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小方舟心得體會多篇

小方舟心得體會多篇

小方舟心得體會多篇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1

中央宣傳部15日追授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科院院士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是矢志奮鬥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當晚,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反映盧永根先進事蹟的短片。

盧永根畢生致力於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始終站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是一位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將積蓄880多萬元捐贈出來設立教育基金,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療教育事業。他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我們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盧永根院士曾對他的學生們説: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你必須把根深深紮在泥土裏,一定要親自察看現場,不能遺漏一絲一毫的細節。目前,各地都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從實際出發的中心一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也沒有決策權。然而,一些地方走過場、重擺拍的“作秀式”調研現象依然存在。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的是部分幹部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調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些幹部存在“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把自己當成“官”,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羣眾中的一員。要知道調查研究是為了瞭解真實情況、傾聽羣眾呼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領導幹部調查研究時,要讓褲腳多沾泥,臉上多淌汗,一頭扎進人民羣眾中間去,多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真正做到“帶着責任下去,解決問題回來”。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2

被稱為天涯之國的智利,是和平方舟入列以來訪問的第43個國家,也是此次任務的最後一站。

兩國跨越太平洋,距離最為遙遠。一位智利將領形象地描述,智利與中國正處在地球兩半球相對應的位置上,假如從智利開鑿一條隧道穿越地球,走出來就到了中國。

在瓦爾帕萊索港,和平方舟作為中國海軍艦艇的代表,應邀參加智利海軍成立200週年國際海軍閲艦式活動,與智利、美國、英國、祕魯等國24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和15架飛機同台亮相。

點贊和平方舟,點贊中國。這艘中國squo;大白船squo;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當和平方舟通過檢閲艦——智利海軍阿爾戴爾號坦克登陸艦時,官兵們軍容嚴整,舉手禮整齊劃一。和平方舟的精彩表現,不僅贏得了智利總統皮涅拉的讚譽,也讓數以萬計的民眾領略了新時代中國海軍的風采。

今天,我認識了一艘偉大的艦船,她用和平與愛溝通並幫助世界。和平方舟不愧是中國的驕傲。智利海軍中將岡薩雷斯參觀完和平方舟後,讚歎不已。訪智期間,和平方舟舉行了艦艇開放日活動,接待多國官兵、當地民眾和華僑華人等1500餘人登船參觀。

和平之舟,代言中國。

四年之後再訪巴新,總理奧尼爾説,和平方舟服務巴新人民,有助於增強兩國兩軍的友好關係,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海軍。

今年首訪委內瑞拉,副總統羅德里格斯説,和平方舟為委內瑞拉人民帶來合作、友誼、和平的信息,這種國家之間的友愛關係,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和平方舟的使命令人欽佩,值得歌頌和讚許。

時隔三年再訪格林納達,總理基思·米切爾表示,他要代表政府和人民,對和平方舟過去所做的一切和現在正在做的一切表達敬意與感謝。

在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督威廉斯稱,和平方舟不僅送來健康診療,還送來歡樂與希望,這種充滿愛的行動,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和平方舟用一串串壯美航跡握手世界,傳遞友誼,在全球舞台上展現着新時代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

和平方舟醫院船駛抵湯加努庫阿洛法港時,海軍官兵在甲板列隊站坡。江山 攝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3

每天傍晚,在夏威夷珍珠港東側的山巒上,總會有一道彩虹飛架其間,用七彩的顏色裝點着這太平洋上的迷人羣島。20__年6月24日至7月15日,在位於夏威夷瓦胡島的珍珠港裏,停靠着這樣一艘船,巨大而潔白的船體和船體上醒目的紅十字,給這個停泊着各國戰艦的港區帶來了不同的氣息。這是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隨中國海軍編隊赴夏威夷參加“環太平洋-20__”演習。靠港期間,和平方舟醫院船進行了形式多樣的醫學交流活動,與各參演國的醫務人員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在夏威夷架起了一座醫學交流之橋。

開放姿態迎多邊交流

和平方舟醫院船從6月24日抵達夏威夷珍珠港碼頭停靠後,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軍事醫學交流活動,展現出了中國海軍醫院船積極開放的姿態。

6月28日,由美國第三艦隊醫療主管、環太編隊聯合指揮所醫生提姆西•希曼(timothyhinman)海軍上校帶隊的9名環太演習衞勤部門醫務人員登船參觀交流,拉開了和平方舟醫療交流的序幕。

參觀完和平方舟的提姆西•希曼表示“和平方舟醫院船設備精良、船員友好,你們應該為擁有這麼棒的醫院船感到驕傲。”

在隨後的十幾天裏,美國海軍醫務局局長、第三艦隊司令、韓國海軍參演編隊指揮官等多國海軍將領,以及各國參演人員20批1228人蔘觀了和平方舟醫院船。

在醫院船檢傷分類區,各國醫務人員駐足觀看和平方舟歷次人道主義任務介紹;在術前準備間,各國醫務人員瞭解手術準備情況,詢問關心的問題;在中醫診療室,外國軍人親自體驗到了中醫傳統療法,嘖嘖稱奇。

在迎進來的同時,醫院船醫務人員積極走出去,多邊、雙邊交流日程安排密集,先後參與或組織學術論壇17場次,共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的醫務人員參會,進行了20個主題的交流,發言題目60餘個,和平方舟醫院船參會人員達280人次。

在多邊交流中,中國醫務人員就“中國傳統醫學在軍事行動中的應用”、“高壓氧治療在中國的研究進展”等10個題目進行發言。通過發言和交流,和平方舟既展示了自己的優勢,又找到了需要改進之處。

“(醫療訓練)模擬假人各種生理指標根據病情和處治方式進行變化,包括在夏威夷陸軍醫療中心的模擬系統,美軍是走在前面的。”和平方舟醫院船海上醫院軍事醫學組組長秦超參觀完美軍醫院船和陸軍醫院後表示。“他們的評估體系、遠程關鍵醫學等都有我們值得借鑑的地方”他説。

與”仁慈“號相比,“設計理念上我們雖各有特點,但服務的理念殊途同歸。我們的醫療區域的劃分、功能設置、救治流程等獲得很高評價,這些年的任務獲得讚賞。”和平方舟醫院船此次演習醫療計劃官王志慧表示。

專業素質引各方關注

7月3日,在和平方舟舉辦的論壇上,海上醫院醫生張劍關於“損傷控制手術”的發言贏得了眾多在場醫生的讚揚,紛紛提問,展開了深度交流。不少外國醫生表示,願意與和平方舟就此展開進一步的交流活動。

在和平方舟上,像這樣由中方主導的多邊學術交流共有4場,接待外方學術交流人員120人次,並以醫院船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中的運用、擠壓傷和燒傷處理實踐等5個主題展開討論。海上醫院醫務人員就“中國燒傷臨牀實踐”、“損傷控制手術”等11個題目進行發言。

一次醫學交流中,加拿大皇家海軍太平洋海上力量軍醫尼古拉斯•威斯爾(nikolais vasil)中校聽完海上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生付本升關於中醫的介紹後,主動提出體驗中醫傳統醫療手段拔火罐。

當尼古拉斯•威斯爾對和平方舟進行完參觀之後,隨即向海上醫院院長孫濤表示,“今天的參觀太棒了,就像走進一所陸地醫院!感謝你們提供這麼開放透明的展示,我期待着在演習中看到你們精彩的表現。”

醫學交流過程中,中方主辦論壇設置一個題目,常常有國家準備兩個發言者,但由於時間關係只能讓一個人發言,各國對中國主辦論壇的重視可見一斑。

為了準備醫學交流,自6月初從舟山出發以來,和平方舟海上醫院共組織衞勤演練合練4次,靜態展示英文訓練8次和學術交流試講十餘次,戰傷救治與衞勤理論授課6次,紮實的準備工作為高標準參與學術交流打下了基礎。

港岸期間,和平方舟與各國進行的對口交流涵蓋專題研討、技能培訓、艦艇開放日等各種深化交流活動。交流涉及軍事、臨牀、傳統、公共等各個領域。據悉,和平方舟為交流活動準備的16個題目,有15個都進行了交流。

自信心態展中國形象

和平方舟入列之後,經歷了和諧使命、菲律賓的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考驗,獲得了高度讚譽和評價。這些任務的完成和讚譽的獲得,與海上醫院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密不可分。

在珍珠港舉行的各類交流活動中,中國醫院船醫務人員展現出的自信和專業水準受到廣泛好評和歡迎。

和平方舟醫院船海上醫院中醫醫生翟笑楓對此感觸最深,中醫在醫學交流活動期間受到重視,在”佩特利塢“號兩棲攻擊艦進行的醫學論壇上首個發言之後,又在展示過程中受到參觀者的爭相體驗,最後,在和平方舟的中醫診療室裏,舉辦了一次多國醫務人員參與的中醫基礎培訓,現場氣氛熱烈。“我們進行展示的同時,更是一個尋求合作,互相學習的機會。”翟笑楓説。

夏威夷當地時間7月15日,和平方舟醫院船根據演習安排離港赴演習海域開展海上階段醫學演練。同時,和平方舟醫院船與美國“仁慈”號醫院船互派醫務人員駐船交流,人員涵蓋美方的醫生、護士和技師,和平方舟醫療區域將向駐船人員深度開放。

海上階段,和平方舟還將迎來人道主義救援演練,和平方舟將接到由美方扮演的傷員,並進行處治。據王志慧介紹,“這是第一次完全的背靠背的演練。”

無論是駐船交流,還是接近真實的背靠背模擬,都展現了和平方舟和中國海軍醫務人員的自信姿態。“這些交流,對海軍走向深藍,對醫院船多樣的任務,都提供了借鑑和參考。”海上醫院院長孫濤説。

在和平方舟停靠珍珠港的十餘天裏,夏威夷的彩虹每天都會如約而至,站在珍珠港裏停泊的各國軍艦上,都能看到它搭起的美麗虹橋。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4

中國人能不能拯救世界?當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引發的爭論在網上持續升温,中國人自行設計製造的和平方舟醫院船已經入列10年,讓3大洋6大洲的人們記住了中國“紅十字”的身影。

比“行星發動機”更有力量的,是守護和平與希望的價值觀。和平方舟的遠航,當然不可能像“流浪地球”一樣充滿扣人心絃的科幻色彩。但它的每一次遠航無疑都在宣告,人類不是隻有在世界末日才能夠攜起手來。決定人類前途和命運的,不是推動地球“流浪”的發動機,而是對生命的關愛,對和平的守護。

2008年底,中國剛剛從汶川地震的悲愴中恢復過來,這艘沒有大炮、導彈和魚雷的海軍醫院船入列服役。在山高霧繞的汶川,中國人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温暖。閃耀在震區廢墟上的各國“紅十字”讓我們相信,世界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雖然仍有戰火和災難,但更充滿着對和平的渴望。10年來,和平方舟滿載着和平的善意一次次鳴笛起航,奔赴遠方,在那些需要醫療援助的港口和國度播撒中國軍人的大愛。

和平方舟的航跡,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些國家的疑慮:日益強大的中國會帶給世界什麼?戰爭還是和平?威脅還是關愛?

翻開和平方舟停靠過的港口清單,大多是亞非拉國家。數百年前,來自西方列強的大炮鉅艦,打破了這些地方的寧靜,一艘艘掠奪奴隸和原材料的船隻帶來痛苦的記憶。近代以來國門洞開、飽受列強欺凌的中國對這樣的痛苦感同身受。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國人民對戰爭和動盪帶來的苦難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

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有着五千年曆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睦、和諧的生存狀態,“以和為貴”“睦鄰友邦”“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隊的腳步向外延伸,並沒有給世界帶來戰火,卻成為維護和平與安寧的堅強力量。

這些年,在和平方舟的無影燈與手術刀下,中國軍醫生動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理念。正如這艘醫院船的名字——和平方舟,中國軍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蔚藍的大洋承載的應該是希望與善意,而不是衝突與戰爭。中國願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無論那裏是遙遠還是貧窮。

和平方舟的航跡仍將延續,中國軍人對世界和平的守護也絕不會停止。正如不久前國防部發布的宣傳片《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軍隊》所説:面對紛飛戰火,中國軍隊給世界一份安寧……面對災難疾病,中國軍隊呵護每一個生命。這是和平方舟的偉大使命,也是中國軍人的鄭重承諾。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5

2019年,是“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加入人民海軍序列的第10個年頭。這一年,“和平方舟”號榮獲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並被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在很多人心中,“和平方舟”號已成為新時代閃亮的“中國名片”。

提起“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的官兵總是親切地稱她為“大白”。一是因為船體絕大部分為白色,二是緣於動漫《超能陸戰隊》中暖心的角色“大白”與“和平方舟”號所擔負的救死扶傷、傳揚和平的使命頗為相近。10年來,“大白”在三大洋六大洲留下了中國“紅十字”的身影和航跡,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秉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緊緊圍繞軍事外交這一核心,“和平方舟”號向世界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的窗户,廣泛傳播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的理念和“人道、博愛、奉獻”的南丁格爾精神,贏得了國內外高度讚譽。中外聯合演練、甲板招待會、艦艇開放日、文化聯誼……“和平方舟”號與各國海軍同台競技,與外方醫生攜手診療,與當地民眾廣泛接觸,與華人華僑暢談祖國,拓展了軍事合作交流空間,配合了國家政治外交大局。

作為海軍首個大型遠洋醫療救護平台,“和平方舟”號把遠海大洋當成最佳課堂,勇於探索、敢為人先,每次任務都肩負着拓展使命的全新探索:完成新型海上醫療救護平台能力演練,開展海軍首次遠海衞勤演練,艦載救護直升機首次赴外國島礁巡診……憑着一代代官兵的拼搏奮進、勇於擔當,“和平方舟人”不斷書寫着海軍遠洋衞勤保障能力建設的嶄新篇章。

“時光有我,中國有我。”10年奮進,“和平方舟”號踏浪大洋。10年撒愛揚帆,“和平方舟人”仁濟天下。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偉大征途中,“和平方舟”號肩負國家使命,用一串串壯美航跡、一次次真情對話、一幕幕仁心大愛,擁抱世界,傳遞友誼,把新時代的中國“名片”擦得更亮。

小方舟心得體會篇6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作出驚人決定——修公路。

下莊村位於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被四面千米高山絕壁合圍,猶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難如登天。

當時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莊村民,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貧窮閉塞成為下莊人難以擺脱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當窮漢,就算再難,我也要帶頭衝一衝。”毛相林在村民大會上給大家鼓勁:“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着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

那年冬天,改變下莊人命運的這條路開工了。全村青壯年帶着工具和乾糧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覺就在腰間拴根繩子,另一頭在老樹根上打個結,以防夜裏翻身掉下懸崖。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修路遠比想象的難。四周陡峭巖壁,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膽子大的腰繫長繩站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邊鑽炮眼,先炸出一小塊立足之地,再用鋤頭、鋼釺和大錘,一塊一塊把石頭鑿下來。

村民楊亨雙回憶,有一次鑽炮眼,他站在懸崖邊,腿抖得兇,頭頂還不時掉碎石。就在那時,毛相林説,你們都別動,我先下去探探底,一個人繫上繩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險情況,毛相林總是第一個上,最重的活總是他帶頭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kg5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