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1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而自 主、合作、探究離不開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因此,領悟和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內涵與特徵,不僅有利於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而且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是我從事多年教學的實踐體驗。

一、領悟師生互動的本質內涵是轉變教學觀念的根本

師生互動是在班級的組織形式中產生的,不僅有着社會關係中的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般屬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屬性。從課堂教學這個層面上分析,這種互動的特殊性是它內在本質內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點可具體概括以下三個方面:

1、師生互動的理解性。

師生互動是一種非直接的互動,它是以語言符號為溝通媒體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對對方及其符號的理解與領會,決定着互動的維持與延續。而教師與學生的年齡、閲歷、知識、經驗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所以有時教師意欲達成,學生卻對同一語言符號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這就需要教師明確自己表達的目的與意圖,創設特定的語境,審視特定的“符號”,調動儲存在學生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理解和意會。有一次聽:一位教師的課時,教師發覺課堂的紀律不好,便對全體同學説:“我們看哪一組的紀律最好?”一位學生卻馬上站起來説:“第二小組的紀律最好。”這裏,教師關心的是

整個課堂的紀律,示意課堂上要安靜。這位學生卻關心的是言語的表面含義,所以理解上出現偏差。可見,互動雙方有時作為中介的語言總是賦予自我理解的意義後,作出自己的選擇或行動。只有當雙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時,才有可能達成師生互動的原本目的。

2、師生互動的形成性。

師生互動既反映了教師和學生共同成為文化人或知識佔有者的同質傾向,也反映了他們之間文化類型的差別或文化品味的異質現象。但是作為教育主體的行動者,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處在不斷成長和發展之中,只是兩者發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標亦不一樣。教師關注的往往是獨特的教育效果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學生嚮往的是知識技能的獲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儘管如此,雙方都在藉助對方的交往不斷地自我建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育風格和社會影響的形成過程,又是學生學問和個性形成的過程,師生互動則是一種以成長和發展為目的的互動。

3、師生互動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並非是一蹶而就的簡單化和直線式的過程,它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就其教學活動的實質來看,它又是伴着經常不斷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來推進的。師生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篩選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發展後形成自我同一性。這恰恰反映了其內在的反思特點。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現代性的情境下,變化的自我作為聯結個人改變和社會變遷的反思過程的一部分探究與構建。”可見,教育過程始終伴隨着反思的存在,師生之間的互動就是一個不斷反思的推演過程。

綜上所述,教學互動的過程就是 “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覆過程,也是新課程理念下區別於其它互動的本質特徵。

二、把握教學互動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師生互動是實實在在表現於課堂教學之中的,從實踐的層面來看,至少有三個重要環節:

1、教師的監督與學生的自律體現在教學的組織管理環節上。 國小生年齡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師權威的影響,具有突出的依賴性和向師性特點。所以,教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教育,並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控制,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師的'善教與學生的樂學體現在知識傳輸環節上。

教師業務理論學習總結

教育教學理論是教育教學工作的先導。作為新時期的教師,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底藴,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意義就沒有基本認識,甚至連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教育教學工作就沒有什麼收效。因此,本學期,我校加強教師教育研究的理論學習,創建學習型組織,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增強教師的理論意識

我們把學習的時間、形式、內容等列入學校工作規劃,要求做到學習制度化,在學習中,要求做到三個結合,即集體學習與個人分散學習相結合、專家輔導與教師研討相結合、外地經驗與本校實際相結合。力求探討教學實際中的一些問題,及時總結。

二、通過建、定、帶、引、激等方法,把理論學習落到實處

1、建——即建立健全學習制度,每兩週舉行一次學習會,嚴格學習考評,學習前先點名,要求每位教師理論學習做到六個有:有學習計劃,有主題內容,有中心發言,有學習記錄,有心得體會,有總結提高。通過完善學習制度強化教師理論學習的自覺性。

2、定——即定學習任務(學習內容)。根據各階段的教學工作重點和教育中心任務,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習內容。每位教師在學習中。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2

法律,是整個世界,也是人類必須遵守的規則,也正是法律制約着人類,以至於這個世界不會亂套,而我所要説的“法律”,並不是哪一個國家頒佈的刑法、憲法,而是我們國小生的應該遵循的法律,這並不是一本書籍或一條法則,而是在我們面臨的困難的解決方式,而這個“法律”的編寫人正是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他們時時刻刻為我們着想,為我們分憂,所以説,才有了我們的“法律”。

作為一名國小生,説不大也不大,説不小也不小,正處於兒童轉向少年的過渡期,在這個時段裏,孩子們的身心很容易受誘惑,所以必須要保護,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校園安全和交通安全,在校園安全裏,第一,不要隨便攀爬公共設施,像我的學校,就有一座假山,每到中午,便看見許多孩子在上面爬,這種行為是堅決不行的,要是不慎摔下來怎麼辦,不要為了這一時的快感而付出了一生的代價。就算不為了自己着想,也要為父母着想啊,我們都是家裏的小寶貝,出了事誰的父母都不好受。第二,就是不要在教室裏追趕,桌椅很容易傷到我們,萬一摔倒,頭碰到椅子咋辦,頭是最致命的部位,一個不好,就要與親人天人永隔。第三,不要與同學打架,平時大家關係好的同學接觸一下可以,但不要來真的,既讓自己受了傷,又傷了感情。總之,做什麼事都要謹慎,三思而後行,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交通安全也是國小生要特別注意的,現在我們有很多的同學放學都自己回家,有幾個事項特別要注意:不要亂闖紅綠燈,即使沒人也不能亂闖,遇到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要服從交警的指揮,走的速度要放慢,左看看,右看看,確定沒人再走。還有,搭公交車的同學下車時要走車的後面,一定不能走前面,因為公車較高,司機很難看到你,一旦被公車撞到,後顧不堪設想。不但是交通安全和校園安全要注意,還有很多要注意,比如,回家時要結伴而行,不要走偏僻的小巷子,不要和陌生人打交道,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要進網吧,用現實的話來説,我們現在家家都有電腦,何必去網吧呢?不必花那冤枉的幾塊錢,再説,網吧裏大都是些社會的壞人,我看過一條新聞,某網吧裏突然闖進一個持刀的人,看都不看是誰,就拿起刀把一號台的人連捅數刀,再看時,發現砍錯了。網吧的危害可想而知。還有許多要我們注意的事……

精彩人生路,法律伴我行,相信法律始終會伴在我們左右,幫助我們平安度過一生,讓我們用人生的畫筆,勾勒出我們未來的絢麗藍圖。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3

孟子曾經説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法治”指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法治是與人治、德治相對立的。如果許多人都不受法治控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麼世界該變得如何?法治讓人講究文明,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少些人們的糾紛,使人們和諧,社會安定。

法治,無聲警察

一個未滿18歲的青少年,他的父母由於身體不好,而沒有時間管他,他便像一個流浪子一樣,整天遊着,遊着。他慢慢地迷上了電腦遊戲,為了去網吧打遊戲,有時甚至還逃學。當他沒有錢時,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母親,無論是誰説的話,他母親都會信。他就以她母親的這一弱點,來求得他的奢侈之心。他回了家,騙他母親説學校要買資料,需要交15元錢,他的母親毫不猶豫的把15元錢給了他。

他繼續逃學,並得寸進尺地向他母親要更多的錢。直到後來,學校老師知道了這件事,狠狠地批評了他,並告訴了被矇在鼓裏的父母,讓他們認真監督他,不讓孩子偷偷溜去網吧,然後讓學生幫助他,讓他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一種這麼可貴的東西——情感!

法治,知心朋友

説到國小,我便想起了我的一位同桌,她。。。。

我每次出教室的時候,總感覺有一件不好的事要發生,當我回來的時候,發現我的一支筆不見了,反正是一支筆,我也沒去探究了,但後來,這種情況出現很多回,我就發誓:這件事我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有一次,我假裝出去了(其實我在牆壁邊謹慎地望着)。突然,我看到我的同桌,趁有些人不注意,悄悄地從我的位子裏拿出一樣東西來。我便跑去告訴老師,要老師為我做主。

老師把同桌叫去,同桌進教室時眼睛紅腫着,後來,老師安排他一個人坐,並讓她父母好好教育她,讓她改正偷東西的行為。

法治,法治,就是這麼厲害,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它看在眼裏。

法治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治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4

學校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師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的合格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觀念中轉變,培養學生的能力,挖掘個性潛能,教會學生學習,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通過本書學習,使我成長了不少。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重視不夠,實行“填鴨式”教學,以應試為指揮棒,注意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但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身潛能得不到發揮,個性特長得不到發展。要培養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之路。

過去考試成績只反映以記憶力為主的考試能力,這種能力是機械式重複記憶的結果。根本不反映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動力,對於我國的教育現狀,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多一點危機感的好,更應該多一些啟發式教育,注意學生的個性、思維、想象力的發揮,目的是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教育追求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激發和培養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

知識,消極地存貯知識。因此,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除具備優秀的品格、過硬的業務水平和紮實的語言基本功外,教師更要端正教育觀念,轉化教育思想,正確認識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 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創新教育需要創新型教師

創新教育從形式方面來説,創新教育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格局,對傳統教育要取其精華,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挖掘人的內在潛能為宗旨,弘揚人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説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從教育內容方面來説,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過程中,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能力。實施創新教育,首先要解決教育觀念,其次教師必須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再次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的素質。創造型的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往往喜歡使用靈活,更有實踐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傾向於採取“建設性的行為”來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各學科尤其是實驗教學中,教師採取“建設性的行為”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其實施空間很大。注意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從而形成創新的實踐能力,應培養學生從想説、想問、想做,發展到敢説、敢問、敢做,最後達到會説、會問、會做。這個過程要求教師要採取多種有效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推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三、樹立“發揮潛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它要求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素質教育的性質不是一種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體學生,是一種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後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師生距離,使每個學生特長都能得到發揮,真正體現發揮潛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教育的過程本是教師和學生不同生命體之間的信息交流,這信息不僅有知識的內容,更有情感的藴涵,我們常會發現學生因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努力學習他的課,這説明融洽的師生關係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説:“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良好的教學氣氛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或前提的。”教師關愛學生,滿腔熱忱,耐心細緻地對待每個學生是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的關鍵,特別是對傳統教育中被稱作“後進生”的學生,教師更應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竭力地發現他們的優點並加以表揚。“愛人者人恆愛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會以更大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學習,在課堂上也才能踴躍思考,勇於爭辯,勤於動手。

五、培養自學能力,為終身教育打好基礎。

在現代社會中,知識的飛速發展和個人領會吸收之間存在矛盾,

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一輩子夠用。因此,終身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師十分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培養他們在綜合、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創造能力,使學生在自學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師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狠下功夫,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定能夠培養和提高的。

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5

為加強系統專門化隊伍建設,提高監管隊伍依法監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系統法制人員的業務水平,__日至__日,市局組織系統相關人員赴___開展法制工作培訓,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

培訓雖短,但給我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五天來,我認真聆聽了等人就中國法制社會、職務犯罪、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以及證據的基本理論等知識的講解,增強了我的法律應用能力,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法制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建設一支過硬的行政執法人員隊伍,加強法制理論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在我們現階段行政執法的過程中,雖説我們已經在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規範行政執法程序,清理行政執法依據,不斷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的力度和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手段,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事實上,在我們的執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法律法規的制定上有一些不完備的情況或者漏洞,行政執法隊伍業務水平有待提高,行政執法監督亟待加強等問題。而且,從行政執法部考,試大網站收集門人員的角度來説,只有整個行政機關的大多數人員都有了依法行政的思想意識,自覺地行動起來,這些自覺地的行動才會匯聚成一股洶湧的力量,推進依法行政事業向前發展。從這個層面上來説,加強法制理論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二、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這次培訓,老師除了講藥品監管相關的專業法律知識,也講了一些證據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案件審理等相關的法律知識,這些法律知識由於平時在藥品、醫療器械監管中用得不多,所以也不是很熟悉。但是通過老師的講解,發現其實這些法律之間還是有一定的關聯,在處理一些案子的時候,需要對這些法律融會貫通。因此,我覺得平時除了要學習本部門的法律外,也要掌握其他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案件審查工作。總之,這次培訓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提高工作的理解力、執行力和創新力;而且也是對自己以往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三、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學以致用,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應用,通過學習結合實際,立足崗位創優,把所學的東西轉化為工作開展的思路和方法,促進工作取得實效的本領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這才是培訓的根本目的。作為一名法制人員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已身上的責任更加重了,要確保每一件經手的案件均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法規正確;質量上嚴格要求,精益求精,力求無錯案的發生,使每一個執法案件都經得起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應該説,這次培訓使我認清了自己崗位的重要、認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拓寬了視野,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職責,嚴把案件審查關,充分發揮法制員的作用。

四、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但在當今社會裏仍然充斥着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腐蝕。作為一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人員,我們應該深知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特殊性,面對各種誘惑,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擺正思想,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訓中,老師關於預防職務犯罪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職務犯罪的危害性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必要性。通過培訓,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風、制度、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思想上築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

現代社會是知識競爭的年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的知識,才能到達新的高峯。這次培訓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學台,營造了”我要學“、”認真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6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教育圍繞着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所面臨的挑戰是當代科技的發展和人才的競爭。例如: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將把素質教育從經濟社會的邊緣推向經濟社會的中心;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課程的開發,將對傳統的教學過程從理論到實踐提出挑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轉變將擺上日程,必須在增加投入與開拓中國小生能力、素質上尋求解決辦法;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教育,必須解決連串的新問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基礎教育不僅要面向國內市場,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對基礎教育的質量要求將更進一步提高。

面對新的形勢,教育在體制、結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等諸多方面相對滯後,“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的傾向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發展,不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提高國民素質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搶佔制高點的關鍵,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

目前,我國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採取了一系列宏觀上的重大措施,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學聯考制度、實行高校擴招等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進程。但推進素質教育除了宏觀上的戰略決策外,在微觀上,還必須解決一個“瓶頸”問題—建設一支善於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育觀念現代化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先進的教育觀念最終要由教師落實到學生身上。很顯然,沒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先進的素質教育理念就難以落實到學校具體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去,更無法有效地改變教師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模式。教師面對的是學生,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改變的就不僅僅是學生的外部,而是學生本身,即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所要做的,全都要通過學生自己去最後完成。醒悟了這一過程,教師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

主人和主力其實是學生本身。那麼在實踐中,教師如何用正確的學生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呢?

我認為:

1、教師要塑造學生,而不是“克隆”學生

塑造學生就是通過各種育人手段,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能力,哺育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人格,使他們“百花齊放”、“千姿萬態”,成為各色各樣的人才。“克隆”學生,就是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以一個模子,一種方式,一標準把原本千姿百態、生動活潑的孩子都加工成“標準件”“通用件”。在教育實踐中,不少教師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確的觀念將什麼都統一起來,有的甚至連鼓掌也統一起來,統一節奏,統一行動。鼓掌本身是自由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統”的結果是將人的情感也統掉了。這就叫“克隆”學生。從國小到大學的訓練模式使他們養成了一個尋找標準答案的思緒習慣,他們在想:老師的標準答案是什麼呢?他們關心的不是自己怎麼想而是老師怎麼想,然後才好與老師“保持一致”。這樣“克隆”出來的學生,不可能有創新精神。這難到不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警惕嗎?

陶行知告誡教師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裏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段話對我們教師應該是一種提醒和啟發:不要嘲笑學生,即使他們在某些時候顯得很笨或者表現不好,教師如果能換一種眼光,換一種角度來看待這些學生,就會驚奇地發現他們是多麼地有個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觀:強調“多樣化”

教師的學生觀與人才觀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這裏討論的學生觀主要是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人才觀主要指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標準來評價學生。調查顯示,在相當一部分教師的觀念裏,學習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師不贊同“學習不好總是要被社會淘汰”的觀點,因此,許多教師仍然注重分數的作用,71%的教師多多少少有些擔心“提倡不追求高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有些教師看來,聽老師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有的老師甚至認為:老師的話對學生應該具有法律的效應,學生可以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有一條缺點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聽老師的話。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他們的教育行為方式是:“我講你記,我説你聽,否則,扣分不及格、留級、處分……”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聽老師的話,按老師的教導去行動的學生,就受到嘉獎,其結果是一部分學生唯唯諾諾,一部分學生激烈反抗。培養了聽話的“馴服工具”或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師的教育觀念裏,好學生應該是“全優”的,各方面都應該是“尖子”,這才叫“全面發展”。他們的所謂全面發展實際上是“平均發展”。這種人才觀不允許或看不到學生由於天賦或愛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現缺陷。他們看不到特長對於人才發展的意義,有時甚至用限制特長來謀求平均發展。

總之,新的學生觀要求教師從一種全面的、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學生,正如美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署對優秀教師提出的要求那樣,“熱愛學生,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承認學生有不同的特徵和天賦並且善於使每個學生全部學到知識。同時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的潛能。”。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才能做到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用知識的力量和人格魅力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仿效。

教育的觀念心得體會篇7

觀念一般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它屬於同社會存在相應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客觀事物在人們的頭腦中的反映。就像恩格斯説的,觀念從“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活着,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

教育觀念是指人們對教育問題的認識的看法,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系統。

1、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發展的先導。

教育觀念的先導作用也已被教學改革的實踐部分所充分證明。如果教育觀念不改變、不更新,一切將難以取得好的突破。

2、教育觀念的轉變是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育觀念轉變的緊迫性首先來自時代和形勢發展的需要。 其次,教育觀念轉變緊迫性也是由於教育觀念相對滯後的總體現狀所決定的。

3、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核心。

隨着對教師素質研究的不斷深入,把教育觀念放在教師素質結構的首位已經形成了共同的意識。

教師要改變心智模式必須立足於系統思考和共同願景。事物的複雜程度有時讓人感覺到無能為力,而系統思考可以克服這種無力感,看清複雜狀況背後的結構,分辨出高槓杆解與低槓桿解的差異所在,形成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教師要不斷觀察事件發生的環狀因素和互動關係以及學校發展變化的過程,而非片面的個別事件,避免為立即解決問題而忽略問題的整體性。同時,必須建立共同願景。共同願景不但是建立在每個人的個人願景基礎上的,而且是在鼓勵成員不斷髮展個人願景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在匯聚多數教師的意願、凝聚集體意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在共同願景的激勵下,每個人儘管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為了共同的願景,這樣,教師專業發展才有實際意義。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工作與學習之間常出現矛盾,科研能力不足,學習力不強。這是因為教師之間沒有形成同伴互動,任何一個教師都不能脱離羣體而工作。教師羣體的文化對教師的專業成熟也同樣重要。長期以來,在討論學習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時,不少人傾向於將教師的學習定位於個體學習,忽視了組織學習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重要性。這種缺少互動、缺少組織內外知識交流的學習,很容易造成學習資源的侷限性、學習方式的單一性,進而造成教師心智模式的侷限性。因此,教師應該建立共同願景和系統思考,形成學習團隊,通過團隊組織之間的合作、互助學習來共同提升,減輕教師個人的負擔。學校是教師成長的場所,只有當教師認識到自身的專業化實踐是以學校這一組織為背景,以教師之間知識共享為基礎的組織學習過程時,才可能打破個體知識與思維的侷限性,在開放而非封閉的情景性合作學習中獲得專業化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8gmo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