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民法典學習心得

民法典學習心得

典意味着規範,系統。法典,是對法律的提煉與整合。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中國人民終於擁有了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民法典。民法典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們需要細細體會思考背後的含義,在工作中更要時時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諦。

民法典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民法典》,我發現這部法典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民法典作出了明確迴應:《民法典》中對各種“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突出的特色規定有“離婚冷靜期制度”、“繼承人寬恕制度”“自助行為制度”,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同時對遺體器官捐獻、職場和校園性騷擾、非法從事人類基因、人體胚胎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嚴格規範。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房屋價值想“提前變現”、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遊走在網絡中的Q幣、網絡遊戲裝備等等,也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解答,可以説《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部充滿生命力的《民法典》堅持了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瞭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地體現了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節現實生活中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迴應社會關切。

那麼如何讓這部涵蓋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典”真正走進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應堅持多措並舉,做到三個“加強”。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民法典核心是“民",凸顯的是“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踐產物,更是中國法治建設的一項標誌性重大成果。這部法律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體現了人民羣眾的強烈呼聲和共同意志。實施“民法典”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黨的四中全會確定的重大立法任務,有關專家對其體例、結構、規範、內容等各個方面謀劃已久,充分聽取了廣大人民羣眾、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並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表決,既有嚴謹性、科學性,又有民主性、時代性。它關係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每個組織的業務活動都離不開它的規範和保護。因此要加強宣傳,運用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廣泛開展民法典線上線下、專題輔導、節目演出、公益宣講等宣傳活動,讓民法典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深入人心,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

二是加強普法工作。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要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重點來抓。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營造全民尊法、學法的濃厚氛圍,養成自覺守法、用法的強烈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良好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意識。

三是加強文明執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加大執法培訓力度,提高執法人員法律意識和業務能力。堅持嚴格依法辦事,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做到執法要求與執法形式相統一、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切實維護國家法律的權威和尊嚴。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我國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即將精彩亮相,它的頒佈實施開啟了我國公民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權益,用權利本位構建起整部法典的邏輯主線,必定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v5p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