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觀後感 篇一

在世間,我們要做的事情有許多,當我們在這個世界出生的時候,我們就有事情有做,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感恩,我們在母親的肚子裏時第一個感恩的就是母親,我們第二個感恩的就是父親。虛情假意不可以,真情實意不容易,我們應該努力使父母快樂,例如:幫父母做一點家務事,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一點自己製作的賀卡等。

第三感恩的是老師,從幼兒園到長大我們在學校裏度過,與老師接觸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要多得多,在學校,老師就是我們的第二任家長,相比之下,班主任付出的要多得多,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是班主任幫我們聯繫家長送我們去醫院,老師就像是一個蠟而我們就是燭焰,要想使蠟燭亮起來,我們就必須共同努力。

做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回報父母老師。

202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篇二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的兒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兒子同桌16年的陶豔波;默默捐款二十餘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牀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2002年患了瀰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她和父親便在社區的車庫裏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餘元的養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餘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髮灰白……

看了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己:“她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快樂!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 篇三

8月8日,備受關注的奧運會圓滿落幕,正當大家為中國取得的成績紛紛喝彩時,我想起了魯迅曾經寫下的令人深省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爭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

這一次東京奧運會,有兩個中國代表團的運動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個是00後射手楊倩,沉着冷靜射下東京奧運第一塊金牌,第二個就是32歲飛人蘇炳添,雖然沒有站上領獎台,但他卻憑藉9.83的成績打破了亞洲100米紀錄,在一眾二十幾歲的對手中再次起飛。蘇炳添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為我國代表團閉幕式的旗手也實至名歸。

競技體育成績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奧運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蘇炳添的奧運精神是純粹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同時,中華人民的奧運精神也是純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們亦能“輸得起”、“放的下”,真誠的為其他國家優秀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極限,這是我們參加奧運比賽的初衷。

生活學習,亦是如此。當我們面臨失敗時,要抱着堅強的鬥志和毅力,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正如鞏立姣那樣,儘管連續四屆奧運會失利,但最終還是拿到我國田賽的第一枚金牌,最終成功“上岸”,實現自我突破。

很多時候,我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屬於我們的奧運精神。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觀後感 篇四

作為中國短跑第一人蘇炳添,現年31歲的蘇炳添(2021年8月29日即將年滿32歲),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他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巔峯年齡,但是在之前結束的2021年中國田徑分區邀請賽上,蘇炳添卻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絕對優勢拿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的謝震業足足有0.18秒,足以證明蘇炳添的實力有多強,逆風的情況下蘇炳添都能跑出這樣出色的成績,那麼換成順風,他的成績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蘇炳添做到了!亞洲“飛人”蘇炳添憑藉着自己強悍的實力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速度,國人為之驕傲。

奧運會是一項家喻户曉的大型的受人歡迎的活動,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100多年來,奧運會在延續,奧運精神也流傳至今,就像奧運聖火的火焰熊熊燃燒,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發着拼搏的芳香。這次,我的思想主題則只有十六個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礫志拼搏,走向成功。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 篇五

有一位戴着鼻飼管的老爺爺,看起來普普通通,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隱藏了幾十年的國家最高機密的核潛艇研究員。

他叫彭士祿,出生於英雄家庭,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死在敵人手下,四歲被通緝,坐了兩次牢,吃了百家飯,許多媽媽都為了換他的命犧牲了自己。彭士祿從小就十分孝順。他小時候就十分艱苦,在他15歲時,周恩來找到了他,還給了他學習的機會。

彭士祿原本學的是機械類,後來他因需要,轉行轉成了研發核潛艇。

這些時間,他每天五點起來,十二點以後睡覺,餓了就吃窩窩頭,但有些時候,卻可能連個窩頭都吃不上,就去挖白菜根。他們在蒐集資料的時候,最開始的資料便是在美國商店買的兒童模型玩具和一張模糊得看不清的圖片,但是,他們仍然敢於去嘗試。一次,他們蒐集到了一個英語資料,可他們沒有學過英語,更看不懂英文,於是彭士祿他們就早起背英語單詞,十分努力。

他們的環境不好,又有蚊子又有蒼蠅,叮得身上流膿,但是,如此惡劣的環境,他們依舊日日夜夜艱苦奮鬥着。

終於,他們奮鬥了13年,中國第一個核潛艇“長征”號成功潛入大海。想到祖國原來一窮二白,被蘇聯瞧不起,又想到彭士祿他們這麼多年為國奉獻,可都是他們的功勞哇!

彭士祿回到祖國便影藏了幾十年研造核潛艇,這就是那個戴鼻飼管的老爺爺!

彭士祿勇敢無畏,一生報國,他不怕艱辛,熱愛祖國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六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頒獎典禮》終於在20--年2月10日晚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

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了戰友的遺囑守墓20多年的戰士。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動力傳世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30多年來,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是搞核潛艇的,父親臨終前也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能見兒子一面。

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獨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着最後的乾糧出門求援,在風雪瀰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後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找到人羣后陳俊貴沒有忘記班長的遺囑守墓20多年終於找到了關於班長母親的住址,而班長的母親卻未能堅持到這一刻!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劉盛蘭老人,他不是百萬富翁,每月300元的收入,17年來沒嘗過一絲肉鮮,沒添過一件新衣,甚至連一個饅頭都不捨得買,可他捐助學金達7萬元捐助過100多個孩子。他一年的花銷只有1000多元,大部分還花在訂報上,如今的劉盛蘭老人因病住進了醫院,很多孩子知道後都紛紛趕回來看望老人!

這一件件難以忘懷的事件,這一位位人民英雄這,一位位中國人的驕傲!

2021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七

感動中國後,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着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着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裏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着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觀後感1100字 篇八

每到假期,張桂梅帶着麪包、礦泉水,坐車去山裏家訪。12年來,張桂梅的家訪路長達12萬公里,最遠時要坐10個小時車。

第一屆學生家訪時,張桂梅走一家哭一家。有的人家裏連衣服都買不起,寒冬裏穿着一件單薄的外衣,除了物質貧窮,人的精神狀態也糟糕,男人提着一個大煙袋懶洋洋閒坐,女人穿得髒兮兮,目光呆滯地看着人。

有的村子一個大學生也沒出過,有女孩考到女高後,村裏開始陸續有高中生。

每次去家訪,張桂梅盡力幫助解決問題。誰家種的水果賣不出去,她發動老師一起購買;看到很窮的人家,她把自己穿的外套、隨身帶的錢留下;有個人家只有兩個姑娘,被人欺負,土地被侵佔,張桂梅幫她們打官司,“吃虧我才不幹呢。”

有個女孩全市統考中數學只考6分,張桂梅去女孩家家訪,希望女孩的父母讓她轉學或讀職高。到那一看,整個山頭僅剩女孩一家板房,女孩的爸爸殘疾,獨自一人操勞的媽媽將搬離大山的心願寄託在女兒身上。

家訪結束,張桂梅給這家人辦了貸款。她把女孩叫到跟前,“家庭這樣,你説咱們怎麼辦?”最後女孩考上了大學。

對家庭關係不和的,張桂梅會想辦法調解。有個女孩四五年沒有跟父親説話,一次唱歌大合唱,張桂梅把父親從山裏接出來,讓女孩站在父親身後唱《我的老父親》,父親聽着聽着哭了起來,父女關係改善不少。對不懂事的女孩,張桂梅會直接讓女孩對着母親跪下。

張桂梅像一個大家長。宿舍樓2層以上的門長年開着,張桂梅隨時進屋查找學生是否帶手機,看到學生日記也翻。有一次,張桂梅翻到一個女孩給一個男生寫的情書,她把女孩叫到面前,讓她停止談戀愛。女孩很生氣,説她翻日記違法。

“狗屁,這是我的地方。”張桂梅説。

去年,張桂梅翻到一個學生寫給自己的一封信,一看內容,女孩要自殺。信裏説,父母常年酗酒,活着沒有意義。張桂梅害怕了,她去女孩家裏訪問,發現女孩父母醉得不省人事,等了3小時,父母清醒了,張桂梅將信的內容念給他們聽,讓他們寫下再也不喝酒的保證書。不過保證書是寫了,可這個父親不喝白酒,改喝啤酒了。

張桂梅的眼睛像鷹一樣盯着女孩們。她看到有個學生3年穿一件外套,給她生活費,讓班主任格外關照。為了省錢給哥哥看病,一個學生經常不吃晚飯,獨自留在教室唱歌。張桂梅發現後很心疼,告訴她好好吃飯才能有力氣學習,考出去才能改變自己的家庭。

那時,周雲麗喜歡和一個家境稍好的女生來往,週日休息時間也會約着出去玩。張桂梅看到後,把她叫到辦公室,説家裏沒錢沒勢,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學習。周雲麗不服氣頂了一句,張桂梅氣得用手裏的諾基亞手機砸她,罵人聲整層樓都能聽見。兩個班主任聞聲過來勸,周雲麗的姐姐也來了。張桂梅看出來姐姐心疼妹妹,“如果我真把她打着了,姐姐肯定上來捶我。”

多年後,周雲麗才懂得校長當時的一番苦心。讀大一時,她回校看望張桂梅,抱着校長開玩笑,“你再打我一頓。”從雲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周雲麗回到華坪女高,成為一名數學教師。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 篇九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結束後,我幾乎可以淚流滿面了,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感動的事都湧現在我的腦海中。

一個總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細細心、批改文件時總是一絲不苟,他對科學的熱愛,他就是朱光亞。他對以前充滿遺憾,對未來充滿嚮往。當我看到朱光亞的一幕情景之後,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個肝膽醫生,不畏手術的風險,執意的來策劃手術計劃。當一個女孩生命垂危時,眾多醫生都不敢為她醫治,而他卻不管如何都要試試,進行了9個小時的手術終於結束了,女孩已經好了起來;他還常常為別人着想,為病人們擺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時找不到鞋。他就是吳孟超,把病人當做是自己的親人一般對待,而且他要求的手術費是十分便宜的。

劉偉對未來的嚮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擊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難。他這種嚮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後用腳彈出了一首首優美動人的鋼琴曲。

這三個人物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們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動人物。不論是殘疾人還是四肢完好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空。為別人所着想、為他人創造美好的未來:這是吳孟超和朱光亞。而劉偉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堅持不懈闖出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想。

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600字 篇十

宰庸熙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衝出亞洲的速度,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後,有強大的祖國。”這是2021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給予蘇炳添的頒獎詞。

蘇炳添,這個名字已經在中國乃至於在世界家喻户曉,被譽為“亞洲之光”,他的成名之戰是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

“古有三英戰呂布,今有蘇神戰七黑。”眾所周知,在短跑賽道上一直都沒有黃種人的身影,但蘇炳添的出現將這個僵局打破。蘇炳添身為一個黃種人,在百米賽跑內跑入10秒大關,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是蘇炳添和常人不一樣,他沒有安於現狀反而加倍訓練,9秒93,9秒91,隨着數字越來越小,他的信心也與日俱增,最終在東京奧運會以9秒83的成績一戰成名,成功打破了亞洲紀錄,與“世界飛人”博爾特僅差0。03秒。

然而蘇炳添此時已經32歲,早就已經到了該退役的年紀,他沒有這麼做,而且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和年輕運動員相比已經沒有優勢,所以選擇了加倍訓練。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出問題是早晚的事,在一次訓練當中,蘇炳添的腰受傷了,落下了病根,但他沒有就此退縮,身體稍微有好轉,就又開始訓練。通過不斷地重複動作改進動作,最終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實力。

“我已經32歲了,但我還能跑。”這是蘇炳添的原話。是呀,如果一個人有堅定的目標,年齡又能限制得了什麼呢?作為中學生,我們要積極學習和發揚蘇炳添精神,努力成為“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中國希望之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y36w5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