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1

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説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個人體會到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首先要求我們轉變教育觀念,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脱舊的束縛,走上創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生轉變,即使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貫穿與課程教學之中。

首先,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之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及建立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讓學生自由的想、大膽的想、給予他們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新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為學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進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引"和"導"使學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係:課程標準是一個要求貫穿於教學中的"綱";而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重建師生課堂生活是本次課程改革重要標誌之一,而幫助學生確立科學、正確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那麼,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我認為應當做以下幾點:

正確認識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已成為我們的共識。關鍵是課堂教學能像過去那樣,不顧兒童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採用以灌輸為基本特徵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應帶之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合作等新型的學習方式。

正確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並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於教師如何運用教材。

改變教師的角色意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常常以知識傳授者的面目出現,以管理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不容絲毫的冒犯和懷疑。就有這種意識,教師就不可能公正的對待學生、真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見解、尊重學生的質疑和創新。在教師這樣的角色意識下,學生只能被動的做知識的接受者、儲存者和知識的反覆訓練者。

而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課堂開放以後,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於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2

通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聆聽了師訓中心四位老師的講座,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特別是對校本研修、高效課堂的內涵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幾位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業務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可謂收益非淺,進一步增強了我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育觀念要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認識到,隨着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更高,這對於我們教師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也使我感到壓力更大,作為教師要如何適應新形勢變化的要求,這次培訓能從思想觀念上得到更新。

二、教育教學理論要加強

過去我對校本研修概念模糊,似是而非,不知校本研修究竟是什麼?這次培訓,聽了陳大勇老師《中國小教師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法與策略》,我才恍然大悟。校本研修的目的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育者;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環境,解決在新課程改革,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交流、勇於探索的學習型校本研修機制。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實踐反思”,能促進教師自主成長、帶動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校本研修,能提高教研組活動的“含金量”;能以文化的力量推動老師專業成長。能讓磨課真正成為教師的“練功場。能使教學反思追求有效性

三、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永遠的追求

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其核心理念是“生本”。以前也讀到一些關於課堂的有效性的一些文章,但通過這次陳大勇老師《探索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教會學生學習》的講座,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課堂的有效性。進一步理解了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掌握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把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作為我永遠的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做一名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四、教學設計水平得到提高

過去我總認為教案和教學設計是一回事。後來弄明白了。但總認為教學設計難寫,比寫論文還難。這次培訓學習,聽了錢小軍老師《課堂教學設計》講座後,又通過自己動手進行教學設計。使我對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教學設計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是在教案的基礎之上,加了一些學情分析、教學環境分析、設計的教學思想理念、課後説課反思等欄目。通過進行教學設計,我真正領會了教學設計的方法。

五、教研活動能力得到提高。

作為教研組長,過去在開展教研活動時,總是犯難,不知搞些什麼活動比較好?甚至,很多時候開展的活動都是無效的。這次通過聽了史亦秋老師《教研組活動的有效性》的講座後,使我大開眼界,讓我明確了教研組活動的含義和價值,掌握了教研組工作有效開展應具備的條件、有效教研活動開展需要的技能以及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的方法;同時我發現了以前教研組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使我明確了今後教研組活動的目標和方向,極大地促進了我繼續搞好教研組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們在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時,沒有重點、沒有目標,隨心所欲,想到哪就説到哪,沒有起到通過活動,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這次培訓通過聽了陳自羣老師《聽課與評課技巧》的講座後,我才真正體會到,聽課、評課是一門藝術,開展好此項活動,既能提高講課老師的教學水平,又能促進評課老師改進自己教學工作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同時能提高整個教研組的教研水平。也極大地豐富了教研組活動的內容。

總之,此次校本研修骨幹教師培訓的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進行了一次充電,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我不僅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更為我今後開展教研活動指明瞭方向。今後我一定與教研組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改的研究和探索中,共同尋找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為新時代培養更多富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合格人才作出貢獻!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3

本年度,我校校本培訓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解決我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學習研究新課程為重點,以提高教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主線;以教師參與研究培訓為主要形式,着眼於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現將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師德培訓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師德建設這一核心,始終貫穿了“以人為本,敬業奉獻”這樣一個核心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斷強化了這樣一種認識,即在承認“知識就是力量”的同時,也認識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產生力量,因此,學校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觀看師德教育錄像,讀《夏令營的較量》等文章,並且要求每位教師撰寫一篇學習心得,青年教師進行了一次師德演講。通過學習、交流,對照、糾正不良教育行為,樹立愛崗、敬業、愛生的職業精神,重塑二十一世紀教師的新形象,加強了師德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新課程培訓基礎刻育課程改革是整個基礎刻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教師是課程實驗和推廣工作的重要實施者和參與者,因此,師資培訓工作是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關鍵環節。本年度,為確保課改實驗的有效開展,落實好課改的精神,我校以校本培訓為重點,以提高培訓質量為目標,開展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一系列新課程培訓工作,使培訓工作切實為教學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具體做法是:

1、理論學習,夯實基礎“只有學習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學習成功,事業才成功。”課題組倡導老師們從讀書開始做起,做好自修反思工作;校長要多讀書,做好自我成長規劃設計——爭做合肥市十佳校長,當專家型學者型校長等。為了幫助老師做好材料的蒐集和整理工作,課題組特別設計印刷了《自修反思記錄本》,老師們將每週的閲讀心得以及對教育教學案例的反思等一一記錄在冊,在常讀常思常用中力求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我們又為老師們一人購買了一本教育專著,供老師們閲讀,其中包括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李鎮西《愛心與教育手記》、《于丹心得》等,用以拓寬教師視野,在學校中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舉辦教育、教研理論專題講座。為促使教師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訓中,我校除對自學進行督促、檢查外,還積極舉辦各類專題教育理論講座和組織教師參加市、縣組織的專題講座,省刻壇新星袁乃玉老師進行《敞開心扉,吐露心的真言》講座、全國知名國小語文教學專家薛瑞萍老師談《手不釋卷日有所誦》的講座贏得了老師的高度讚揚,學校還多次分學科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與教學改革”等有關專著,觀看新課程課堂教學錄象,如李鎮西的教學實錄《致女兒的信》等。我們通過一系列的理論培訓,使我校教師對一些前沿教育理論知識及時進行了吸取和消化,不僅更新了教育觀念,形成了新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師觀、學生觀、課程觀等,同時促進了教育理論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為改變教育教學行為打下了紮實的基礎。2、研訓結合,促進發展為充分調動教師學習、實踐課程的積極性,提高培訓效率,使教師真正把學得的新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教育行動。我校採取了“以教研驅動自訓”的策略來營造農厚的學習氛圍。具體做法是:一年來,我們認真落實聽、評課制度,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1節公開課,課前集體備課,課後集中評議研討。教師們能根據各教研組的安排,遵循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認真地上好每一節教學實踐課。在反思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能夠本着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指導思想,比較恰當地評好每一節課。通過活動,開展反思性學習,對教學的實際情境做多角度、多層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學中學會教學。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行的各項競賽活動,努力促使骨幹教師脱穎而出。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區、市組織的課堂教學競賽,其中朱軍老師獲得市級教壇新星比賽二等獎,程棠棠、湯雪晴等老師分別在區小組賽中獲得好成績。在特色化教學研究上做了一點有益的嘗試:先後邀請英語教學專家和外籍教師來我校講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應用英語的興趣;語文組則結合教學進行古詩文誦讀活動,作到日有所誦並將黑板的一角專門開闢為誦讀詩作園地;書法教育則面向全體師生,為提高新城人的藝術修養創造契機,更順應了時代要求對教師進行基本功培訓,又能在規範寫字的基礎上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

3、教育沙龍,深入人心為進一步強化課堂應用,體現培訓活動的效果,搶佔培訓的制高點,基於這種理性的思考,我們明確提出了交流就是學習的理念,組織了幾次有效的教育沙龍活動,張曉斌校長的《走進新加坡,打造精品校》講座引起老師們對學校未來發展的美好構想;藉助社區的良好環境,舉行專家講座交流沙龍……品味詩意的教學生活。

三、培訓到位,成效顯著通過狠抓新課程培訓,我校教師改革意識不斷增強,實現了教學觀念能轉變、教學模式善提煉、教學結構會構建,取得一系列的成績。本年度在各級各類觀摩課、研討課中,上課老師都精心設計教案,獲得聽課教師的好評。學校教研風氣好,很多青年教師改革力度大,改革精神強,教學能力進步較大。如夏海燕老師在引導自學型實驗中獲得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展評省徑二等獎的好成績。

四、存在的問題

1、培訓過程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強。我們還缺乏收集過程原始資料的意識,資料還不夠齊全,資料的整理、歸類還不規範,還不善於對資料進行分析,並從中總結工作中的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

2、校本培訓的項目意識不強。我們還不能根據本校發展的實際需要、教師發展的需要制定較為切實的校本培訓項目,使整個培訓工作顯得較為盲目,缺乏針對性,對提高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沒有發揮出校本培訓應有的作用。

3、校本培訓的方式還比較單一。目前,開展校本培訓的方式仍然是單一的講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今後我們將採取積極有力的措施,與時俱進,探索校本培訓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內容,為建設一支合格穩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與不懈努力。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4

在8月29日和30日兩天,參加了學校的校本培訓,聆聽了優秀教師和專家的彙報,從中學到了很多。從於秀梅老師身上感受到做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幸福收穫,從孫榮鑫老師的學生習慣養成感受到了“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從呂健主任的“四個穿越”感受到對教育的摯愛和執着,從解現任老師的介紹中看到了一位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的負責和對學生人生引領的長效。在這裏,我想重點談談對孫榮欣老師關於學生習慣培養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有明確的目標

孫老師在發現了學生的習慣問題之後,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把學生的聽課習慣、寫字習慣等達到一個怎樣的要求,教師的目標是明確的理想目標,更是堅定的執行目標。

二、有可行的方法

孫老師在習慣培養方面是有方法的,尤其是對習慣的細節培養,非常科學,非常細緻,非常可行,寫字姿勢、坐的姿勢、聽課習慣,時時處處,點點滴滴,捨得花時間,捨得下功夫。

三、有激勵的措施

孫老師是一個有心人,她會在恰當的時候給學生以有效的評價,更會在學生不感興趣,不夠積極的時候,主動探索更簡單易行的更有實效的評價方式,評價語言客觀全面,是評價,更是指導。

四、有長久的堅持

有人説“人是習慣的奴隸。”因此,好習慣,益終生;壞習慣,害終生。從這個意義上説,形成一個好習慣很難,改變一個壞習慣也很難。作為教師,接觸學生時,學生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習慣,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必然需要長久的堅持。這一點,孫老師心理上有準備,行動上有堅持,也正因為這種堅持,才養成了學生各方面良好的習慣。

其實,孫老師遇到的學生習慣問題,我也遇到過,也曾試着努力去解決它,但往往在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很明確,或者説目標定的就不高,而在執行時很容易對困難妥協,不自覺地放鬆要求,降低標準。缺少了對教育方法的主動探究,缺少了對細節的用心關注,更缺少了了執行時的堅持不懈。聽了孫老師的講座,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努力在行動中改正,使學生受益。

好習慣,益終生,對學生如此,對教師也是。

校本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篇5

暑假期間在家研讀了我校下發的校本培訓手冊,手冊分為:教育篇、德育篇、教學篇、科研篇、和反思篇共十一篇文章。讀後深感受益頗多,尤其對《新課標下義務教育階段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一文更為關注,文中談的高效課堂正式契合了我們現在所提出的常態優質的教學要求。

?新課標下義務教育階段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一文從教師教學觀念的策略、教師教學行為的策略、教師教學反思的策略、教師課堂評價的策略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從而引發了我對在自己的美術教學中如何建立高效課堂的思考。

一、轉變教學觀,把怎麼教變成怎麼學

教師在考慮怎麼教的時候,就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要根據課業類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教學。如:繪畫課採用“試畫——學畫——創作畫”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畫一畫,教師根據觀察和學生反饋,進行講解示範引導學生學習,這樣教學會更具針對性,易於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利於對學生有針對性的創作指導。又如,製作課採用“拆中學”的教學模式,課上為學生提供示範作品,學生小組內進行探究,通過拆解教具尋找製作的方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二、精心做好課前準備

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和周密設計,就不會有課堂上的有效預設和動態生成。對於美術課範畫、教具的準備,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條件也是至關重要的。有的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習內容保密,課上讓學生猜,當謎底揭示出來,學生異常興奮,但是由於學生課前不知道學什麼內容,導致準備材料不足或者單一。我們的做法是,上此課前一兩週就將示範作品完成放在教室裏,學生髮現後就會注意觀察,有心的學生還會暗自效仿。待上此課時學生準備材料不僅充足、多樣,而且有一部分學生是帶着問題來學了,更有那麼幾個學生已經無師自通,成了老師的小助教。

三、建立有效的評價方式

以前為了鼓勵學生學,避免自尊受到傷害,一味地進行正面評價,無論優秀作品、一般作品和有進步的作業都是大加讚賞,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感覺茫然無趣。所以在作品評價上既要讓學生有成就感,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使之明確努力提高的方向和方法。學生作業會因短時間內思維廣度和深度的侷限,及動手能力的強弱、快慢影響作業的最終效果。所以作業評定先以課堂效果定等級,學生在課後將作業完成或改進後可重新評定等級。用這種方法評價學生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提高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不斷探究、實踐、總結就一定能構建出高效課堂的最佳策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vn5r1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