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18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感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精品(精彩多篇)

2018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感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精品(精彩多篇)

2018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觀後感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精品(精彩多篇)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觀後感 篇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

作為一個88年的青年幹部,可以説,伴隨改革開放的時間並沒有40年,其中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時間甚至更短,但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隨處可見的。我記得小時候整個村莊都沒幾户人家有電視,旁邊鄰居家有個14寸的黑白電視機,每天晚上都圍滿了人;後來由14寸的黑白電視換成了21寸的熊貓彩電,大家也不用再要擠在別人家裏看了。爸爸冬天外出務工,也可以打個電話回家,家裏已經有固定電話,有的人也有BB機,小靈通;現在的電視已經變成高清wifi智能,懸掛在牆壁上,想看什麼電視就搜索什麼,尺寸也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大家都用智能手機聯繫,每天可以微信視頻,可以瞭解世界各地的動態。

在我參加工作後,我更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福利惠及農村,恩澤農民。如今,如火如荼的扶貧脱貧工作開展,讓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脱貧;醫療保險改革讓普通百姓也能看得起病、吃的起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讓普通百姓老有收入;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讓靠土地吃飯生活的農民又吃了定心丸;農村淘寶進村入户讓農民的購買方式不再單一,在村也能購買網上豐富多彩的商品;農村爭當美麗鄉村,城鎮爭做文明城市;農村蓋起來二層小樓,馬路越來越寬敞,高樓林立,網絡全覆蓋。.。.。.。.。農村真的是一年一個變化,過年外出務工人員回來的時候,都會感歎我們的鄉村變化真的好大,有的都和大城市一樣了。一幢幢一件件都離不開改革開放的紅利,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承載來40年所帶來的巨大成就,更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今天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40週年。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工業、農業、交通、國防、教育、人民生活,衣、食、住、行處處展現迷人的風彩,讓我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觀後感 篇二

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國打開了一扇天窗,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你我,改變了中國幾代人的命運。無數國人每念及此,都忘不了這個重要的日子,慶幸生在了中國發展最快的這40年,慶幸參與創造了這個覺醒的時代。

引人注目的是,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大會上,在習近平講話之前,先宣佈了一個長長的名單,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一張張有滄桑更有自信的笑臉,從鏡頭前一一晃過——小崗村“大包乾”帶頭人、以壽光蔬菜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帶頭人、改革開放中湧現的農民工代表,以及那些陪伴我們走過艱難坎坷40年的熟悉的名字:王選、馬雲、步鑫生、魯冠球、杜潤生、南仁東、鍾南山、柳傳志、袁隆平、鄒碧華……每一個名字,都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改革史詩,正是他們,從各個領域,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以捏指成拳的智慧,掀起了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大潮。

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證明,社會主義中國完全擁有充分的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能力。

新的改革活力,就藴藏在大眾之中,他們會最敏感地汲取市場活力,用無數的魚躍龍騰實現萬眾創新,從容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

40年經驗告訴我們,解放思想的程度和力度,決定我們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從這個大會上傳來的堅定聲音,再一次告訴人們,在改革開放的問題上取得突破性新進展,才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

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有這樣的“偉大覺醒”引領,我們這一代人能夠“繼續跑出好成績”,再創更大奇蹟。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觀後感 篇三

今天中午與朋友圍桌吃飯時,突然隔壁鞭炮齊鳴,一打聽原來慶祝新建的房子封頂。鞭炮響起時一桌人都有些驚奇、開心,但過一會兒大家就完全忍不了,因為鞭炮聲太長了,長得遠遠超過了人的忍耐,在我們聽來已經完全是擾民的噪音。突然一朋友感慨道:“現在人都有錢了,鞭炮都放這麼長了。”是啊,現在的中國是真正的國富民強了。填飽肚子早已經不是頭等大事。從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40年以來,中國找到了強國富民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和全國各族人民努力下,中國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人民生活日新月異。

今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從理論創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中國再也不是近代史上任人隨意欺凌和瓜分弱國,也不是積貧積弱、千瘡百孔的國家。正如習總書記所説:“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最近看了一本《中國機器人》報告文學書,書中有這麼一個片段令人感慨:90年底,中石油集團旗下一家公司從美國引進了一台IBM的大型計算機,但美國卻不賣給我們,只同意租用,而且前提的還有派人現場監控這台計算機的用途。於是中石油不得不專門弄一個房間,讓美國人在裏面24小時守着,他們還不讓中國人入內,每項計算都要受到他們的監控。中國方面不但要付出高昂的租用費,還要給負責監控的美國人開工資!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中國人的拼搏下,中國有了自己的“銀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在該領域站在了世界前列。

當然,這只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萬千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成就是彪炳史冊的,但我們還沒有到可以放下擔子歇一歇的時候。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正如習總書記所説:“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鉅、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新時代,讓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肩負起責任和擔當,一起去完成更光榮的使命、更艱鉅的任務、更嚴峻的挑戰和更偉大的工作!

從書信到微信的變遷 篇四

時至今日,每次拿起手機、打開微信,我就會自然地想起小時候第一次收到書信的那個場景,情不自禁地感慨萬千。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之間,我也從孩童時期的懵懂少年成長為現在已為人父的男子漢。從一封書信到一個微信,時代演繹着不同的形態、訴説着不同的故事,卻深深地記錄着改革開放以來天涯咫尺般的偉大變遷。

1998年——我9歲,一個書信的年代

有一天,下着毛毛細雨,颳着絲絲冷風,一個身披雨衣、腳穿雨鞋的郵遞員叔叔,從高大的自行車後座上,把一封來自福建莆田的信交到了我的手上,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原來,這是第一次出遠門、外出打工一個多月後,哥哥寄來的平安信。夜幕降臨,全身濕透了的母親從地裏幹活回來,我蹦着跳着把哥哥的信拿到了她的手上。“這個死崽子,這麼久才知道給家裏來封信啊,弄得全家人一個多月是吃不香、睡不着啊。”嘴裏破口大罵、心裏卻樂開了花的母親,急急忙忙地撕開了信,迎着昏暗的燈光,一字一句地細細品讀着哥哥的來信。那一晚,母親帶着我,睡得格外香。第二天一大早,母親逢人就説:“我崽來信了,在福建的大工廠裏上班咧!”這個聲音,一直在整個小山村裏迴盪……

2008年——我19歲,一個手機的年代

這一年,我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大學,成為了整個家族的第一個大學生。開學前一天,母親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給我買一部手機。那一天,天氣格外好,母親帶着我坐上了到上高的班車,在姐夫的幫忙下,給我買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機,作為對我考上大學的獎勵。那是一部國產手機,牌子是“天語”,花了母親650塊錢。在手機店售貨員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手機的操作方法,並試着打通了家裏的電話。癱瘓在牀已經7年的父親,接到我的電話後,欣喜地流下了眼淚,“我崽也有手機了,以後在外面讀書就可以和屋裏打電話了!”聽到父親的哭聲,我的眼淚也忍不住地往下流……

2018年——我29歲,一個微信的年代

每天起牀後,坐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刷微信,瀏覽着朋友圈的大事小事,也會時不時地分享着自己的喜事樂事。上班時,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微信,看看微信工作羣下發的通知和文件,及時地進行處理和對接,也經常通過微信溝通部門、銜接事情、交流工作。晚飯後,抱着可愛的女兒,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與在温州工作的外公外婆進行微信視頻聊天,看到他們熟悉的面龐,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女兒也總是跟着樂呵呵地笑個不停……

從書信到微信,造就了天涯咫尺般的變遷,一字之差的背後,是改革開放40年來通信進步的微小縮影,但這也僅僅是改革開放的一個小窗口,更多的變化隱藏在普通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的美好生活之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mjvlg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