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多篇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多篇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多篇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篇1

20_年9月18日,距離1931年9月18日已經85週年了,但我們不會忘記1931年的東北,不會忘記被日軍欺凌殘殺的東北人民。

84年前的今天是難忘的,84年後的今天我們坐在一起緬懷過去,直面歷史。今天的黨日活動主題是“勿忘國恥,強我中華”。身為八零九零後的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恐怖,也沒有體會過那種精神和肉體的痛苦達到極限的滋味,但作為一箇中華兒女,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牢記歷史,發揚黨的精神,是我終身的使命。 1931年9月18日晚上,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瀋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20_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佔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軍閥的一味妥協和忍讓加速和助長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他們以為日本人沒有膽量挑起戰爭,沒有膽量用一小股力量去面對奉系20萬軍隊。但敵人就這樣做了,在只有600敵人攻擊北大營時,本可輕易滅敵,可上級卻下達撤退命令,不許開槍,致使有些士兵還在睡夢中就被殺死,一場無情的殺戮就此拉開。北大營的失守加速了東北的淪陷,事後採訪經歷此事的百姓,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供士兵吃穿,士兵卻不對日軍的侵略進行反抗,讓人心痛。

1931年是個動盪的年代,各處稱王,社會動盪,不少人為了活命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做了奸佞小人。但亂世出英雄,不少正義之士脱穎而出,他們不被利益所驅使,他們用智慧用堅韌演繹着生命的輝煌。相反,當看到那些只知花天酒地,不問百姓疾苦的當官人,心裏很是氣憤,他們對內不聞不問,對外唯命是從,不敢反抗。導致幾千萬的東北人民喪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緬懷歷史,直面事實,老一輩人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守住了這一片土地,守住了我們的家。歷史給了我們沉痛的打擊,也給我們帶來了生的希望,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將革命精神世代傳承下去,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篇2

12月5日上午我班組織了參觀西安事變舊址張學良公館的活動,張學良公館是“西安事變”的重要策源地。

在那個動盪不安、全民危機的時刻,毫不誇張的説張學良將軍的每一個軍事政策和決定都關乎中華民族的存亡。1936年4月,張學良與周恩來在陝西延安會談,提出聯蔣抗日,為中共中央所採納,與紅軍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12月4日,蔣介石親自到西安督戰。期間,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多次勸説蔣介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但都遭到蔣介石的強烈反對。12月9日,中國共產黨組織大規模的羣眾遊行示威,紀念“一二九”運動一週年。特務軍警開槍打傷一名學生,羣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蔣介石請願示威。蔣介石強令張學良將軍制止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學良將軍接到命令後,趕上游行隊伍,極力勸説學生回去。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學良將軍向羣眾表示一週內以實際行動答覆學生要求。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將軍與楊虎城將軍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時的當天,張學良將軍、楊虎城將軍向全國發出“救國八條”: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國也由此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日戰爭的歷史轉折。

張學良將軍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他的愛國與犧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犧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犧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財產,權利、地位、榮譽等。 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他可以不做軍隊統帥,可以不要優裕的生活, 甚至不要家庭,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發動“西安事變”,並且送蔣介石回南京而被軟禁54年無怨無悔。 正像他在送給東北大學校友張捷遷的詩中所説:“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 張學良將軍的卓越功勛和愛國風範,彪炳青史,永遠為世人景仰。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篇3

我們來到了東北瀋陽,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

九一八紀念館是一座長長的石窟,裏面講述了_年前的一段歷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佔我東三省,炸死了張作霖,引起了少帥張學良的抗日決心。我通過照片,文物,光電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頂山的居民被無原無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隊的殘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東北被折騰的血痕累累。東北人民抗戰十四年,終於結束了抗戰,趕走了日本鬼子,結束了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紀念館,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的國家強大了,還會遭到日本的踐踏嗎?不會的!振興中華,人人有責。

唱不完的淒涼的太行山,松花江、長城長;數不盡的滅絕人寰的屠殺,實驗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靜安詳的東方的土地上,在黃土的灰暗中傳來一陣陣警笛。一切的一切,都從那一天起?那一天,在東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語文課上,窗外,一陣汽笛,讓我們為之顫慄“是空襲警報”一個聲音傳來,下意識地,我看了看錶,9月16日。九點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這是哀鳴,這是警鐘,1931年9月18日夜,這是每個中國人民該銘心刻骨的日子。

今天,我又一次抬頭,看看天空,現在是日出時候,天空如染血,一切都在沉默。説不盡的故事,是説不盡的災難,彷彿,我又看見,瘋狂的太陽在吞噬每一寸土地,燃燒的島國四處放火,中國,這個悠遠而又安靜的國度。此刻接受了撒旦的洗禮。天空的白雲朵朵霎時化作敵機架架,投下一顆顆罪惡的炸彈。一個孩子,他稚嫩的身體平鋪在黃土地上,他是一個女人的孩子,千萬兒童的縮影:嘴角流出一縷鮮血,而胸前已為彈片洞穿。手無力向上伸前,眼茫然的看着天,天空。一個個“太陽”在狂笑。“為什麼?”為什麼?一個孩子,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個生命這樣被剝奪,為什麼?一切美好之花瞬間凋落,為什麼?

東方,太陽已升起,紅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陽發出萬丈光芒,撫慰着受傷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陽不再血紅。幾隻白鴿飛過,大地依舊安靜。歷史作證,我們贏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躕。踟躕為了多年恥辱的歷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紅色籠罩大地,北李有言“試看未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現在我願與九葉共呼“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然而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篇4

我很小就明白大慶有個“鐵人”,但那時不太明白,是一個鐵做的人嗎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明白了“鐵人”是誰,怎樣回事了。

今日,我要好好去看看鐵人的那個時代。鐵人紀念館的門口有一座雕像,那就是鐵人王進喜。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了鐵人。1959年,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着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期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最終開鑽。在打第二口井時,發生了井噴。為了制服井噴,王進喜顧不上腿傷,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井噴制服了,可他的傷腿已血肉模糊,泥漿把他的手腳燒起了大泡。王進喜和1205隊工人們的英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附近的鄉親們。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隊長累不垮、壓不倒,沒白天沒黑夜地幹,就對住在他家的工人説:“大娘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麼拼命的人,你們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號就叫開了。

在紀念館我看到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照片和實物,當年的艱苦環境:一望無際的草原,人煙稀少;乾打壘的房子,房子中的生活用品及其簡陋;帶大豎道的棉襖;狗皮帽子;沾滿泥漿的衣服和褲子;那個時代鐵人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老式的摩托車。照片中有人拉肩扛的工作場景,真是震撼啊,那麼大、那麼重的鑽井工具竟然是使用人力裝上去的。天寒地凍的情景下王進喜和工人在暴風雪中辛勤工作的場景;王進喜和工人們在施工現場研究問題的場景;開生產會議的場景;國家領導人接見鐵人王進喜的場景。

導遊還説,在油田開發建設過程中,鐵人精神一向是鼓舞石油職工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勝利的巨大精神力量。鐵人精神是大慶油田的傳家寶。“愛國創業我最認真,求實奉獻我最根本!”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主要包括:“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早日把中國石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裏去”,“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幹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幹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對工作精益求精,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等等。在大慶鐵人精神早已家喻户曉,深入人心,成為大慶人的共同夢想、信念和行為準則。

“鐵人”不僅僅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更體現着一種精神。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着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誌,凝縮着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

經過這次參觀,我看到老一輩的艱苦創業的照片,我感到了震撼和激動。鐵人精神激勵着我,我為作為一名大慶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參觀遼瀋紀念館的心得體會篇5

1931年9月18日22時,日本關東軍炮轟東北軍駐守在瀋陽的北大營,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此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

20__年9月18日,我校機械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等舉行了主題紀念活動。1000餘師生參加了紀念活動。

機械工程學院開展的“勿忘九一八,心向新時代” 紀念活動,在激昂的國歌中拉開帷幕,全體師生向革命先烈默哀1分鐘,表達對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民族獨立而犧牲的先烈們的敬意。隨後通過回顧歷史、代表發言、宣誓儀式等方式,讓大學生們認識到如今的和平是多麼地來之不易。機械工程學院20__級新生楊冰潔在活動中説:“這次活動讓我牢記了這一天,更牢記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週年,我作為一名新入校的大學生,一定努力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18日上午,藝術設計學院黨委學生第四黨支部全體黨員來到紅色教育基地“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開展了以“勿忘國恥,牢記使命”為主題的黨日活動。師生們參觀了“劉少奇居室”、機要室、電台室等歷史文物;通過文圖資料、實物展示、認真聆聽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蹟,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建立豐功偉績的光輝歷程。隨後,全體黨員在黨旗前進行了宣誓,老學生黨員為今年新入黨的學生黨員佩戴了黨徽。

18日上午9時,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在開元校區問禮路前廣場進行“緬懷歷史 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演講。《松花江上》是一首在中國人民中廣泛傳唱了半個世紀的抗日歌曲,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結合自身專業,以抗戰勝利歌曲聯唱的形式進行紀念警示教育。“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這伴隨着血和淚的歌聲,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三省,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殘酷掠奪中國人民的罪行。

不忘國恥,是為了不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的大學生應當以史為鑑,努力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本領的實幹家,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qg1n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