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

家庭是基礎,家教是價值認同,家風是傳承。沒有家庭,何談家教,沒有家教,何以成家風。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1

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那麼,家風是什麼,我理解的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傳統風尚,是一種特色文化的傳承。可以説,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建設的核心,燭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員的心靈世界,成為每個人的精神源泉。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於家風的涵養、家教的養成。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旨歸,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願,亦是今人傳承家風和家教的本分。查處的一系列落馬官員身上不難發現,腐敗往往伴隨着家族式。貪官前方辦事,家屬後方摟錢,整個家庭就變成了權錢交易市場。更有甚者,貪官家屬依靠貪官權力,大包大攬國家工程,套取國家資金,牟取暴利。這些案件發生,説到底與家風不正有密切關係,家風建設是關乎作風黨風建設的重要一環。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撰寫《訓儉示康》家訓,教育兒子及後代繼承發揚儉樸家風,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明朝朱柏廬的治家格言。被傳為佳話的“六尺巷”故事,時任禮部尚書的張英“讓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寬與道德之厚,還開化奉揚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風、民風、社風。

老一輩革命家,無不嚴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風。毛岸英從蘇聯留學回國後,毛澤東把他送到農村和工廠接地氣;劉少奇長女劉愛琴讀大學時回家要車接,劉少奇知道後嚴肅批評説“坐電車和公共汽車不一樣嗎”;彭德懷教育侄子:“近水樓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誡子女:“你們誰要經商,打斷你們的腿”。這些家訓、家規,彰顯出共產黨人特有的風範風骨,成為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家風建設修身為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個人修養,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延續,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幹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鑑別力。魏徵説:“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領導幹部應將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腦海,淡化個人得失,在為民務實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對領導幹部而言,家風更是關係到作風能否端正、廉潔能否守住。好的家風能為廉潔奉公提供精神支撐;反之亦然,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相互影響、惡性循環,最終會突破法治的底線、走向腐敗的深淵。近年來,出現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敗現象的出現,莫不緣於此。

家風建設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是道德修養的映射。在家風建設上,古語説,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優秀的個人修養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風正,影響給孩子骨子裏的正氣和正義是必然的,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釋放出來的自然是正氣,面對歪風邪氣乃至破壞黨風政紀的貪腐投機行為,便有一種本能的拒斥。

對領導幹部而言,家風是砥礪品行、幹事創業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針。成長於克勤克儉、崇儉抑奢的家風環境,自會多一份厲行。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2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受悠久的儒家文化薰陶,形成了我們仁義、寬厚的個性和忠誠國家、孝敬父母的觀念。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良好家教家風,注重自身修養,注意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育與傳承良好家風家教從我做起,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我一直認為培養孩子寬厚待人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也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品格的培養教育。比如,教育孩子不要斤斤計較,教育孩子對人不要尖刻,應該多體諒他人等。鄰居老張經常來我家借東西,過年時有一次借我家的梯子打掃家,歸還時梯子的支腿因使用不當彎曲變形了,我沒有生氣也沒埋怨,安慰了鄰居之後,找人重新矯正修好了。老公説讓鄰居出點維修費,我勸住了老公並暗示他孩子在一邊,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寬以待人的好榜樣。孩子開始還發牢騷,埋怨鄰居借啥壞啥,看到我的態度後就一邊玩去了。類似的經歷不斷地對孩子的性格產生良好的影響。當孩子喜歡的玩具被小朋友玩壞的時候,表現出來的不是尖刻的言語和肢體動作,而是理解和寬容:“沒關係,我爸爸能幫我修好的,你以後玩玩具可要仔細小心點”,孩子的好朋友也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社會發展不但需要專業技術,更需要精誠合作的精神。培養孩子好性格,好品質,學會與人合作,戮力同行,將來才能有大作為。

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形勢下,人們經濟壓力不斷增大,都在追逐買房、買車、孩子上名校等等物質利益的同時,價值觀發生了轉變,被各種功利心所綁架,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忽略了家庭道德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意義。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環境、家風、家規有着密切的關係。仁義、助人、涵養常常可以從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

多讀書、讀好書,依靠書本知識和德育書籍的書本教育也是潛移默化培養孩子忠誠國家、孝敬父母,做守法、自立、正直、感恩的人的有益途徑。我自小就愛讀書,在我的帶動和影響下,孩子也把讀書作為一個接觸社會、知書明理的好習慣。在讀書方面我捨得投資,大約每年購書的花費就達1千元左右,現在我家的藏書有好幾千冊,根據孩子各個成長期的認知不同,我給孩子購買了嬰兒畫報、幼兒畫報、科學畫報、兒童文學、兒童實用文摘等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書籍,孩子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肩負着民族騰飛的重任。忠誠自古就是一種美德,忠誠國家是中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從小教育孩子必須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校園規章制度,熱愛我們的祖國。每星期一孩子堅持早到學校去觀看國小裏的升旗儀式,並自豪的跟我説:媽媽,這是中國的五星紅旗,祖國的紅旗,我們大家的!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裏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能做到關心朋友、同事,才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在教育中我很重視培養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自組建家庭以來,我們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家庭團結和睦,關心老人、孝敬雙方父母,噓寒問暖、添衣置襪。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三歲時,下着雪奶奶從老家給孩子帶來笨雞蛋,由於天氣寒冷加上汽車顛簸暈車,奶奶一進門表現出很累的樣子,我去拿暖寶充電的時候,孩子端着他的小水杯,從飲水機裏接了滿滿一杯温熱水(家裏有孩子我把飲水機的温度始終定在50度),一步一步慢慢的往前挪動到奶奶的牀前用稚嫩的語言説:“奶奶喝水,多喝熱水不感冒!”當時感動的婆婆眼圈紅了,我雖然也很吃驚、很感動,但我認為這是應該的。讓孩子瞭解我們做父母的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3

有這樣一張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和母親手牽手在公園裏散步,兒子孝順、母親慈祥,流露出和尋常人家一樣的温馨和睦。習近平總書記回憶,去陝北插隊時母親曾寄給自己一個親手縫製的針線包,上面繡了三個紅色的字:孃的心。“兒行千里母擔憂”,小小的針線包,寄託着母親深深的牽掛。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文化傳統,也有“家書抵萬金”的深厚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當我們走出家門的時候,最為貴重的行囊便是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展現出來的良好家風,能幫助我們更好融入社會大家庭,不輕易放棄、不曲意逢迎、不驕奢淫逸,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在遭遇困難與挑戰時,“行囊”中有“不要放棄的鼓勵”。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都會伴隨着父母不停的鼓勵,“自己站起來”是我們經歷的人生第一道難關,這股初生的力量也伴隨我們戰勝人生中接踵而來的挑戰。奔跑在風雨中的外賣小哥,即使跌倒,也不會忘記守時的約定;奮戰在抗疫中的白衣戰士,不分晝夜守護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行走在基層裏的黨員幹部,放棄了個人的小家,為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爬山渡河。當身心疲憊的時候,打開肩上的“行囊”,裏面有來自家人温暖的鼓勵,再次起身、奔向遠方。

在經歷迷茫與誘惑時,“行囊”中有“為人正直的指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關係自己的家庭,而且關係黨風政風。我們都聽過“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也聽過“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良好的家教家風,讓辨別是非、遵紀守法成為本能,是打破迷茫、抵抗誘惑的鋭利武器。如果一名領導幹部沒有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在小事小節上利用手中的權力圖方便、走捷徑,樂於與不法商人為伍、享受於紙醉金迷的生活,勢必會掉進貪腐的墮落深淵。面對迷茫和誘惑的時候,要及時打開“行囊”,想一想父母的教誨,守住心、管住手,做一名正直的領導幹部。

在獲得認同與成功時,“行囊”中有“戒驕戒躁的叮囑”。小時候,不論是考了高分,還是拿了獎狀,父母都會告訴我們不要驕傲、繼續努力。長大以後,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同樣需要做到的是戒驕戒躁,不能在一時的成績中迷失了自我。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們獲得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脱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戰略性成果,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快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進入“十四五”,還有更艱鉅的任務等着我們去攻克,還有更大的勝利需要我們去爭取。“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在過去的成績中止步不前,要朝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繼續前進。

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4

家規教育突出幹部“少數”關鍵。將家規教育作為《條例》《準則》的學習計劃、幹部教育培訓課程、黨員組織生活日以及機關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導黨員幹部正確認識“家與國”、“規矩與紀律”之間有機統一、繼承發展的關係。提煉新時期餘姚機關黨員遵紀守廉“三字經”,引導廣大機關黨員學習借鑑中國傳統家規中倡導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思想道德觀,切實踐行“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行為準則。在機關黨員中開展尋找優秀家規、祖訓、族箴等活動,要求機關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給家庭成員立規矩,鼓勵每個機關黨員親自寫(立)一個家訓,作為理家治家的準則。將家規教育作為加強機關黨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挖掘身邊機關黨員幹部清廉典型背後的好家規、好家風,深入剖析案件查處中“家族式腐敗”、“身邊人腐敗”的教訓,通過正面學習與反面警示結合的方式,引導廣大機關黨員重家教、立家規、傳家訓。

家規傳承發揮家庭“主體”作用。牢牢把握“家庭”這一家規傳承的主要載體,在全市行政村、社區、學校、家庭中建設“好家風示範點”,在電視台開設“家風”訪談專題,組織開展“家教20招、好家訓20例、勤儉節約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徵集活動。設立“餘姚好家風”,通過尋找好家訓、宣傳好家風、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優秀家風、傳統家訓和背後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經收集了一批餘姚當地歷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當代知名人士優秀家規家訓3000餘條。在此基礎上,在全市黨員領導幹部家屬中開展姚江傳統優秀家規家教品鑑活動,通過發放“弘揚家規、拒絕腐敗、守住幸福”倡議書、品讀優秀家規家訓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蓋到黨員領導幹部身邊人。深入開展“童蒙養正”廉潔主題教育,先後組織廣大青少年開展了“開學第一課學王陽明家規”、編髮“紅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潔主題教材、傳統廉潔觀教育講師團進校園、青少年廉潔書畫作品創作大賽等,引導廣大青少年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並以此帶動家庭良好家風的培養。

家規弘揚注重市民“多數”普及。開展餘姚傳統家規家訓廉潔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賢”為代表的餘姚歷史名人優秀家規家訓、族規族箴、廉潔故事等,編撰成《姚江優秀傳統家訓選集》一書,收錄《開元王氏族箴》、《四明黃氏族譜》、《泗門謝氏家訓》、《姚江諸氏家訓》、《臨山衞阮氏家訓》等43篇優秀家訓,近期該書已經公開出版。在相關媒體平台開設“姚江傳統家風”專欄,在電子平台上傳《王陽明家規家訓》、《餘姚名人家規家訓故事集》等視聽資料,向市民推介優秀的傳統家風。推進“一館五基地”建設,“一館”即在餘姚名人館中增設餘姚名人先賢家規家訓展廳,重點展示餘姚先賢名人的優秀家規家訓和相關故事;“五基地”即做好餘姚五個市本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規家訓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現場教學精品線路。同時,在全市範圍內選擇了一批文化底藴深厚、村風民風良好的村、社區,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學校、企業和基層站所,作為好家風建設示範點,全面推進村規、校規、廠規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v9d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