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多篇2020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多篇2020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多篇2020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有哪些?讓我們在黃文秀精神引領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共同閲讀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5篇2020,請您閲讀!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1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要與當前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結合,學習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就是要求我們紮根基層、砥礪奮進。2018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幹。基層情況複雜,基層條件艱苦,基層更缺腳踏實地,務實工作的優秀青年幹部。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幹部在有限的年華更要樂於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為羣眾辦實事,為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國家才能興旺。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就是要求我們立足崗位、服務羣眾。黃文秀在村工作恪盡職守,帶領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所謂“幹一行,愛一行”,要甘於成為一名基層普通的人民公僕,立足本職,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本着“為民服務”的初心,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就是要求我們甘於奉獻、譜寫讚歌。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丹青難書是精神,奉獻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學習黃文秀,就是學習她的崇高情懷。她立足平凡,紮紮實實幹工作,默默無聞作貢獻,全心全意耕耘在工作崗位,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不追求名利,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彰顯了黨員幹部的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2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在山洪中不幸遇難,年僅30歲。她從貧困山區走出來,又回到家鄉從事扶貧工作,用生命詮釋了她的初心和使命。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就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羣眾,擔當起脱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黃文秀同志在入黨申請書中寫到:“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加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她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黃文秀同志走了,帶着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羣眾的脱貧願望、帶着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羣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裏,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黃文秀同志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着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不懈奮鬥,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同志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基層工作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脱貧攻堅戰,融入基層,深入脱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紮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3

黃文秀用使命和擔當,向世人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她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扶貧路上“第一書記”這個光榮羣體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她是一個從大山裏走出來的姑娘,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選擇了回到家鄉廣西百色工作,不是每一個走出小山村得人,都能像他一樣,放下城市的喧囂和熱鬧,迴歸平靜。開始知道黃文秀的視頻是在抖音裏,令人敬佩,令人痛惜,令人百感交集。她是一名高才生,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看到她平日工作的視頻,工作認真,她的耐心跟細心值得我們敬佩,每户貧困户她都親自走過,坐下耐心聽他們説話,邊拿本子記着他們的訴求,小小的身軀穿梭在每位貧困户的家中,每個需要她的現場。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她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黃文秀同志的事蹟激勵年輕一代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時刻牢記作為黨員的使命,不忘初心。文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敬佩,在遇到困難時,文秀毅然堅守,從不畏懼,為當地的村民們謀求幸福,創造好的條件。

當看到她遇到危險時做出的舉動真的很令人感慨,敬佩,遭遇洪山前她發給家人的短信,前後洪水夾擊着她,她發給家人都短信是,我遇到洪水了,為我祈禱吧。明知危險已經來臨,但卻很從容的面對,我感覺到她一點都為曾後悔過的心情,但是她就這樣走了,那麼壯烈,心懷着老百姓,滿心想着扶貧攻堅,但就這樣犧牲了,獻出了自己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黃文秀是那樣的偉大,她在她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一曲壯歌,她是我們共產黨員的驕傲,我們要永遠銘記她,像她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向前,打好扶貧攻堅這一戰。為我們已經犧牲在第一線的扶貧幹部致敬。她在用自己力量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她走在了扶貧工作的前列,她是平凡而又普通的,她又是光榮的而又偉大的,她是值得人們敬佩學習的。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4

6月16日深夜,在返回駐村途中因為突遭暴雨山洪,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因公殉職。就這樣,年僅30歲的她,化作一塊堅定的鋪路石子,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斯人已逝,但扶貧精神長存。猶如一株怒放的山花,黃文秀帶着陽光般的笑顏在我們眼前閃耀。“黨的好乾部,新時代的楷模”“有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國家有希望,民族有未來”“只願快速打贏脱貧攻堅戰,凱歌高奏時,你能在天堂微笑。”

從黃文秀的事蹟和精神當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應該學習什麼?

學習她飲水思源不忘本的赤子初心和為農情懷。十年寒窗走出大山,名校碩士畢業後,本有更多機會更好選擇的她,只因為父親“脱貧不忘共產黨”的話,她義無反顧回到大山;她是脱貧攻堅的受益者,她要通過最樸素的報恩舉動,讓更多貧困農户像她家一樣感受到黨的恩澤,她説“百色是‘六位一體’特殊地區,是全國脱貧攻堅主戰場之一,作為自己的家鄉,面對如此情況,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呢?”於是,她選擇了用青春紮根基層、把深情奉獻鄉土、以行動詮釋赤誠。她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突出典型。

學習她不讓一個困難羣眾掉隊的堅實信念和堅定信仰。扶貧幹部、第一書記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制度設計,開展脱貧攻堅戰役是我們中國擺脱貧困的一大創造,充分彰顯出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成為了黨員幹部密切聯繫羣眾的重要載體。這一切,最終都是為了確保讓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發展成果,同步進入小康社會,一個困難羣眾都不能掉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脱貧。

學習她不獲全勝不撤退的使命擔當和扶貧精神。“只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説“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什麼”,她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把扶貧當作長征,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完成着各項脱貧攻堅任務。基層工作很難,但總有人在做實事;崇高不遠,就在身邊的那些堅守者身上。在這條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有20萬第一書記、70萬駐村幹部,以及扶貧征途中的幾百萬基層幹部,在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尋找着脱貧致富之路;有許許多多個黃文秀們正攜着年輕熱血的信念,繼續在脱貧攻堅前沿一線拼搏奮戰。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時代楷模,歷史豐碑上終將銘記這樣的人物羣像。而黃文秀就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

當前,脱貧攻堅戰已進行到緊要關頭,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有序實施,美好的生活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學習黃文秀精神為契機,凝神聚力交出一份脱貧攻堅的圓滿答卷,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5

長征路上,最珍貴的夢想是信仰。提起黃文秀,為何首談信仰?因為信則堅定,仰則追尋。正是她把“堅定”留給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所以才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離開大城市選擇“泥濘”;正是她把“追尋”留給了擺脱貧困的事業,所以才在青春正盛的歲月主動申請紮根基層。也許黃文秀的內心裏有許許多多的夢想,但這些夢想中最珍貴最耀眼的是她堅定追求的信仰--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

長征路上,最精彩的奮鬥是改革。農村隨改革而興、歷改革彌強。為了闖出一條新路,扭轉百坭村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民增收難、集體無收入、因病因殘因學致貧率高的困境,黃文秀“軟硬兼施”,她一手抓硬實力,改革試點“公司+基地+貧困户”的產銷模式發展本土砂糖桔產業,提高果農種植技術,發展農村電商,促進“產銷一體化”;另一手抓軟實力,通過創新形式以鄉風文明紅旗村、文明家庭建設、善行義舉光榮榜為切入口,激發貧困户脱貧的內生動力;久久為功迎來了百坭村“拔窮根”“鋪富路”的曙光。

長征路上,最疾馳的腳步是堅持。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不等於打贏了脱貧攻堅戰,百坭村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的數字彷彿在訴説着黃文秀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毅力和定力。她一直在疾馳,一直在奔跑,扶貧日記裏一幅幅“貧困家庭分佈圖”是她“一張藍圖幹到底”的擔當,村民嘴中“難纏的女娃娃”是她“向下生長結窮親”的日常,村屯路旁“1.5公里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17盞路燈”是她“執行政策不走樣”的勛章,她用“堅持”照亮着兩萬五千裏扶貧路上的每一段車轍、每一個腳步。

長征路上,最美麗的青春是奉獻。黃文秀在大四的一份試卷中寫道:“我認為徐本禹的人生價值選擇是正確的,他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學習”。筆者曾有幸與“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同處共事,從黃文秀、徐本禹的身上我們看到--原來有一種青春叫奉獻。她把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不通高速公路的窮縣城,奉獻給了羣山環繞道路崎嶇的百坭村,奉獻給了曾懷疑過她來“鍍金”的村民,奉獻給了195户原本素不相識的貧困户,卻唯獨把“吝嗇”留給了剛剛做完癌症手術的父親。她把牽掛和責任留給了大水來臨前的山村,卻唯獨把自己的生命“忽略”在山洪肆虐下的小道。

大江茫茫流日夜,慷慨前行歌未央。“文秀書記”倒在了脱貧攻堅的“長征路”上,這一刻青山不語,蒼天含淚。願同為全國20萬名“第一書記”、70萬名駐村幹部的我們,好好珍藏她長征路上的“四宗最”,擦乾眼框,收拾行囊,迎着朝陽,奔赴理想,堅定走在她長征路的“延長線”上,去征服一個又一個“婁山關”“臘子口”!

黃文秀事蹟《秀美人生》觀後感心得5篇202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e1po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