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1

今天上午,我們學了《童年樂趣》一課。按照我平時講課的習慣,正式講課前,首先讓學生把課後的生字詞在原文中標出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如有不理解的詞可以結合字詞句理解。其次讓學生把課文的段落序號標出來,為正式上課學習課文做準備。最後讓學生用一句話總結感悟,在課文標題上方做眉批。

課前我把課文通讀了一遍,讀課後題讓學生思考。帶着課後題,讓學生再讀課文。讀完課文後,打開多媒體正式開始本節課的學習。本節課共分兩個環節去學習:一是字詞的學習,用時15分鐘。二是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童年的樂趣?用時25分鐘。

字詞的學習,課前學生們已對字詞有初步的理解。本節課我設計了15個生字詞,讓學生齊讀,後進生讀,糾正字音,特別是別出心裁的“裁”,學生誤讀為“zai”,意思是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糾正完之後,大家一起讀。三個多音字“咽”、“惡”、“血”,還讓班級裏的後進生讀,讓他明白課文中用哪種讀音。詞意的學習,在課前大部分已瞭解過,在這兒只是原文的再現,設計環節讓學生一起讀。回顧字詞教學這一環節,通過字詞的辨析,大家都能讀準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其不足之處,時間緊,忘掉了“裁”的書空記憶環節,重點字詞在課堂上缺少當堂的書寫練習。

課文內容學習環節,學生都能隨口回答作者的童年樂趣是音樂。課文按時間順序記敍了“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號”誕生的過程,寫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四件事。從哪些地方體會克利斯朵夫的樂趣是音樂?這一問題學生不易回答,知識點零碎,學生很慢把它連貫起來。在克利斯朵夫看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音樂。能發出聲音的都可稱之為音樂。克利斯朵夫每時每刻都在創作音樂。從人物的動作來體會約翰克利斯朵夫陶醉在音樂中,感受他對音樂的熱愛。“打轉”、“仰着”、“轉個”、“哼着”等動詞看出孩子沉醉在音樂中,自得其樂。克利斯朵夫向掛在牆壁上的貝多芬行禮。抓住神態描寫,孩子如痴如醉,沉浸在音樂中,表達了他對音樂的熱愛。

約翰克利斯朵夫在創作音樂的時候,背後一直在鼓勵他的是他的祖父,祖父看出克利斯朵夫從小就有音樂天賦,並刻苦鑽研,對音樂的喜愛。因此,祖父在刮鬍子的時候也在關注着他的創作。自己的努力加上祖父的鼓勵,最終祖父整理出了“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號”。文章最後,克利斯朵夫看到祖父整理出來的作品,吃驚、高興、激動的心情。也表現了克利斯朵夫對祖父的感激之情,內心無比的喜悦和興奮。

課文第二部分的講解,學生聽得比較入迷,都能從約翰克利斯朵夫對音樂的熱愛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對這部分地講解,學生缺乏探究能力,讓學生在讀中悟出克利斯朵夫對音樂的熱愛,效果會很好。同時,把克利斯朵夫的動作和神態,讓學生表演出來,效果會更好。

通過本課地學習,在教學中,我應改變一言堂的習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去發現知識的慧眼。培養孩子們推敲詞語的能力,提升自己深挖教材的能力。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2

“來者落地生根,去者落葉歸根”。對一個人而言,根是對生命的依戀和敬畏;對一個民族而言,根是對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對文化品格的自我認同。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積澱,他凝聚着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的奮鬥歷程,藴含着中華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貫穿着中華民族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

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上好傳統文化教育課,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更是我們思政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理解的傳統文化教育包括對文化的弘揚和傳承。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讓學生在亙古流傳的名言中瞭解文化的精華;在蕩氣迴腸的詩句中感受文化的精神;在豐富多彩的形式中體驗文化的特點。

在我的文化課堂中,會讓學生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中體會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培養他們的民族凝聚力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介紹我們傳統文化豐富的形式,帶領學生在書法、繪畫、戲曲、詩詞……中體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特點;在學生對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中,培養學生鑑賞傳統文化的能力,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僅要做到對文化的弘揚,更要做到對文化的傳承。例如:我們不僅要用“黃香温席”“卧冰求鯉”的典故讓學生明白孝親敬長的美德,更要引用當代學生熟知的孝心少年事蹟讓他們體會對美德的傳承,教導學生用實際行動踐行我們的美德,從而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能力,將文化的精髓注入他們的肌體。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在“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中體會古人依法治天下的決心,也要讓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中領會當今社會法治建設的重要性,這就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我們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讓學生明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道理,要讓學生學習“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我要始終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帶入課堂,將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文化自信注入學生的內心,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傳播者和建設者。引領學生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3

周圍一片寂靜,落日的餘光照在我的臉龐,照在那被風吹得吱吱作響的老樹,照着那已遠去的人們,照着那已經奄奄一息的草兒,失去了青春的活力。我的心像要將落去的太陽,將要消逝的光,我迎來了我的挑戰。

退縮?還是前進?這讓我想到了老師給我們看的視頻《雄鷹的選擇》,每一隻威武雄壯的老鷹都要經歷一個蜕變的過程。它一共可以活70年,但在它40歲的時候,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能碰到胸膛,羽毛也變得又濃又厚,使翅膀變得沉重,無法在天空中飛翔,它就面臨了人生的重大抉擇,等死或是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蜕變自己,使自己能繼續在天空飛翔。它必須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不得飛翔,必須經過150天漫長的蜕變。它必須用自己的喙將腳趾一根一根地拔出,儘管非常痛苦,但必須堅持去做,它要繼續地飛向藍天!最後,它再將自己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成了一個無羽毛的鷹。5個月以後,它長出了新的羽毛,它重新飛翔,重新得力!它又成為了空中的霸主,它盡情地拍打着自己的翅膀,大而有力,盤旋在空中,揮舞在空中,飛翔在空中。

它,獲得了重生。早晨的光格外的耀眼,閃耀着重生的喜悦。我也應該做出我的選擇了,前進!那老樹似乎也變得精神了。這兒也熱鬧起來了,草兒也亮了些。我踏着輕快的的腳步走向我的未來,朝着我心中的那縷光走去。我有了新的目標,新的希望。每天比以往早起一小時,背一篇文章。吸着早晨的第一口新鮮空氣,看着天上的白雲,想着這是美好生活的開始。琅琅的讀書聲回落在房間,那縷光射在我的臉龐,是多麼柔和,多麼温暖,多麼燦爛。

我的心像那初升的太陽,富有活力,富有朝氣,富有希望。一篇文章背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必須能夠堅持,堅持你心中的那一縷光。起初的五天,只要鬧鐘一響起,我便一骨碌地起牀,洗漱完之後,便立刻拿出書,立馬背課文。五天過後,我就鬆懈了。鬧鐘在牀頭櫃上瘋狂地叫着,喊着,吼着,我就像沒聽見一般,讓它盡情地喊叫,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又進入自己的夢鄉,將背書這事拋到九霄雲外。那一縷光又映在我的臉龐。“不是要走向心中的那一縷光嗎?不是要蜕變自己嗎?不是要飛翔嗎?怎麼能半途而廢物!”這些想法突然湧進腦海,使我再也不能安然入睡。

我走向我心中的那一縷光。我似乎已經觸碰到它了,它是多麼的神奇,多麼的美麗,多麼的耀眼。我找到了,我要飛翔在那天空之中!我要揮舞在我的空中。我要盤旋在屬於我的天空!我的那一縷光!我看到了我自己!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4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由歷史而積澱下來的這些經典文化,不僅是民族智慧的凝結,更是我們的道德規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的集中體現。

延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這不僅僅是民族的驕傲,更是要我們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構建和諧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易經、史、子、集諸類傳世典籍為載體,由孔孟、老莊等諸子百家傳承下來,這是華夏兒女成長所必須的營養,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我們唯有閲讀、傳誦經典,才能更好的傳承炎黃子孫的血脈,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喧囂與浮躁的現代社會中堅守住自己心靈的家園。

經典教育無論是對幼兒園的綺夢,還是對國小生以及學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生朋友們也會從中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和薰陶。通過誦讀領悟經典文化能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自己的獨特生活感受與體驗與神賢進行心靈交流,並在交流中吸取知識、提高能力、昇華精神、形成個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基礎,而且對人類文明的也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博大精深、底藴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着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質、文明準則、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的脊樑與血脈,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與家園。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讓我們傳播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精神,促使我們通曉事理、明白處世、修身養性、健全人格,以承擔起繼往開來、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5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讀完它我的感觸很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

?紅樓夢》裏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賈寶玉從小過着被捧在掌心裏的日子,再加上銜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視為珍寶。每日與女孩子玩樂嬉戲,不顧學業,而且軟弱無能,但也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賈政才會不喜歡他,當然,賈寶玉也很懼怕這個父親。雖然大觀園裏的人盡是心靈骯髒,爭權奪利的人,但是也有真情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悦,真心相愛,卻也逃但是封建社會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運。

林黛玉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她經常落淚,都説她心眼小,但是她只有賈寶玉這個知己了。林妹妹身體弱,經不起折騰,每一天都喝藥,都快成了藥缸子了。她最後死的太可憐了。不僅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時候都是帶着遺憾和悔恨。

薛寶釵在大觀園裏可算是最有心機的女孩了。她為人處事都很能幹,矇住了很多單純人的眼睛。她人緣極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每一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她最終嫁給了賈寶玉,又怎樣樣,終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後還不是獨自一人。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並不只有完美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6

?大學》中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指,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物者:指的是有形有質的具體存在。在佛家稱為色相。道家稱作有為。而既然有形質,就必定有產生這形質的根本所在。這就是我來到這裏通過學習感悟最為深刻的。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蔡老師上課中也講到:"做了再説是聖人,説了再做是賢人,光説不做是騙人!"

我想這也是學校的用人標準。作為部門負責人,以前在選聘教師的時候,更多的是觀注這個老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同時看是不是學生們喜歡的(授課教師授課滿意度調查),只要是學生喜歡、且教學經驗較豐富就可以了。現在對照這幾個標準,再想想學校當下的幾種現象:

1、僅注重教師授課技巧而忽略其人品,結果是犧牲了諸多的學生而成就其人,最終也是功滿而另謀高就,或是以成績作為要挾,本學期開學初就有個別高級講師出現這種現象,而且是在學校最缺人的狀況下提出加薪,而且一張嘴就是獅子大開口,全然不顧學校對他多年的栽培。當通過了解學生才知道這個老師也是那兩個班(上學期被安排帶這兩個班的課)學生意見最大的,直接反映這個老師上課講的都是專業術語,學生聽不懂,他就諷刺加挖苦,有時還罵人。

2、僅注重教師的教學效果而忽略其人品,結果是教師為討好學生將滿意度評分高些,一味為滿足學生的要求,學生要求老師怎麼上老師就怎麼上。最終是學生越來越囂張且不把老師放在眼裏,出了校門也對學校大鑠其詞。這種現象一出來班主任們個個為此事而擔憂的同時,也倍感頭疼,畢竟班主任們不帶課只帶班,學生思想工作做的再好,可是任課教師的作法卻。更有甚者,班主任明確要求學生怎麼做,有的老師為卻在教學生怎麼不"得罪"老師又可以不做(當然,這樣的老師已被開除,也很少)

3、教學能力不行但對學生很認真負責的老師,結果是學生煩他的同時也很尊敬他,在我們開學生座談會的時候,學生們表示,這樣的老師能提高教學水平就好了。我們也問學生,如果把這個老師換掉好不好,學生們都非常肯定的回答:不好!問其原因,都説很喜歡有愛心的老師。最終是學校將這些老師送出去學習。

而針對這些現象,我們總結來總結去,長篇大論倒是不少,而我們學習的課程中幾句話就總結了,要是早學習,凡事就會做在先了,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素質課一直沒什麼多大成效的原因之所在吧。

中國文學課心得體會篇7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又到了期末,回顧這學期的經典誦讀情況,收穫很大,不足也很多,現將誦讀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經典誦讀情況

1、本學期讀經時間有所調整,從以前的每課前讀十分鐘,改為一週讀三堂課,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節,星期三的早讀課。這樣改變的好處是不佔用學生義務教育的時間,缺點是孩子們似乎讀得不夠多,而且遺忘較快,得不到及時的鞏固。但即便如此,讀經的效果也是相當顯著的。

2、每節課,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教讀,齊讀,分小組讀,分男女讀,抽讀,領讀,賽讀等。孩子們尤其喜歡教讀,喜歡自己當小老師,他們預先把後面未教的部分讀了後,都積極來爭取當老師教其他的孩子。在讀經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感受到了被別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體驗。特別是學困生,通過讀經覺得其實讀書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在孩子們讀的時候,我也常常跟着他們一起讀。這學期,我們班把《論語》讀完了,現在正在讀《弟子規》。

3、除了在指定的課堂上讀,我還在家長會上向家長們宣傳誦讀經典的好處,讓家長督促自己的孩子多讀書。還在校訊通上安排讀經的作業,讓孩子們時時不忘經典。

二、經典誦讀效果

1、我的思想轉變了。

為人師表十多年,我常常感慨自己碌碌無為、平庸茫然,缺少教書育人的幸福感。有時出去學習,發現與別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為什麼會這樣?就是讀書少了,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光靠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要想給學生一碗水,必須自己得有一眼源源不斷的泉水,所謂“腹有讀書氣自華”,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積澱了兩千多年的文化精萃,不僅是響應學校領導的號召去讀,更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去讀。所以,我的思想轉變了,我開始讀了。

2、經典教人誠信豁達。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像這樣的非常適用於我們學習生活中的《論語》名句,多得數不勝數。以前,我常常怨天尤人,常常憤世嫉俗,讀經以後,我的心態平和了,遇到事情常常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一想,常常先反思自己不對的地方。而學生們在我的眼裏也變得可愛多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過分的急躁和過分的恨鐵不成鋼了。

3、學生是最大受益者。

學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固然重要,而經典的誦讀在國小階段更是重要,既鍛鍊了他們的記憶力,又讓他們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學習生活的方法,潛移默化地學到了內心的安靜而充實,如果長此以往,將有效地去除現代青少年的普遍浮躁、貪圖享受的不良品質。經典教人孝順,教人平和,教人勤勞,教人惜時,教人仁義,教人禮儀,教人誠信,這些,正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們迫切需要學習和糾正的。

4、經典誦讀讓孩子們懂事了。

我們班有幾個特別的調皮的男生,如:鄧君潔、陳鑫、範俊溢、巫恩藍,他們性格魯莽衝動,暴躁易怒,有的愛動手,愛爆粗口,有的不愛學習,不守紀律,不愛勞動。通過兩期的經典誦讀,他們也改變了,即使有衝動和懶惰的時候,稍用一些經典名句提醒,特別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他們也會自覺收斂,自感慚愧。像鄧君潔,以前從來都不會好好做作業,寫作文那些全是敷衍,字數從來不夠,這學期就嚴謹多了,字也寫好了,以前特別愛打架惹事生非,現在竟然開始主動承擔管理班上紅領巾的佩戴工作了,陳鑫以前最愛衝動,動不動就發怒發狂,現在都彬彬有禮,學會寬以待人了,範俊溢主動地愛學習了,服裝也變得整潔多了,巫恩藍以前很懶惰,現在還常常幫助別人了在這學期的老師搬辦公室的過程中,我們班的同學義不容辭地承擔了學校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非常熱心積極地幫助老師們完成了搬家工作,不僅是這一次,只要是學校老師和領導叫我們班的同學去幫忙,他們總是毫無怨言地無私奉獻,還主動幫一、一班的小同學搞了好幾次大掃除,他們把幫助別人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而不是單純地完成任務。在這學期的運動會中,我們班的孩子又一次體現了自身的價值,體現了團結互助、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奮勇爭先的精神,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最終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始終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而且,教會學生做人比考得一時的高分更為重要,分數是暫時的,人格是一輩子的。同時,既然有完善的人格,那麼,他必定會懂得努力去學習。

三、不足之處和發展方向

雖然經典誦讀的開展讓我們收穫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之處,就是讀的時間還不夠多,不夠連續,容易遺忘,讀的內容也不夠多,讀得較慢,課外閲讀雖然佈置了,但落實得不夠好。因此,要讀得多和讀得快,就是將來我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dvp5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