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1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

2021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

2021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

每個人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而是要用出全部努力,懷着一顆相信自己的心,勇敢面對一切。只要勇敢面對一切,就一定能夠成功。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供大家參考。

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1

有一種温暖,不需要語言,就能傳遞,叫做感動;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動,這就是《感動中國》。如今的社會,在權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們往往忘記了感動,內心不懂細節的美。《感動中國》這個節目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每年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

自從看了這次《感動中國2012頒獎儀式》後,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最讓我忘不了的還是那位12歲的小女孩何玥和獻身救自己學生的最美教師徐強……

十二歲,一個花一樣的年紀,小姑娘何玥卻被查出了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當她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就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當她跟父母説的時候,她的父親把她罵了一頓,因為在老家有個風俗,人死後屍體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但何玥堅持:“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予別人生的希望!”終於,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捐獻了女兒的器官,三位病患者都得救了。何玥的父母覺得自己的女兒還沒有死,只不過附在另一人的身上罷了,為了給她治病,她的父母欠下了十萬元的債務,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並且簽下了無償捐獻器官的協議書,他們要以最美的方式來完成女兒最美的遺願!這位和我一樣大的小姑娘,這麼富有奉獻精神,而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向他人伸出援手、幫助別人呢?

何玥生命的終結,正是另一場生命傳遞的開始,這場人與人之間愛的傳遞,並沒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價值。她以這樣的選擇昭示我們:生命的質量,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即使是死亡來臨,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何玥,你用事蹟行動感染者我們,激勵着我們。你是新時代的楷模,我們以你為榮,我們會向你看齊,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着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七嘴八舌地説:“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地帶着媽媽上班。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牀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牀,將母親房間打掃乾淨,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餵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儘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負責兩個班語文教學任務,負責教七年級學生廣播體操,還負責學校體藝2+1活動。這是多麼感人的故事啊!

其實,身邊還有許許多多感動的人與事。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捨己為人的人;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助盲人過馬,還有把生活中產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覺的丟到垃圾箱裏的小事……這些事情並不足以堪稱偉大,但足以温暖我們的心靈。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也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我相信,只要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都付出一點點,就能凝聚出一股強大的力量,世界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2

當我看到劉盛蘭老人的事蹟時,我流淚了。

或許我可以用“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描述教師。而現在,我卻想不出用什麼來描述劉盛蘭老人,一位耄耋老人。或許偉大是沒有言語可以形容的。在偉大面前,再華麗的詞藻也顯得空洞。

即便如此,我不敢説老人是偉大的,因為偉大是一個抽象不具體的詞,原諒我不能十分清楚地理解它,但我可以説老人是足以震撼人心。

是什麼力量支持老人,讓他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繼續捐助失學孩子?是什麼讓他二十年來沒吃過一頓肉,知為省錢為教育?

劉盛蘭老人,沒有妻兒,一個人生活,領着養老金,還説得過去。當他從報紙上看到失學兒童那渴望知識的眼睛,便做了一個重要決定開始捐助失學兒童。把養老金捐了出去,把撿破爛是錢一角一分省起來,每天攢錢。

對於我們來説,報紙算什麼,網絡更方便。搜一搜,查一查,什麼都知道了。而劉盛蘭老人做的最奢侈的一件事不過是訂報紙以便知道有哪些失學兒童需要捐助。

老人家就這樣捐着捐着,直到一場大火燒燬了家。本以為不會再繼續捐了,沒想到回到鄉下老屋時,還繼續撿破爛,繼續捐助。

以前一直都不理解什麼叫做奉獻?

父母為我們奉獻了青春;老師奉獻了青春寫下了真理;烈士奉獻了生命守護和平。

劉盛蘭老人本該是同退休老人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品品茶的年紀,卻奉獻了晚年享福的時光,健康的身體,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

原來這就是奉獻,沒有私利的奉獻。

父母的奉獻是因我們親生骨肉;教師的奉獻是得到政府的支持,社會的肯定;烈士受到廣大人民羣眾的敬佩,簇擁。而劉盛蘭老人既沒有親生骨肉,但千千萬萬失而復學的孩子便是他的骨肉。開始還有很多人不理解老人,不肯定老人,認為他傻。可他還是一如既往。

老人不為名利,不為享受。只是一種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做點事的信念支持着他。

如果那天你成了企業家,我相信你不會匿名捐助幾千萬。

這就是劉盛蘭老人的可貴之處,

談到這裏,更要反省一下我們自己。身為學生,要珍惜我們這邊九年或十二年義務教育是機會。人家為了教育付出一切。而我們更沒有理由浪費機會。

無私奉獻的價值,我想就在,一句“此生無悔矣”。

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3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頒獎典禮》終於在20--年2月10日晚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

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了戰友的遺囑守墓20多年的戰士。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傳世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30多年來,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是搞核潛艇的,父親臨終前也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能見兒子一面。

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獨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着最後的乾糧出門求援,在風雪瀰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後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找到人羣后陳俊貴沒有忘記班長的遺囑守墓20多年終於找到了關於班長母親的住址,而班長的母親卻未能堅持到這一刻!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劉盛蘭老人,他不是百萬富翁,每月300元的收入,17年來沒嘗過一絲肉鮮,沒添過一件新衣,甚至連一個饅頭都不捨得買,可他捐助學金達7萬元捐助過100多個孩子。他一年的花銷只有1000多元,大部分還花在訂報上,如今的劉盛蘭老人因病住進了醫院,很多孩子知道後都紛紛趕回來看望老人!

這一件件難以忘懷的事件,這一位位人民英雄這,一位位中國人的驕傲!

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4

昨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20--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裏面的人物、故事令我們全家唏噓感動不已。

其中有一位叫黃旭華的老先生最令我敬佩。黃老先生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那個年代,他們這羣人在沒有資料、沒有計算設備、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潛心研究、艱苦鑽研,製造出了我國第一架核潛艇,使我國成為全世界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這是讓全中國人無比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但是他們不能慶賀,甚至不能和家人分享......因為這份工作需要保密,如同戰爭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家人。他父親直到去世都不清楚自己那工作繁忙、長期見不到面的兒子是做什麼工作的。正如頒獎詞所言:“他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還有一位老人,他猶如一粒塵土,渺小、平凡,但他同樣深深的感動了我。他叫劉盛蘭,一位高齡孤寡“五保”老人。他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沒有飯錢的時候,他就去垃圾堆裏撿人家不要的饅頭或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子煮煮吃。二十年間,他靠着撿廢品資助了100多個學生。有的孩子給他寫信稱他為奶奶、大姨,因為他們都不瞭解他的真實情況。如今,他已經91歲了,在他生日那天,他資助的孩子給他買了蛋糕和新衣服。他哭了,説這是他20年來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第一次穿新衣。他還説,他活一天就會資助一天。多麼偉大而又無私的老人,他是我做人的榜樣

這兩位老人,知識結構不同,地位身份各異,但他們都令我肅然起敬。我想,將來不論我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我都要像他們一樣,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發出微弱的光,在人間寫下大愛!

感動中國觀後感作文中學生5

就在昨天晚上,CCTV1播放了《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年度評選晚會。這一刻,大家的眼淚都止不住的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落,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實在感人,也同時令人敬佩。

在這十位獲獎者中,他們的行為都感動着我們……可是我感覺劉盛蘭爺爺最值得我去寫。因為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給予人間大愛。

劉爺爺幫助的都是寒門學子,他每月寄走的錢,是他每月開銷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

可能有人會誤認為劉爺爺生活比較富裕,但實際卻恰恰相反。他每日三餐也很湊合,要不就是鄰居給送點兒,要不就是去菜市場撿一些別人不要的菜葉子……總之,他為了贊助寒門學子,必須攢錢。

既然劉爺爺家裏生活情況也不好,為什麼貧困學生還要收他的錢呢?這不是因為不知道嘛!劉爺爺從不向他們透露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其他事情。所以有些同學在回信是稱呼他為“劉阿姨”、“劉奶奶”……

直到2012年,那些孩子們才知道了劉爺爺的情況,他們為了報答爺爺,在他90大壽那天為他過了生日。那是劉爺爺第一次穿上新衣服,也是他第一次吃這麼好的飯菜。

劉爺爺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愛給予需要幫助的人。到現在,他已經捐助了大約一千位學生,捐助善款大約一百多萬。劉爺爺的行為令人稱讚,他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學習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qyyde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