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綠裏奇蹟的觀後心得

綠裏奇蹟的觀後心得

綠裏奇蹟的觀後心得

《綠裏奇蹟》這部電影就是在探討這個問題。一個關押死刑犯的監獄,被關在這裏的犯人都是犯了死罪的,不久的將來要“去另一個世界”,所以身處這樣的環境是多麼的令人窒息。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綠裏奇蹟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綠裏奇蹟觀後心得1

《綠裏奇蹟》分為六部,原作為連載小説每月推出一部,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州立冷山監獄死囚牢房的走廊上鋪了綠色的油氈,因此這條在其他監獄稱為“最後一英里”的不歸路,在冷山就被叫成“綠裏”。那是1932年的事,當時死囚在走過“綠裏”之後要上的是電椅。斯蒂芬·金似乎一直對監獄不能釋懷,這一部,自然還是短篇小説《肖申克的救贖》,正是監獄小説中的傑作。這也難怪,正是在這最接近地獄的“綠裏”上,人性的善、惡才彰顯得格外清楚,其間的角鬥、對人性的拷問才格外驚心動魄。“恐怖小説之王”掘發“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劇的道德真相”的一出大悲劇,在死囚身上展現人性的光彩,在地獄之中夢想着天堂;感天動地,震撼人心。

分三天,一天兩部,昨晚正式看完了這本斯蒂芬·金的代表作。倒是很久沒有這種震撼的感覺了,那種讓你想寫讀後感寫了標題之後又不知道怎麼下筆最後把比方下的感覺。

幾年後,保羅·埃奇康比和妻子遭遇了一次嚴重的車禍。抱着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妻子,保羅大聲呼喊着“柯菲”,然而沒有人回答,只有燃燒的汽油和燃燒的屍體味,只有雨水不間斷地從灰色的天空傾注而下,敲打着水泥地面。

“我至少還是患了一種老年病:我失眠了。每天深夜我躺在牀上,聽着孱弱的男女老人無望的咳嗽聲,聽他們咳着咳着,漸入老境。有時候,我聽見一聲呼叫鈴,或走廊裏傳來的嘰裏嘎啦的皮鞋聲,或賈維茲太太把小小的電視調到晚間新聞的聲音。我躺在這兒,如果月亮就在窗外,我就看月亮。我躺在這裏,想到布魯托爾,想到狄恩,想到有時威廉·沃頓説黑鬼,算你説對了,就等着瞧吧。我想到德拉克羅瓦説,埃奇康比頭兒,看這個,我教會了叮噹先生一個新把戲。我想到伊萊恩站在日光室命令布拉德·多蘭別來煩我。有時候,我在瞌睡中看見雨中那座立交橋,約翰·柯菲站在橋下的陰影裏。在這樣的片斷式的夢境裏,我決沒有看花眼,肯定是他,是我的大塊頭,他就站在那裏看着。我躺着,我等着。我想到詹妮絲,想到我失去了她,他在雨中渾身鮮紅,從我手指縫裏消失了,我等着。我們都得死,沒有例外,這我知道,但上帝啊,有時候,這條綠裏真的太長了。

一次奇蹟之旅,一次生死之旅,一次人性之旅,一次心靈之旅。

綠裏奇蹟觀後心得2

我願以咖啡之名,稱呼那一個大塊頭黑人約翰?科菲。科菲與咖啡同音,在片中,當約翰?科菲自我説時,也數次提及。我一向覺得咖啡是這麼一種東西:氣味濃郁,氣質內斂,不嘗試,你永遠不會知道它的感覺。像約翰?科菲,一個身材魁梧,心靈細膩脆弱,卻擁有神奇的力量的人。

我們無法知曉咖啡是如何擁有這種神力的,他會透過對人身體的接觸,知曉你的過往,會將你體內的病魔導入自己體內,然後把病毒化為一種飛蟲般的細屑從口中噴出體外,使你遠離苦痛。而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人,卻被關進了死牢,正因他發現了兩個遭人傷害的垂死的雙胞胎女孩,意欲施救確實無力迴天,只好抱着漸冷的屍體痛哭,而尋女心切的父親正好趕到……

這是一個誤會。可咖啡不言不語,承受着瘋狂的拳頭及憤怒的辱罵,帶着所有的神奇,走進了這座裏頭有一條鋪設着綠地毯的路的監獄。這一段一里長的綠地毯之路上,將會上演他最後的神奇。這就是《綠裏奇蹟》(TheGreenMile),繼《肖申克的救贖》後,美國導演弗蘭克?達拉伯恩特的又一經典之作。

這是一件普通的監獄,就連那條鋪着綠地毯的名為綠裏的路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温情的存在:那條路通向死刑室,在那裏,死刑犯們將坐上電椅,結束或是罪惡或是痛苦的一生。那是一條死亡之路。綠裏的起點,便是這死刑犯牢房,牢裏的獄警除了佩西仗着有後台裝腔作勢卻欺軟怕硬外,老大保羅、豪威爾等都是好人,而犯人中除了新來的威廉無法無天頻出惡作劇外,其他人不論往事怎樣,都已是心平氣和。生活除了偶爾的騷亂,算是平靜。唯一的消遣,便是一隻不知從哪跑來的、與牢友德拉克做起了朋友的機靈小老鼠金格先生。

咖啡被保羅淳厚的性格所染,施手治癒了困擾他多年的膀胱炎,使保羅震驚不已。之後,他的神力又施展在被佩西所踩踏而奄奄一息的金格先生及身患癌症而日漸憔悴的保羅的同事海爾的夫人美琳達身上,同樣化腐朽為神奇。這些神奇使保羅對咖啡的罪行愈發懷疑,正因那樣醜惡而血腥的行徑,絕不會出自這樣一個尊重生命的人,亦絕不會出自這樣一雙拯救生命的手。

一次意外的接觸,咖啡知道威廉就是殺害雙胞胎姐妹的兇手,他藉機挾住佩西,將治療美琳達時未吐出的穢物注入佩西的身上,呆滯的佩西走到威廉的牢房,拔槍將其射死。咖啡將真相告訴保羅,而保羅也將這一混亂處理妥當,但隨之刑期已盡,咖啡仍是難逃一死,他穿過綠裏,坐上電椅,離開了這個煩躁的世界。

當保羅已是逾百歲的老人,當他看着同樣是走過了半個世紀仍是奇異着活着的金格先生,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晚自己而來早自己而,看着自己不知盡頭的生命,他清楚地知道,這是他們承受了咖啡的神力的結果,也是上天對他的懲罰,懲罰他處死了天賜的神奇。當咖啡臨刑時,保羅就知道,如果就這樣將這個天賜神力者送上綠裏,在自己死後,肯定無法迴應上帝的責問。但是咖啡拒絕了保羅的好心,拒絕在他的幫忙下越獄,他選取了死亡,選取了解脱,選取了走向渴望已久的平靜。

對咖啡來説,監獄並不可怕,它只是外面世界的一個縮影,當他發現自己身負異能時就已經知道,自己將同時被這種神力所困,他將聽盡生命的呼救,看盡人性的醜惡。應對千萬尋求的生命,應對整個沉淪的世界,他的力量實在太過渺小,他將永遠為這個世界所困擾、所傷害、所監禁。因此,選取綠裏之路,從此遠離喧囂、驚嚇與痛苦,卻是他所渴求的。保羅明白這一點,悲痛而清楚地明白着。

在打上電椅開關那一刻,神奇離我們而,卻得到了永遠的解脱。

綠裏奇蹟觀後心得3

人人都有尊嚴,就算是死刑犯,他們也有。

如果我真心誠意懺悔的話,我是不是能夠回到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並永遠活在那個時候?天堂就是那個樣貌嗎?幫會名字大全

------艾南彼特

最後的旅程,是一座叫綠色旅程的死囚牢房,正因那裏的地板都是綠色的。別人叫它綠裏。但是,裏面住的皆為死囚,而監舍的另一頭,便是行刑用的電椅。綠色,生命之色,電影一開始彷彿就在向我們預示生命奇蹟的誕生。電影用倒敍的方式講敍了在死囚牢中悽迷時光裏那些不可思議的光景,主管保羅的回憶串聯起1935年前後路易斯安那州死囚們的生活。

保羅·艾治科姆(湯姆·漢克斯飾)是那裏的獄監,對於走過綠裏、繼而在電椅上慘叫斃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儼然早已無動於衷。除了保羅及其愛妻簡外,綠裏還有保羅的好友-----獄吏布魯托,正直的副獄監豪威爾,有施虐傾向的獄吏佩西,喜用寵物鼠逗獄吏和諸難友取樂的德拉克,連環殺人狂華頓,負疚深重的犯人彼特,以及監獄長赫爾和他身患絕症的妻子美琳達等形形色色的人們。綠裏的生活寂靜又死氣沉沉,但神祕的約翰·科菲的到來改變了一切。約翰身藏的神祕力量使綠裏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奇蹟。

老鼠金格先生的出現帶給我們一些思考,為什麼這塊曾帶走了無數囚犯生命的土地會最終成為老鼠生命延續的安家之所,而早已習慣於對囚徒們執行死刑的獄吏們也紛紛默許了這個生命的存在?是不是人們早已厭倦生命的離去?厭倦那種目睹生命逝去的感覺?也許電影裏的老鼠並不是老鼠,獄吏不是獄吏,死囚也不是死囚,他們都是生命,一切生命都應得到應有的敬畏。休問梁園舊賓客

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是這部電影最閃光的地方。

在彼特死了之後,獄吏佩西伸着手觸摸着他的軀體時依舊戲謔嘲諷,布魯托斥責佩西説:他已經償還了他的罪責,不再對這世間抱有歉意,因此,把你的髒手拿開。而在老鼠金格先生被佩西踩死的一瞬間,人們對生命逝去的震撼感受更是得到了昇華,佩西因此變得更加面目可憎,對布魯托和觀眾們來説,佩西的存在似乎比那些已經為自己的行為而付出了生命的死囚顯得更加醜陋和愚蠢。佩西永遠也不會明白,除非尊重死囚、尊重生命,否則他永遠不會得到別人對他的尊重。連環殺人犯華頓也許比佩西更懂得生命,雖説談不上尊重,但是他會懂得利用人們之間彼此的愛來殺死他們,這樣的行徑是十分可怕而可恥的。

約翰·克菲最終用他自己最極端的方式懲罰了佩西和華頓,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們對生命的施虐和狂妄註定了他們最後的宿命。

除了尊重生命外,影片的製作者還處處向我們投射着反死刑(電刑)的傾向。

比如影片故事背景發生在路易斯安那州,但路易斯安那州在1935年並沒有電刑,只有絞刑,而且在1957年之前一向都在法院執行死刑。影片不惜曲解歷史,其用意昭然,就是為了渲染死刑。

而影片中透過對於電刑執行過程的長篇細緻刻畫,無疑試圖向人們展示死刑(電刑)的殘忍,影片中第一個被執行死刑的犯人彼特,在經歷了兩次電擊之後,才冒着煙抽搐着死去。第二個囚犯,老鼠金格先生的主人德拉克,由於獄吏佩西的暗中作梗更是經歷了一次極度痛苦的電刑,德拉克悽慘的告別方式無疑賺足了觀眾的同情。影片的高潮,無疑是最後對無辜者科菲的電刑執行,科菲以其耶穌般的殉難方式宣告了人類死刑的愚蠢----枉殺好人,成為死刑制度無法彌補的硬傷。最終湯姆漢克斯的一句我受盡一生的折磨是正因我錯殺了好人,更是將影片對死刑的厭惡情緒推至頂點。

電影近乎完美的向我們展示了尊重生命的普世價值觀,但也難免存在不足之處。

獄吏佩西成就了綠裏,但同時也正是其敗筆。縱觀整場電影,佩西所犯的錯誤,就在於讓一個罪有應得的死刑犯的行刑過程充滿了痛苦,以及謀殺一隻老鼠未遂(被科菲拯救),但是在電影創作者們的觀點中,這些行為卻彷彿十惡不赦,以至於要揹負謀殺他人的罪名(被科菲操縱槍殺華頓),並且遭受精神病的折磨,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報應。電影創作者為了表達對死刑犯人的尊重和同情,卻不惜肆意踐踏折磨一個真正的無辜者,這便是電影的不如意之所在。

於是,電影過後,我不禁重新陷入迷惑,到底什麼樣的生命值得尊重?是一律的眾生平等,還是有選取的平等。如果有選取,選取的標準又是什麼?人類珍惜他者的生命,是不是僅僅正因它們能給人類帶來快樂?比如電影中會雜耍的老鼠。我期望把這些問題留給所有的讀者和觀眾,讓我們一齊思考,生命的好處。

綠裏奇蹟觀後心得4

《綠裏奇蹟》這部電影就是在探討這個問題。一個關押死刑犯的監獄,被關在這裏的犯人都是犯了死罪的,不久的將來要“去另一個世界”,所以身處這樣的環境是多麼的令人窒息。我們可以理解這裏就好像陰界與陽界的交接點,作為一個交界點,按照常理這個點的關係會比較複雜,就像兩國邊境會成為走私與販毒的場所,兩省交界是逃犯的聚集地,城鄉交界點是社會邊緣人物的天下一樣,作為陰陽的交界點,這裏自然會有善男信女,也會有牛鬼蛇神。監獄裏的獄警、被關押的犯人,他們分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直到有一天,一個皮膚黝黑,身體健碩,面目猙獰的“ 天使” 的出現,他永遠穿着一身骯髒的“ 勞動服” 。請你不要不相信眼前的情景,本片的片名翻譯成《綠裏奇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的,“ 奇蹟” 兩個字就從這個“ 黑天使” 開始。他的來到,打破了這個陰陽交界點的原有秩序,後來發生的事情與其説徹底打破了這個“ 黑暗與無望” 社會的秩序還不如説“ 黑天使” 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他的特異功能幫助了身邊需要幫助的善人,同時也懲罰了罪有應得的惡人,讓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處在什麼階級,無論你還能活多長時間,“ 性亦善” !

但結局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天使降落在人間,為了融於人羣,褪下了雪白的羽翼,換成了一件黑色的外衣, “黑天使”最終坦然面對了死亡,與其痛苦的活着不如爽快的了斷,而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事與願違,他活在別人誤解的仇恨中,由於社會種族階級的歧視,他無法為自己辯護……

《綠裏奇蹟》是一部看完之後會讓人陷入深深思考的電影,思考生存的意義,思考善與惡的本能。世人對時光流逝大致是不經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罷,皆可止於瞬息。全片充斥着一種凝重的氣氛,這種凝重通過影像重重的撞擊的人們的心靈。我想,我們人類之所以存在是有意義的,既然存在就要實現存在的意義。人的一生不在於存在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存在過程中的精彩!

綠裏奇蹟觀後心得5

最近這幾天突然對漢克斯着迷了,接連看了好幾部他的電影,可今天看的這部《綠裏奇蹟》註定要讓我失眠,本片講述了一個獄警同他所看護的犯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曾二獲奧斯卡獎的湯姆。漢克斯飾演獄警保羅,每天都要面對大量被判有罪的殺人犯們坐在電椅上受刑。約翰,由於被控殘殺二個年輕的女孩而入獄,可他純真的本性,不尋常的氣度引起了保羅對他所犯罪行的懷疑。他真的有罪嗎?

這是一部探討生存意義的影片,在本世紀30年代美國 監獄的背景下,獨闢蹊徑地展現了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係,其中的黑色懸疑氣氛、象徵不同道義符號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間錯綜複雜的心理衝突。

總體來説,這部電影輕緩而華麗,犧牲了緊湊,用它自己獨有的節奏緩緩的語調地姍姍道來。我們跟着它的速度去認知和感受。這是一部非常自我的電影,比起現在這些更顧及觀眾感受的電影相對而言顯得非常主動。我在想,真正的藝術是不是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應該是被動的惡俗趣味而更多葆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能讓人們信服甚至讓人沉溺而不喪失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這樣的定位給了這部電影極其寬鬆的創作空間和更大的發揮自我揮灑的餘地。極盡鋪張地把劇情裏的每一個細節做得非常細緻到位,188分鐘讓人不感覺拖沓甚至讓人感覺流暢,寬鬆而漫長的篇幅如此輕緩而高低起伏輾轉反覆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見。

完全可以用奢華來形容這部電影,奢侈的是電影鋪張的篇幅,華現是電影所有做到了極致的細節。極盡奢華,是這部電影整個故事劇情給我的整體感覺。電影的每個鏡頭卻是和這種整體的感覺完全相反的樸實。淡黃色調的鏡頭看起來厚重而充滿了淡淡的傷感。這是一個108歲的老人60年前的回憶,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帶着這種輕泛的悽美。用一種近乎悲憫的基調潛行在電影的底層,這給了這部電影在質量上的一個昇華。奢華卻樸實,厚重而悲憫,所有這些在情感上格格不入卻相輔相成的風格因素造就了這部經典不朽的電影。

本片對人物、人性的描述和揭露非常到位,從獄卒到死囚的關係到各個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飽滿。作為敍述者第一人稱的保羅以一個旁觀、客觀卻主觀的角度講述了真正的主角約翰·克菲的傳奇事蹟,而在他眼中的各色人等也就成了電影冷眼旁觀的解讀角度。可以説,我們所看到的是保羅所看到那個綠色旅程中的形形色色,我們的客觀是保羅的主觀。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是這部電影那些鏡頭背後如話悲憫的闡述。除了看守的獄卒之外,在E區裏的其他人,無一例外都將面對的都是死亡。最後的旅程上是否有奇蹟其實並不太讓人關心,我更想觀望的是如何去面對無可逃避的死亡,而這些註定將在這裏走完一生的人將會帶着一個什麼樣的表情走向終點。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虔誠地祈盼那個最後的救贖,不論他們犯下了什麼樣的滔天大罪。儘可能地顯得平靜和安份,虔誠而悲憫。這也許也是人性對於生命最後的敬畏和虔誠了。斯之將死,其行也善。

為什麼老鼠金格先生的出現會帶給E區裏所有人欣喜若狂的愉悦呢。因為這片綠色的大地是生命的最後終站,而老鼠,卻在這裏尋找到了一個開始。對我來説,這部電影裏的老鼠不是老鼠,獄卒不是獄卒,死囚也不是死囚;他們都是生命,一切都將得到他們應有的敬畏。眾生平等,這也是這部電影最閃光的地方。

如果説伯格曼是不相信和懷疑上帝存在的代表,那麼本片的導演明顯是相反的,在本片中似乎可以無處不在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可是在本片中的上帝似乎對人類已經很失望了,約翰·克菲在某種意義上説就是上帝的化生,可是讓他感受到的確實人類的痛苦,最終上帝也忍受不了人類而選在結束他的生命,其實對不和邏輯的事情我向來都很反感的,我會認為那是導演沒有辦法處理事情了而不得已選擇的方式。可是本片中的好幾處有為常理的神化之筆卻讓我拜服,也正是因為有這幾筆的存在而更加升華了導演所要表現的主題。

標籤: 綠裏 觀後 奇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qy8l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