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多篇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1

本學期,我校積極開展“美文美讀、經典誦讀、大量閲讀”的讀書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校師生迅速行動起來,校園內掀起了讀書背書的熱潮。學校制定了讀書活動方案,各班根據學校的方案實施落實,兩個月下來,學生的讀書熱情高漲,讀書的氛圍日漸濃厚,經典詩文、名著走進了師生的生活,陶冶了情操,啟迪了智慧,提升了內涵。

讀書成果的檢測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在時間上有所保證,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要養成習慣。為了讓讀書的時間專時專用,每天都有一位校領導巡視檢查,現在,師生都已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每週一、三、五早讀時間,各班早早地就打開多媒體,同學們會自覺地誦讀起來;每週二、四早讀時間,從每個教室裏都會傳出誦讀古詩文的聲音;每週的二、四習字時間,會看到每個教室裏師生在認真地閲讀,讀書活動在我校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為了激發讀書興趣,讓各班之間互相學習,我校就每項內容進行了階段性檢測,每次都由各負責老師全體參與評價,通過逐班驗收評價,從中發現別人的一些好的做法,達到改進和提高的目的。期會考試前,對美文誦讀和古詩文誦讀進行了檢測和量化打分,期會考試後,專門對課外閲讀進行檢測,為了培養和激發同學們的課外閲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閲讀品味,檢測分兩種形式進行,首先是書面形式檢測,每班就同讀一本書的內容寫出自己的讀書收穫,從交上來的作品內容上看,同學們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第二種形式是課外閲讀知識競賽,同級四個班選代表參加,分個人必答、集體共答、搶答、風險題四個環節,從競賽中不但能看出學生的閲讀面和閲讀量,還能訓練學生合作能力和應戰能力。把我校的讀書活動推向深入。

總之,讀中外經典,師生共成長,讓閲讀成為習慣是我們的不懈追求,通過開展讀書活動,書籍成了學生的重要夥伴,中外名著走進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良好的讀書習慣正在形成,讀書活動的成效正日益顯現,但是,讀書活動畢竟剛剛起步,還有待規範,措施還有待加強。今後,我校將在充分研究、積極實踐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建設書香校園,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努力奮鬥。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2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閲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説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國小數學教師讀書筆記。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得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

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

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悦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

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得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3

市工商局於今年月份起在系統幹部職工內開展了“我喜愛的一本好書”讀書活動。也許我孤陋寡聞,據我所知,一個行政部門開展這樣別具一格的讀書活動在我市還是頭一家。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比較熱衷於搞“活動”的一個國度,活動幾乎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活動也不失為提高效率的一種好方式。但問題的關鍵是舉辦活動的目的和活

動的內容。社會上的諸多活動我們實在不敢恭維。讀書活動也一樣,有些讀書活動是應景之舉,是擺花架子,是製造一種外部效應。所讀之書是規定之書,讀罷之後要寫出規定字數的讀書筆記,還要輔之以考核獎罰之手段,於是乎,讀書者為完成任務,或自己爭時間搶進度或讓他人代勞摘抄書中篇章段落,如此,在上級檢查驗收之時,在年終總結之中就有了內容。至於讀書者真正從書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市工商局的讀書活動是別具一格的,首先讀什麼書?沒作統一規定,是“我所喜愛的”。這種看似自由的閲讀,其實正是對閲讀者的閲讀品位的無形檢驗。其次,要求閲讀者寫讀後感,並與報紙聯繫開闢欄目公開發表。這樣一來就把讀書真正落到了實處,因為讀後感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要有所感,就得細讀,就得細想,想好了還得寫出來讓大家看,你還得説得準確、有理,有一定深度或高度。這一系列的“反應”過程,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第三,這樣的讀書誰也不敢敷衍,誰也不敢見“書”就讀,他得有選擇,有辨別,選擇和辨別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

行文至此,我得對市工商局的領導們説一聲謝謝,謝謝他們對文化的重視,對好書的尊敬,對職工的精神生活的關心。工商部門是執法機構,在現行的社會環境中,被請吃請喝是難免的,朋友應酬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風俗是難以抗拒的。讀書之舉,至少為這種風俗注入了新的內容,增添了雅的成份,讓職工們少了點煙酒味,多了點書卷氣。酒攤場上一旦有了書香飄散,酒氣煙氣就不再那麼燻人了,於人,於單位,於社會不亦樂乎?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參加了鄉舉辦的在xx的讀書活動,聽了五一班的王老師的課,老師上課有層次,先讓學生學習序部分,接着學習書中的容,賞析文章精彩片段,整個過程有梯度,可看出老師着實準備了,我唯一感到上課缺乏生動,生的積極性沒調動起來,如何解決這問題,使課堂效果更理想些,我想從以下方面來説。

一,師應注意適時適當的評價

別人講話,其他的人應注意聽,並有所思考,上課時更應如此,並積極發表建議,老師更應如此,老師不僅對生的知識點做準確的判斷,更應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而作適時適當的評價是必不可少的,老師的評價語言或是激勵性的,或是啟發性的,或是思考性的,或是鼓勵性的,總之只要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有別樣的收穫。

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上提出師為主到,生為主體已多年,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但實際教學中落實情況卻並不如此,經常是師講得多,生説的少;老師是演員,生是聽眾,因此課堂氣氛死氣沉沉。而一切優課都是學生潛能自由發揮的課堂,是積極性參與的課堂,是學生小臉發紅,眼神都想説話的課堂,這樣的課堂就要求我們教學方式,問題設計須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性格興趣特點來安排。我們設計的問題要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感覺,不能師總是抓住不放,讓他們充分發揮,表現自己,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5

一本書便是一個世界。打開書,推開這個世界的門,便會發現其中的精彩與奧祕。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書本是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研究的成果和生活的體現,通過讀書,來向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讀書開闊人的視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的發展都是相互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

經常讀書的人,一眼就能從人羣中分辨出來。特別是在為人處世上也會顯得從容、得體; 經常讀書的人,一般不會亂説話,言必有據,而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有高智商,做事會思考,恰到好處地應對未知;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能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地拒絕盲目;

經常讀書的人,他們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過的,很少犯錯誤。這些都是平時乏讀書的人所欠缺的。

我希望能把樂讀尚學的宗旨作為一項習慣保持下去,在單位中形成一種多讀書,讀好書,終身讀書的氛圍,讓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也希望讀書活動可以成為一個改變奶牛育種中心,改變我自己的新起點,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一分收穫。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我們堅持閲讀,在書海中倘佯;讓我們善於讀書,充實我們的知識;讓我們讓我們與書為友,常伴左右。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6

讀書對於學生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讓孩子真正的讀好書,是許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一件事,也是許多學校的讀書活動流於形式的一個原因。搞好讀書活動的方法很多,我認為重點要抓好兩件事,一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二是指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

為了活躍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我校開展了教師讀書活動。旨在讓教師在讀書活動中提升自身修養,便於指導工作。同時,為了提高師生的文化底藴,讓學校內充滿讀書的風氣。特自此總結一下我校教師讀書活動:

本次活動以“創建讀書校園”為主題,逐步增強學生文字素養,培養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我們要求教師利用午休時間與同學一起讀書,共同學習,閲讀學校給老師規定的參考書目,並要求教師寫下大量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在開會時相互交流參考,完成了兩百多篇閲讀心得。

在學生羣體中,學校利用廣播站和宣傳欄,評選出每週一個“讀書之星“、舉行朗讀比賽,組織班級讀書會,充分利用語文課,由語文老師組織,開展讀故事,演話劇和演講等文化活動。同學們談到了閲讀的收穫,向大家推薦好書,並介紹了自己在家讀書的情況。在學校的號召下,不少同學參加了徵文比賽。全校同學熱情高漲,參與面廣,文章質量高,有60餘篇習作被刊登在校園刊物《星星雨》上。

各個班級還根據各班情況制定讀書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

學生對讀書有了興趣,才能主動找書讀,才能真正讀好書,主動讀書與被動讀書的效果差異是顯而易見的。要讓學生對讀書感興趣,首先老師要對讀書感興趣。國小生對世界的認知很多來源於觀察和模仿,來源於身邊之人的言行舉止。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最具權威、最具時效性的。其次,要以書中的內容影響學生,學生對書中的人和事有了興趣,對書中的知識充滿憧憬,自然就想去讀書,去了解更多的知識。再次,要舉行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讀書的好處。

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如何去讀書,告訴學生讀一本書,要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書中的內容及主要人物的事蹟、精神品質,要學會在讀中感悟、讀後思考。

書香讀書活動心得體會篇7

通過學校的培訓和自學《教師第一課》這本書,讓我深切地體會到,教書育人,就要堅守師德最起碼的底線,就要恪守教育的良心。做教師不容易,做一個秀的教師更不容易。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修煉。

“閲讀教育大師”一章引領大家走進人類一流偉大教育家的心靈。周國平説:“閲讀是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藉此把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佔為己有。”《道德經》有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意思是道德厚重的人,比得上嬰兒。也許,走進和閲讀一流教育大師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更豐富更成熟,而是能讓我們如大師一樣,對教育、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永葆一顆赤子之心。

在學習了眾多的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後,我深切地感到,要想當好教師,首先要學會做人,教師本身就要好好的修煉自身,我們是不可能教給學生自己沒有的東西,教育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就是言傳身教的結果,教育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影響的結果。

所以,教育者身上具備的一切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生的。孔子一生謙虛好學,他在教育自己的弟子的時候,也總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和影響他的弟子的。陶行知主張的“生活教育”以及“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其核心都是在強調要在道德修養方面下功夫,認為道德理論和倫理觀念只有落實在行動上,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可見,如果教師沒有一個高尚的品行,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又怎會帶給學生健康的教育呢?教師不好學習,不思進取,又怎會教出博學上進的學生呢?所以,教師要先修煉自身,從道德修養到學識素養全方面的豐富自己,為自己能給學生樹立榜樣而努力。

“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則介紹了教師應該怎樣表達、溝通、交往。教育是創造人生幸福的事業,這種創造往往通過教師的大愛聖心以及由此生成的美麗生動的語言去實現,往往通過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去實現。

一位禪師的話或許能與你產生共鳴:“當你像佛陀那樣慢步行禪時,你把自己的平穩、堅定、解脱與喜悦印在地面上。你有盡情享受這麼做的權力。你的腳就像一個印章,像皇帝的玉璽一樣。我們看見解脱的印記、幸福的印記,以及生命的印記。”

總之,通過閲讀這本《教師第一課》,再看看為教育事業而獻身的先進教師,我不由得暗下決心,要在教書育人的這條路上走的更精彩,我要把我全部的愛給我的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9dpj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