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1

多年前,我們在屈辱中尋找光明;多年後,我們在光明下高歌奮進;多年前,我們在硝煙中熱血奮戰;多年後,我們迎來了和平的年代。1919年5月4日的吶喊喚醒了沉睡的東方。在一片滿目蒼涼的土地上,人們被軍閥剝奪,被列強侵犯,底層的百姓們被戰爭肆意踐踏,在這種壓迫之下,中國的未來路上似乎鋪滿了荊棘。但有一羣人,那羣可愛的青年學生,他們站了出來,用自己的行動去捍衞國家的尊嚴,他們以自己對國家的熱愛與信仰點燃了專屬於他們的五四火種。

在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英勇的走在反帝國主義反封建制度的前列,關心祖國的命運與前途,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和改造中國社會的新方案。儘管五四運動已過去,但五四精神卻長存於我們的心中,成為民族復興之路的重要精神支柱。青年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命運,以個人夢想推動國家夢想,用個人精神鑄就五四精神,而我們也應以天下為己任,擔負起時代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必須置身其中。清晨的鬧鐘是新時代的晨光。俗話説,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懷揣夢想努力前行。要知道,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生命的價值在於奮鬥,我們不應該虛度時光,應詮釋自己的青年擔當,在最美麗的年華綻放自己,豐富自己。晨讀聲音的湧起,誦讀的是一篇驚歎新時代的篇章。

青春是螢火絢麗的流動銀河;青春是浩瀚宇宙的神祕星空;青春是豐富多彩的動聽樂章;青春是浩瀚無盡的蔚藍大海。青春有很多種可能性,燦爛卻也極致短暫,正因為青春是短暫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當下,踐行自己的青春使命。

我們青年應凝聚青春之火,照亮新時代的光。願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一起同行,弘揚五四精神,譜寫時代的樂章。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2

在91年前,一代熱血青年為了愛國的目的走到了一起,發出了“救國家於危亡,拯人民於水火”的吶喊,並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出一幅中國歷史上輝煌壯麗的篇章。 也許歷史已遺忘了他們中大多數人的姓名, 但五四先驅們所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以及他們作為青年一代所堅守的“以社會為己任, 敢為天下先”的優良傳統卻永遠將為此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所傳頌、繼承、提升和發揚。91年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五四”已物化為不滅的火種,穿越時空, 從20世紀的那一頭傳到了21世紀的這一頭。 而當這火種傳到我們的手中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問一聲“我們如何才能無愧於五四精神?如何才能無愧於新時代的要求?”

我們首先要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現階段,我們的共同理想是到新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信念是堅定不移地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的共同事業,我們的一切學習、工作和創造都與這一宏偉目標密不可分。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不會有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就不會有勇於進取的持久動力,最終也就難以成就我們的偉大事業。

我們還要發憤學習,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現在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已成為人生第一要義。在校園裏,我們要學習課本和課堂上老師教授給我們的知識,當我們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後,我們還要學會自我教育,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否則將被時代淘汰。所以我們現在要珍惜花樣年華,忘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今後的奉獻奠定堅實的基礎,積累充足的資源。

我們繼承五四傳統還必須發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既是中國青年的光榮傳統,又是新世紀對我們的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前人所未經歷的事業。因為沒有以往的經驗可供借鑑,所以一切都得靠我們大膽去探索;因為這是一個嶄新的事業。所以就要求我們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是應該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創新的希望和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這也是我們光榮而聖的歷史使命。最後我們還要勇於實踐,在假日和課餘走出象牙塔,去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因為人民羣眾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同樣是我們成長的沃土和成才的課堂。我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不經歷大自然的風雨,小樹不會成材;不接觸社會、不進行實踐,我就不會長大。只有通過親身實踐,瞭解國情,經受鍛鍊,我們才能增長才幹,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開創新事業,為社會造福,為我們的宏偉事業加磚添瓦。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3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偉大的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是一羣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的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疑對社會也有着及其重大意義的。

五四運動的發生距現在已近90年,也許有許多人會説五四運動已經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很多人也都認為五四精神只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我認為這種説法是相當的不正確的,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着重大意義的。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以種形式,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把愛國付諸行動,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帝國主義精神是又極其重大作用。

是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當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

在生活中,我們並非要為發揚愛國主義而做出一場哄哄烈烈的愛國行動,我們應實事求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做貢獻。在學校裏,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就像的學生資自願服務西部一樣,去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同時在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名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為。

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從小事做起,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一起為愛國主義精神而奮鬥,付諸行動!讓五四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永垂不朽!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4

青春是什麼?有人説,青春如一道彩虹,在春雨的洗禮後,閃耀出七色的光芒。還有人説,青春是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青春是一次是全力以赴的夢想;而我認為,青春有着“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大氣磅礴;青春有着“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慷慨壯烈;青春更有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無懼!——歷史的車輪、民族的發展、祖國的昌盛……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我們當代中學生應該思索的。此時此刻,聽着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難道你會無動於衷,不為之感動嗎?沒有一點想報效祖國的念頭嗎?你是否想到了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與使命?壯哉,我中國青年,且以青春報祖國!

103年前的5月4日,愛國青年在我國面臨危難之際,紛紛走上街頭,高呼口號,這場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103年後的今天,踏着和煦的春風,踏着美麗的五月,踏着激情的歲月,我們迎來了五四精神。

憶往昔,正是這一羣青年屹立街頭,在中華民族飽受屈辱時毅然挺身,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之中。

看今朝,更有一羣青年不畏生死,臨危受命,對着時代立馬崑崙,是他們,用膽識和勇氣揚起自信的風帆,用奉獻和不悔演繹着春華的碩果。

在今年爆發的新冠狀肺炎疫情下,有多少像彭銀華那樣的年輕醫生因治療病人的過程中遭到感染而壯烈犧牲,讓人悲痛不已。可他們並沒有畏懼,因為他們是醫生,現在祖國需要他們!千千萬萬的青年醫生投入到戰“疫”之中,“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錚錚誓言,擲地有聲。當他們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時,他們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擊手”、是患者的“生命線”。但他們脱下戰袍後,他們也是父母的掌中寶、是愛人心頭的硃砂痣、是兒女依靠的參天樹。儘管如此,他們,依舊義無反顧。

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生,更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在陽光下守望,他們守護的是一片淨土,是蔚藍的天空,是碧綠的嫩草,是雲淡風輕的世界。陰霾終將散去,春天終會到來!

我們當代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青春時節,我們應讓自己的青春怒放異彩!我們應讓自己的青春更加鮮豔美麗!我們應該用高深的學識和深造的眼光來報效祖國!“沖決歷史之桎梏,浩蕩歷史之積_,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是我們青年的使命,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銘記五四,把握今日,青春無悔!

五四運動學習心得體會5

魯迅先生在《華蓋集》中寫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是的,我們多的是生力。

百餘年前,萬千青年放下了筆桿,走到了街路上,為祖國的屈辱發聲。他們高頌着那愛國與信仰的主旋律,以救亡圖存的熱情點燃了屬於他們的五四“火種”。

百餘年後,無數有志青年發憤圖強,為國家發展鋪路建橋,添磚加瓦。他們秉持着“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念,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塗抹來自時代創新的色彩與芳香。

望歷史,年僅十五歲的劉胡蘭英勇就義,主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十九歲的董存瑞捨身炸碉堡,巋然挺立於天地間;二十一歲的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口,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二十六歲的邱少云為了保證潛伏部隊的安全,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

他們用鮮血鋪陳出中國的歷史的新篇章。

看今朝,二十四歲的美國麻省理工高材生曹原,不負韶華,心繫祖國便毅然回國,並於2018年3月5日,在《自然》連刊兩文報道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大學生村官秦玥飛不求功名利祿,身懷耶魯大學學歷,卻甘願為國當一個小村官;顏寧,清華大學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已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他們舉起了創新之利劍,為蓄勢待發的祖國披荊斬棘。

書記説過:“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在國家建設、軍事發展、扶貧攻堅,甚至是如今的新冠疫情等難題面前,一直都有青年人不斷奮進的身影。這,是我們青年人的擔當。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只有在青年們烈烈的火種中,方能尋到光明。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用行動積極地響應黨的號召,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交出屬於我們青年人的優異答卷。這,是我們青年人的使命。

“這時節,這光景,自當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箇中縱有蹉跌,氣象猶在更新”。

時代的開闊地帶已經打開,我們終究會穿行在歷史的經緯,擔負起自己的使命。

迎着光,朝着美,向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7odq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