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多篇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多篇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多篇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1

在這學期的頂崗實習期間,作為一名八年級的地理教師,我認真學習了國中新《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新《課標》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要求。首先,新《課標》在地理課程目標定位上有了變化,定位於“使學生具有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地理課程所追求的培養地理學科專家那樣去確定目標,這是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昇華的本質特徵。其次,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的內容昇華本質表現為:關注學生生活發展及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內容。第三,地理教育從實踐層面看,在新《課標》中從三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得以昇華,其昇華本質顯得地理教育越加具活力和魅力。地理新《課標》對我們的要求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構建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

一、對於教材新的感受

國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教會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終身有用的地理。新課標地理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學習出發,構建現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學科發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課程。他側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聯繫生活,感悟知識。展開一個地理知識內容,首先考慮學生的生活情境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地理。並應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小知識解決大問題。新課程標準還特別注重要使學生具有初步地理素養,愛國意識,全球性認識,更加註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構建開放式地理教育。

二、對於開放式課堂結構的學習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中心,封閉的課堂是學生活動的唯一陣地,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教師預先設計的程序之中,缺乏自主性、積極性,因而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新地理課程理念要求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主張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和價值,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材特徵,從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法,開放課堂,充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創造主動、深入學習地理問題的機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中獲得有用的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鍛練動手、動腦能力,初步獲得了人生的體驗,學得了繼續學習和探究問題的方法,並且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學會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這些無疑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三、對於新師生關係感悟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在課堂是不斷地向學生灌輸教科書中的知識,教師的講授就是權威的結論,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慢慢地“消化”,師生之間缺乏合作、互動,相互交流,師生關係是一種明顯的不平等關係。

地理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學過程是學生進行認識活動從而獲得發展的過程,認識活動的承擔者是學生,而國中學生往往具有半幼稚和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衝動性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的心理特徵,往往不能全面評價自己和別人,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合作意識,要“擺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達到新課程強調的師生間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互教互學的境界,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以實現教育“雙贏”。課堂上,以微笑對待每一位學生,允許他們提出任何質疑,哪怕是幼稚可笑的問題,以大海一樣的胸懷接納每一位學生的“邪端異説”,以朋友的身份對待他們的“錯誤”。讓學生在寬容、輕鬆的環境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總之,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份信任,一份鼓勵,一次機會,多給一點關愛,師生間應該建立起平等、親切、和諧的關係。

四、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地理老師應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課程是教學的載體,是教學存在的依據。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以及實施課程必要而直接的條件。課程需要良好的課程資源來支撐,沒有課程資源也就沒有課程而言。因此,新課程強調要積極併合理地利用學習校內外各種地理課程資源,使其為教學服務,提升教學質量。人們常常誤以為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編寫教材、開發課程資源是學科專家的事,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就是搬教參、教科書。這樣教師就成了教科書的機械執行者,也就喪失了課程意識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力。就地理課程而言,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物質和條件的總稱。地理學科所具的物質,使其擁有極其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學生的經驗、生活環境、地理教學設備設施、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等等。如果能充分挖掘這些來自課內外各方面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對教學是大有裨益的。可見,地理教師要承擔起課程資源開發者的角色,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另外,新課程對地理教師還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師只有通過不斷深入地學習,提升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髮展,不斷創新。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6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學工作中,我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了更好的搞好以後的教學工作,現對本學期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工作情況

1、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學生興趣、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2、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特別是在複習階段,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

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

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

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二)經驗和體會

1、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為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伊始,向學生提出地理教學三步走。預習、學習、複習鞏固。效果不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

2、改變授課風格,運用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解決學生課上出現的問題,營造活而不亂的地理課堂。

3、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在地理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狀態,經過認真的分析、思考,才能體會教材中藴含的知識,產生探索地理世界的興趣,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獲得相應的能力。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時儘量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

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徵研究,瞭解他們的知識、能力基礎,從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同時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針對他們的具體情況給予了耐心幫助,鼓勵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現結論,如地理名稱、概念、事實、原理等,使他們基本達到教學要求。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採取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創造和探索能力。

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積極創設學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學習過程,並且注意將知識內化為不同的層次,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同時,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幹,富有創新精神。

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的實際進行分析,能夠使學生對地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通過一學期教學,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識圖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注重地理學習方法的傳授

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學中注重方法的傳授。地理概念和規律是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關注地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學習地理規律。既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避免靠單純機械記憶的方式學習地理,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要使學生學的更好一些,並且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方面的作用。

(三)問題和教訓

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中學的知識系統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課後反思不夠及時,教的學生多,又時對個別學習主動性不夠的學生督促不夠,這些都有待改進。

(四)今後努力方向

1、以學生為主體,注意基礎知識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地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法

3、重視地理知識的應用

4、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總之,我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學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爭取在新的一學年,取得好成績。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3

這學期上了陳朝萌老師的《物流地理》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通過老師的課程,我也體悟到很多的道理和學習方式。使我感受良多。

在他的教導下,我最大的感受是,陳老師對事業和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老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溶化學生心頭的冰霜,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聽了陳老師的講座,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思考:傳統課堂上,我們教師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以成人的思維來備課、上課,“把自己清楚的‘説給’學生清楚、明白”,學生被動學習,而且不會有創新思維。新的教學理念是以發展學生的終生成長為理念,完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開發學生學會學習為主導,教師裝作什麼也不明白,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而陳老師正是這種新的教學理念,發了一張張案例分析給我們,讓我們討論並上台發言,這一舉動,不但鍛鍊了我們演講的能力,總結的能力,還讓我們努力克服怯場的不良習慣,為了全組,我就得做好充足準備。

在我看來,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本人在地理課堂學習中,看到陳老師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陳老師不再僅僅去教,而且也通過對話被教,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師生共同對整個成長負責。對教學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意味着合作性意義建構,它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過程,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僅是單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過程。陳老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學習的興趣和願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學生具有好奇心,這正是追求知識的原始動力,是求知慾的嫩芽。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會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並由興趣發展為熱愛,由熱愛進一步發展為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會提出各種各樣看似無稽實有深意的問題。這時,陳老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正確地引導他們多問的習慣,作饒有風趣的講解,並以豐富的感情色彩去組織學生的探索活動。使我們更深入的學習知識並理解他們。

課堂上一個寓意深刻的實例,如孿生姐妹竟有妹妹比姐姐還大一天的怪事;一個耐心尋味的設問,“如向西越過一百八十度經線時期一定要加一天嗎”;正午站在北迴歸線以北的人的影子是否永遠朝北”: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假如向比鄰星打個電話,八年半才能聽到迴音;一段繪聲繪色的描述,如對哈雷彗星發現過程的描述;加上教具、圖表、照片大合理使用;陳老師過硬的基本功,課內外幻燈、錄像的放映;教室樓道地理圖片和地圖大布置等等,這些學習情境的設置,能使我們沉浸在地理情境之中,情隨境生、情緣物發,使我們不僅在情感上同時在美感上也受到薰陶,產生滿足感、回味感、維持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保持旺盛的求知情緒。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4

通過一段時間的網上學習,我對地理課改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網上專家研討、骨幹地理老師現身幫教以及地理老師們的互相交流取經,我收益匪淺。

一、要讓學生學得會,就要創設恰當的教學情景。

要鑽研教材;把靜態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動態的教學目標;理清楚重點、難點,才能選擇恰當的教法、學法,才能恰當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美、文字美、動畫美、語言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並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大陸漂移假説時,先讓學生講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發揮圖像作用,形象生動教學。

用多媒體把相關的地圖、圖片呈現出來,再配合地理填充圖冊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佈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因此,教學中,要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佈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閲讀《六大板塊示意圖》,注意六大板塊的範圍及其邊界,然後閲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佈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充分利用課本中設計的“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材料收集和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合作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多變的天氣》教學時,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天氣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城市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天氣符號,還鍛鍊了學生讀圖、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可以教學生編口訣,順口溜等,方便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好學地理。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髮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鬆、愉悦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

四、俗話説“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我們要改變整天坐在教室裏學習書本知識,要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中,進行實地考查。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地理知識可以在生活中運用。

通過這次培訓,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課堂實踐中,並作到多學多思多改,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力爭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地理老師。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5

手邊這本《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解讀》陪伴我已兩月有餘,每每想要着手翻閲,總是被它的厚度(全書共259頁)所嚇倒。11月份的一個下午,終於靜下心來細細翻閲,才發現這本書的妙處所在。這本書新課程標準解讀的全面而到位,而且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專業著作,對於工作在一線的高中地理教師,更是一本難得的高質量高水準的工具書。書裏花了大量的篇幅,收錄了大量的基於新課程標準下的教案。不僅為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課堂指明瞭方向,更教給我們如何具體去做。現將讀本書的收穫總結如下: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基礎教育課程承載着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規定了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在立德樹人中發揮着關鍵作用。20xx年,教育部啟動了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關於課程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強化了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關於學科課程標準,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更新了教學內容,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

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確定,有其堅實的地理學基礎,它們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同時又具有一定的跨學科性。這四個學科核心素養之間關係非常緊密: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內容藴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包含着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等。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的兩大突出特點,由此形成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分析和理解地理過程、地理規律、人地關係的重要思維品質和能力。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運用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感悟、體驗現實世界中人地關係的重要途徑。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看,高中地理課程結構進行了較大調整,新的高中地理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組成,其中“自然地理基礎”是對“地理1”的加深,前者的內容要點在“説明現象”,後者的內容要點在“分析原理”。“區域發展”是對“地理2”的拓展,圍繞人地協調繼續展開。“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是全新的一個模塊,是從地理的角度落實國家安全教育的舉措。例如:“地理1”中的1。1主要學習地球的宇宙環境,而“自然地理基礎”中的i—1。1主要學習在這樣的宇宙環境下,地球的運動特徵及其地理意義;“地理1”中的1。4主要學習如何識別一些地貌形態,而“自然地理基礎”中的i—1。3主要學習如何用內力和外力作用來解釋地貌的成因。選修課程有9個模塊,與實驗版課程標準相比,它進一步考慮擴大學生視野,關心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提高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國家安全意識,以及培養學生興趣等方面,增加了“天文學基礎”“政治地理”和“地理野外實習”3個模塊。

在新的地理課程標準下,固有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當下的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改變,尤其要重視問題教學。所謂問題教學,是以問題為線索,以創設問題情境為開端,圍繞問題的解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包括創設情境、提出與分析地理問題、提出地理解決方案以及展示評價四個部分。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加強地理實踐,將實踐的內涵提升到行動落實的層面,並從提升素養的高度強調實踐行動的重要性。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選擇與學生生活貼近、與社會貼近的身邊的區域作為活動的落腳點,組織學生帶任務、帶問題實地考察,使用觀察、調查訪談等方法獲取第一手信息,進一步對所學知識進行理性反思和總結。最後還應在授課過程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

總之,作為一線老師,我一定要積極學習並努力實踐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順應國家對新一代人才的要求。我相信:沐浴着課改的春風,我一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6

在高中的各門課程中,地理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嚴密性與邏輯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動與靈活。因此,學習高中地理就要針對不同的內容,分別採用理科或文科的學習方法。下面主要介紹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規律。

一、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於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理解運用,聯繫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還應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學習人文地理側重於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

二、圖文結合,易學好記

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必須重視地圖,識圖、用圖也是地理學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插圖,與文字配合,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學習時,不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學、好記好用。

例如,“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內容,必須結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圖像來學習,才能闡述清楚,理解透徹,遇到相關知識的試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順利解答,脱離了地圖是難以弄懂和解答這類問題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進程”內容,結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和“上海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展圖”學習,使我們比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記住城市化的三個主要標誌。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運用地圖記憶地理知識是最準確、最牢固、最有效的記憶方法。地理內容紛繁複雜,但幾乎所有的地理知識都源於它在相關圖上的位置。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鐘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裏,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這樣,當我們解答地理問題時,頭腦中就能浮現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圖:“地球運動”,“大氣分層”,“山河分佈”,“洋流流向”,“國家位置”,“鐵路幹線”,“工業中心”……於是,我們就可以從中準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書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於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複耗時,枯燥無味,知識容易張冠李戴等弊病。因而從整體效果上看,圖文結合實際耗時並不多,效果卻很明顯。同學們學習地理,應該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圖”,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識聯繫,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的學科特點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的側重點是掌握“有什麼規律?”“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國中地理更多的是學習“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事物”“有什麼特點”等問題,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記憶性的內容,因此其學習方法的側重點就是解決怎樣科學地、高效地記憶這些地理事實材料。

而高中地理側重解決的是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探究這些規律的形成原因來為形成人類的相應對策服務。也就是説,應側重於通過多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那些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出一些規律,從本質上掌握其成因,最後形成人類生產生活的相應對策。可見,高中地理的學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記憶,是應用而非記憶。

2.無論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現為以人地關係為主線的顯著特點,幾乎所有的地理問題都跟人類的生產、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學習地理必須緊扣這條主線。

3.許多地理問題都有知識與能力的跨學科特點。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與數學、物理、生物學科聯繫較多,人文地理主要與政治聯繫較多。對於我們面臨的大學聯考大綜合考試意義尤其重大。

4.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國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國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國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國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複習一些國中地理的知識。一是可以抽點時間(讀報刊雜誌的時間即可)瀏覽一下國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佈、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國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複習國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國中知識的有機聯繫,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四、小結: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律介紹

1.哪些內容應成為學習的重點內容

⑴地理基本概念。

①能説明某種特點地理現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低氣壓、高氣壓、地球的自轉、公轉等

②反映某種地理事物類別的特定概念(對這類概念特別要注意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分析)

⑵地理基本規律與基本原理。

地理事物的時空分佈規律及其成因分析。

⑶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線的分析應用、各類經濟圖表的繪製與判讀、各種地理示意圖的繪製與判讀、圖文轉換與圖圖轉換能力等等。

⑷地理內容的文字邏輯表達能力

⑸收集、整理地理資料的能力

2.怎樣高效地掌握上述學習重點內容

⑴用理科思維的方法學習自然地理。

①充分運用圖解法,從三維空間的角度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

②用跨學科的知識解決地理問題

⑵注重各類地理圖表的表達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轉換關係

⑶用文科思維方法學習人文地理。

所謂人文地理主要指下冊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與自然地理的學習有較大的差異,它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社會生產活動,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各社會生產部門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什麼會沿着這樣的軌跡發展,人類目前面臨的怎樣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經濟的角度多因素的分析各社會生產部門佈局的合理性、科學性,這部分可能與政治課的內容有較多的聯繫,同學們應該把政治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地理學習上來。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7

19、20、21班的地理課程,為了抓好教學,本着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課前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作業並複習,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具體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認真備課

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鑽研新課標,根據教材的特點,如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二、重視課堂管理

做為一名教師,我十分清楚課堂管理的重要性。我深知,有了一個科學的課堂管理,那教學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為此,我十分重視課堂管理,在課堂上向45分鐘要質量。一般我一進課堂,就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影響全體學生,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上的我課,然後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把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完,把難點剖析清楚。接下來學生的精力開始渙散了,課堂秩序有些不穩定了,這時我來個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至於簡單易懂的知識,我一般是讓學生相互討論來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不錯。

三、虛心學習,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

一個教師最先被要求的往往是他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是做一個成功的教師,還是成了一個誤人子弟的教書匠?我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多次的聽學校各位老師的公開課,讓我有了學習觀摩的機會,取其之長,補己之短;多次的組內教研活動,讓我有了檢查自己的時機;通過樑永祿老師,張鬱老師的盡心指導,各位組員的大力幫助,改變自己,提高自己。要“備好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評好每一堂課;反思好每一堂課”成了我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途徑。

四、教學中注重培養、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這是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特點,我在教學中經常圍繞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如: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資源觀和人口觀等。比如在講到“西藏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時,以課本中的地圖為素材,進行探究,並對課本知識進行了拓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地理讀圖分析技能,又發展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以上我在本學期的工作總結,成績是肯定的,但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努力,虛心學習,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聽地理課心得體會篇8

在這學期我參加了國中地理培訓班的學習,培訓內容很多,勝過我多年的學習,我們是通過網絡,有幸聆聽了多位專家的講課風采,聆聽專家們的教誨,感觸很深,收穫頗豐。我深深陶醉其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一、聽專家們的報告,提高了教育認識,昇華了教育理念

教育要發展,要有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要每一位教師“心中有愛,眼中有人”。也就是必須堅持“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必須確立“主人、主體、主角”學生主位觀,在教學中必須強化“教學生學會學習”的科學行為。

有愛才有教育,有愛才有動力。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真正熱愛我們自己的教育事業了,真正熱愛我們的每一位學生了,我們教師就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搞好,我們的教師就會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校教學科研的活動中來,就會像這些講課的專家學者們一樣,從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蹟。所以,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是引領教師走上教育教研道路的前提與關鍵。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封閉的、落後的教育教學現狀。

二、聽專家們的報告,學到了很多教育藝術和方法

人民教師的師德,其主要內涵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點和出發點。教師對事業和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溶化學生心頭的冰霜,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聽了教授們的講座,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一種新的思考:傳統課堂上,我們教師常常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以成人的思維來備課、上課,“把自己清楚的‘説給’學生清楚、明白”,學生被動學習,而且不會有創新思維。新的教學理念是以發展學生的終生成長為理念,完全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開發學生學會學習為主導,教師裝作什麼也不明白,讓學生自由自主的學習。

三、聽專家們的報告,明確了教師職業的祟高和神聖

在這次培訓班上,許多老師都談到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師職業的地位,教師職業對社會的作用,通過專家們的講解,我更加明確了這個職業的關鍵所在。它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是以教育為中心的一羣勞動者。不是什麼人都能當老師的,更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好一個老師的。要當好一個老師首先是要有愛心。只有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處處去關愛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教,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我更加明確了教師的基本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既通過教書這個渠道和途徑,達到育人的目的。這裏要處理好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學生愛聽你的課,喜歡你的課,愛和你溝通交流,而不是敬而遠之。我覺得這個問題永遠值得我們去探討,去反思,去總結。

四、聽專家們的報告,認清了自已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

作為一位中學地理教師,應該有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因為你不僅是一個實踐者,更是一個引領者。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直接影響着學生。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開拓創新,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更高,更智能化,走進課堂,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指導服務,有自己獨特的學科見解,成為讓教師信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研員,努力適應教研工作的需要。讓我們快樂健康的享受教師的健康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9yqw7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