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家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家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家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1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鍊,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氾濫、道德標準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初步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時,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時費力,跟不上時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着較勁找茬的心態,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眼球像掃描儀一樣機械地掃看着,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漸漸的自己也被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了。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為自己所接受;為人原則,處世之道為自己所認可。當接觸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的倡導悟道、求道、體道、行道,無為而無不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圓滿;《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思想時,心頭更是為之一振,直歎自己才疏學淺,只瞭解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聖先賢用更多的時間總結過去,思考未來,所以他們睿智。他們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讓自己達到精神與軀體的結合,詮釋活着的內在含義。而生活在現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束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目前的'障礙物遠不止“一葉”。物慾橫流、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心強的現代風氣,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竅;讓我們僅侷限於自己的世界裏。梁漱溟先生認為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一個是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二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三是解決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人內心的貪嗔痴,使我們的境界充其量也就僅僅侷限於第一個問題而無法達到更高。時代紛繁複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而中國傳統文化是古聖先賢拋卻世俗的慾望,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它就是改變現代心浮氣躁功利的社會風氣的一劑良藥。但再好的良藥也得有人願意接受,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託付於它,才能發揮功效。外國人非常注重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卻時常有把薪火相傳幾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濟世良藥全盤否定和摒棄的衝動,豈不痛哉?

一人獨自走在街上,發現戴手串的人越來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這的手串真能夠安撫我們那份不安、焦慮、懷疑、悲觀嗎?我想只要我們能夠體悟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社會會是一個安靜祥和的社會,我們還需要藉助外來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內心嗎?古人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我們能夠潛心專修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心中的那份不安與焦慮將會煙消雲散;我們的心胸會開闊許多;我們的心境會開朗許多;我們的心靈也會純淨許多。當有一天我們擁有古人那般深厚傳統文化的底藴時,我們離佛家所説的無悲無喜、無慾無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我很期待。

中國傳統文化承載着數千年先人的寶貴經驗和智慧,我這晚輩後生尚不具備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評論。但我始終相信人的處世之法深藏其中;幫助人類處理好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己內心三大問題之道深藏其中;中國乃至世界的救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歷史傳承,無數仁人義士以生命和實踐換來的寶貴財富,能夠承受的住這幾百年科學發展的考驗,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如今的中國社會,急需傳統文化匡時濟世。一個民族要強大,首先是文化要強大。我們沒有理由不學習它,不傳承它,不發揚它!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是需要我們去接受,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神奇與博厚!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2

不久就是端午節了,談話之餘,常會感到在一些人眼裏,端午節似乎可有可無。到如今,有些人竟以為粽子只是一種地方小吃,其中的來歷及文化內涵,已被丟失得非常久遠了。這次實踐調查我們選擇了“傳統假日面面觀”這一主題,以端午節為突破點調查我校大學生對於我國傳統假日端午節的的重視與瞭解。通過這次實踐調查我們小組成員都有很多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對團體分工合作的一點體會

本次實踐調查我們小組一共三人,其中李澤和周玉龍負責問卷的設計和發放,王召負責數據整理分析及報告的撰寫

完成一項實踐調查報告,特別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實踐作業,隊員的共同努力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隊員需要的一項最重要素質就是對於實踐活動積極主動,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組隊員在這次實踐調查活動中都很主動,對於自己的任務都很用心。或許我們只是萬千器件中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但是也只有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力,才能讓一切有條不紊的運行,也才彰顯了我們的重要性和不或缺。相反,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消極心態而不再被別人所需要,就會更加消極和自卑,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實踐調查需要盡心做好前期準備,明確實踐活動的主題和調查方式、調查內容、組員的任務安排等。這些都是全體組員一起商討的,當然,在討論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分歧,我們採取了以少服多的方法,所以大家會根據優劣選出最好的方案。而在組員任務分配上,我們也是各用所長,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在做好前期準備後,在這幾周的實踐中,也出現了不合理的地方,比方説修改了一些調查內容,又在報告內容中增添了一些新的想法等等。實踐活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完成需要根據實際進行反覆的修改,這都需要我們的耐心和互相支持遷就。

二、每年都過端午,我們反問自己真的瞭解端午嗎?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似乎對於我們來説已司空見慣,我們習慣了在那一天吃粽子,賽龍舟。但端午節真正得到一些人的重視在2005年韓國申報世界非遺之後,關於端午節來歷的傳説也很多,但無論來源於什麼,都是我們對古人祖先美好品德的無限讚揚及緬懷。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很多人對於端午節的習俗瞭解不夠,在問卷中許多大學生對很多端午節的習俗都反應是沒有接觸過。這可能是由於各地文化地理所造成的。我們對於端午節只記住了他的型,而把他的魂已忘得淅淅灑灑。我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緬懷先人,繼承品德,而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消遣娛樂。我們繼承了傳統,卻很容易忘卻了精神,我們可以賽龍舟,我們會吃粽子?可我們是否記得端午節所藴含的精神,現如今我們還要被人來提醒我們,我們是應該重視端午節的,我想説的是我們是要重視端午節精神的,這是我在實踐中深深感到的一點。

三、屈原的故事對我們當代社會的啟示

時逢端午,讓人想起了屈原,更想起了除開大自然以外的弊政害人。人們藉助端午節,緬懷屈原。思索一下,為什麼千百年來,民間一直會對屈原哀而祭之、思而念之。

屈原憂國憂民,痛貶弊政的作為,彰顯其愛國情懷,令此後的文人士大夫在政治上有了擔當的勇氣,可以説文人骨氣就是從屈原開始培養起來的。最近連續發生的住宅樓倒塌的“豆腐渣”現象,如果不去進行公允的令人信服的調查和公開、透明的問責到底,是不會換來震不垮的家園的。我們的黨正致力於重建我們的制度、重建我們的隊伍,這不僅是表面上的物質重建,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重建。必須革除掉少數人“暗箱操作”公共事務的現象,革除那種“自我監督”體制的弊端。讓民眾真正成為重建的主人,真正而絕不只是在形式上做到民主參政、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當然,我們不會指望一次大規模反腐倡廉活動,就能夠革除掉所有腐敗的痼疾,但最起碼可以借這個契機,建立一套全民參與的民主反腐機制,並能夠在實踐中逐漸地長效和完善起來。

當代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組成。屈原辭賦懸日月,屈原精神萬代傳,挖掘與弘揚屈原精神的時代價值,對當代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今天我們的社會主義變革,與屈原時代的環境、改革內容、方式有着本質的不同,但屈原堅定不移、九死未悔的探索和改革精神,可以作為精神支柱,鼓舞我們為建設繁榮富強的偉大祖國而努力奮鬥。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3

?文化苦旅》這本書我真的讀得很苦。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餘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於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説,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麼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鋭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讀書筆記,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於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藴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盪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説!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後代”這樣的詞彙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温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歎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後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願意負重敢於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幹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硃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4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進而言之,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傳統是本民族一直以來依賴並延續的生活習俗、人文理念、審美觀點等等綜合在一起的民族根本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是現代人們社會活動的行動指南和道德底線,居家在外接人待物行為處事的準則,人生幸福社會和諧人類進步的保障。

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許多的傳統文化被逐步淡化了。尤其在中國,在文革對傳統文化的清洗和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向錢看”的不良習氣之時,發掘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便顯得更為重要了。

由於近代中國政治經濟的畸形,導致在這一段歷史上出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次質疑。中體西用?全盤西化?持這些觀點的人在歷史上不是少數。到了現在,聖誕節,萬聖節,這些西方節日甚至要比某些本來重要的傳統節日更加隆重。當然這也是商家炒作的結果,但無疑,許多人已經出現了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説,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薰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係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瞭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説,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説:“未知生,焉知死”,並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範。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温馨與和諧,才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實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係着現在與未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可見,傳統文化對於現在日益浮躁的社會風氣有相當強的調節作用。然而,許多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分析僅侷限於孔孟之言,缺乏實踐精神。對於當今這樣一個已經存在道德失範問題的社會而言,傳統文化所體現出的修養方法更突顯出其必要性。只有當每一個人都自覺的以傳統文化的要求來約束自己並且努力地去結合實際來更新傳統文化,社會的道德水準和道德意識才會得到一個很明顯的提升。再審視當前社會,由於人員流動性加大,我們很多時候都處於一個“陌生人社會”,沒有熟人,也就缺乏了一種輿論壓力,在這樣一種社會中很容易養成肆意胡為的習慣。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更要重視自身的修養,我們要養成一種理想的道德人格憑藉自己的內心信念,無論身處何處都能依靠傳統文化教給我們的做人方法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並付諸行動。

傳統文化對於現代人來説,是一種修養功夫,是一種自律品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對傳統文化在道德修養方面的實踐,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永遠不會因時代變遷而失去現實意義。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5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調研時強調,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浩瀚歷史長河中的耀眼明珠,雖飽經風雨卻歷久彌新,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璀璨動人。南宋理學家朱熹曾雲:“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將讀書視為立學之本,足見讀書的重要性。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同樣要學好傳統文化“必修課”,不斷加強傳統文化修養。

一、正心正念、端正態度,充分認識加強傳統文化修養的重要意義

學習要有目的性,認識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加強傳統文化修養不但是修身做人的內在需要,更是成長進步的現實需要。首先,加強傳統文化修養是領導幹部修身做人的需要。人慾立於世,修身第一功。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典籍中,包含着關於修身做人的諸多典故名言。既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的與人為善和自我加壓,又有“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勸善之言、戒惡之語,更有“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所藴含的知足常樂、參透捨得的人生哲理。這些古代先賢修身做人的智慧,無疑對於當今的領導幹部修好身、做好人、做好官,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借鑑價值。其次,加強傳統文化修養是領導幹部睿智工作的需要。從“為國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濃濃的規矩意識和責任意識——既要敢擔當,又要有敬畏,做好該做之事,不做生事之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告訴我們,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唯有做到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才能時刻謹慎、處處留心,避免走錯路、辦錯事;透過“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其中藴含的立志篤行、勤政奮進思想,唯有立定志向、砥礪前行,才能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小勝以成大勝。這些傳統典籍中關於工作原則、技巧和方法的箴言警句,至今讀來仍然十分受用。最後,加強傳統文化修養是領導幹部和諧生活的需要。生活是門藝術,同樣需要智慧。關於生活的智慧,在傳統文化典籍中,既有“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的警醒,告誡我們要遠離奢靡享受、過好簡單生活,注重防微杜漸,謹防生活陷阱;又有“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啟迪,啟發我們“生活處處是學問”,要靜心、安心、細心,善於分析情況問題、理清複雜關係,做好生活中的智者;更有“廉不言貧,勤不道苦”的勸導,規勸我們要勤字為先、安貧樂道,秉持好精神上的追求,不畏懼生活中的困難,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且行且看、順其自然。

二、找準方向、聚焦重點,準確把握加強傳統文化修養的基本內涵

學習要有方向性,把握學習的側重點,才能增強學習的方向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浩瀚如海、十分廣博,想要學深、學透、學精並非易事。唯有充分聚焦本質、牢牢把握內涵,知道應該學習什麼、鑽研什麼,才能確保在加強傳統文化修養中學有方向、學有目標、學有所成。首先,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聚焦經典著作。經典著作的經典之處,除了體現在從古至今的口口相傳、交口稱讚之外,更體現在其中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的至真至理。所以,加強傳統文化修養,首先要聚焦經典著作。相傳宋朝開國丞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雖有虛張誇大之意,但仍可見《論語》在傳統文化典籍中的重要位置。所以,作為儒家最經典的九部著作,四書五經必然是領導幹部要關注和閲讀的重點。除此之外,諸如《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史書典籍,對於我們縱觀歷朝更迭興替、把握從政治世規律,也具有較強的借鑑和參考作用。其次,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關注人物。注重人物著作體系研究,是加強傳統文化修養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這就提醒我們在聚焦經典著作的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關注人物,以便於系統把握某位歷史人物的思想核心、觀點體系和著作文章,從而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瞭解、觀點的把握和思想的認同。例如,老子“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儒學體系,以及王陽明“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都是領導幹部要關注和學習的重點,並以此為突破口實現逐漸深入和逐漸拓寬。最後,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收集散篇獨文。通過閲讀古籍可以發現,不少歷史人物留存於世的經典著作並不多,甚至有的只是隻言片語,這就需要我們在閲讀中注重對經典文章和隻言片語的收集。例如《朱子家訓》全文僅634字,卻精闢地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其中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觀點,至今仍然對我們的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作用,這也正是《朱子家訓》能夠成為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和家教名著的重要原因。

三、掌握方法、精進篤行,靈活運用加強傳統文化修養的方式方法

學習要有方法性,掌握學習的小技巧,才能增強學習的方法性。領導幹部本身業務繁忙、時間有限,加之傳統文化學習更多地要靠自覺性,這就需要領導幹部靠業餘時間、用技巧方法來不斷學習和加深理解。首先,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講究一個“韌”字。朱熹有云:“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加強傳統文化修養,同樣要注重日積月累、久久為功。特別是對於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典籍,更要耐住性子、反覆研讀,必要時可以參考白話文翻譯來進行理解,但一定要對照文言文原文反覆研讀,久而久之就能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其次,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講究一個“廣”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名言出自北宋水利專家劉彝之口。所謂讀書要“廣”,就是要廣泛閲讀、廣泛涉獵,特別是針對當前碎片化閲讀盛行的趨勢,更要注重利用碎片化時間廣泛閲讀,不斷拓展知識的範圍和廣度。提倡“廣”字,絕非淺嘗輒止、走馬觀花,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及時進行補充性和拓展性閲讀,增強閲讀的厚重感。最後,加強傳統文化修養要講究一個“行”字。陸游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謂“行”就是要注重知行合一、加強實踐應用。從較淺層次而言,傳統文化的應用,可以體現在公文寫作和日記撰寫中的句子引用上。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深入領會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增強思想認同感,用以指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真正把觀念觀點融入思想、化作行為,以此增強學習的獲得感。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6

對於傳統文化,我最開始以為就是學生時代學習的“之乎者也”,但當我真正接觸時我才感受到它的魅力之大。剛開始,看到董事長、汪總、秦總等其他各位領導學完傳統文化後的變化,我內心非常期待這次傳統文化學習的,但是呢,聽説6天的課程壓縮到4天、特別是看到作息時間表的時候,我就產生了抗拒心理,抗拒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本來就博大精深,4天的時間能學到什麼東西,用老師的話説就是如果把傳統文化比作一個人,那麼在我看來四天的學習可能連這個人腳趾甲裏面的灰都比不上;二是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就是在浪費生命,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步伐,只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着較勁找茬的心態呢,我就開始了四天的培訓,但是結果卻讓我又恨又喜,恨是因為相見恨晚,喜是因為如夢初醒。四天的封閉學習使我這顆浮躁的心得到了沉澱和洗禮,也給我的心靈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兩點,也是我這次學習傳統文化的收穫,非常非常重要的兩點:1、知道我以前錯哪了;2、知道我以後怎麼做了?那麼先我就談談我的第一個如夢初醒:

我的第一個如夢初醒就是對孝、忠、禮的重新概念:

很多人都説孝那誰不知道啊?以前呢,我也是覺得我非常懂孝,就覺得自己挺孝順父母的,有時發工資了給爸媽打點錢,有時他們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網上給他們一買郵回去,或者回去的時候買點吃的、用的,從小到大也非常聽我爸我媽的話,爸爸媽媽讓去幹的活也都會去做,而且我這個人不抽煙,不酗酒,不賭錢,自我感覺也沒有好吃懶惰的惡習,我總覺得在同齡人中做的挺好了。但是學習了傳統文化以後,我覺得我就是老師口中所説的那個妖怪。我想起了我20多年從來沒有給我爸我媽洗過一次腳;想起了我高中的時候,在學校打架鬥毆、晚上去網吧上網玩遊戲;想起了我大學時拿着父母的血汗錢渾渾噩噩的活了四年;想起了自己那第一次和我爸抬槓、吵架;想起了我媽每一次嘮叨的時候,我總是很不耐煩。從來沒有注意到我媽眼角的魚尾紋越來越深,皮膚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好;我爸的腰不知何時已經直不起來了,眼睛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光芒。儘管我很不願意承認,但是我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真的老了。

課堂上肖老師説孝順父母就是想父母之所想,給父母之所需,所以我對孝的理解就是做好以下三點:

1。孝就是愛惜自己。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喜歡下河洗澡,因為安康河特別多,但是我媽不讓我去,只有她去河裏洗衣服時才帶上我,有一次我就偷偷去了,結果第二天着涼生病了,起都起不來,整個身體都是軟的,難受的我直哭,那時我媽就做我牀邊也哭,她就坐那邊哭邊説:難受也沒辦法啊,如果我能替你難受就好了。就是這句話我記得特別深。所以説身體是父母給的,不是我們自己的,那是咱們行孝的工具,如果咱們抽煙、喝酒、打架、違法犯罪、和別人生氣等等做出一些不愛護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使身體有絲毫損傷,讓父母擔心,這就是不孝。

2。孝就是養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養父母之身就要關心爸爸媽媽的冷暖、温飽,要時時刻刻去關懷爸爸媽媽的身體,年紀大了所以平常要多叮嚀他們不可以吃太鹹,不可以吃太油,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等,每年能帶他們去醫院檢查一次身體,抽時間應該去研究一些正確的養生之道,讓爸爸媽媽的晚年生活可以不用藥物來度過。養父母之心就是恆順爸爸媽媽的心,就是要時時能夠關注到爸爸媽媽的心情,主動陪爸爸媽媽吃頓飯,做點家務事,聊聊天,讓爸爸媽媽不再為咱們操心,這就是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呢?就是做子女的給爸爸媽媽增添了光彩,為家族光宗耀祖,讓爸媽臉上有面子,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中,他們一生的成就就是看見咱們有出息,這就是養父母之志。所以,我們在企業一定要好好上班、努力工作,只有拿到成果,才有能力養父母之身、之心、之志。3。孝就是不能等。有人説,那就等我拿到成果、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時候,再去孝順父母,其實不然。在我上大學時,我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協會,有一次我們社團組織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那時候因為我們社團經費不怎麼多,就買了一些水果、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去,一行三十多人就去了敬老院,最開始我以為那些都是無人贍養的老人,去了之在和老人交談過程中,我才發現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有兒女,但是由於兒女太忙所以只能委託敬老院,有的老人已經連續好幾年沒有看見子女。我們給老人們剝香蕉、喂水果、演節目、幫忙做飯。。。。臨走時,那些老人們眼裏含着淚花把我們送了很遠很遠,我在想他們的兒女就算是億萬富也不過如此吧,這個在我qq空間都有照片……所以説其實孝是隨時隨地存在着的,也許是偶爾的洗一次腳,也許是偶爾身邊陪伴的身影,也許是一個問寒問暖的電話,不見得贈與爸爸媽媽錢財萬貫就是孝順,也不見得給他們買一個幾十塊錢的小禮物就是不孝,雖然他們嘴上説亂花錢,其實他們心裏是特別的高興,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行動,爸爸媽媽年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嘮叨,但是我們

千萬不要嫌他們煩躁,陪他們説説話,聊家長裏短,他們會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就像歌曲裏唱的“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不所以留下人生的遺憾就是的孝。

有人説,你説的第二點和第三點就是自相矛盾,既説是努力工作才有能力孝養父母,又説是孝不能等,要多陪陪他們。其實這兩者一點也不衝突,為什麼這麼説呢,古話説“物極必反”,而且咱們中國的“陰陽五行説”裏也特別講究的就是兩個字—平衡,這個平衡也就是所謂的道,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道,太陽東昇西落也是道,火車脱離軌道就會車毀人亡,飛機脱離軌道就會迷失方向?道就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度,所以説盡孝既要努力工作,又不能等。

那麼孝、忠、禮三者又有什麼關聯呢?孝道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孝養之父母,中孝報效國家,大孝敬之天地宇宙。所以在家行孝、在企業盡忠、在社會有禮,這才是所謂真正的孝道。

我的第二個如夢初醒就是對工作的重新定義:

對於剛剛畢業一年的我來説,不知何時已經忘記畢業時的豪言壯志,更在蹉跎歲月中泯滅的曾經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記得剛進入蓮花時,自己把未來的規劃做過無數次推敲與肯定,卻從來沒有想到會被時間這個小人吞噬了一切,在我的每一個筆記本的第一頁我都會寫一句話“我不是在幹工作,我是在幹事業”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

我的第三個如夢初醒就是對義工的重新概念:

我的第四個如夢初醒就是對自己的重新定位:

四天的學習正本清源,智慧煥發,四天的學習心懷感恩,棄惡揚善,四天的學習反躬自省,明示人生,四天的學習雖然疲憊辛苦,但是卻碩果累累。有人問我,你到底收穫了多少,其實我自己也説不清楚,我敢説的就是:知道我以前錯哪了,知道我以後怎麼做了!學習完傳統文化後,我喜歡把我收穫的成果,比作紀檢委,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在以後的人生中,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

自己的內心會給它一個最準確的判斷:它是對,還是錯。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身體力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世俗所奴役,把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落差降到最低,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再次感恩企業、感恩華學恩學、感恩老師、感恩義工、感恩學長。

家文化心得體會篇7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着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胸前佩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懷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烈士陵園是那麼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

我們排着隊來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校長講話,然後由大隊幹部代表發言,再由輔導員帶我們宣誓最後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鐘裏,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於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我們坐着叔叔的小轎車回老家祭祖。

一路上,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公路兩旁,往常常見的清明花,如今已是寥寥無幾。我們先來到了鎮上,在鎮上,我們買了:饅頭、豬肉、紙錢、蠟燭、香、黃紙 之後我們又乘汽車沿着鄉間公路到達了老家。

到了老家後,我們顧不上休息,便上山祭祖去了。來到祖墳前,爺爺把準備好的饅頭和豬肉都貼上了紅紙盛在了碗中,放到了墓碑前。然後我們把許多的紙錢放在後面,用火點燃,讓祖先也用得上錢。我們又把香點燃,磕頭祭拜,我心中暗想:祖先啊!你一定要保佑我的學習和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 節節高。保佑爸爸在外做事一帆風順,全家人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祭拜完以後,爺爺再把蠟燭插在兩旁,把兩張黃紙用石頭壓在墓碑之上。再把豬肉和饅頭拿走,進行下一個墓碑的祭拜工作。有的墓由於年代太久遠,上面長滿了花草,無奈,爺爺只好和叔叔用打火機點燃花草。火助風威,風借火勢。火浪卷着黑煙扶搖直上,下面則是紙錢飛舞。在這種情況下祭拜,別有一番情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寒食野望吟》: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祭拜完後,爺爺他們滅了火,提着籃子下了山。

下山回了老家之後,在家中供奉的祖先遺像前,爺爺把剩餘的紙錢等祭拜用品都燒了。在老家吃了中午飯後,我們就乘車回去了。

清明節祭祖給我留下的是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憂傷。因此,每年清明節祭祖的情景我還歷歷在目,這些情景深深的烙了我的腦海裏。讓我久久難忘,也無法忘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d9y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