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新版多篇2020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新版多篇2020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新版多篇2020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開始了!通過法律扶貧,勵志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輸血”和“造血”雙管齊下,取得明顯的工作成效。共同閲讀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最新5篇2020,請您閲讀!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1

2018年4月,__市婦幼保健院團委副書記謝芳,被派駐到江南區延安鎮華南村擔任黨總支第一書記,她也是同批派駐中唯一一位女第一書記。自小在城市長大的謝芳,到任後迅速地適應工作環境和轉變角色,沉得下心撲得下身 扎得下根。在來到華南村的兩年裏,她已經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鄉。

謝芳是個“80後”,剛剛來到華南村時,她覺得一切都很新奇。時間一長,她便發明:“駐村工作不僅僅要執行上級交代的任務,更要專心跟羣眾交流,要知道貧困户真正需要什麼,他們的艱難的是什麼。”她逐一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户101户321人,深入調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和第一手資料。

華南村是自治區級貧困村,也是江南區離城區最遠的一個村,丘陵地勢平地少,交通不便,其主要產業為速生桉。謝芳走訪時發明,速生桉經濟效益不高,於是她認為可以通過種植金銀花 堅果和油茶來替代傳統的速生桉產業。

謝芳組織村委幹部致富帶頭人和農户到相關產品及深加工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他們一致認為金銀花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於是一拍即合。____如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華南村達成合作,併為華南村提供種苗技術 採摘 銷路等支持。項目一期種植金銀花面積達205畝,並且與20多户有勞動力的貧困户達成了金銀花的種植協議。

致富帶頭人廖東春,積極響應謝芳的發展思路,率先在家中20多畝地套種了堅果和金銀花,目前初得收成,並帶動起四面村民的種植熱情。

目前華南村堅果種植面積約800畝,油茶種植面積約1000畝。謝芳用第一書記10萬元的產業幫扶經費,建成了一個200多平米的“扶貧車間”。“扶貧車間”預計建設成為金銀花和堅果的初級加工廠,形成種植加工的產業鏈,為村民們帶來更多收入。

謝芳還組建了農產品銷售微信羣,激勵後盾單位職工認購扶貧農產品,並提供免費運輸的服務。此外,謝芳還與__·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春節年貨展銷等平台達成合作,銷售村裏種植的番石榴 香水檸檬及山地沃柑。

謝芳的駐村經驗和村集體收入一樣,從無到有。在謝芳與村“兩委”的努力下,截至目前,華南村集體收入達11萬元,告辭了過去的落後 貧窮。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2

王鷹鵬,先後擔任__市平桂區沙田鎮金竹村獅東村第一書記,騎着摩托車穿越鄉村扶貧路超3萬公里,被當地羣眾親切地稱為“摩托車上的‘第一書記’”。駐村三年來,他從建強基層組織 推進精準脱貧發展產業入手,帶領羣眾克難奮進,兩個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初見成效,民生大為改善,逐步形成和諧穩定新局面。2018年,他被自治區評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作為平桂區民宗局下派的第一書記,王鷹鵬於2016年3月進駐沙田鎮金竹村。該村地處海拔800米以上的大桂山脈腹地,人均耕地不到0.07畝,285户村民中貧困户就有183户。

王鷹鵬天天騎着摩托車奔忙在鄉村道路上,村裏貧困户的生產生活艱難時常記掛在心。僅在金竹村,他就幫助28户貧困户辦理好農村低保和12户危房改造,為羣眾辦理惠民實事超60件。

“以項目建設帶動產業發展,提高土瑤羣眾生活質量。”駐金竹村兩年來,他帶領村幹部到上級單位爭項目爭資金,硬化村道9公里,拓寬村道1.5公里;籌資290多萬元對金竹片78户農户進行風貌改造,建設3座人飲工程 2間村民議事室 1個文化廣場,以及2個道路大涵洞200米防洪河堤等。

創新開展“支部+合作社+貧困户”產業發展新模式,在產業發展中做好前 中 後服務,幫助貧困户完成土地流轉 產業投入 貼息貸款 技術培訓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去年,成立金竹村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茶葉538畝,建成年出欄100頭山羊養殖基地1個,超30户貧困户實現產業持續增收。邀請市區種養專家到村舉辦茶葉種植等農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6期,受訓羣眾320人次。

今年3月27日,王鷹鵬騎着摩托車依依不捨地離開金竹村到獅東村擔任第一書記。經過半個月的進村入户調查摸底,他認為精準落實基礎設施扶貧 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扶貧 就業扶貧 教育醫療扶貧,是獅東村決勝脱貧攻堅的利劍。

駐獅東村5個月來,他引進__市天洲茶業有限公司在該村大沖屯建設“公司+合作社+貧困户”產業發展模式的扶貧車間。通過發展竹編織 收茶加工包裝,就使全村貧困户增收50萬元以上,解決貧困户勞動力100多人就業,村集體增長收入8萬元。此外,該村新種杉樹1000畝 大肉姜500畝茶葉和油茶2000畝。大沖片整屯搬遷在加快推進,小冷水片國小建成立即投入使用。鄉村旅遊項目在加快推進……

如今,王鷹鵬仍天天騎着摩托車穿越在獅東村的村村寨寨。“只要貧困村 貧困户需要,我都會義無反顧地留下來,直到他們實現脱貧致富奔小康的那一天!”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3

“戴着眼鏡 瘦瘦弱弱,但幹事風風火火精明幹練。”這就是方宗福給貧困村羣眾的印象。兩年時間裏,作為靈山縣委組織部派駐佛子鎮元眼村原第一書記,方宗福跑熟了全村6個自然村77户貧困户,與羣眾談生產談發展,為村子找項目 拉贊助等,最終助推貧困村脱貧摘帽並進入富裕村行列。

實幹,是方宗福開展工作的真實寫照。“假如不是方書記一心撲在村子裏,我們村變化沒這麼快。”元眼村的羣眾紛紛説。

為激勵元眼村象田壩貧困户馬仲英發展產業,方宗福為其量身定製“稻穀種植+禾花魚養殖”項目,還請來技術人員進行一對一養殖技術指導。豐收後,馬仲英快樂地説:“稻穀和禾花魚都得錢,政府還給產業獎補,這下脱貧有期望了。”

2016年前的元眼村,路是坑坑窪窪的水泥路,橋是瀕臨坍塌的危橋,沿江的土地均是一片荒蕪。兩年多來,在方宗福的協調努力下,元眼村先後落實項目33個整合資金1330多萬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全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被自治區評為“美麗村屯”。

完善基礎設施,還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宗福帶領元眼村走出一條以發展租賃鄉村旅遊和光伏發電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道路。全村爭取扶貧資金40萬元,建成__市第一家村級集體經濟光伏發電站;投入自治區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00萬元,建設花海燒烤場等旅遊設施……元眼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5年前不足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6.43萬元,2016年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忠誠 乾淨擔當,是新時代黨員幹部的標尺。2016年5月,在籌備建設元眼村文體中心時,一名建築老闆找到方宗福,期望能承建這個中心,並表示可以先墊資,事成後有回扣。方宗福當場嚴詞拒絕。

從嚴律己的同時,方宗福還堅持把廉政建設擺在支部班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每季度為黨員上一次廉政黨課,增強支部班子防腐拒變的定力。在2016-2017年,元眼村持續兩年被評為自治區“五星級黨組織”稱號。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4

唐成是__旅遊學院的老師。如今,他還有一個新身份——資源縣中峯鎮中峯村第一書記。

今年3月份上任的唐成,在第一書記崗前培訓中,他代表新一輪選派第一書記作承諾發言:“第一書記一要轉變態度 思想和角色,以黨建為抓手促扶貧;二要熟悉村史村情和村民,以精準為重點抓落實;三要掌握新的工作方式方法,用科學思維指導工作;四要發揚敢於擔當的作風,用紀律意識守住底線。”這番發言,感染在座的每個人。

唐成認真踐行諾言。在瞭解因殘致貧的貧困户曾慶美家的輪椅損壞已久,唐成及時想辦法為曾慶美購買新輪椅;貧困户黃裕良家養了蜜蜂,唐成多方聯繫,在__旅遊學院工會支持下,積極發動教師購買;唐成還利用該學院開發的[樂享田園]電商平台,為貧困羣眾打通銷售渠道。

唐成認真分析村裏的集體經濟情況後,因地制宜制定壯大發展村集體經濟三年規劃。其中,該村入股金紫山風電 獼猴桃項目,每年能實現持續穩定收益。在“3+1”產業中,他邀請紅提專家為貧困户進行技術指導,提升紅提品質。

唐成發揮後盾單位__旅遊學院的旅遊扶貧培訓基地的優勢,成功組織中峯 官洞 大坨 胡家田金江等村黨員幹部參加__旅遊學院結對幫扶村黨員幹部綜合素養培訓班。以__旅遊學院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為契機,唐成幫爭取“微商城助力中峯村特色農產品銷售”“閒農業+紅色旅遊:資源縣中峯村扶貧行動實施方案”“英才益教,E人築夢”“‘驛站一體化’平台式旅遊休閒模式—以資源縣中峯村為例”“知識扶貧平台”五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户中峯,為該村旅遊休閒產業發展 教育扶智起到推動作用。

努力了,就有收穫。唐成展現出一名優秀“第一書記”的風采,今年中峯村將實現整村脱貧摘帽。而中峯村127户貧困户513名貧困羣眾,今年將達到脱貧摘帽標準。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後感心得5

“要是價格跌得厲害,這些紅薯至少還可以賣給村裏的養殖場……”

橫縣巒城鎮方村一片正在平坦的荒地上,駐村第一書記葉偉向記者介紹村裏主導發展的幾項扶貧產業。葉偉的表達有些“與眾不同”:他不是一上來就暢談某項產業會帶來多大效益能幫助多少貧困户脱貧致富,而是先考慮“假如失敗了怎麼辦”。

兩年前,葉偉剛到方村摸底的時候,別説是貧困户,就連一些村幹部都對發展扶貧產業有些疑問。“貧困村 貧困户底子薄經不起折騰,一旦產業失敗,經濟損失當然心痛,打擊貧困户的信心影響更大。”摸清情況後,葉偉很快與村“兩委”幹部定下選擇產業的標準:投資不能太大技術含量不能過高,最重要的是得有“兜底”。

世上真有這樣“光賺錢不賠本”的買賣?葉偉與大家思慮再三,決定在紅薯上做文章——巒城紅薯在當地小有名氣,村民又熟悉種植技術;只要解決種苗,投入就不會太高;最重要的還能“兜底”:就近賣給養殖場,始終也能賺回本錢。

有了“謀敗”的底線,葉偉開始“謀勝”,“質量 加工 市場品牌,一個都不能少”——農科院經濟作物鑽研所的專家到方村建立試驗基地,種植技術和產品質量有了保障;合作社註冊的“方村淳茹”商標走上電商平台,產品頗受市場歡迎;依託扶貧專項資金建設的紅薯加工房,立即投入使用……

在10月底舉辦的__工業和信息產品展示會上,方村紅薯一亮相就“走紅”,40多箱產品被搶購一空。村民陳潔蓮不禁感歎:“種了大半輩子的紅薯,沒想到還能賣到會展中心。”

依託紅薯 養豬 養鴨等多種產業,兩年來,方村先後有34户147人順利脱貧,預計今年全村可如期脱貧。葉偉也因此贏得了大家的信任,繼續留任第一書記。

近期,葉偉正在組織村民在荒地上種植香樟樹,“合作企業保價收購,萬一香樟油不好賣,木材也能值不少錢。”

他又開始“謀敗”了:“‘謀敗’是為了防止失敗,大家的信心足了,脱貧就更有期望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z1974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