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2022教育會議心得多篇

2022教育會議心得多篇

2022教育會議心得多篇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1

通過學習,我感受最深的明白了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一切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根據,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民族精神,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着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的道理。深刻的認識到:

一、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明確政府發展和管理教育的責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在改革開放,必須始終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

四、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讓每一個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質決定的。進一步推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任務,也是現階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推進教育公平是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需要逐步實現的歷史過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應當堅持以發展促進公平,以改革促進公平,以政策支持促進公平,不斷滿足廣大羣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教育需求,進一步辦好義務教育,不斷完善國家助學制度,切實解決特殊羣體孩子的上學問題,真正實現“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與進步”的美好願望。

五、教育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以人為本,着眼點在於提高國民素質。這就需要實施素質教育,把實施素質教育抓緊抓好。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轉變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狀況。把培養創造性與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統一起來。

六、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在我們教師,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和業務素質,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贏得社會的尊重。總理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教育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對於我們這樣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的國家,尤其要把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只有建設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

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強調:重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多年來,我們強調素質教育,就是全面發展,就是促進四者有機結合。素質教育是培養全面人才的基礎,傑出人才必須是全面發展的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中外傑出人才有個共同點:集科學、文學、藝術、哲學於一身,有全面良好的素質,這些結合使想象力更豐富,視野更開闊。智育是點燃心智的火焰。推進素質教育關鍵是深化課程改革。着力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育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啟發思緒。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2

金風送爽,在這喜迎教師佳節的美好時刻,我能被評為老高川學區的優秀教師,心情無比喜悦。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數學和生物教師,在老高川學校已經整整工作了五個年頭。人們常説數學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可以開發人的潛能;生物使教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正是我對數學和生物的喜愛也使我始終堅信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正是對這份教學工作的熱愛,使我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在這其間的過程中,我也嚐遍了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但不會忘記的是領導關切的話語給了我力量,同事們真執的微笑給了我鼓勵,孩子們清澈的眼眸給了我希望,讓我勇敢的去戰勝一切困難,朝着做一名好教師而努力。

這幾年,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發展的時期,我利用空餘時間,努力鑽研新教材,虛心向教研員請教,積極研究教法學法,並在課堂教學中認真進行課改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

我工作的單位老高川學校是一所有着優良成績的老校,為了一切孩子的發展是我校多年秉承的校訓,那厚重的文化底藴和濃厚的學習氛圍也時刻在鞭策着我,要不斷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才能立足於教壇,才能與時俱進。這次我能被評老高川學校的優秀教師是得益於過去的一點點成績,但成

績只能作為對我們的工作的一種肯定,更多的是帶給我們更高層次的挑戰。每個人只有把昨天所有的榮譽當成遙遠的回憶,明天才會更加燦爛!

作為教師,自己或許不是最優秀的,但這幾年來,我確實是認真地做着自己能做的每件事。可能不是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但是盡了心,不如意的地方,只是因為能力有限。

我相信,在老高川教育這塊沃土上,在縣政府和縣教育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校將會湧現出更多更優秀的教師,我也將確立更高的目標,去取得更新的成功,以新的成功去開拓一片新的天空,為老高川、府谷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3

“教師”一詞最早出現在《學記》中:“教師者所以學為君也。”古代稱教師為“師”,與軍隊有關。西周立國之初,為了加強軍隊統治力量,統治者便開始辦學校,培養貴族子弟。這些貴族子弟在學校主要是學習射箭、駕馭等軍事技能,而後才是學習文化。

因此,西周初期學校的教師都是由高級軍官擔任,因其職名未變,人們稱他們為“師”或“師氏”。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漸多起來,因而教師便成為社會上一部分人的職業。由於“教”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手段,因此,人們便逐漸把“教”和“師”合起來,成為“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教師,因為我覺得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又富含使命感的職業,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重大貢獻。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教師。在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保障教師待遇,使他們有尊嚴地工作、生活,正視教師的價值,做到對他們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二是教師們如何更好地立德樹人。

教育家柯南特説過:“一個學校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一代教師的質量。教育家顧明遠先生認為“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北京市八一學校一位老師對習近平總書記説:“您給人民帶來了幸福。”習近平答道:“是老師培養了我們。”習近平總書記平實的言行,激勵着廣大教師努力做靈魂的工程師、學生的引路人。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4

在正月初十全校教工大會上,學校領導傳達了全國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我覺得很受鼓舞。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基層工作者,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責任,看到了領導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對教育現狀的高瞻遠矚,領導的殷殷期盼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緊迫性。

一、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嚴肅對待教學工作。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教學工作中的,要認真研讀、感悟、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這樣才能體會新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精心編寫教學案,認真上課,重視課堂動態生成,着眼學生髮展。面對信息多變、資源多彩的課堂,教師要扮好傾聽者、重組者、等待者、提升者這幾種角色。靈活駕馭教學過程,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有效生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應該精心設計練習,進行有效訓練,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能的目的,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教師要經常自省,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

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四、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老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個性去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師生間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五、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總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作為教師,應當深切體會自己的重要責任,素質教育和質量教育並重,更加認清責任,以百倍的努力,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5

講素責教育講了許多年了,可事實如何呢?依然走的是應試教育的老路。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又如何呢?成局上的講話中説得很明白:不會煮飯、不會洗衣、不會生活;全無同情心、包容心,全無敬畏心、孝敬心,全無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如何改變現狀?作為我們教師自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從成局長的講話中,我深深體會到四種觀念的重要性。

一是樸素的教育觀。我們要認清教育的本質,教育是為培養對社會有用的99.9%的廣譜人才的,而不是着重培養那0.1%的精英人才的。教育不能求全責備,而是要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精“一點”。

二是明智的教師觀。教師自身不是“完人”,也不是“全才”,教師應是引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把主角讓給學生,把話語權還給學生,而不是什麼都大包大攬。

三是大度的學生觀。學生是教育服務的主體,課堂的主角。尊重學生的個性,允許學生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

四是科學的評價觀。不能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也不能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應是多元的,比如學生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等。

我想只要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真正改變自身不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並把以上觀念真正的貫徹到教育實踐中去,一定會讓素責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話!

2022教育會議心得篇6

我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師”。起初我聽了這句話的`時候很氣憤,我們做教師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有哪個教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成材,我們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可他們不學啊?有的時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學。

但是學習成局長《確立四種觀念,讓教育返璞歸真》之後,我的原有的觀點在頭腦中慢慢退去。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喜歡這位教師,所以他更不會去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可是,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教師啊?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或與家長、同學或教師發生矛盾等,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有的時候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還有的是因為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為規範,如有的教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因為不專心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才教師講的話。”或者乾脆對這些學生不管不顧,只提問那些好學生。這時候教師成了是“主角”,好學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羣眾演員”,很多時候是“觀眾”或“聽眾”。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生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所以他的成績也不會好。

5、還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6、還有對學生的評價,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所以,做一個好教師,就一定要確立好樸素的教育觀,明智的教師觀,大度的學生觀和科學的評價觀。要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説我們的教學應該圍繞着學生的發展而展開,所有的教學活動一定要着眼於學生、着力於學生、着重於學生的發展。即“以學定教”、“以學施教”和“以學論教”,而不應該無視學生生命個體的存在,自顧自的去講。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鐘都集中在教師的身上,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把具體任務交代下去,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控制注意力。當然還要多創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對課堂上問題提出的處理要機智巧妙,比如:旁敲側擊法、目光暗示法、變換聲調法、行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組長管理法等等,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們教師借鑑。

以上是我學習成局長《確立四種觀念,讓教育返璞歸真》的心得體會,今後我要在學習中提高,不斷豐富完善自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4opw1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