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多篇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1

“家庭困難,弟有令前之造就者,不過為全世界大多[數]勞苦無產階級謀利益而犧牲,終身無恨。”江詩詠烈士的血色家書雖然只有寥寥數行,卻迸發着深邃的光華,整封書信可以看出對勞苦大眾的博大的愛和對父母兄妹的温情厚語,熔於一體,從中可以體味到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高尚的精神世界。他舍小我而成大我的壯舉,令人動容,他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仰,令人振奮。

人需要有信仰,才不會迷失方向。我幸運的生於和平年代,生逢偉大時代,更要以先輩為榜樣,一茬接着一茬幹,弘揚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傳承以民為本的赤子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熱愛,以擔當作為交上一份令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我現在是準備踏着我們先烈們的血跡去就義。我已經盡了我一切的努力貢獻給了我們的黨,我個人的責任算是盡了。”這是劉願庵烈士的書信中如此寫道,當我讀到這段的時候,心裏既心情非常的沉重,他高呼着“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想到正是因為革命先烈們懷着對美好未來的願景,前赴後繼為革命事業拋灑熱血,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因為他們不怕犧牲,勝利的時刻到來了,而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更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主動擔起時代重任,傳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真抓實幹中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在腳踏實地中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和初心!

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紅色家書》中所講述的每一位革命先烈無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報效祖國,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書寫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嶄新篇章。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們可以觸摸到革命先烈們江河奔流的家國情懷以及天下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們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更有奮進前行的力量。新時代新使命,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必將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2

在浩瀚向前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種精神可以跨越時空接續傳承,總有一股力量可以直抵人心催人奮進。在革命戰爭年代裏,革命先烈們用獻血染紅的一封封紅色家書,承載着這種精神與力量。3月底,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在井岡山調研時,就被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書信、一段段刻骨銘心的事蹟感動得動情落淚、徹夜難眠,以至於發出“每位同志都要認真讀一讀紅色家書”的號召。我想,紅色家書所藴含的精神力量應該引起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心靈共鳴。

誦讀紅色家書,感受到的是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國本為一體,當狼煙四起、國家瀕臨危急存亡之際,胸懷國家、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成為每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覺追求,他們用生命與鮮血踐行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錚錚誓言。

“餘奉命出川參加抗日戰爭,將奔赴前線,希汝等勿忘國難,努力學習,強我中華。”當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川軍將士抱定必死的信念奔赴抗戰前線,臨行前紛紛預留遺囑,誓死報國,傅常也揮筆給妻兒留下一封家信,權當遺書,雖只有短短三十一個字,但卻字字鏗鏘、蕩氣迴腸,充分體現了傅常殞身不恤、抵禦外侮、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

郝夢齡在給妻子劇紉秋的信中寫道:“此次抗戰乃民族國家生存之最後關頭。抱定犧牲決心,不能成功即成仁,為爭最後勝利,使中華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犧牲。”表達了誓死抗戰、血戰到底的堅強決心,彰顯了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的家國情懷,這封信寫成後的第六天,郝夢齡壯烈殉國,用獻血和生命了踐行了他的誓言。

誦讀紅色家書,感受到的是矢志不渝的堅定信仰。從古至今,為國家拋灑熱血的堅定信念始終深深烙刻在每位中國人的心靈深處,“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屈原的信仰,“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文天祥的信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仰之彌高,歷久彌堅。

在血與火的革命年代,正是因為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無數革命先烈們堅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國人民一定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未竟的事業一定有人能繼承,他們前仆後繼、義無反顧,用生命和獻血捍衞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陳覺烈士在遺書中説:“我們雖然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夏明翰的絕命詩。

“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奮鬥。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偉大的”,在寫給叔父左銘三的家書中,左權用擲地有聲的話語,抒發了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奮鬥的遠大抱負,左權畢生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挺起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當左權在前線指揮作戰時,不幸中彈犧牲,血灑太行、壯烈殉國,時年僅37歲。

誦讀紅色家書,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們對骨肉至親的濃濃關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通訊極不發達的革命戰爭年代,家書不僅僅是傳遞信息的工具,更是抒發感情、吐露心聲的載體。紅色家書裏真正動人至深的,並非優美的文字,而是隱含其中的真情實感,革命先烈們在家書中流露出來的對骨肉親人的濃厚感情,讀來催人淚下,令人刻骨銘心。“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陰間一鬼……”林覺民的《與妻書》用最深情的文字,譜就一闋痛徹心扉的千古絕唱,向世界告白,向摯愛的人告別,情真意切,字字泣血,處處真情,纏綿悱惻又充滿正氣。

當山河破碎、家國遭難時,革命先烈們深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只能舍小家、保大家,舍小愛,全大愛,把對家人的感情暫時擱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劉宗歆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多少人被槍殺了,多少財產土地被毀滅劫去了,難道我個人的生命還過分的重視”,他暫時擱置兒女情長,義無反顧選擇到抗戰最前線,顯示出以身許國、保家為國的崇高品質。

全民族抗戰爆發後,無數熱血青年選擇到陝北去,王傳馥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在給父母信中寫道:“相信那裏能夠造就我,報效國家。時間不允許我得到爸媽的允許而行,但我想是不需要的,一定允許的……也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爸媽不必傷心,我以爸媽之愛來愛大眾,爸媽是喜歡的。”表現了王傳馥將對父母之愛升格為對天下國家之愛的人間大愛和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操。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紅色家書裏,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家國情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初心使命,有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革命先烈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常讀常新。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從紅色家書中汲取營養、涵養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承先烈遺志,完成未竟事業,砥礪前進,走好新時期的長征路,繼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3

“傳統是非常重要的。從個人來説,從生到死有一定的時間段,人人如此。唯獨傳統和內在於傳統的偉大精神、智慧與理念沒有時間段,它超越了時間。”

——題記

“我的愛好挺多,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2013年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説。古人云,“修其身、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對讀書的熱愛與痴迷,貫徹着習總書記的人生軌跡。從樑家河的窯洞到中南海的辦公室,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一路走來,他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青年時代的習近平,對知識有着發自心底的熱切向往。上山下鄉的日子裏,他隨身帶了滿滿一箱子書。為了借閲《浮士德》,他走了30裏地。在樑家河村,習近平上山放羊也不忘讀書。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提出“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我緊緊追隨總書記的腳步,細細閲讀着如五星紅旗般鮮豔的《紅色家書》,手不釋卷,撫今追昔,鈎沉史海,感受着中國革命鬥爭中創造的紅色文化的偉大自信,這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令我的思想受到洗禮、精神獲得昇華、心靈得到觸動。

綠水青山聚英靈,紅色家書抒壯歌。江西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區、紅土聖地,生長在江西的我,兒時便對井岡山八角樓等革命先輩舊址、英雄事蹟耳濡目染;青年求學時,瀏覽名勝古蹟,在圖書館博覽羣書;工作後不忘讀書、求知若渴,先後閲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諸多著作,如今又積極響應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號召,與《紅色家書》結下不解之緣。這本承載着最真實、最生動感人故事的《紅色家書》,具體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家庭建設,既反映了他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映了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教誨。從中有人感受到人間大愛、革命大義的家國情懷;有人領悟到苟利社稷、舍家為國的高尚品格;有人傳承了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的忠誠信仰;有人身體力行着夙興夜寐、日夜兼程的工作幹勁。而我,在對老一輩革命家強大信仰精神力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同時,更加深刻體會到,這不僅僅是一種民族之魂,一種理想信仰,更是黨在奮鬥歷史過程中積累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他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的大問題。”我常常在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提處的“四個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究竟是什麼?學生時代瀏覽故宮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珍藏國寶,僅僅是展品;參觀長城,巍峨雄偉,僅僅是景點;參觀國家圖書館,諸子百家,汗牛充棟,僅僅是藏書;閲讀紅色家書,直指心靈,觸摸血與火的歷史,僅僅是尺素信箋。凡此種種與文化自信究竟有着怎樣的關聯?

馬克思曾經説過:“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説,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文化的本質和文化自信,便是建立在對中國文化載體中內在藴藏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理念的總體性理解基礎上的。它體現在中國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中,貫穿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中。無論是文物、古蹟還是典籍、家書,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主體是人,而靈魂是載體中內在的精神。

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包括了對中國革命鬥爭中創造的紅色文化的自信。紅色文化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集合,對當代極度需要高水平精神滋養的青年一代非常具有現實教育意義。我認為,對於《紅色家書》來説,文化自信,信的就是紅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家書》正是紅色文化的充分展現,老一輩革命家優良醇厚的家風,一直為人稱頌,是新時代不可或缺的珍貴文化信仰。他們不僅嚴於律己,還嚴格要求親人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生堅守着共產黨員的本色。許多家書都記錄下了這種崇高的精神品格。《明志篇》中“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一息尚存,終當努力奮鬥”等,充滿了錚錚男兒精忠報國的鐵血正能量,展現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正己篇》中“我的人生觀,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起得早來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不要拋棄工作已有根基的地方,在任何地方作事都一樣”、“不論學工、學農,只要好好幹都有出路”等,樸實生動的語言,為矗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廣大青年修真正己點亮了指引的燈塔,鋪設了未來的坦途;《親情篇》中“家母病重,趕回服伺,親侍湯藥,未嘗廢離”、“只要我倆的心情緊緊的靠攏在一起,一切就沒問題了”、“與人民事業結合必能長展驥足”、“這個時代總是要求我們多向前看”等,既體現了兒女親情的温暖,又將感情與黨的工作、國家的事業提升到了完美契合的高度,實乃對當今青年人生抉擇最佳指引;《教子篇》中“我們應該以勞動生活為榮”、“為人民服務,已成終身事業”、“要從艱苦的過程中,得出雋永的味道”、“在各方面都很刻苦的鍛鍊和嚴格的要求自己”、“要始終一貫的站得正、站得穩”等,句句箴言,老一代革命家教育後代的理念,宛如人生最樸實無華的真理,指引着當代青年怎樣做人、做事。諸如種種,《紅色家書》既是老一輩革命家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共產黨人處理家國關係時崇高境界的充分展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誓言,代表着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也代表了近百年來中中國歷史上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而前赴後繼、英勇犧牲的烈士的初心。讀《紅色家書》,字裏行間、時時刻刻,我都深深體會着老一輩革命家追求共產主義,為國家和人民奉獻一切,矢志不渝、視死如歸的精神氣節和初心信仰。國家危亡之時,無數滿懷熱血與理想的仁人志士,告別父母妻兒,義無反顧走向戰場,救百姓於水火、救民族於危難之中。“為了中華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一封封沉甸甸的紅色家書,映照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羣羣寧死不屈的共產黨人的身影。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是他們的偉大領袖,他們身後還有為共和國的建立而光榮犧牲的370多萬共產黨人。是他們的錚錚鐵骨築成了中華民族邁向復興的堅實路基,這不僅是戰火紛飛的歲月裏的生命讚歌,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長城,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堅定基礎。

社稷蒼生念,拳拳赤子心。習近平總書記説:“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回首來時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捨身為國、公而忘私的家國情懷,正藴含着每一位共產黨員在前進道路上所不能忘記的初心和方向。讓我們傳承《紅色家書》中的理想和信仰,汲取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紅色革命精神的營養和力量,在當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的關鍵節點,將學習閲讀《紅色家書》與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緊密結合,以一片赤子之心、滿腔赤誠之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忘初心使命,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青春的力量。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4

揚井岡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參加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及職業化團隊建設拓展訓練。

5月5日-6日,我有幸參加了公司團總支部組織的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和職業化團隊建設拓展訓練活動,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不僅加強了公司各單位同事間的溝通和了解,也使我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堅定了心中的理想信念。

在井岡山北山烈士陵園,我們聽講解員講述了朱德的妻子伍若蘭的故事,伍若蘭的事蹟令我印象深刻。伍若蘭同志是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隊長,在隊伍遇到危險時她為了軍部和首長的安全,自己帶領警衞排首先突圍,把敵軍引向自己,最終受傷被捕押解到贛州,敵人對她使用了各種酷刑審問,都從未動搖她對革命的信念,她到最後還講到“革命一定會成功,你們一定要滅亡!想要從我嘴巴得到你們想要的東西,除非日從西方出,贛江水倒流。”當時她年齡僅26歲,最殘忍的是被敵人殺害後還將她的首級掛在贛州城門示眾三天。聽到這裏我的心不由的感到難受,淚水濕潤了眼角,想想現在的我們,生活是多麼幸福,但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是革命先輩用他們的血肉甚至生命為我們換來的,我們更應該要弘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不畏犧牲,為黨和國家事業努力奮鬥的革命精神。

5月6日上午,我們來到羣山環繞的黃坳鎮拓展基地,在羅教官指揮下把我們分成了“二十八團”和“三十二團”兩組人員進行比拼。每個團隊必須為自己的團隊設定團名、口號、團歌、隊形以及繪製團旗,隊形設計要求團隊中必須有2位同志雙腳離地30釐米,並堅持30秒以上。兩個團隊的人員都集思廣益,明確分工進行團名、口號、團歌、隊形以及團旗的繪製工作。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團隊命名為燎原團,對方團隊則命名為飛虎團。教官根據每個團隊團長的領導能力、隊伍的團結協作能力、隊形的整齊度、團旗的設計創新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分,我們燎原團取得了第一輪的勝利。

經過第一輪的比拼,兩個團隊隊員之間配合的也更加的默契,在教官的指導下,我們先後又開展了飛奪瀘定橋、搶救傷員安全轉移等項目,這些都非常考驗一個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尤其是飛奪瀘定橋,即刺激又驚險,在河兩岸僅有三根繩索橫掛,而且無任何的保護措施,每次繩索上只能通過4個人,需要團隊隊員以最快的速度橫渡到對岸,這不僅僅考驗每一個人的體力、耐力,也更加考驗團隊的團結協作能力。搶救傷員安全轉移項目,由醫護人員快速為傷員進行包紮,其餘隊員則需要利用有限的材料(一條麻繩,兩根竹竿)迅速搭建好擔架,然後快速將傷員抬至安全點。擔架必須牢固和舒適,因為需要抬的是傷員,如果擔架不舒適或者不牢固,就容易導致傷員受到二次傷害。

這些項目看起來簡單,但只有自己真正的體會,去做了才發現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容易,而且我們現在的條件都比當年好很多,我們不用冒生命危險橫渡大河,繩索也相對很牢固,水很淺水流也不急,山路也很平坦。可是在當年這些條件都是非常苛刻的,我們的紅軍戰士每一分每一秒隨時都將面臨着生命的危險……但確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革命先輩們用血肉、用生命為我們創造瞭如今美好的生活。

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是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更是偉大的,需要我們永遠的弘揚與傳承下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團結一心,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為公司、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5

近日,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向全省黨員幹部推薦《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一書,這是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的“初心情懷”,更展現了一種“使命”的擔當。

捧讀《紅色家》,我感慨萬千,體會頗深,都説“家書抵萬金”,從一封封語言質樸、熱情洋溢的家書中,我們看到了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即使他們天各一方,生死攸關,仍惦念着白髮雙親,牽掛着妻子兒女。這些紅色書信充分展現了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執着追求、對黨絕對忠誠的赤子之心,展現了革命先烈捨生取義的崇高氣節和報國為民的熾熱情懷,讓人震撼,洗禮精神。

感悟《紅色家書》,無數共產黨人在烽火連天的革命崢嶸歲月,拋頭顱、灑熱血,以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始終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通過誦讀紅色家書,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堅定信仰、時代擔當、無私奉獻,更從中汲取到信仰的力量。

回望《紅色家書》,我們可以觸摸到革命先烈們無私報國的愛國情懷以及天下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們從中獲得的不僅是震撼、銘記,更有奮進前行的力量。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幹部,站在新時代,我更要從《紅色家書》中讀懂革命先烈的願望與期盼,務實擔當,帶領分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走好新時期長征路。

上高公路分局 餘上求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6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紅色家書》通過開掘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推陳出新,旁徵博引,別開生面,思想性強。作為《紅色家書》的一名忠實讀者,對此深有感觸。撫今追昔,鈎沉史海,筆者在品讀中深刻體會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共產黨人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和主心骨。

“我犧牲了我的一切幸福為我的事業來奮鬥,請你相信這一道路是光明的,偉大的。”左權曾在家書中寫道。1942年5月,日軍對晉東南根據地發動空前殘酷的“大掃蕩”,妄圖合擊消滅我八路軍總部,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的左權,為保護北方局、保護八路軍總部機關、保護老百姓,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中彈,血灑太行。“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衞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縱觀《紅色家書》系列專訪,亮點頻頻,那麼,我們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理想信念的基石?

一是要“學”,只有認真看書學習,“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不斷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夯實理想信念基石。

二是要“幹”,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認認真真幹事。實現理想,必須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方能“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

三是要“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必須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夯實信念基石,必須不斷開拓新境界,奪取新勝利,不斷增強政治自信。

紅色家書心得體會篇7

翻開《紅色家書》這部樸實珍貴的紅色經典,一封封紅色家書,猶如一段段革命歷史展現在眼前,從嘉興紅船到二萬五的長征之路,從八年抗戰到推翻蔣家王朝,從建國之初到改革開放,到現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這些紅色傳承,讓我們看到的是共產黨人偉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多少先烈為祖國的強大而付出所有,他們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信仰堅定,不忘初心,吃苦受難,流血犧牲,義無反顧,心甘情願。

?紅色家書》中,一大代表何叔衡1928年在莫斯科期間給兒子家書中寫道“我的人生觀,絕不是想安居鄉里以求善終,絕不能為一家一身升官發財以愚懦子孫,此數言請你注意”這擲地有聲的語句,字裏行間透露出何叔衡參加革命為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而不是為了個人和家庭的利益。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需要傳承好這種紅色基因、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裏,記在心中,更要融進自己的血脈,從一封封家書的血肉深情中不斷汲取“精神營養”。

今天,面對黨的十九大新部署,對標新時代新要求,我們重任在肩,要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執着奉獻、實幹擔當。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投身到新農村建設、脱貧攻堅、宅基地改革、環境保護等中心工作和複雜環境中,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以優良的作風,精耕細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成“精品”,幹出一流業績。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解決人民疾苦、迴應羣眾期盼,真真正正成為“人民公僕”。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和中央八項規定,做一名清正廉潔的好乾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mjl8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