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抗戰影片觀後感多篇

抗戰影片觀後感多篇

抗戰影片觀後感多篇

抗戰電影的觀後感 篇一

新聞評論學課上,老師給大家放映了姜文導演的電影《鬼子來了》,一部以抗戰為背景題材的電影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黑白電影、壓抑的山城、掛甲台的唐山人和“日本子”是影片的主題元素。含淚微笑式的幽默敍事,講述的是一段遠去的歷史;真實無華、原生態的解讀,剖析的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鬼》的色彩是獨具藝術魅力的。影片採用的是黑白膠片拍攝,“黑白”傳達出了全綵色難以營造的和陰雨天一樣的陰暗、壓抑、沉重和不安的情調,令人產生無可逃遁的逼仄感。這不僅傳遞出對歷史的還原,也把遠去的痛苦記憶變成黑白,營造了一種很好的回顧和反思歷史的氛圍。

看《鬼》,我們不時會被唐山人特色的腔調、幽默的語言以及因語言障礙製造出的各類荒謬滑稽的笑點所逗樂。甚至,我們不自覺地會被貫穿始終的日本海軍軍歌吸引。但笑過與歡愉過後,思考這種幽默的方式,不免感到深刻的疼痛。或許,當幽默淡化了人物命運的歷史印記,在大喜和大悲的對比中,痛才更顯得刻骨銘心。這幽默是“愁人”的。

唐山人的憨直和幽默也在他們的各種對話中時時流露出來,他們還懂一些民間技藝,在“軍民聯歡會”上,他們還可以不失時機的“露幾手”。《鬼》中的插曲是日本海軍軍歌,影片中反反覆覆奏響的樂曲,看似歡樂喜慶,深深體會後,那重複奏響的曲調不免讓人覺得壓抑、噁心。因為,這些音樂曾經伴隨着當年日軍屠殺中國人的血腥味在中國土地上橫行。洋洋自得的日軍統領,出行還帶着樂隊,招搖在中國的村落。在影片的結尾海陸軍聯歡盛會上,海軍軍歌再次奏響。掛甲台的百姓們天真地和這些友善的“日本子”聯歡,卻絕望、悲憤地在軍歌中遭到大屠殺。樂與悲的對比呈現,表達入木三分。

在心理動力學中,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鬼子來了》採用的正是運用了精神分析的視野來解讀抗戰中的中國農民。掛甲台的孩子們正是“本我”人格的體現,而唐山村民正是傳統審美模式下“自我”人格的典型。

在影片中,出現了一些民族代表——“馬大三們”,他們是“自我人格”的化身。他們雖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遠遠達不到民族大義、“超我”人格的高度。他們並非什麼英雄的化身,也沒有什麼真、善、美的高尚人格,他們有着自己的算盤,只為生存打算。狹隘的道德驅使他們只知道“我們沒殺人,不殺人,殺不了人”,也驅使他們為了一己私仇對手無寸鐵的“日本子”砍殺報復。就像俗話説的,農民是最簡單的,也是最複雜的。

一部《鬼子來了》,就是一個民族性格的切面。這個切面打破了主流電影意識形態的枷鎖,打破了陽春白雪式的集體合唱和完全為受眾期待的“超我人格”量身定製的模式,奏響了下里巴人的人性化呼喊和展現原始的“本我、自我”人格的生命個體。或許,只有回到本源,才可以更好更清楚地剖析我們的民族。

抗戰電影觀後感 篇二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位小八路機智勇敢,面對敵人不屈不撓,他就是抗日英雄——小兵張嘎。

嘎子從小就沒爹為娘,只有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次八路藏進白洋澱,躲避鬼子追殺。鬼子為了逼出八路的下落,把嘎子的奶奶殺了,從此嘎子便立下了當八路的念頭,要為奶奶報仇。

到了13歲那年,嘎子如願以償當上了小八路,他結識了胖墩兒、英子、佟樂等許多好朋友,他和夥伴們一塊幫助特派員劉燕傳遞情報。

有一次,他被鬼子抓住了,鬼子對他引誘、逼供,但嘎子堅定地説:“呸,我死了也不會告訴你們,總有一天,你們小日本鬼子會滾回老家去的!”

嘎子這種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的每一個堅定眼神,每一個機智的行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完這部電視劇,我想了很多。嘎子和我差不多,也是十多歲的孩子,他生活在硝煙瀰漫的世界,我生活在和平富裕的世界;他處在艱難的環境中,還能全身心地投入報效國家中去,我在幸福的小康社會中,又為國家做了什麼貢獻呢?

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發奮讀書,將來象嘎子一樣為國家的富強多做貢獻,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抗戰影片觀後感 篇三

它的勝利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是抗日戰爭中最光輝燦爛的一頁,它是中華不屈靈魂中不朽的篇章,它就是《血戰台兒莊》這一不朽的歷史。它再現了中國軍隊在李宗仁的指揮下,在台兒莊阻擊妄想進攻徐州的日軍。在這20天的意志與耐力的抗衡中,中國軍隊懷着殺敵報國的志願,靠着驚人的拼搏精神,最終取得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最大勝利。

當日軍對台兒莊的中國軍隊發起猛烈進攻時,飛機、坦克、大炮等武器一齊指向我軍陣地,炮彈帶着呼嘯滿地炸,子彈帶尖叫滿天飛,叫喊聲響徹雲霄。在敵強我弱、援軍遲遲未到的情況下,駐守在台兒莊的中國軍隊已傷亡過半,可是戰士們依然堅強的支撐着,那一張張血肉模糊的臉上依舊展現着堅強的意志,那一雙雙深遂的眼睛裏依舊閃爍着愛國的光芒;那一顆顆火熱的心燃燒着反抗的怒火。一批批戰士倒下了,但他們的靈魂卻沒倒下,並且激勵着活着的戰士更加英勇的殺敵,最終我軍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因為回顧戰爭,所以我們珍惜和平”。今天的安定和諧、繁榮富強的中國,誰能説不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不會忘記這一民族之魂。《血戰台兒莊》就是他們的一枚勛章,它將永遠伴隨着革命先烈的英靈,伴隨着永不逝去的`歷史,伴隨着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

抗戰影片觀後感 篇四

《虎口脱險》講述了二戰期間,一架英國皇家轟炸機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機上的一名英軍中隊長與兩名士兵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德軍佔領的巴黎市內的土耳其浴室見面,他們降落在巴黎的不同地點,得到兩名法國人,一個是油漆匠,另一個是樂隊指揮的幫助,他們結成了生死同盟,與敵人展開了鬥智鬥勇的生死遊戲。

雖然影片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事,二戰,這是曾經令多少人 家破人亡的戰爭,這是曾經使世界各處充斥着腥風血雨,但在《虎口脱險》中,沒有流血,沒有犧牲,有的只是戰士們臉上無時無刻不掛着的笑容,輕鬆,自信。面對敵人,面對危險,面對死亡,他們都付之一笑。

這一部值得我們思考的影片,它不像普通戰爭片一般平庸:製作出許多腥風血雨的場面,用頭顱和熱血表達對國家的忠誠。但在這些笑話之餘,又不得不引人思考,引人回味。

這就是《虎口脱險》,這就是一部令無數觀眾前俯後仰的電影,這就是一部成為世界影史上里程碑式的電影,這就是一部幾十年來久經不衰的電影。

抗戰影片觀後感 篇五

今天我們觀看了《七七事變》的愛國電影。我心中的感觸很大。

在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經侵略過中國。中國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許多人離開妻子、兒女,上陣去抗日,可最總大部分人戰死沙場一去不回。

在日本剛開始攻擊我中國的百姓,佔領我們的土地的時候,當時的領導人蔣介石認為日本是彈丸小國,不足以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堅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們的認為應該全面反擊,導致了東北、華北等地的淪陷,就是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讓我們富饒的東北地區被佔領了,東北人民淪為亡國奴。難道蔣介石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脅就是這個意思嗎?當看到這裏,我心裏彷彿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國的花朵在家園被一羣外國人踐踏、踩踏,當時有一個場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説:“這是中國的饅頭,想吃的話就去攻打中國,因為那是我們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這時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八年抗戰結束,已經有數不清的戰士死在戰地,像南京大屠殺中的,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也沒能倖免,在這段時間裏,湧現出很多愛國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這屈辱的歷史中寫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傳奇。

現在國家強大了,有了自衞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卻沒有看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因為他們已經永遠永遠地長眠於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個學期學過的一句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後,我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出力,讓這樣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n5473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