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學習企業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企業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企業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一

網絡上,生活中,“執行力”一詞不絕於耳,甚是流行!這似乎就是近幾年之事,可是火熱程度不亞於“超女快男”。無論是國內國外知名公司,還是大小企業,每每言出必有執行力一詞,它似乎就是心中碎碎念過的佛祖,彷彿着重強調執行力,那些大小不濟的任務就能迎刃而解,那些拖拉怠慢之事便會煙消雲散,而這些也與企業的整體績效掛鈎,有了執行力,就看到不斷攀升的企業績效,看到企業燦爛的未來,看到企業輝煌的明天。

不錯,執行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企業的良性發展方向,它可以直接改善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直接提升改革的品質。最後從量變中得到質的提升。可是細想,執行力的根本在人,而企業的核心也是人。所以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基礎就是從人出發,如何提升企業執行力,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就需要結合企業的人才構建模式展開探討!

一、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基層員工是基礎。

基層員工是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的發展的基礎,而提升員工執行力的根本是管理。

員工的能力所在何處?員工間是否可以團結互助完美協作?員工遇事是否會積極主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是每一企業在建制企業文化中都必要考慮的因素。這些也是企業執行力文化是否能長久的基礎,以及是否能夠有效落實的基石。職責的清晰,流程的通暢,信息的準確,以客户為中心、以事實為基礎、以效果為目標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建立,都直接影響着企業各層面的執行力效果的展現。而基層員工的執行力表現就是對企業執行力文體是否完善的最好檢驗。

因此,對基層員工執行力文化的強調與昇華便是企業領導必要的考慮因素。因為從根本從細節就可以直接反應出企業中層管理的水平以及高層管理的素質。只有基礎牢固了,許多小事就會消除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繁雜瑣碎的小事也會相應減少,企業也將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簡言之,基層員工的”執行力“文化的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前行不斷開拓的有力保障。加強企業基層員工的執行力功力就是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的重要途徑。

二、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中層是關鍵。

企業執行力的高低,關鍵在於中層。中層是企業的中流砥柱,是連接高層與基層的橋樑,在企業中起着重要的紐帶和協調的作用。但企業中常常出現中層幹部形式主義盛行。他在企業中只是擔當“傳話筒”的角色,而在做上傳下達的動作中有甚者連任務的背景、目的、要求都沒有講授清楚,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執行力本身就打了八折。更不要説給部屬指導工作,協助解決問題了。

換個角度去考慮,管理者在自身的執行力上已經打了折扣,那麼對於部屬的進一步執行其工作真正的質量又是否會滿分?這樣的氛圍中,執行力又會如何?部屬意願不高,士氣低落,缺乏積極主動,工作敷衍了事。試想,這樣的執行力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帶來又將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反言之,如果中層領導在教導部屬的過程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發現問題,積極行動帶大家一同出主意、想辦法,積極調動大家或部門間的參與性,在這樣和諧的良好工作環境中,企業的發展道路又會成那種繁榮之景?

因此,中層的執行力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它不僅關係着自身的命運,同時連接企業的中高基層,對上,他是領導的左膀右臂,良好的執行力使高層有更多的時間與更好的經歷做更好的決策。對下,他是部屬標榜楷模,鋼鐵般的執行力必定帶出一支勝利之師。

三、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高層是核心,是方向指導。

企業中高層是決策層,他給予企業戰略性的指導,給予部屬方向性的指導,就像航船中的舵手,是企業的重中之重,是企業的核心關鍵。同時它不僅是中層的領導,同時是整個企業的領導。其關鍵地位毋庸置疑,而其中,高層也同樣為企業中的每一個人樹立榜樣。所有員工與部屬都在做“看”的動作,他在看領導做的好,我在做,領導不做我也不當出頭鳥。而此時領導的模範帶頭作用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設,如果高層辦事不易主動承擔,所帶部屬一定效仿相互推諉。如果高層每日只是端茶看報講電話,部屬也一定善於溜鬚拍馬,不謀正事。問起因,大可高呼“領導喜歡我們這麼做!”。

反言之,如果領導是個行事正派,雷厲風行之人,部屬在落實執行力上也一定遇事速戰速決,同時保證高質量。高層如果對項目科學管控,實時跟進,部屬在執行中也是幹勁十足勇往直前。必定遇事知裁剪,步步為贏。那麼可以看出,基層看中層,中層看高層。高層只有明確自身的職責的特性,將其優點擴大化,缺點縮小化。可是這裏,作為決策層的高層領導,為了提升執行力,凡事均過問,凡事都參與,那麼高層就做了中層的事情,那麼中層不就形同虛設,如果這樣,企業真正需要決策的關於戰略發展方向的事情就不再有精力處理,那麼企業的決策一旦斷層,後果不可估量。

那麼作為高層該如何關注自己的執行力呢?從細節上,多給予部屬關心。在工作中,多給於方向性的指導,懂得時機的把控與實時對項目的管控。在精神與物質上給予部屬一定支持,不要吝嗇自己的嘴巴多將表揚與鼓勵的話掛在嘴上,並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樣就是在無形中強化提升了有形的執行力技巧。

可見,在打造高層執行力方面,高層往往就是那些小而不言的細節,就可以創造出無窮大的力量。

執行力不是一句口號,它不能通過熟記於心使企業的本質問題得到改善,執行力是一種藝術,通過領悟它的精髓,把一種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過具體的行動,通過相互間的感染,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改正問題,加以執行落實,才是企業發展的王道!

一曲“敖包相會”使得內蒙古的敖包名聲遠揚。去過內蒙你就會知道,原來此“敖包”並非是蒙古包,而是一種由大小石塊堆積而成的圓形的實心的包狀“建築”。在敖包上面,豎立有木幡杆,上面還掛有一些五色彩帶。在蒙古語中,敖包就是“堆”的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頂、湖畔或者灘中醒目之處。據説在敖包旁繞三圈,然後再揀三塊石頭丟到包上,這樣就會得到神靈的庇佑;並且,每年陰曆六月舉行的“祭敖包”的宗教活動也是蒙古人最隆重的儀式之一。然而經過考證,敖包先於神學的意義卻是一種草原中的導航標誌。按理説,建造路標是人人得益的事情,並且,牧民每每遇到路標時奉獻幾塊石頭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放牧時還要留意石塊並且一路要攜帶直到遇到路標,的確是件辛苦的活。更何況有那多人貢獻,某個人的幾塊石頭也就無足輕重了。但是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麼路標的建設成本的分擔就變得棘手了,誰都需要路標,但是誰都有讓別人去添磚加瓦自己卻坐享其成的心態,最終好事難成。聰明的蒙古人的解決方案讓人拍案叫絕,他們賦予了功能性的路標以宗教的意義,讓路過的每個人,都自覺地對發揮路標功能的敖包進行建設,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貢獻。敖包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信仰,制度就形同虛設;沒有信仰,就不會產生執行力。

執行力誕生於企業信仰。執行力是左右企業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企業區隔平庸與卓越的重要標記。它來自於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善於這個企業近乎教義般的企業信仰。 “企業文化”是現今時髦的詞語,也是一個被人用濫的詞語。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為數眾多的企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只是滿足於幾條新穎的口號,或寫幾篇煽情的使命聲明,或者,由總經理髮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但是,這些都是有效的嗎?這些都溶入了員工的血液了嗎?我們見過太多諸如“求實”、“奮進”、“爭創一流”此類的詞語,但是,這些企業真的是這樣在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把標語貼在牆上,卻沒有寫進員工的心裏。小華森在《父子同心締造IBM》一書中寫道:這所學校的每一樣東西都意在激發忠心、熱忱和崇高的理想。IBM認為,這是成功之道。前門刻有(IBM無所不在)的座右銘“思考”二字,每一個字母有兩英尺高,一走進去,是花崗巖的樓梯間,意在讓學員踏着樓梯去上每天的課程時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心態。IBM就是這樣一間把自己的信念象教會一樣制度化的企業,《華爾街日報》曾經指出,IBM的文化極為深入,以致於有一位任職9年後離開的人説:“離開這家企業就象移民一樣。”我有不少朋友出身於可口可樂,儘管離開這家公司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他們依然保持着那種對可口可樂文化可怕的信仰:堅持認為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堅持認為可口可樂的銷售技巧是最好的銷售技巧,堅持認為可樂就是可口可樂而不是百事可樂,堅持只喝4度的可樂並認為那是最好的風味。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浸淫出充滿着對公司無限忠誠並把執行工作任務當作使命的員工。那麼,企業文化產生於何處?顯然,企業文化受到公司創辦者的影響是最大的,美國新港新聞造船和碼頭公司的創辦人杭亭頓曾經在1866年説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話,賺點錢。如果必要的話,賠點錢。但永遠要造好船。”直到1987年,他的這段話還被他的公司的副總裁引用並銘刻在公司最顯眼的地方,成為公司的文化和信仰。然而,僅僅是創辦者的影響是不夠的,企業文化得以成為信仰,它是吸收歷史,總結現在,立志未來所提煉出來的,它有自己企業中獨特的深深烙印。它需要靠從上而下不斷的宣導、複製、灌輸和身體力行。而最關鍵就是身體力行的複製。

上司就是企業文化?我們看到在很多企業,文化和信仰並沒有從上而下地滲透,而是在不同的部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每一個上司和主管完全按照自己的風格來確定部門的風格,並且都認為那是優秀的。而這些自認為優秀的結果是什麼呢?

蓋洛普曾經對一家零售企業做過一個員工工作環境的調查,結果在一項關於員工擁有的“設備和材料”的項目中,原本硬件完全一樣的A店和B店卻有34%的差異。——這裏的一切,包括硬件環境,都打上了經理的印記。而這些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績效的差異,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創造了好的績效,不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則相反。顯然不是每個部門都會很幸運地碰到一個能塑造好的部門文化的經理,公司的挑戰,在於在全公司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而不是變成上司就是企業文化。很多公司空談“文化”而淪落為廢紙,就是由於他們容忍了這種“亞文化”的存在而忽視了企業真正優秀的文化信仰的宣導。企業的文化始於招聘,我們需要招募的是認同企業文化的每一級的員工,而不僅僅是優秀的。不認同企業文化,他就不會按照公司的理念去做事,最終,也將降低執行力,導致績效的低下。鐵杵磨成針也許是古人的看法,但是顯然是違反成本的觀念的。越是不認同企業文化的能幹的鐵杵,越不可能成為公司的針,也越對企業文化的複製過程產生巨大的殺傷力。但凡偉大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單一的。但凡平庸的公司,都有各色花樣的“上司文化”、“部門文化”。執行力也是一種文化。執行力誕生於企業的文化,並且也反作用於企業文化,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執行也應當是領導者和每一層經理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個系統,溶入在企業的各個角角落落。執行不是空談戰略,它應該是細微而現實的,它是每一個細節的探究和頂真。在大多數平庸企業的領導人在辦公室裏幻想着公司未來遠景的時候,可口可樂的總裁在上海的馬路上詢問“為什麼賣茶葉蛋的老大媽不賣可口可樂?”——儘管可口可樂的分銷網點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歐萊雅的CEO在商店裏仔細地觀察每一個競爭品牌的櫃枱陳列——儘管歐萊雅早已把這些競爭對手都全部擊敗。執行就是每一層的經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標準去判斷和做一件事情。WALMART的老SAM的勤儉一直到他的一個店經理狹小寒酸的辦公室,無一不體現着WALMART的成本觀念,也無一不體現着它嚴格執行對成本的控制。如果你要員工“誠實守信”,你可以再繼續為逃避了政府的税收而沾沾自喜嗎?收起你那可笑的自己都不相信的標語吧,建立起你真正的經過時間錘鍊的企業文化的信仰,建立一套從上而下深深滲透的執行文化的系統。首先,你要身體力行,其次,每一級別的員工都必須複製。而不是其它。

一個企業,即使有宏偉博大的目標與構想,充實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有效、真真切切的執行落實,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企業的一切成效依靠執行來支撐。沒有執行落實,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再正確的政策也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於一個企業來説,戰略目標固然重要,戰略目標一旦確定,關鍵的問題是執行、執行、在執行。

曾經看到這樣的故事:東北有一家國有企業,因經營不善破產,被日本財團收購,正當大家翹首以待日本人帶來耳目一新的管理方法來時,出人意外的,日本人來了以後,但是卻什麼都沒有變。人沒變,制度沒變,機器沒變,只是要求一個條件————堅定不移的執行原來的制度。結果不到一年,該國企扭虧為盈了。日本人就是用了一個絕招:執行,無條件地執行。

執行是如此的重要,任何員工事業的的成功必然是執行的成功,任何員工事業的的失敗必然是執行的失敗。

計劃落空,目標達不成,戰略失敗,任務完不成,原因何在?不痛不癢拖拖拉拉的低下的執行力,導致執行的失敗,在於缺乏強烈的執行意識。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工作態度不端正。

在企業,有些員工普遍感覺工作是為領導作的,作多作少,作好作壞與自己毫無關係,總有一些員工對工作拖拖拉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敷衍應事,領導來了,假裝埋頭苦幹,領導一走,談笑風生,幾年甚至十幾年來老書照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習慣了不痛不癢、馬馬虎虎,心裏私找理由:畢竟,企業對我來説,又有什麼呢?是他們領導的事。一旦認真起來,又是呆頭呆腦,不懂變通,應付完上級的整頓檢查後,懶惰尾巴又伸出來,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基層執行力肯定是低下的。

其次在企業中存在本位主義現象,沒有互幫互助。

一個人如果沒有立足全局的觀念和心胸,就會犯本位主義的錯誤,就可能會不執行,繼而常常會羅列出很多理由來。銀行裏的本位主義,就是把局部利益看得太重。往往會抱怨本部門的人、事、物給其他部門佔用或調借時的緊缺,該辦的事情難辦或不用辦了,説出這樣話的同時,其也已經忘記他只是組織的一部分,缺乏全局觀念。常會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尷尬局面,現在單位的分工越發精細,絕大部分工作是不可能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去完成的,需要多部門的協作、配合才能夠完成的,但我們發現有的員工只管做好流程中屬於自己的那一部門工作,至於怎樣上下銜接,如何保持整體的連貫、協調、怎樣才能讓整體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統統不加考慮。

第三在企業同樣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沒有同心同德。

有些人面子很大,官氣十足,比職位,比行齡,比文憑,比資歷,“憑什麼我就要這樣做”,成了口頭禪,甚至會發展成思維定性,動輒對號上坐,嚴重的官僚主義的現象,影響工作的執行落實。

更有甚者,單位裏活躍着這樣一些人,他們高談闊論,或牢騷滿腹,將自己的“職責範圍”看成“勢力範圍”,他們關心行裏的每件事及人,最擅長在他人,特別是在高層領導面前搬弄是非,散佈謠言,往往對高層決策的執行大打折扣,不但自己的執行力欠缺,還影響了他人的執行力不能正常發揮。

團隊中的成員沒有互相欣賞、互相信任,而是互相瞧不起、互相拆台。有的員工在工作中抓住個人恩怨和私人利益不放,在許多決策和計劃中,由於內容涉及大家的利益,信任會成為關鍵因素,由於團隊出現了信任危機,就會出現沒有人真正負責的情況,最終任務在各部門和個員工的扯皮中不了了之。

第四,對工作斤斤計較,沒有奉獻精神。

有些員工由於受到比較散漫的環境的影響,不明白組織有序化的意義,面對管理者的命令,經常會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甚至沒大沒小,沒有服從一刀切的快速反應,那麼執行的力度就大打折扣。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工作那麼多,還讓不讓人休息”,“文件明天再寫吧,又不給加班費”。乍一聽是員工發出的牢騷話,實際上可以聽出這些員工缺乏敬業精神。其實沒必要為額外的工作任務而斤斤計較,銀行的收益不也是個人的收益嗎?銀行是有大有小的,有組織倫理的。管理者就是通過他人的做事,就是要把人擰在一起,由於不服從管理者的判斷,不執行其命令,導致在整個結構上不會保持一致。

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如果我們不能跑快一些,再快一點的話,勢必會被無情的邊緣化,直至淘汰。那麼如何才能跑快一些,再快一點呢?那就是執行,只有執行可以幫助我們加速的利器,擁有超越對手的實力。那麼該如何強化執行力文化建設徹底改變執行不力的弊端呢?

第一、強化執行力,必須進一步建立、建全組織內部有效的執行機制。

一個確實可行的機制對組織的正常運作十分重要。我行在運作中均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部署、輕落實”、”“重結果、輕管理”的傾向,尤其對過程管理、跟蹤問效重視不夠。常常是工作任務下達後,領導者萬事大吉,不管下屬如何實施,怎樣落實,執行的進度和質量如何,本來應該是月中完成的工作,因為缺乏有效的跟蹤機制,有的員工會在工作中消極怠工磨蹭到月底,甚至更遲的時間才能完成既定的任務。

在部署好完成本月本年度的工作目標之後,應該按照一日、月初、月中、月末的時間間隔,對員工的工作進度進行全程跟蹤,領導要清楚的瞭解每個員工每月甚至每天完成工作的質量及數量,也可以按照年初、年中、年末的時間跨度來跟蹤監督。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沒有依據規定時間完成工作的情況,要及時找出癥結所在,並儘快改進,保證工作進度能夠按既定目標向前推進。

第二,強化執行力,必須打造執行型的企業,培養執行能力。

打造一個成功的執行型的企業,最重要是培養團隊成員的執行能力,使更多員工從思想、行動上進行更多的投入。

首先團隊必須學會服務。企業的工作是靠所有團隊的成員共同完成的,作為團隊的成員,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對這個團隊的責任,因此必須立足於服務,為團隊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領導班子儘可能的把自己有權發號施令的念頭壓下去,把監督、控制等字眼兒壓下去,從工作、生活上為團隊成員服務工作,把台子搭好,讓團隊成員把戲唱好。

其次必須堅持原則性,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團隊建設不可能總是和風細雨的,總會遇到一些非常情況,既要做好服務,也要堅持原則,克服好人主義思想,對危害企業的人與事,要敢於鬥爭,處理起來當機立斷,毫不手軟,以鬥爭求團結,最終實現團隊的奮鬥目標。

企業的執行能力,不僅取決於領導與員工的執行力,還取決於所打造的執行氛圍和環境,擁有良好的執行環境,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執行力。

第三,強化執行力,需要提倡“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團隊管理理念有助於打造執行型團隊,有利於單位凝聚力的提升。“以人為本”能使團隊成員具有較強的歸屬感,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並承當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企業利益和榮譽。“以人為本”是一種平等理念,它提倡尊重每一個團隊成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的性質不一樣,行使的權力不一樣,不代表誰比誰能幹。“以人為本”能提升團隊的凝聚力,還要求團隊領導要身先士卒來促進團隊建設,一個團隊的執行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凝聚力,領導帶頭是關鍵,員工參與是基礎,領導不僅是管理團隊、制定策略者,應帶頭執行,起表率作用,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將自己優秀的管理思想在整個銀行中落實到位,説話有人聽,做事有人關注,才會取得在團隊中的威信,才能促使每一位員工將自己的工作有效執行,從而促使整個企業的執行能力有效的提高。

執行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踏踏實實辦實事,是認準目標就不放棄,是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就迎頭趕上,是將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負責到底。這種精神是我們工作所需要的,是我們提升自我所必須的,是銀行作任何工作、完成任何任務所必需的,任何員工都應該本着一種踏踏實實辦實事的精神,認準了自己的任務就抓緊不放,遇到任何困難不放棄,將本職工作落實到底。否則,任何美好的願景都將成為泡沫一觸即滅,遠大的目標也只會是空中樓閣,任何宏偉的藍圖、任何理想的目標,都只能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最終不會成為現實。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二

過近幾個月全店上下掀起學習《海航同仁守則》熱潮,或利用晨會與員工集體學習,或行政例會的培訓學習,渠道不一,方法不一。我本人通過此次學習,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通過對《海航同仁守則》的學習,可以深刻領會到海航集團領導層對下屬各企業,對所有員工的關愛。《海航同仁守則》是全體海航幹部員工的思想根基和行為規範,同時也是傳遞海航企業文化及企業精神的重要渠道。使全體幹部員工瞭解了海航事業的內涵,並且明確了企業的根本宗旨就是愛黨愛國、舉業為民、感恩社會、和諧發展。從根本上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為下一部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在企業文化體系的建設上,海航已形成了“誠信為基、創業為本、至誠奉獻、強力執行、勇擔道義”獨有的企業文化,這是海航和諧發展的主動力同時也是海航成長的核心競爭力。這也證是説明了海航的事業要以誠信為基石、以創新為發展,要有奉獻精神,就像《海航同仁守則》寧願多做事偶爾做錯事,不要碌碌無為不做事,要有責任感,從而體現出海航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大型企業。

在員工行為操守的要求上,嚴格按照《海航同仁共勉十條》,使之成為每一名海航人的行為標準將其牢記在心,實踐於行動中。其次是對於管理幹部在遵守《海航同仁共勉十條》同時還有嚴於律己,率先垂範行為要求,。這些是海航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構建內外和諧,實現“兩個世界級”的目標所必須的。 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人生不留遺憾的奉獻精神,將以人為本的精神秉承於心,強調企業公民責任,為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不懈努力的責任感。

通過對《海航同仁守則》的學習,使我更加了解了海航是一個始終與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交融在一起的企業,從而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時刻以“守則”的標準要求自己將它與實踐相結合更加努力工作。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三

企業文化顧名思義,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企業使命、企業精神、經營宗旨和價值觀的綜合。

20xx年到20xx年間,公司通過近一年的全體動員組織,在董事長親自帶領下的企業高層領導團隊,對企業經營十四年來,積澱下來的優良品質和傳統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具有萬果園特色的文化體系。

我們以“員工幸福,顧客滿意”為使命,坦誠而真摯的表達了企業對於自身經營的目的定位。並由此延伸出了讓“員工實現夢想,企業健康長壽”的企業願景。企業給廣大員工提供穩定的工作、滿意的收入、發展的空間、開心的生活,使其具有成就感,成為家庭的支柱和驕傲;而員工回報給企業的是通過各自在崗位上的不斷努力,為企業持續穩健的發展提供不斷的動力,促進企業和諧向上的文化建設,打造高效廉潔的團隊,使企業最終成為倍受行業推崇和社會尊重的企業。這種企業與員工之間形成的“家與家人”的親密關係,讓每位員工都是家庭中的一員,都充滿愛心,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寬容,共同承擔起家的責任,共享和諧幸福,讓每一位家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形成了特有的“家文化”。

企業當中有部分員工對工作充滿了熱忱,但是工作方法不得要領,造成了工作中的迷茫與被動,更有甚者,還引起了其他員工的不滿。少數管理層有時做了一些不出成績的工作,有苦勞而沒有功勞。企業基於這種現狀,在對企業文化梳理的同時,結合現狀,對企業的應用理念進行了規範,從人力資源的用人理念,確定了企業所需的人員標準,到人才理念,明確了員工成為企業人才的方向,再到團隊理念,提出了一個優秀的團隊,尊重是前提,信任是基礎,協作是高效完成任務的保障等優秀理念。加強團隊凝聚力,通過團隊協作可以集中力量在短時間內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我們將管理宗旨定義為:一切為了員工的幸福。我們管理的宗旨是成就員工而不是利用員工,我們的管理是建立在有愛心的基礎上,我們通過以人為本的管理策略,用愛心為員工創造温馨、寬鬆、積極上進的環境,不斷培訓業務技能,為員工做科學清晰的職業規劃,最終的目標是要幫助員工實現夢想。

企業文化的推廣,不只是讓她成為具有感召力的口號,更重視的是企業文化在實際工作中的落地實施,通過企業文化視覺形象系統的實施,使企業形象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巨大的變化,會在社會中、行業中、該企業員工心理產生很大反響,員工對新的形象、新的理念、新的戰略目標產生興趣,由然而生自豪感,會使企業在貫徹企業精神,企業理念、企業規章制度就會事半功倍。加上長期不懈的培訓、文化活動,表彰優秀代表人物,倡導英雄事蹟,企業風氣、企業環境氣氛煥然一新。員工個人目標必然會與企業戰略目標走向一致。企業文化也逐步走向強勢文化,使企業文化在企業戰略執行、核心能力營造中始終發揮積極的作用。

——集團公司監察部張鵬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20xx年xx月xx至xx月xx日,在學院學工處的組織下,學院全體同學參加了“企業文化進校園”活動之“自我磨練·塑造準員工”的活動。這次活動吸收借鑑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將企業文化引進校園。把班級設置為公司單位,學生進入虛擬公司應聘就業,按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制度管理,對每位同學作為員工管理和該公司的考勤方式,結合我們實際情況考勤學生紀律。並對各種情況設置一定的獎罰制度。

經過這一個月的活動,不僅讓我對企業的管理和企業文化有了進一步認識,還深受啟發。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員工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生死存亡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增強凝聚力,激發創造力,使員工發揚團隊精神,拼搏進取,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準員工管理條理,讓我清楚的認識到。紀律對於一個集體是至關重要的,大到國家、企業小到學校班級。但是良好的紀律不是靠別人管理和制度對自己的約束,更多是要自我約束和自覺性。一個人如果在學校或者平時就對各種學校紀律不在意,對一些小的違反紀律的行為不放在心上,那麼就會養成一種習慣,產生一種隨隨便便的心理,形成一種不正確的心態。那麼對我們將來真正走上社會是極不利的。所以我們應正確處理自由與紀律的關係,培養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培養嚴於律己、自控自制的堅強意志,做到在任何情況下,思想上不忘紀律觀念、行動上不違反紀律和規章制度。

無論我們處在什麼職位上必須具備的就是一種責任意識。責任,就是能夠敢於承擔,不推諉,不拖拉;就是勇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就是努力專業技術,提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就是積極拓寬思路,努力創新工作方法;就是團結協作,不遺餘力的支持他人的工作。

馬克思説過: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涵義。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説:“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句話很簡單也很實在。確實,一個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在執行中勇於負責,在每一個環節中力求完美有責任意識的人,無論處在什麼職位,什麼崗位,都能自覺的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沒有責任意識和不能承擔責任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責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那麼做為一名學生,更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所在,明確自己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這次活動加強同學們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從而在激烈競爭市場經濟中正確把握自己的位置,為今後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時間真的似流水一般,不知不覺中來到深圳已經整整一個星期了,在這一個星期中,我的足跡留在了百草園的公寓裏,留在了機加中心的食堂裏和跑道上,留在了培訓中心的教室裏。這一個星期可能是我有生以來過的最為忙碌的一個星期,但同時也是過的最為充實的一個星期。在這裏我們這些華為公司的新員工共同為着一個目標而拼搏着,那就是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華為人!

我來自石家莊辦事處,因為在二十期的學員中有很多我們辦事處的同事,所以剛剛到這裏就聽到他們給我描述的這裏的文化培訓生活,“緊張,累,但很充實”是最簡單的概括,有個同事説他在第一天的跑操中他吐了。聽到這些我的心中有一絲的不安,雖然我自己在中學的時候長跑的成績是很好的,可是自從上了大學以後鍛鍊就很少,真的不知道自己第一天能不能堅持下來。但是要來的是終究要來的,我只有勇敢的面對而不能退縮。

7月4號,伴隨着刺耳的鬧鈴聲我從睡夢中驚醒,早上5點我和同宿舍的同事都起來洗漱,説來慚愧,我已經不記得上次早上5點鐘起牀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因為怕遲到所以我們把時間留的很充裕,收拾完我們興沖沖的跑道集合地點,本來以為我們是最早到的,可是到了以後才發現那裏已經有了很多的同學。我的心中一顫,看來激烈的競爭已經開始了。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自己是怎麼熬過那第一天的早操了,只記得跑完後大腿疼了整整一天。當時真的有點不理解,公司的文化培訓為什麼非要讓我們經受早操的折磨呢?現在想來公司對我們新員工這樣的要求是有良苦的用心的。第一,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身體我們才能更好的工作,身體垮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鍛鍊身體是最為重要的前提。第二,公司的企業文化中有艱苦奮鬥這一項,試問我們如果連跑操這樣的小事情都不能堅持住,又怎麼可能接受以後工作中那接踵而來的困難呢,我們又怎麼能有永不言敗的,永不放棄的精神呢?如果連跑操都不能完成的話,那我們在沒有進行培訓之前就應該已經被淘汰了。

經過這一個星期後,我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這裏的生活是很有規律的,教官和老師雖然對我們很嚴厲,對我們的要求極為嚴格,但我卻能看出他們對我們這些新員工的深切關懷和殷切的期望。文化培訓分為課堂授課,課外活動和晚上的影片教學。課程的安排是相當合理的,培訓的三個部分也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使我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

一、團結合作,集體奮鬥

華為公司的願景和使命是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聚焦客户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持續為客户創造最大價值戰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產品的日益複雜化以及分工的逐漸細緻化,要求我們必須團結合作,通過集體共同的力量生產出成本低,質量高的產品,提供讓客户最滿意的服務,這樣我們才可以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户外活動的拔河比賽中,我對團結合作,集體奮鬥有了新的認識,拔河是一項集體的運動,要求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正是我們一天所學的文化的真實的體現與驗證。可是單單有精神還是不夠的。還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作為拔河比賽的主力選手,我親身體驗了那激動的時刻,隨着教官的一聲哨響,兩隊的選手都拼了命的往自己這邊拉繩子,我本來以為可以很輕鬆的就能結束戰鬥,可是當比賽一開始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錯了,繩子把我的手幾乎勒破,我這時已經聽不到身邊隊友的加油聲,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絕對不能輸,可是在僵持了幾分鐘後,我們的隊伍用力好像有點分散,隊員們並沒有站在一條直線上而是開始搖擺起來,腳下也開始站的不是很穩,繩子一點點向對方移去。大家顯得很着急可是我們並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沒有能夠站穩腳跟。

最後還是輸了,走下賽場我的雙臂已經麻木了,雖然身邊的隊友仍在為我們的努力而鼓掌,可是我的心裏有説的出的難過。等我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感到,雖然我們大家都盡了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可是還是失敗了,為什麼?原因就出在我們沒有很好的領會團隊合作的精髓,我們沒有能夠掌握拔河的技巧,在僵持的最關鍵時刻我們的隊伍搖擺起來,這勢必會分散我們的力量,雖然我們的心都想着往一處用力,可是實際上我們的力卻是分散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大可是卻沒有凝聚起來,忽視了我們是一個團體,而是單兵在作戰,自己往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拉,這怎麼能不失敗呢?想通了這些我感到一絲的欣慰。因為我從拔河比賽的失敗中,體會到了團結一致,集體合作的精髓,真正的對公司的這個文化有了切身的體會與理解,而不再是以前那簡單的文字的概念了。我想公司為我們安排這個比賽的真正目的達到了。

一個企業的成功,靠的不光是創始人的個人魅力。隨着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是團隊集體奮鬥團結合作的工作文化和工作關係,這種精神甚至可以彌補很多方面的不足。我們這些新人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迅速轉型,放棄以前種種單打獨鬥的想法,我們必須要明白,“沒有一隻大雁會升的太高,如果他只用自己的翅膀飛行”。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就融入我們所在的集體,今後的工作更是如此,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向身邊的人求助,大家一起,共度難關;看到別人身處困境之時,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風雨同舟,排除萬難。

二、責任心與敬業精神

每一個華為員工必須有責任心以及對工作熱愛,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來面對我們的工作和我們的客户。所謂責任心,我們可以理解為做事良好的動機和願望,認真、規範、正確的做事,並且積極努力行動,追求結果。而敬業精神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忠誠和熱愛,包括我們的工作熱情,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作為新員工的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培養我們的責任心以及對工作的熱誠,為我們將來的發展培養一種良好的性格基礎。如果我們從點滴開始,對工作、家庭和身邊的一切都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那麼我們就逐步走向成熟了,而且我們個人的生活也會幸福,因為我們活的坦蕩蕩,而且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問心無愧,別人對我們也會尊重。有些人抱怨這抱怨那,把責任推過來推過去,總想落一個自身清白,自身清閒,孰不知這已經不是一個華為人的行為了。當一個人不想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就會有一百個藉口,可是當一個人想要把一件事做好時,他就會有一百種解決方案。我們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呢?答案應該很明顯吧。

三、誠信是生存之本,發展之源

華為十幾年來鑄就的成就只有兩個字——誠信。華為文化讓我們踏踏實實工作,堂堂正正做人,不需絲毫的掩飾。華為文化的特徵就是服務文化,我們必須認真地對待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用户,在這種情況下,惟有誠信才是我們生存之道。對客户的誠信,對社會的誠信,對員工的誠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這種誠信創造的價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許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欺詐,也許我們這樣做過的過程中會吃大虧,但我們還是要堅持。只要你堅持,客户會選擇你,對手會尊重你,員工會愛戴你,這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最大法寶。一個人不能一輩子做事,但要一輩子做人。

四、自我批判,不斷進步

一個人在世上,做任何事都不會一下子做到盡善盡美,都有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不斷的總結我的得失。開展自我批評,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自我批評不是今天才有的,幾千年的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在員工中開展自我批評,是員工從自身找到原因,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才能提高才能昇華。另外,開展自我批評,也使員工不會推卸責任,有助於團隊合作,有助於員工服從組織,這和華為文化也是一脈相承的。以前自己做事情的時候總有“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所以很多時候就因為這“差不多”總是讓自己不得不付出大量的“返工”勞動,甚至有些時候都沒有辦法彌補。可是這種事情不止一次發生,很明顯自己缺乏的就是自我批判的這樣一種態度。其實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到盡善盡美,不少時候我們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但是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我們抱着一種自我批判的精神,不斷的去改進,從而不斷進步,做事情的時候能夠做到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而且經常總結個人的得與失,我們就能一步步走向更高的頂峯。

短短的十天的企業文化培訓已經將要結束了,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我卻學到了很多很多,在這一個星期緊張充實的培訓中,我對公司的文化有了清晰的理解,華為公司的文化其實遠不只是我學到的這麼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日子裏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理解,並真正的用這些文化來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華為人!

華為企業文化可以用“高工資、高壓力、高效率”這九個字作為概括,這個文化特徵是和華為的行業特點及它企業自身的資源劣勢所決定的。

IT行業絕對是適者生存的寫照,特別是華為所處的細分行業更加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因此它一開始進入市場,就已經和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同台競爭,而華為創業時又恰恰是最沒有背景和實力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就決定了他們要生存下來的基礎最是狼性的文化,也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聽起來好像是貶義,但其實是褒義。一家沒有任何背景的企業,能夠在國際一流企業必爭之地生存並形成對它們的威脅,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人驕傲嗎?

其實華為一直在尋求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存在着許多困難與危機,但沒有理由相信任正非完全沒有看到這架高速飛行的火箭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員工持股制度還是內部創業,都是華為試圖在解決員工真正成為企業老闆或者説是嘗試過一下老闆癮的一種制度安排,但結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畢竟真正老闆的體會往往並不在物質上,而是在社會地位、權利和榮譽感,甚至更多地説是老闆肩上的責任感,而這些僅僅通過股權或其它類似的方式是無法解決的。

從華為出來的許多中高層,他們離開華為的理由並不是因為華為不好,而是想嘗試一下創業滋味。其實這是中國人的通病,每個人都想當老闆,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去享受那種做老闆的艱辛,但似乎華為人員的流動並不僅僅是這樣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在功利性企業文化的導向下,當人們已經獲取了足夠的生活資本後,(據説一個普通員工在華為做兩三年後,他們已經可以抵上其他公司員工十年的工資了。)他們就厭倦了這種為了工作而工作的生活要,他們其中部分人從華為出來後才知道華為外面的世界其實很精彩,因此有些人願意為了真正地活一下而放棄了高工資高福利的華為。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華為將員工工資全部減薪一半,那麼願意留下來與華為共度難關的華為人又有多少?

一個企業的文化,在企業高速前進時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企業文化更為關鍵的是在企業遇到危機時,有多少人願意與企業共存亡,那才是企業文化真正精髓的體現。華為儘管在發展過程中經歷的大風大浪不計其數,但員工工資基本沒有怎麼降過,反而一直在提升,這可以從最近幾本寫華為的書上領略到華為的高工資文化以及華為“以人為本”的內涵。但我們卻不確定,如果有一天,華為的冬天真正來到,正如任正非所説,而且這次華為並沒有準備好過冬的棉衣,那現在的華為人又有多少人願意與任老闆一起穿着背心餓着肚皮一起度過這個寒冬呢?

同甘不共苦,不是人都可以做到。不同甘卻共苦,相信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人這麼偉大。因此,同甘共苦是所有企業對員工的共同期望,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六

經過青島對海爾企業文化學習,體會到海爾二十年以來,超常規的發展,家電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除了正確決策、員工的努力外,最引人注目的成功點,一是在大的機遇上能夠比較好地把握了規律掌握了機遇,二是獨特的企業文化。

掌握了機遇其實就是説要找到企業的方向,並在正確的方向指導下如何正確地做事。

關於產品質量,我們出在天天講質量、講服務,但海爾從創業初期就開始抓質量管理,當時海爾提出一個價值觀: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當時沒有人能提出這樣的價值觀,因為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產品都要排隊來購買,但海爾當時想到了,因為海爾要做世界一流的產品就必須保證產品質量,所以產品質量成了關鍵,到很多企業開始抓產品質量,海爾又提升了一步從抓產品本身的質量延升到服務。其實從生產線下來的產品質量再好,也不是完整的質量,要把產品的質量延伸到用户的家裏去,即永遠要滿足用户的需求,永遠使用户滿意,提出為用户創造需求,滿足用户潛在的需求,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因此要具有超前意識才能掌握主動。

獨特的企業文化講述OEC管理的深刻內涵,也就是海爾企業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海爾的成功經驗是:大處着眼,小處着手,一絲不苟,海爾文化目標宏偉、觀念超前,但運作起來都是從最基礎的管理抓起。OEC管理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日事日畢”,即對當天所發生的種種問題在當天解決,防止問題積累。“日清日高”,即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改善,不斷提高,每天尋找差距,以求第二天干得更好。把最容易的事情一件件辦好,就是不容易;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辦好,就是不簡單。海爾二十幾年如一日,堅持不懈,這是一個不簡單的工作。

提起海爾總讓人想到服務,有的人甚至説,買海爾的產品就是買海爾的服務。在“要麼不幹,要幹就要爭第一”的思想引導下,海爾開發一個產品,就做精一個產品。正因為每個產品都注入了品牌意識,使得各種海爾產品共同打造了一個具有競爭力和美譽的品牌。在市場的爭奪戰中,服務成了決定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海爾不僅把服務看成是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綜合研究,而且樹立起服務名牌和產品名牌同樣重要的觀念。服務將成為另一個熱點。服務做好了,用户的價值就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就會吸引顧客的選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gw7p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