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

當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時候,讓人印象深刻,感觸良多,讓我們一起學習他們的感人事蹟,寫一寫自己的心得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共同閲讀吧!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一)

黨旗飄揚、堤壩巍然、水波浩渺、村莊澤國。衝鋒舟劃開水面,駛向石大圩,那是安徽省消防救援總隊合肥支隊廬江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為營救被洪水圍困的羣眾英勇犧牲的地方。

波平如鏡,從高壓線上掛着的雜草、二樓牆壁上醒目的退水痕跡,仍依稀可見當時的驚濤駭浪。滔滔洪水定格了陳陸生命的終點,也勾勒出他牢記初心使命的起點。

立秋剛過,悶熱潮濕,記者來到安徽省廬江縣。走訪陳陸生前戰鬥過的地方,聽他的親屬、戰友,羣眾介紹他的光輝事蹟,其36載閃亮的青春在回望中越發奪目。人民至上,陳陸用生命詮釋;錚錚誓言,陳陸用本色踐行。

“我熟悉情況,羣眾還等着我們呢”

7月22日,安徽省廬江縣石大圩突然漫堤潰口,周邊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羣眾被洪水圍困,亟待救援。

“我今年78歲了,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洪水。”連河村村民許鹹來説,潰口後,他在防洪堤上等待救援,只見水位越漲越高。危急時刻,陳陸帶隊趕來,將他和另一名村民運送至安全地帶。

連河村第一書記趙莉告訴記者,決堤後,在連河村黨支部副書記王鬆的指引下,陳陸率救援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給災區羣眾極大的希望。許鹹來和另一名村民是第一批被救上岸的。

然而,就在陳陸率隊開展第二次救援的過程中,意外發生了。在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水位落差突然從40多釐米猛漲到3米多,救援隊遭遇了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險情——“滾水壩”。

“掉頭、快掉頭!”千鈞一髮之際,陳陸連聲吼道。話音剛落,陳陸乘坐的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5人全部落水。

“聽到他喊掉頭,我們立刻掉頭。”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説,正是陳陸打了頭陣,提前預警,後面的搜救艇才躲開了危險區域,避免了翻艇的悲劇。

廬江大隊廬城消防救援站消防員李俊傑説,他被洪水捲入水底,不停地翻跟頭。等他浮出水面時,發現教導員不見了。

早在翻船之前,陳陸已經和隊員們連續奮戰了96小時,出警411次,疏散轉移羣眾2665人。由於長時間泡在水裏,陳陸的膝蓋乃至全身都開始浮腫,雙腿腫得褲子都脱不下,疼痛難忍。戰友們紛紛勸他休息,他卻搖搖頭説:“我熟悉情況,羣眾還等着我們呢。”

落水49小時後,陳陸的遺體在下游距離落水點2.3公里處被找到。合肥支隊支隊長王勁峯在陳陸遺體上發現了他頸後的腫塊,頓時悲痛不已。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二)

陳陸後頸長了一個血管瘤,已經有幾年了,原本只是一個小疙瘩,2019年突然變成拇指指甲蓋般大小,醫院建議立即手術治療。但陳陸怕耽誤工作,在縣醫院開了幾服中藥服下後,腫瘤變小了,病情暫時得到控制。

“誰知去年底,陳陸頸後的血管瘤又復發了,越來越大,變成像雞蛋一樣大小,還化了膿,醫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療。眼看着汛情來臨,他一直推脱,説等汛情結束之後就去做手術。”説到這裏,廬江大隊大隊長方鋭抬眼望向了窗外。

捨生忘死、衝鋒在前,是所有熟悉陳陸的人對他的評價。

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是陳陸多年的好友。提起陳陸的身先士卒、衝鋒一線,他敬佩不已。2016年陳陸參加在樂橋鎮金橋村的那場抗洪搶險,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時,1000多名留守老人和兒童被洪水圍困,在外務工的家人在電話中得知險情後,哭喊聲一陣接一陣。

陳陸緊急率隊趕赴一線救援,由於衝鋒舟不夠,只能用橡皮輪胎一個接一個往外運。羣眾運完了,陳陸卻暈倒在現場。“醫生讓他至少休養一個月,但陳陸只在醫院待了一週,便又回到工作崗位。”劉書虎説。

陳陸的妻子王璇回憶道,在家休息時,陳陸通常只換上裝,下身仍着制服褲、隊鞋。在家睡覺,脱下來的衣服往牀邊的地上一放。“我怪他邋遢,他就笑嘻嘻地説‘習慣了’,這是他常年養成的習慣,為的是聽到警鈴,隨時可以穿衣出發。”

陳陸的時刻衝鋒在他人看來不可思議,但於陳陸自己而言卻是本能反應。

2008年,汶川地震,陳陸第一個寫下請戰書。肥西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還記得,在汶川救援時,陳陸被毒蟲叮咬,全身長滿水泡。在揹着30多公斤的裝備徒步行進中,水泡被磨破,鮮血順着雙腿往下流。陳陸咬牙堅持,跟隨隊伍第一個把紅旗插在震中。“當時,陳陸放棄了給他安排的觀察任務,而是堅持深入廢墟開展搜救。”吳勝平説,受災羣眾在陳陸心中永遠是第一位,因此他總是帶頭衝鋒。

“陳教總是説,自己是教導員,必須帶頭。”廬城消防救援站指導員邵將説,“我們都願意跟着他一起幹。”

母親最瞭解兒子:“陳陸説他就是救人的,看到救人就要衝。”

陳陸的父親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衝在一線,難道讓別人的孩子衝在前面嗎?幹消防就意味着奉獻和犧牲,陳陸一直銘記在心。

“我喜歡在基層鍛鍊,願意在一線成長”

總是衝鋒在前的陳陸,遇到名和利時卻總是往後退。從事消防工作以來,陳陸有14年紮根基層一線。

2015年,陳陸在合肥支隊紀保科工作1年後,主動提出到基層去。“他當時説,‘我喜歡在基層鍛鍊,願意在一線成長’。”王勁峯説,支隊把陳陸派到了廬江大隊擔任政治教導員,雖然那兒火災形勢嚴峻複雜,但派陳陸去,“放心”。

2007年入伍的曹健,是廬城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長。他至今還記得陳陸上任時的情景。“當時,教導員和時任大隊長坐車來到大隊。還沒下車,他們就接到了警情。教導員立即掉頭,趕赴事故現場。”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三)

張桂梅,一位63歲的老人,頭髮稀疏,不施粉黛,她的臉上刻盡了滄桑與疲憊,但是她的堅定卻散發着無窮的力量!

她,為了讓失學的女孩子重返課堂,幾近乞討的籌集資金,創辦女子中學,只是為了改變“低素質母親,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

她,為了給貧困的孩子交學費,毅然拿出自己僅有的200元生活費,甚至把妹妹寄給自己的路費悉數拿出。

她,為了挽救迷戀網絡的男孩,把行李搬到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這樣的事例,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都包含着張桂梅老師對教育的執着,對學生的關愛。張老師一生無兒無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把全部的愛都獻給了自己的學生,張桂梅老師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貧困和愚昧的傳遞,架起了知識和山區女孩的夢想橋樑,張老師的無私奉獻,無悔付出,辛勤耕耘,愛生如子不正是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使命擔當的具體體現嗎?這才是真正的偉大,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一遍一遍看着張老師的報道,不僅潸然淚下,彷彿有一束光射進我的心底,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當以張桂梅老師為榜樣,爭當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神聖職責和使命。仰望星空,靜靜思考,這豪言壯語的背後不正是教學生活中平凡的細節匯聚而成嗎?

偉大出自平凡,我應該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上好每一節課,改好每一本作業,輔導好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豐富自身的知識底藴,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在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才能擔負教書育人的大任,才能不辜負踏上教師征程時立下的誓言。我應該向張

桂梅老師一樣,始終保持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

紅梅傲骨,大愛無疆,我們應該承襲張桂梅老師的“紅梅”精神,追求至善至美的師德大愛,不改初心,牢記使命,在教育路上奮勇前行!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四)

1997年4月,是個不幸的日子,張老師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腹腔迅速膨脹,疼痛難忍。她一面吃止疼藥,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當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時,面對一紙無情的病檢報告(當時醫院診斷為癌症),她沒讓領導、同事、學生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體和心靈上生與死的煎熬。在這幾個月裏,同事們經常看見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給學生加大了複習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6點多鐘起牀,晚上批閲作業試卷到12點。這樣,一直堅持到7

月份,把學生送進會考考場後,才向領導説明情況,住進了昆明的一家醫院進行手術治療,切除的子宮和腫瘤重達2公斤多。手術後,醫生要求她至少休養半年,可是手術後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於手術失血過多,傷口沒有完痊癒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可她仍然堅持在講台。由於過度勞累,97年12月,張老師的病情復發,領導、同事、學生多次勸她住院治療,她不肯。她説:"我的事業是教書,我的希望是學生,不把他們送出學校我是不會先走的"。這段時間,她的工作量達到了極限,每天工作10多小時,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時間只有過春節的3天。直到98年3月,她的病情己惡化得特別厲害。人們勸她住院,她仍

然拒絕了。她説:"學生剛有起色,我不能離開他們,我的生命就是講台"。領導、同事們説:"我們需要你活着,華坪人民需要你活着,請你服從安排吧。"衝着這份真情,她才進了華坪縣中醫院,這時,她仍然一邊治療一邊堅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針頭就走向講台,從沒有在醫院安穩地躺過一天。看了不到一個月,醫生告訴她醫院無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轉院治療。為了節約國家的醫療費,她毅然決定出院。為了即將畢業的學生,她拒絕再到任何醫院治療,仍然堅守在崗位上。就這樣,張老師調到華坪兩年多了,雖然她一直帶着重病,一直承受着痛苦,可她從沒有請過一天病事假。人們常不解的問她:這樣做有什麼目的,有什麼好處?什麼力量使她這樣堅強?張老師總是笑着説:"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觀後感學習心得(五)

通過這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對張桂梅先進事蹟的學習,同是一名人民教師,我自感羞愧。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的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她工作30餘年來,愛生如子,對待教育事業兢兢業業,即使被病魔糾纏也沒有一絲懈怠,仍然帶病忍受着劇烈的疼痛站在講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學生,無論何時何地,心中仍然牽掛着她最熱愛的教育事業。

作為一名教師,很多無法做到的在張桂梅看來像是舉手投足的小事,其實不然,正因為對她來説是小事,是她心繫學生,心繫她的工作,無論在什麼崗位,她始終一直堅守,不但自己做好,還要樹立榜樣,帶動同事一起做好教育。從她教學取得的成績證明了她對教育事業的衷心。

儘管現實殘酷,她先是喪夫,然後自己幾經病魔折磨,但她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將自己的一生為教育事業作奉獻,她忘我的精神,愛學生如子,愛教育事業勝過愛自己生命的精神讓我十分崇敬。作為一名黨員的教師,儘管我一直以來也在熱愛教育事業,認真對待我的每一位學生,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但和張桂梅同志比起來,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後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像張桂梅同志,學習她對待工作的態度,學習她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教育崗位,培養更多優秀的學生,為學校的教育盡一份力,為貧困地區的教育奉獻自己的力量。

張桂梅堅守貧困地區40多年,將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把一切都獻給了黨、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69r9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