類創造了文明, 但是人類也是可以毀滅文明的,姑且不説人類文明是否會為更 高的文明所代替。

人類將探索文明的進程延伸到了外太空,但是帶去的還有大量 的太空垃圾。人類面對宇宙的贈與,或許少了些許的感恩之心,反而是無止盡的 竭去。物種的加速消失、生態鏈不斷遭到破壞、鋼筋混凝土的文明背後,地球承 載了太多的傷害。

雖然人類擁有智慧,擁有思維,但這也無法改變人類不過是 龐大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這一事實。茫茫宇宙中,人類是渺小的,濫用宇宙賦予 人類的智慧去破壞生態, 最終將遭到我們所在的宇宙無情的報復!我們可以認識 規律,但也必須尊重規律。

人類把自然的改造為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 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但是我們對宇宙、對世界的研 究與認知要建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堅持辯證唯物主 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通過概括自然科 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它在 自然科學領域和人文科學領域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所以我們 1 堅持按照世界本來面目認識世界,堅決排斥附加和主觀臆測。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唯一科學的世界觀,也是唯一科學的方法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 學告訴我們要參加實踐,在實踐中改變客觀世界並同時改變我們的主觀世界。

人在依存與宇宙的同時也存在矛盾,矛盾是促進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們在認識世界, 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須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運用馬 克思主義正確方法論去去認識矛盾、解決矛盾。人有聰明才智的大腦,卻不可以 改變世界萬物的命運。

相對於宇宙人的力量又是如此的渺小,人的認識能力又是 如此的短淺,宇宙偉大的神祕,讓無知的人們只有用神來神化了!沒有辦法用科 學解釋的, 也只能把創造宇宙者的高級智能物來崇拜了!宇宙為何而存在?智能 物為什麼來創造宇宙呢?人只能用自己狹隘的想象來編織美麗的神話和傳説來 解釋無法解釋的東西。

人類的出現帶來了人類文明,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 產物,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於物質並反作用於物質。

宇宙也在不斷髮生着我們無法感知的變化, 雖然這種變化可能會給人類帶來 一些災難, 但這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使所有物質力量在一種恰到好處的抗衡中 實現最充分的物質演化。太陽僅剩下四十億年的光輝,這期間,人類不知又將有 怎樣的發現, 也不知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對抗太陽的巨大演變,讓生命的奇蹟得以 延續。而四十億年,對於宇宙是短暫的,但對於人類卻是漫長的,人類還有足夠 的時間來研究宇宙的奧祕、生命的奧祕。

物質世界是那樣地美妙, 在宇宙漫漫長的演變中人類只是那精彩的一段。或 許人類的誕生, 正是宇宙安排的, 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雖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人的智慧是無限的,所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智慧去探討宇宙的奧祕吧! ——參考文獻: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三

浩瀚的宇宙包容萬物,包括可能和不可能;現在和未來;當人類,一個渺小的生物,落在宇宙——地球的小塵埃上時,這兩者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然而,人的思想比宇宙大,比宇宙寬,所以它是比較的:宇宙,人,誰主宰?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約200萬年,200萬年前,甚至更早,我們無法確切地知道地球形成之初發生了什麼,更不用説宇宙的年齡了。據説宇宙大爆炸是有歷史的,但是對於宇宙爆炸的原因,爆炸後物質的去向,以及如何形成宇宙的各個部分仍然沒有明確的解釋。宇宙的空間如此之大,以至於它有如此之多的物質。也許真理可與人類的思想相比。太陽系外有星系,星系外也有星系,那麼星系外的星系呢?也許沒有概念空間。

宇宙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來自於我們的知識,或者來自於我們似乎不可能做的事情。例如電影《宇宙與人》中介紹的太陽與木頭燃燒的原理:木頭燃燒的本質就是原子交換釋放出某種化學能。燃燒後,原子核的質量一點也不下降。太陽燃燒的原理與營火完全不同。它在燃燒原子核。愛因斯坦利用著名的質能轉換公式計算出核能可以達到普通化學能的2000萬倍。宇宙中最有效的核能是氫與氦的聚變,即四個氫原子與一個氦原子的聚變。這個過程可以把千分之七的物質轉化成能量。物質的能量雖然只有千分之一,但太大了。如果我們把一千克氫原子的千分之七轉換成能量,就等於四千噸石油和六千噸煤。一根只能燃燒幾分鐘的樹枝所含的核能,足以點亮一個100瓦的燈泡100萬年。

我們一直認為太陽會永遠“照顧”我們,永遠不會滅絕,但這是一個錯誤,一個大錯誤。電影中提到太陽畢竟不是一種永恆的能源。太陽只有兩個核聚變,90億年的氫聚變和10億年的氦聚變。當氦耗盡時,太陽的引力將繼續坍縮,不會產生任何阻力。這時,它的力結構就會出現不穩定,並釋放出一些外圍物質,形成一種燦爛的氣場。宇宙中有許多這樣的氣環,它們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的死亡標誌。如果它們當中有懷孕的生命,我想知道它們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進化成智能,在它們死亡之前找到新的棲息地。幸運的是,人類至少有40億年的準備時間。

星系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物質羣。它們有更大的結構。我們的銀河系與大約20個星系結合形成一個大的星系團。在這個星系團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最大的兩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有數千億顆恆星,相距3000萬光年,也就是每秒30萬公里的光,在它們之間運行了3000萬年。

在星系之外,似乎有無窮無盡的星系,而目前觀測到的最遠的星系距離我們超過130億光年。

我們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使沒有看到整個宇宙,我們也可以判斷宇宙有多大,它在做什麼。在這麼大的空間裏,人類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宇宙是一個羣體,一個物質羣體,在銀河系的另一邊,還有另一種“人類”嗎?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有幾千萬塵埃,幾千萬星系,在遙遠的地方,也有幾千萬生物生活在它們的“地球”上。不同的環境必然有不同的生物形態。也許它沒有四肢或五官,但以其他形式出現。但也許其中有那些比我們年長,比我們更文明是誰,誰,像傳説一樣,能飛高速宇宙飛船,宇宙的恆星之間的自由旅行,甚至使用某種感應波之間的自由交流他們的行星,等等。我們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但我們似乎被留在了宇宙的一角,封閉發展,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尋找一些安慰來填補自己的失落感。

《宇宙與人》觀後感1000字 篇四

作為2000年的科教大片,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宇宙與人》,因為當時似乎是作為破除偽科學的任務來進行的,基本所有單位和學校都會組織大家觀看。我看過兩遍,父母單位組織時看過,學校組織時又看了一遍。

也許大家一直對科教片從來就沒有什麼好感,但《宇宙與人》確實讓我耳目一新。一方面因為影片運用了大量三維動畫(長達45分鐘),把宇宙和很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現出來;在15分鐘內的真實畫面中,編導也煞費苦心,選用了許多色彩豔麗的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而且大多采用快鏡頭的拍攝方法,與三維動畫相結合,讓人從宇宙的角度看待歲月的流逝、空間的轉移,給人一種時空感、滄桑感。

另一方面,影片中也飽含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表達,處處體現着一種宇宙與人的關係,體現着一種人文關懷。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類。在宇宙中,像地球這樣剛好具備產生生命所有條件的星球是十分稀少的,至今能確切肯定的也只有地球。而在地球上數以萬計的生命中,又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智能。經過了幾十億年的發展變化,現在的地球正處於最穩定的運轉時期,是最適合居住的:大氣層擋住了有害的射線,讓温暖的陽光撫摸大地;月亮經過長期的公轉,減慢了地球的自轉,使得地球每天都有24個小時,正如影片中所説“月亮給了我們足夠做美夢的時間”。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舒適、祥和的時期。作為智能生物,人類是偉大的;生活在地球上,人類是幸運的。

還記得這樣一組畫面:當影片快要結束時,所有的生物,從原始到現代,按時間漸次出現在一級一級的階梯上。階梯不斷旋轉,鏡頭不斷升高,在音樂緩緩達到高潮時,人出現在了階梯最寬的頂層,傲首生靈,眺望前方。頓時讓人感到一種心潮的激昂、熱血的沸騰,這是一種人類的自豪、生命的驕傲。這種感覺並不是人類隨意主宰地球的權利,而是珍惜生命、愛護地球的責任與使命。“morepower,more responsibilities”,這也是作者想要通過影片告訴我們的。

其實,科教片、記錄片可以算是很好的電影題材,雖然沒有扣人心絃的情節、令人窒息的絢麗特效,但其內容的豐富是無可比擬的。近年來的題材如《故宮》、《圓明園》等,無不以自己磅礴厚重的歷史底藴征服觀眾,看似緩慢的節奏和娓娓道來,卻帶領我們在宏偉的時空中穿梭。

也許《宇宙與人》的創作初衷並不是與偽科學作戰,僅僅是作者自己的創作流露。但特定的時期賦予了它這個意義,正如影片播放前加上了一個宣傳破除封建迷信的短片一樣,但也一定程度上為歷來就缺乏商業宣傳和炒作的科教類電影推波助瀾了一把。無論如何,《宇宙與人》還是值得一看的:人因為宇宙而生存繁衍,宇宙因為人而更加精彩。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五

我們一直認為太陽會永遠“照顧”我們,永遠不會滅絕,但這是一個錯誤,一個大錯誤。電影中提到太陽畢竟不是一種永恆的能源。太陽只有兩個核聚變,90億年的氫聚變和10億年的氦聚變。當氦耗盡時,太陽的引力將繼續坍縮,不會產生任何阻力。這時,它的力結構就會出現不穩定,並釋放出一些外圍物質,形成一種燦爛的氣場。宇宙中有許多這樣的氣環,它們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的死亡標誌。如果它們當中有懷孕的生命,我想知道它們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進化成智能,在它們死亡之前找到新的棲息地。幸運的是,人類至少有40億年的準備時間。

星系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物質羣。它們有更大的結構。我們的銀河系與大約20個星系結合形成一個大的星系團。在這個星系團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最大的兩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有數千億顆恆星,相距3000萬光年,也就是每秒30萬公里的光,在它們之間運行了3000萬年。

在星系之外,似乎有無窮無盡的星系,而目前觀測到的最遠的星系距離我們超過130億光年。

我們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使沒有看到整個宇宙,我們也可以判斷宇宙有多大,它在做什麼。在這麼大的空間裏,人類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宇宙是一個羣體,一個物質羣體,在銀河系的另一邊,還有另一種“人類”嗎?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有幾千萬塵埃,幾千萬星系,在遙遠的地方,也有幾千萬生物生活在它們的“地球”上。不同的環境必然有不同的生物形態。也許它沒有四肢或五官,但以其他形式出現。但也許其中有那些比我們年長,比我們更文明是誰,誰,像傳説一樣,能飛高速宇宙飛船,宇宙的恆星之間的自由旅行,甚至使用某種感應波之間的自由交流他們的行星,等等。我們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但我們似 乎被留在了宇宙的一角,封閉發展,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尋找一些安慰來填補自己的失落感。

《宇宙與人》觀後感1400字 篇六

"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的興奮和迷茫。相對於宇宙,我認為電腦動畫更加神奇,至於對片子講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只覺得好高深。可能是那時注意力都被都被那絢麗的電腦特技吸引過去了吧。

十年後,當那些特技效果都已經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了之後,再看這部片子時才對片子講述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索。美麗的宇宙,深邃幽遠,不知道藏着多少未知的祕密。作為宇宙中已知的唯一具有智能的我們人類,正在努力的探索宇宙的奧祕。

我們生活在一個既偉大又平庸的時代。説偉大,是因為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如此深刻的認識宇宙和自身,並在繼續積極的探索着。説平庸,是因為我們無奈的發現能被我們理解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基礎理論已經有近一個世紀沒有重大突破了,我們依然在消化前人留給我們的理論成果,而在對前人理論的學習和探討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未知的祕密。我總在想,現在就説我們是文明生物是不是言之過早了呢。

還是先説宇宙吧。電影裏説我們現在的宇宙開始於一個大爆炸,前些年通過對引力紅移和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我總認為這和各種神話中的開天闢地差不多,按照人類的認知,凡事都是有一個開始的,宇宙也不例外。接下來的情形讓人很鬱悶,現代科學認為宇宙是由四種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可是對於最早發現的引力來説,沒有任何人和任何理論能解釋它為什麼存在。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呢?也許很多年以後,會有人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們也只能是想當然的認為這是隨着物質本身存在的。就像盤古的斧子一樣,別問從哪來的,人家本來就在。然後事情就簡單了,宇宙的温度慢慢的降低,物質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漸漸凝聚成團,最終演化成了恆星和星系。恆星漸漸的老去,最後死亡。在死亡恆星的瑰麗殘骸中,新的星系慢慢的孕育直至形成,像鳳凰涅槃一樣的重生。這應該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再漫長的過程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從地球誕生開始,或者説從有生命出現開始的歲月才變得精彩起來。

我對金星的印象尤其深刻,它既是啟明星又是長庚星。西方以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為其命名。從地球上看金星的確非常漂亮,可在金星濃密的大氣裏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個暴怒的女神表面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火山,有毒的硫酸霧和二氧化碳像被子一樣保護着金星表面的熱量不向宇宙空間散失,即使像裝備着厚甲的前蘇聯金星號機器人探測器也被這極端的大氣環境給毀了。這是無節制的全球性氣候變暖。也許很久之前金星就像地球一樣的安靜美麗,可如今這地獄一般的景象也許正是地球將來的樣子。

生命的存在是宇宙中無數的巧合共同作用所造就的奇蹟,適宜日地距離、引力屏障、富含氧氣和水的地表、相對穩定的地殼和大氣、月亮的保護以及磁場等等。

我們的地球也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才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全球的温度下降、水匯聚成了海洋、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凝固成了碳酸鹽、氧的過剩、造山運動形成的崎嶇不平的地表等等,在這樣適合的環境下,生命就像病毒一樣迅速的繁殖,他們就像拓荒者迅速的佈滿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寒武紀真的是收穫氧氣的時代,生物開始了大型化和多樣化,也才能漸漸的演化出我們人類。

科普片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科普的話也許並不能吸引太多的人,普及的力度和深度很難把握,很容易就陷入都是專有名詞以及數字的枯燥境地。這部片子做得很好,至少我不覺得很煩悶。它除了向人們介紹宇宙之外,還用一種近乎崇拜和自豪的口吻肯定了人類自身的力量。雖然人類的文明史相對於宇宙來説顯得非常的短暫,但是我們有信心改變和創造更適合我們生存的世界,不辜負宇宙對我們的厚愛。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七

《宇宙與人》觀後感 宇宙是神祕的, 而茫茫宇宙用物質創造生命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學了馬克思 主義哲學, 我們知道物質是世界的本源,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基石。

而這段話用現代的科技化知識向我們詮釋了世界是物質的,生物起源於物 質,物質是人類起源的基石,讓我明白“世界是物質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影片《宇宙與人》中對有關宇宙誕生、生命起源、外星世界、恐龍滅絕等一 系列充滿神祕色彩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形象、科學的解答。地球上生命的誕生 也是經過無數日日夜夜的進化得來的,地球的演變最終產生了生命。地球上環境 的完善也是眾多因素影響的結果。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衞星,它留給我們了足夠 做美夢的温馨長夜, 然而它卻由於質量太小而只能成為一顆死行星,或許這就是 宇宙的選擇。

我從中仔細、清晰地看到了創造人類的物質系統和它的運作。其中我深刻地 體會到宇宙是一個生命體, 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世界的本源是物質。

宇宙與人觀後感1200字 篇八

人是如此的渺小,人的出生到死亡是如此的短暫,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在整個的宇宙的空間裏,人又是那麼的神氣。我想起了一句古詩“你在橋上看風景,觀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在很久以前的時候,就已有如此富有哲理的詩句,把所有的萬事萬物都寓意其中,把整個宇宙和人深深的聯繫在了一起,人在宇宙的一個小小的星球上,人在觀宇宙,人用人的思維,欣賞着宇宙空間的美,人裝飾了地球,地球裝飾了宇宙的夢,反而,宇宙又裝飾了誰的夢呢?人的智慧是很偉大,相對於宇宙又是那麼的狹窄,可謂宇宙是如此的神祕。

在浩瀚無際的空間裏,人類先是由確定的地球是圓的學説,到發現地月系,水星,金星,火星等許多的球體,再由太陽系,又有河內星系,河外星系,到現在又有許多的黑洞的説法。偉大的宇宙到底有多少祕密未曾被人類所知呢?在神祕偉大的空間裏,人類用自己的智慧揭開了宇宙的一層又一層的面紗,到底有多少層呢?完全揭開的時候,宇宙赤裸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呢?從達爾文人類起源的探索,到現在許多科學家對其用科學的態度研究發現的種種疑問,使達爾文的假設起源學説不能成立,人類對自己的瞭解處於渺茫狀態。人是聰明的動物,同時也是笨拙的動物。人的聰明可以把宇宙的面紗層層揭開,卻還沒有能力明白自己的來源所在。人到底是怎樣來到這個星球的呢?是怎樣產生的人類呢?到現在卻沒有具體準確明瞭的答案,許多的神話故事也成了心裏的結。

人有聰明才智的大腦,卻不可以改變世界萬物的命運。相對於宇宙人的力量又是如此的渺小,人的認識能力又是如此的短淺,宇宙偉大的神祕,讓無知的人們只有用神來神化了!沒有辦法用科學解釋的,也只能把創造宇宙者的高級智能物來崇拜了!宇宙為何而存在?智能物為什麼來創造宇宙呢?人只能用自己狹隘的想象來編織美麗的神話和傳説來解釋無法解釋的東西。

人用狹隘的思維來判斷宇宙的起源與整個宇宙的命運,來推斷對與錯,是與非,人不能相信違科學,不能相信迷信,探索了再探索,研究了再研究,沒有神的存在,我想真的有神的存在的話,他可能讓你發現它嗎?它創造宇宙一定有它自己一目的,造物主既所謂的神——高級智能物,它既然有能力創造如此高級的宇宙與和像人類一樣聰明的種子,它怎麼會愚蠢到被渺小的人類所發現呢?誰都無法明確的證明宇宙是自然而存在的,人自然存在的,事事物物是聯繫在一起的,宇宙是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整體,整個宇宙是否與宇宙之外的某一物也緊密聯繫在一起呢?如果有的話!那某一物是什麼呢?另外某一物之外還有空間的存在嗎?還有多少個另外某一物呢?宇宙神祕的面紗何時才能被完全揭開呢?等到宇宙赤裸裸的擺在人們的面前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如果人的思維能力,人的智慧,高於智能物的話,那肯定智能物的頭銜也被聰明的人類所取代了,到那時整個宇宙的操縱權也被人類所控制。我想它們是沒有那麼愚蠢的。!

多想多知道些宇宙的奧祕啊!可惜的是我等不到那一天,生命就要結束了,!宇宙你面紗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你面紗裏包裹的又是什麼呢?人類的祖先到底是怎樣來到地球的呢/且要等我們聰明的人類進一步去考究,進一步發現,進一步探索。

《宇宙與人》觀後感1000字 篇九

很長一段時間,宇宙這個巨大的時空組合,像其他人一樣,充滿了一種貪得無厭的好奇心。而且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和媒體的飛速發展,對宇宙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而生活中撿來的東西和拼湊出來的宇宙面貌,卻是模糊不清,不完整的。

上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上,老師給我們看了科教片——《宇宙與人》,彌補了我在宇宙中的認知缺陷。它讓我係統地瞭解,歸根結底,宇宙這個巨大物質世界的產生、發展等等。更重要的是,結合我們所學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可以清楚地理解生活在這個物質世界裏的人與宇宙的關係。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宇宙本質上是物質的。150億年前,一個温度極高的能量奇點突然爆發,創造了這個充滿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個爆炸過程還在繼續,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就會被自身的引力摧毀。物質的客觀存在是毫無疑問的。這個特點決定了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表現,物質是這一切的根源,任何超越物質條件的觀念都是不可能的。

關於物質的一切都是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物質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但是一個純粹而豐富的物質世界是可以創造智慧的。人,一種從宇宙的變化中衍生進化而來的生物,已經成為思維的載體。一個沒有思想和意識形態的世界將是可怕而蒼白的。再説,在這樣的世界裏,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宇宙的運動創造了地球,充足的陽光為一切生命的開始提供了養料。生物從海洋爬行到陸地,在不斷的適應性進化過程中,最終選擇了赤道附近森林的南方古猿。他們是人類的祖先。迫於生存,它們開始用後腿走路,前肢拾起樹枝或石塊防禦敵人。四肢分開使用,長期進化,慢慢變成了手腳。於是,就這樣,人類已知的唯一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生物——出現了。脱離宇宙的人類,脱離宇宙的生命,都是空話。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和過程可以孤立存在,而是與周圍的其他事物和過程聯繫在一起。每一個事物和過程的要素和環節都不能孤立存在,都是與其他要素和環節相聯繫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的整體和過程,一切事物和過程都是宇宙連接網絡的一部分、環節或階段;與其他事物和過程不相關聯的孤立事物和過程是不存在的。

既然人類可以在宇宙和地球上存在,就應該研究宇宙的發展,關注宇宙的起源和趨勢。這樣,結合我們智慧的高科技產品的運用,主觀地逆轉宇宙的變化,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我相信,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在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宇宙如此永恆的發展正被我們神祕的面紗一點一點揭開。讓我們帶着這個願景繼續探索。

宇宙與人觀後感 篇十

《宇宙與人》 紀錄片主要介紹了以太陽系為代表的宇宙是怎樣運作形成的, 它包含 太陽這樣的恆星是怎樣釋放出其能量的過程, 揭示了太陽內部能量的核反應過程。

並詳 細介紹了核反應是通過太陽內部的氫核等鉅變, 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將太陽內 部大量能量從中釋放到太陽表面, 其能量相當於幾百顆氫彈爆炸所釋放出的熱量, 從而 使太陽表面温度達到了 6000℃。而太陽作為恆星,它的能量又以電磁波形式源源不斷 地向它的周圍的行星傳播。

太陽每天都在消耗其能量並且質量不斷的減少, 但是在過去 的五十億年中,太陽小號的自身能量還不到其總質量的百分之五,也就是説,太陽的質 量相當的大。

當太陽的質量由於能量損耗而耗盡時, 不知道我們人類還會存在浩瀚的宇 宙中嗎?太陽表面也是不太穩定的, 它是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活動的, 其中最重要的活動 是黑子和耀斑。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某一些地方温度比較低一些,其它地方温度高。

我們看起來,他比其他地方要暗些。耀斑卻是恰恰相反,由於太陽表面某些地方太陽能 源的劇烈釋放,使得太陽表面發生劇烈活動,產生日環等現象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兩種 活動的週期差不多為 11 年。在太陽活動頻繁的時期,太陽的電磁波劇烈釋放,並形成 太陽風,太陽風如同巨大的瀑布向太陽周圍快速釋放,並衝擊地球大氣層與磁場,干擾 地球自身的電磁波, 它與大氣層摩擦便形成美麗的極光。

太陽與地球及八大行星的關係 十分密切,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形成了一年,並自身轉動就形成了自傳,形成晝夜交替現 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近及遠,而地球與太陽的距 離適中,不會受電磁波轉大的影響,並且地球自身千百年來由於植物的生長光合作用, 使地球的大氣層成分不斷髮生改變。

最終形成適合生物生存的含有氧氣的大氣層, 更重 要的是地球內部的水分通過地震、火山等活動將水帶到地球表面,並形成降雨。長期形 成了地球上江河湖波。 就個人而言, 我主要談談宇宙與人類自身兩個方面。

茫茫宇宙已經形成了幾十億年, 這當中發生了多少變化,我們都無從得知。雖然,關於宇宙起源有幾種學説:如最著名 的宇宙大爆炸,黑洞敍説等待等。但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無從考證,它不像我 們居住的地球,通過碳原子的測定就可以確定年代,大文學家蘇東波説過“寄蜉蝣於大 地,渺滄海之一粟” 。我們每個人多是渺小的,我們人類年齡最長的也不過一百多歲, 與整個宇宙年齡相比太短暫了。宇宙對於人類來説,還是比較神祕的,宇宙的中心在哪 呢?太空中有沒有作文外星人的存在,我們都還是無法回答。從目前人類科技水平來説,人 類最遠可以觀測到距離地球二百億光年的距離, 而這二百億光年之外的外太空又是什麼 樣子?在我們觀察到的範圍內, 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還有二百多個, 那麼行星又有多少個 呢?這些行星中有沒有像地球一樣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會不會存在生物?人類能 不能完成遷徙呢?而在太空探索過程中, 人類又要克服那些障礙?等等眾多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k3dk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