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多篇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1

我通過教師法制教育學習,堅定了學法和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依法管理學生的信念。在教師法制學習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注重職業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廉潔從教;為人師表。關愛和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根本,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內涵,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每一位教師應為教書育人,完成崇高使命愉悦中昇華道德,積極做高尚師德的踐行者。

二、學習充分認識到學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為人民教師,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自覺遵守學習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知識,貫徹法律知識。當然,前提是要增強自覺的法制觀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執法懂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履行職責,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堅持做到“為人師表”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楷模形象。

三、我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執教:

這是學好法和用好法的關鍵。學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把學法和用法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使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堅持依法解決問題。學生出問題是正常的事情,一旦問題出現,必須嚴格按照學校的管理制度去教育和處理,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明白是非曲直,做到防微杜漸。

四、加強法制意識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制意識尤為重要:

目前,我國國小生和中學生犯罪率率增不減,是法制觀念淡薄的結果,作為人民教師幫助他們瞭解一些法律常識是必要的。一部分國小生和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時,正常的心理和身體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滿着獨立性、自覺性、依賴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較大、易衝動,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情欠缺考慮:而且他們的人生閲歷淺,社會環境又非常複雜,社會上對國小生的誘惑的東西太多,對一部分國小生和中學生的影響也發生着重要的影響。如一些非主流的東西,網面上負面消極的東西,虛擬的網絡世界,扭曲的價值觀等。如果沒有正確法的引導,他們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

作為教師,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國小生和中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所以應當對國小生和中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法制意識,使國小生和中學生將來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2

“法制”一詞,我國古代就有了。然而,直到現在,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還是各有不同,其中廣義的法制就是指一切社會關係的參加者嚴格的,平等的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任何國家都有法,都有制度。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爸爸媽媽出門前一再讓我聽見敲門聲不要隨便開門,我一拍胸脯,滿口答應。爸媽走了不多久,我就翻箱倒櫃,扯牀單,扯被子,無聊至極時,我自己倒“自投羅網”了,開門牽上狗,遛狗去了。正值八,九點鐘,我家門口就是一個菜市場,裏面人山人海,我拉着狗,這邊竄竄,那邊瞧一瞧,這樣轉了好幾個來回,太累了,我便一屁股坐地上了,得意洋洋的看着來來往往的各路“人馬”。裏面也可謂是水深龍多,我東張西望,結果正好瞄見了一個小偷手正悄悄的伸進一個阿姨的包裏,我剛要喊“抓小偷了”,那小偷發現了我,斜了我一眼,那眼神彷彿在説:”你叫,我就把你宰了!”我嚇的不敢説話,4個字卡在了喉嚨口,這時,一位小夥子也撞見了,把手機丟給我,説了一聲打110,便衝過去與持刀的小偷周旋,最後警察來了,解救了被砍2刀的小夥子,成功的抓住了小偷,後來我才知道,這位小夥子是便衣警察,一直在抓這個小偷。

我不由的感歎:法制護航,伴我成長!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3

人生如同一張白紙,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在給這張白紙着色的過程,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會留在這張人生的紙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紙,上頭滿是絢麗的圖案;有的人留下的則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還沒來得及在這張紙上添滿色彩,這張紙就早早飄零!

法律彷彿是一張無形的網,看似虛若無物,無聲無影,但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一個邪惡的念頭剛剛閃過,法律無形的雙手便悄悄地靠近,當法律有大網在你身後展開,這就説明你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為了幫忙我們增強法制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本事,我們聽了王警官帶來的法制教育講座。

這次的演講主題是:增強法制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本事。王警官那生動的演講,引起了我的思考,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

此刻,青少年的犯罪情景越來越多,此刻中國一年就有兩萬多個。聽到這兒,我不禁感歎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呀!如果青少年就不把“法”看在眼裏,那中國的未來會是什麼樣貌少年強則中國強啊!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青少年犯罪年齡越來越低,國中生較多,這是為什麼因為國中生一般是住讀,沒有了家長的監督,教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看着你,所以,自覺性就鬆懈了,再加上有的壞學生還影響了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所以,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了,其次,國中生的壓力沒有高中生大,有時間玩,有時間上網吧,網絡也有些不健康的東西,好奇心使勁促使自我去看,可換來的,卻是犯罪之路。更讓人心寒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來越殘忍,從小偷小摸,到拿刀恐嚇,最終還殺人放火!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80%與網絡遊戲有關!是啊,此刻的遊戲大多是打打殺殺,一不留神,就會沉入“泥潭”之中。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教師要求大家遠離“網遊”的原因吧。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4

肩負着學區領導的深切厚望,我於8月22至8月25日有幸赴蘭州參加了甘肅省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人教版修訂教材骨幹教師培訓。國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前身是《國小品德與生活》《國小品德與社會》,根據國家、省、市各級文件精神,自20xx年秋季一年級開始,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這次培訓,由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專家安子琴老師主講。培訓分為三部分內容,分別是:人教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整體介紹;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專家的培訓講座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從她的身上,透出一種知識的力量,教育藝術的魅力。通過培訓,使參與者對今後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有了全新的感悟。下面我主要就三個方面和各位老師做以交流:

一、國小《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色

一是堅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關注兒童的經驗,激發學習興趣,貼近兒童的學習特點和發展需求,改進教材的呈現方式,低年級教材還適當採用兒童繪本的形式,引導兒童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

二是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合理佈局,整體安排,在開發教育資源、豐富德育內涵、改進道德與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所採用的“內隱”與“外顯”相結合的融入方式,真實自然。

三是研究並遵循兒童道德自主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設計,給兒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學習空間,較好地處理了道德認知必要合理的傳授與道德能力自主建構之間的關係,促進兒童在自主學習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強法治意識。

四是針對兒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現實,在全面體現課程核心理念和目標的同時,突出了“樂於探究”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了一些較有特色的活動,引導兒童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努力培養兒童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道德與法治》教材框架及説明

在《道德與法治》框架中,針對學生面臨的重要生活事件與要解決的發展性問題,設置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從一年級上冊到二年級下冊,分別為適應新生活、養成好習慣、奠基公共意識、追求創造性生活。這些教育主題,藴含在諸如“我的健康成長”、“同伴友誼”、“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公共生活”、“我們的國家生活” 等不同生活領域的話題之中,通過各冊相對集中的單元設計實現。在單元主題下,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和學生心理髮展規律,設計相關課題。

1.一年級上冊

一年級是孩子學校生活的開始,由此,學生的整體生活空間發生了重大轉變:由原來的以家庭和社區(周邊鄰里)為主,轉變為學校、家庭、鄰里。學校生活空間由此進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並對其整體的生活世界產生空間與意義上的巨大影響。如何適應自己生活的巨大變化,是學生面臨的最大生活問題,因而也是本冊《道德與法治》的核心教育主題。循着學生生活變化的敍事順序,本冊設計了“我是國小生啦”“校園生活真快樂”家庭安全與健康“天氣雖冷有温暖”四個單元。

2.一年級下冊

一年級下冊是在學生基本適應了新生活的基礎上,針對這一時期孩子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的現實問題——好習慣的缺失,引導孩子形成穩定的生活方式,即養成基本的新的生活習慣,這是本冊的核心教育主題,也符合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這裏的生活,依然是一個整體的視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習慣,學習的好習慣,與自然、家人、同儕共在的好習慣。好習慣,是一個美好自我形象在孩子身上的具體化,從好習慣的養成開始,為孩子追求美好自我啟航;共在,是一種與自己、自然、他人、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理念,引導孩子擺脱自我中心、單子式個體的思維與存在方式。循着這一發展階段孩子的心理親近程度,本冊的單元設計分為自我(日常生活與學習)、自然、家人、夥伴四個板塊。 這次新教材培訓,雖然培訓只有短短的兩天,但通過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參訓者把握了教材的編寫意圖、框架結構,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幫助我們更好的.做好《道德與法制》課程的教學工作,並以此作為對國小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充分認識《道德與法制》課程的重要意義,改變教學方法,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道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5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教師法》等重要理論,通過學習,本人受益非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採取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體罰學生等。《教師法》對此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對於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瞭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牢記教書育人的神聖天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着力提升層次,提高質量,精心教書,潛心育人。回顧自己十幾年的教書時間,使我深深體會到,要想當好一名教師,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書育人當成自己的天職,做到在教書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在育人中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豐厚自己的底藴,提升自己的品味,自己在這方面還有很多欠缺,今後要努力通過各種途徑來充實自己,以便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

在《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的相關條文中,明確指出了作為教師所不應去做的言行,以及對學生要平等對待的原則。品讀條文,對照自己,覺得自己能夠按照相關規定指導自己的實踐,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營造了既寬鬆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快樂與幸福中得到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牢記法律法規的條文,充分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學生,對學習或平行存在問題的學生多方想辦法樹立其信心,但有時也有耐心不夠的時候,今後要學會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顯微鏡看其不足,我們彼此一定都會多得許多快樂。

人者德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談舉止去感染別人,影響別人。教師就是這樣的職業,用德引領,以靈魂塑造靈魂。關於《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暫行辦法》中提出的相關要求,我都努力踐行,嚴格要求自己。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愛當先,心中有愛,就會愛事業、愛崗位、愛學生,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教師就是一面鏡子,照不到自己,卻照着學生。在與學生相處中能夠站起來,也能夠蹲下去去,讓學生進而親之,素而敬之。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努力做到在溝通中相互瞭解,在交流中達成共識。 在我們教育行列之中,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楷模和先進為我們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感人的篇章。雖然許多楷模與先進的事蹟我並非熟知,但我國著名教育專家支玉恆,他的那種執着與堅持,敢於挑戰與自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覺得自己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去尋找這種精神,讓自己在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的環境中能夠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對於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裏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6

教師職業勞動的特點,又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平平凡凡,瑣瑣碎碎,默默無聞。教師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力,沒有顯赫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但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我們卻能塑造出一個有一個的人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所以,教師從事的職業是崇高的、神聖的,那麼這麼神聖的職業我又如何能夠不熱愛它呢!

熱愛崗位固然重要,但熱愛崗位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熱愛每一個孩子。我們要把愛撒向學生。一個教師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和獻身精神,只有通過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具體行動才能體現出來。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屬於親緣關係,不是出於個人需求,而是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這是一種特殊的、充滿科學的、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這種愛具體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一種親近感、期望感和獻身的熱忱。這種愛可以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可以在師生之間架起心靈上相互溝通的橋樑,可以轉化學生自身學習和進步的內在動力。

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除了忠於事業,關心熱愛學生之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智慧的象徵和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的思想、言行、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着學生,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當然,“傳到授業解惑”更是我們教師更應該完成的主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練就紮實的基本功,完成社會,學校賦予給我的使命。還要經常學習,達到終身學習,這樣不僅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也能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讓自己和孩子思想上的“距離”越來越近。

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規範》第六條中提出“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這個條目的提出,我覺得更有利於當前教師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在任何教育體制下,教師總是充當着引領者的角色,教師的品行、內涵,代表着社會的文明程度。

總之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做學生的典範,有愛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遵紀守法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民族和事業的大局出發,認認真真地學習,勤勤懇懇地鑽研,紮紮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於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就是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最好詮釋。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7

國小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是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整體目標:普及法治知識,養成守法意識,使青少年瞭解、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晰行為規則,自覺尊法、守法;規範行為習慣,培育法治觀念,增強青少年依法規範自身行為、分辨是非、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通過法律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

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着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敍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温暖的情懷,體現着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温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説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藴、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成長。

道德法制心得體會篇8

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因此,從未成年人抓起,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現在就結合我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學習談一下幾點看法:

1、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中卻普遍存在很大的偏差,重物質生活,輕精神生活,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要徹底轉變這種觀念,把顛倒的觀念顛倒過來,家長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更新,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而且還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方法和藝術。父母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將言傳和身教有機地結合起來,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為孩子樹立榜樣。

2、學校教育方面:根據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結合青少年學生身邊的人和事,採取他們易於接受的方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開展各種主題教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教育青少年。如開展誠信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內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在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3、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因為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形式佔據了孩子的整個生活,無論哪一方面出現空白,都將使孩子在一定時間、空間範圍內放任自流,從而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因此,三者的協調配合,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作用的互補,從而加強對孩子教育的有效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knn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