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多篇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多篇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多篇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1

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村數學教師,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度過4多個春秋。4年來我不敢説已經讀了多少多少書,更不敢説把讀書作為了我的行走方式,但至少有一點可以令我自己比較欣慰,那就是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讀書了。曾經經常對語文老師非常羨慕,能和學生一起讀書,能寫出文采飛揚的令人歎服的教育隨筆,我們數學老師只能寫一些像乾巴巴的教某個教學內容的感受,或者是簡單的工作總結等。

但是隨着自己讀書的不斷深入,雖然在一些隨筆評選上不能被青睞,但它們同樣是我平時工作的思考、實踐沉澱的精華,人生的精華,勤於實踐和創新,慢慢的積累和沉澱,樹立成果意識,做工作的有心人,我同樣走在專業成長和發展的路上。讀書在悄悄改變着我的生活。讀書讓我在教學中知道了反思,知道了分析,知道了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個會有思考有思想的老師。這幾年裏,手邊的一本本數學方面的教育著作豐盈了我的教學思想,教會了我如何順應教育教學規律做一個合格的數學老師。

自從學校開展了教師讀書論壇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讀書、讀好書,《給教師的建議》、《國小數學教師》、《處人、處己、處事》黃大釗教授的《當眾講話系列訓練》《人際溝通系列訓練》等等,學校和上級推薦了好多的好書,從此,書成了我牀邊的精神食糧,書給了我前進的動力。

我樂讀書,可以讓我擺脱生活中的痛苦,消除壓抑,盡情的沉浸在書的世界裏,教師是清貧的,但我們可以在讀書中讀到那些靠苦讀書、好讀書而擁有很多物質財富的人生活的更美好,更充實,更自由,更快樂!應該説自己是幸運的,因為現在我們的學校十分重視師生的閲讀,校長更是把讀書當成了頭等大事來抓。特別要感謝學校對教師讀書的檢查,讓我逐漸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讓我不敢也不能偷懶。如今,想做一個比普通老師更好一點的老師依然是我的願望,我想我一一定會實現這一願望的,在讀書中學習,在讀書中成長,讀書會讓我變得充實而有思想。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2

7月23日下午,進入每天的討論階段,這次我們數學族主要圍繞着《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們踴躍的參加討論,各抒己見,使我真正瞭解到什麼小組合作學習,在這裏我談幾點在討論中的學習體會。

一、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把教學班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依據教師精心設計的討論題,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同一小組內與組內同學合作探索、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揮每個學生個性特長與羣體合作優勢互補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與合作能力,促進師生間、學生間多向的信息交流,把大課堂變成學生的“小天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鍛鍊,人人蔘與,學有所得。

二、根據班級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

要想對合作學習的分好組。首先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根據本本的性質分組,就是説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採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三、及時對小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

有競爭才有進步。所以説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首先進行小組競賽。對於做的好的小組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於做的不好的小組要加以引導和鼓勵。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四、教師要注意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後總結。

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3

10月25日,我們學校組織老師到實驗學校聽課。這次學習令我豁然開朗。從老師們精彩的講課中,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後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感慨良多,感觸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老師要提高自己

這些老師基本功都非常厲害,每個老師的口語都很棒,脱口而出的英語很令人佩服。高要求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是高水平的。他們的教學設計好都很完美。每一個環節之間相連繫的細節之處都體現了匠心獨到之處。環環相扣讓人不得不佩服。每位老師的課前準備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豐富。課中有可能用到的他們都事先想到了

二、老師要善於啟發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匹千里馬,老師則是發現他們的伯樂。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藴藏的能量。可能深埋在地不被發現。如何調動這些積極因素是一個好老師應該追求的。在這次聽課中我明顯地感受到這些上課的老師都很善於發掘學生,他們啟發式的提問給了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王雲老師在課堂中的提問,每一次都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吸引到課堂的話題中。王雲老師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以話題為中心的,而且她經常將提問的機會讓給其他學生,讓其他學生在當聽眾的同時也積極思考問題。這些都是老師上課的藝術。

三、老師要學會營造學習氛圍

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可以看到緊緊圍繞教材的教學過程。學生開口説的也僅僅是課本上那些話題,基本上沒有什麼向外拓展的機會。但是這次上課的老師卻能將課堂向外延伸到很遠很遠。他們以點連線,以線組合面,將一個很小的話題拓引得很大很大。真正做到讓學生有話可説。另外加上老師準備的豐富而恰當地材料也為學生開口説英語提供了機會。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個好的老師是要讓學生有話可説,敢於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學生一種安全感,讓他們敢於在他人面前張口,並不害怕犯錯誤。

一個班上的學習氛圍好與不好與這個老師的培養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我們要努力成為這樣的老師。相比之下,我感覺到自己在專業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應不斷加強學習,爭取在專業技能上有較大的提高和長足的發展。上課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英語教學,對任課教學各方面的技能都有較高的要求。它要求任課教師不僅是語言教師,同時又是藝術教師。英語教學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在日常應用中面臨着一定的困難,學生不大容易體會到英語的實際用途,沒有迫切的學習要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講課教師們通過巧妙的設計,創設出有趣而真實生動的情境,成功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中掌握知識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感受到“快樂英語”的魅力。

總之,這次外出學習收穫頗豐,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習所得的經驗和體會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融化為自己特色成分,形成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我。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4

5月13、14日兩天,在學校的安排下,我與搭檔陳老師對全班20多名學生進行了家訪。總體的感受是:

13日下午兩點半,從學校接受了這一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我們立即出發。午後的陽光火辣辣的,曬得人睜不開眼睛,我們毅然決然地踏上家訪之路,打電話聯繫學生家長,進入各個小區。上樓、下樓,上到6樓敲門入户時,已是氣喘吁吁,兩股顫顫,極力想保住一份優雅是絕對不行的。家長熱情地招呼,自己半天反應不上來。等歇一會兒後,才漸漸能理出思緒,與家長溝通。如此一家又一家,倘若遇見了家在某小區一樓居住的學生,那種快樂,彷彿在驕陽下突遇巨蔭的欣喜若狂。

可是到了5月14日,老天晴朗的臉色大變。冷風嗖嗖,陰雨悽迷。我們手撐雨傘,在大街小巷,在不同的小區尋找我們的“目標”。鞋是濕透了的,連褲管也不斷地“滴嗒滴嗒”。我們仍舊在雨中找號碼、打電話,不知不覺頭髮也全濕了……

就這樣進了一家又一家,內心裏的温暖與感動卻是滿滿的,還有那絲絲縷縷的欣慰與隱憂。

這次家訪,我們帶着教育局和學校對孩子們的殷殷期望和囑託,我們就是藍田教育的宣傳者、代言人。每到一家,從藍田教育的發展與家庭及孩子的成長之間的關係、學校的教學理念等等,都要讓家長知曉。剛開始覺得自己走一家説一遍,囉嗦,後來不知不覺中,已成熟練功了,並且帶着一種自豪與美好的感覺去交談,並覺得這是一種責任,我們承擔了,我們很驕傲。

走訪了20多位學生和家長,除了把藍田教育的成果,北小的教育理念宣傳到户,最重要的是瞭解小淘氣們在家的表現,告知家長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然後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家長的陳述有時真的出乎我們的意料。這個孩子在學校明明挺愛勞動,在家偏偏不勞動;在學校挺穩重、乖巧的,在家卻讓家長頭疼;學習方面,家長最渴望老師能多關注自己的孩子,而我們也對家長提出了我們管理的要求,需要家長配合的,家長都滿口答應。呂珺同學的媽媽開美容院,由於忙生意,根本沒有時間管理孩子,更談不上陪伴。爺爺奶奶對孩子的管理又得不到呂珺父母的認可,除了衣食無憂,呂珺的學習與思想教育其實是“架空”的,我們倆着實擔憂。我們就給呂珺爺爺奶奶介紹了一些管理孩子、配合老師的方法,並承諾會全面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予他們程度的幫助,老人謝不絕口。

走進不同的家門,面對不同的家長,我們受到熱情接待。孩子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禮貌、靦腆,甚至拘謹。面對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在校表現,我們如數家珍;家長談起孩子也是憂慮多於喜悦。我們儘量給家長以寬慰,給家長以指導,讓他們從對待孩子的態度上、方法上要有所改變。家長信賴的眼神、謙卑的態度,讓我們更感覺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登門拜訪,我們傳遞了真誠與關愛,帶去了對孩子的讚賞與期許,還有對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的理解與企盼,帶回了家長的感動與信任。入户家訪,架起了家庭與學校教育的橋樑———我們,北小人,街頭巷尾的奔走,真誠無私的交流,收穫頗豐,不虛此行!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5

20__年12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學校組織到馬壩中學的聽課,這次課的主題是“同課異構”,學到了不少東西,深感作為一個新教師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許多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深感不虛此行。現將聽課活動及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我聽的是兩節高三的數學課,可以看出兩位老師,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課堂教學中,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教學過程細緻,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節課是過老師的課,過老師採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堂容量較大,學生思考的容量也大,主要講了三個類型的題目,這三個類型的題目基本概括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在大學聯考中能夠考到的問題,以及思維方向,由學生和過老師一起對問題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非常的適用,這三個類型也是對大學聯考題型的預測,這節課過老師更傾向於思維的點撥。

第二節課是許老師的課,許老師的板書可以看得出來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很有條理性,通過每一個問題給出一類問題的解決思路,幾個問題看得出來也是許老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底下的同學思維非常活躍,能夠跟着老師的步驟走,還有對於問題給出的變式也非常有針對性,設計的非常好。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藴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6

這個星期二上午數學組進行了評教評學活動,我們三、四年級共有四個老師講課。兩個年級講課的內容都是口算乘法,只是內容難易不同。我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又給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禮。幾位老師的課堂教學藝術讓我佩服,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觸。

三年級的王老師和冀老師講課時教態自然,温文爾雅、不緊不慢的課堂教學語言。顯得樸實、逼真、引人入勝,讓我親身感受到了她們的“自然而不隨便,規範而不死板”的課堂教學風格。

同年級帶課的李老師講課語言規範、嚴謹,她的課靈活的使用了自學———交流———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這堂課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開始上課時,李老師首先出示自學提綱,學生根據自學提綱自主看書,並對重難點進行勾畫。自學完後彙報交流,這時教師只在適當時候點評。交流完後教師設計了三類不同層次的練習,學生做題時,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上台板演。小組長在這個環節中發揮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要判閲組員的題,有錯的還要督促其改正。總之這堂課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

幾位老師教學藝術值得我們深思與追尋。他們精湛的授課藝術,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新課程下什麼樣的課是一節好課。下面,談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

1、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應當有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板着面孔”的課,學生可能會掌握有關的知識技能,但他們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也不會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熱情。寬鬆和諧的環境並不意味着只有通過遊戲或生動的情境才能實現,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

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學習,特別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學習,應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體會數學。

3、為學生創設了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好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於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餘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4、一堂好課應該是自然的、生成的課。

評價一節課不應該只關注結果,更應該注重探究的過程。一堂好課中應該有教師和學生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應該有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的許多新東西。

5、一堂好課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有效學習一定是有價值的學習,對學生有用的學習,是針對學生普遍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進行的學習。

當然,一堂好課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我認為應該是真實、紮實、充實、平實的。這些説起來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很難,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歡樂和智慧的體驗”。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7

開學前,我校開展了“心繫,做好引路人”師德會,並將今年定為師德建設年。育人先樹德,教師只有樹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學生。

學校在師德教育活動中,開展了集體學習與個人相結合的方式,闡述了師德重要性。王新華、邵亞楠、張愛雲教師的感人贏得老師們陣陣掌聲。他們講述了教師職業的崇高性,以及實現他的人生價值。講述了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正確認清和對待自己應履行的職責。

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他們思想活躍,思維天真,好動,好鬧,工作煩燥之時,我會不自覺地把學生的這種習慣當成“不懂事”,事後想來,這樣的想是不應該的,事實上,學生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要求,優秀的學生人人喜愛,然而調皮的學生也並非一無是處。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係,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持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在與家長聯繫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學生髮展的方法、,在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叫家長辦事。

在教學方面首先要把學生當作朋友,改變師道尊嚴的舊觀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認可,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

通過學校開展的師德師風學習,也讓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學會不斷學習,以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其次,在實際教學中要勤於鑽研,傾心育人,要用心去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智力。

總體而言,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學習中,先進教師的精神和行為盪滌了我的心靈,激勵了我教書育人的熱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價值所在,即工作是快樂的,奉獻是幸福的!

數學教師考後心得體會篇8

(一)還數學課堂以安靜氛圍

聽完這次送教下鄉數學優質課聽課活動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優質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武漢來講課的宋老師和李老師的課。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正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裏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説。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着詩意一般語調

講課;為了節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緻的課件,提前讓學生準備好答案,有老師的,有學生的。一節課下來,精彩紛呈,演化繚亂。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貼近生活,源於教材,選材恰當,過度自然,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只重形式,淡化實質,只重結果,淡化過程,只講簡單數學認識,對於一些抽象代數知識是避之若騖。二是重視學語言表達和思維的形成過程,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重數學的抽象思維和具象思維的培養,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是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變化的關係

這次聽課另外一個感受是:一走進教室,我們發現學生的課桌的擺放跟我們平常教室一樣,一排十人,三排,共三十人。不再是五六個生圍坐在一起,以前一見到這樣的大型公開課,為了方便小組間合作、交流。往往是五六張課桌拼在一起。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老師把合作學習看成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認為課堂上有了小組合作就有了課改意識,就是一種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把學生獨立思考説成是一種封閉的弧軍備戰,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式。於是在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任課教師把合作學習到了“隨手拈來”,“動轍合作”的地步,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這次優質課上很好的處理了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間的關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ogp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