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多篇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多篇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多篇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1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峯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鬥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並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迴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麼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並舉,還要做到規範與個性共存!

艱苦的條件錘鍊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於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麼都不是好的。於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恆地刻苦學習、鑽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鬥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後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於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為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科學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象徵。身為21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必須要學好科學,熱愛科學,使用科學。科學與人文都需要我們同時高高地舉起。一個規範的學生,更是祖國的需求,是未來成就大事的人。科學與人文並舉,規範與個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學生的話句。

探索無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無止境的事業,學習航天精神是我們接班人的任務。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承載着民族復興的重大責任,更應該把所學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好好學習是我們偉大的使命,建設祖國是我們永遠的目標,任重道遠。團結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學是基石。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裏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説: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偶像。

所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或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2021年、-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着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2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兩個小時的報告,楊利偉英雄詳細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回首了載人航天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展望了未來。同時也從個人飛天經歷和體會出發,用生動的事例講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在促進載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成就航天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通過觀看學習,我深刻理解了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5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伴隨着航天事業的發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航天科技工業培育形成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和繼承發展,是偉大的民族精神與航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航天事業之魂,也是中國航天企業文化之魂。

1、神舟五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並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

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熒屏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閲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

可以説,航天員在訓練和任務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很多情況下沒有一種精神和信仰的支撐是根本無法克服的。

為了適應和耐受航天飛行帶來的超重現象,航天員要在地面進行大量的離心機訓練,最大要承受約8個g的過載,也就是相當於你體重8倍的負荷壓在你身上,整個面部會被拉變形,眼淚會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難受。訓練中,航天員手裏都有一個報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時,就可以按響它,讓工作人員把機器停下來,可是直到今天,在18餘年的航天員訓練中,沒有任何一個航天員把這個報警器按響過。是什麼支撐着他們,我想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而我從事教育職業,應盡心盡責,儘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斷進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我們自身的能力也才會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善始善終,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滿懷熱情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與信仰,支撐着航天人一路前行、堅持不懈。支撐着航天員忍受一切不適,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退縮。作為一個輔導員,我也應勉勵同學們強化責任意識,建立擔當精神,提升能力素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共建中國夢。

“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英雄出艙後説的第一句話。如果現在回過頭來讓我想一想還有什麼語言能夠代替它,我覺得真的沒有語言能夠代替,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你真的是為祖國的偉大感到驕傲。所以當我們執行完任務回來之後,祖國和人民給了我們很多的榮譽,我們真的感覺這些榮譽不是屬於哪一個個人的,它更多的是屬於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屬於全國人民的。”

以上是我提升職業素養,發展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後我將以此為動力,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工作,為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工作。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3

中國,一個屹立於東方的古老國土;中國,一個地大物博、物多人多的美麗國度。如今,中國也是一個在航天事業上領先許多國家的大國了,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今天,我在學校開展的——《中國人的航天夢》展覽中,得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訊息,下面我給你講講吧!

首先,我國航天事業的元老——錢學森爺爺在1956年10月8日擔任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的院長,在不斷的研究中,終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發射了“東方紅”第一顆“人造衞星”,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衞星的國家。又在1988年、1990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別發射了“風雲一號”、“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神州試驗飛船”、“神舟三號試驗飛船”、“神舟四號飛船”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乘坐神五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2005年10月—17日,費俊龍叔叔和聶海勝叔叔也圓滿的完成了神六的飛行任務,實現了我們炎黃後代千年來的“飛天”之夢,同時標誌着我們中國成為了繼俄、美兩國之後第三個能掌握載人飛天技術的國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華民族日益強大,中國日益富強,我們國家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我們從原來的貧窮落後進步到如今的'強大富裕,我們已不再是昔日的落後小國,如今放眼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我們的祖國——中國——泱泱大國,我為你自豪!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4

9月28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航展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正式開幕。

本屆航展將有線上線下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家企業、數千件展品參展;室內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36萬平方米,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區面積12萬平方米。本屆航展展館數量從上屆的8個增加至11個。

從主辦方處獲悉,105架飛機、30餘部雷達等裝備將在航展期間進行動靜態展示。其中,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和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將在本屆航展表演特技飛行,航空工業翼龍Ⅱ無人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首次進行飛行展示。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將展示代表當今先進水平的現役武器裝備,民航系統、航空工業、中國商飛、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國電科、中國航發、中國電子、保利集團等將攜新產品、新技術參展。

除靜態展示外,飛行表演和動態展示一直是中國航展的亮點。本屆航展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外,中國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將再次亮相珠海航展。

中國航展是由國務院批准舉辦的、帶飛行表演和裝備動態演示的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天展覽,每兩年舉辦一屆。自1996年舉辦首屆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參展裝備水平逐年提高,已經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規模和影響力位居前列的主要航展。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5

20__年6月17日的9時22分,這一個值得我們每個國人驕傲的時刻,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其中航天員聶海勝已經57歲了還是堅持飛天,這是他的第三次飛天,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航天員湯洪波在20__年開始在航天大隊訓練,20__年入選第二批航天員,在神舟十一號發射時曾做過備份航天員,在神舟十二號發射時他是正式航天員,這是他首次登上太空。

他雖然在航天大隊呆了11年後才上天,但他這11年一直在堅持刻苦訓練,不怕苦,不怕累,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敢的面對挫折,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應該學習他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被困難嚇倒,應該不拋棄,不放棄,勇敢面對困難,並最終戰勝困難。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勇於戰勝困難和挑戰才能取得成功。

我們的祖國如今在載人航天方面不斷取得成就,關鍵在於我們的祖國具有肯吃苦、能戰鬥、能攻關、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我認為我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弘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奮鬥,努力拼搏,鋭意進取,不斷創新,無私奉獻。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是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我國航天員首次進駐空間站。我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學無止境氣有浩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6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計劃,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努力以及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奮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深處,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空母港,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體,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與措施,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確保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吸取力量,更好地前進。在此熱烈歡迎王亞平、葉光富、翟志剛航天員回家,在這裏,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科技發展力量!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7

一樣的名字,不一樣的對接。近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牽手成功”,於38萬公里之外上演最美“月宮之吻”,驚豔世界。而這令人振奮的畫面背後,是千萬航天人的拼搏奮鬥。青年幹部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需向航天人看齊,傳航天精神,悟工作寶典,擔青春使命,圓中國夢想。

以“矢志不移”為目標,錘鍊最堅定的意志。捕獲、收攏、轉移,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八院805所歷經九年攻關研製,上千次試驗,突破關鍵技術難題,進行661次對接測試、518次樣品轉移測試,確保交會對接順利。其中艱難,可想而知,但航天人不言放棄、披荊斬棘、直至功成。青年幹部需向航天工作者學習,敢於直面挑戰,以堅守理想的骨氣、敢為人先的志氣、迎難而上的勇氣,於攻堅克難的第一線、服務羣眾的最前沿、立功增能的演練處,錘鍊“寶劍鋒自磨礪出”的堅韌意志,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以“精益求精”為標杆,追求最極致的細節。對接全步驟需21秒內完成,1秒捕獲、10秒校正、10秒鎖緊,裝配精度要達毫米級,製造精度則要以微米級計量,每一毫秒,每一微米都可能導致失敗,唯有堅持高標準,細心考慮、細緻把握,最終方能分毫不差,完美對接。青年幹部需學習嫦娥“牽手”經驗,踐行“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嚴格要求自己,從羣眾關切的小事做起,從事關大局的細節着手,精雕細琢,一絲不苟,逐字推敲,逐項打磨,深入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業務能力,於奮進新時代中實現自身價值。

以“躬身實踐”為階梯,涵養最深厚的實力。從2007年“嫦娥一號”邁出探月第一步,到2020年“嫦娥五號”九天探月時自動取樣月面,一批又一批航天人前赴後繼,日夜不息,潛心鑽研,身體力行,不斷提升交會對接技術,向世界展現中國航空航天的強大實力。青年幹部從象牙塔到田間地頭,缺少工作經驗,欲展報國之志,需用雙腳丈量基層的每一寸土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於火熱實踐中練就本領,從平凡工作中淬鍊成長,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

對航天員心得體會篇8

今天,我們收看了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在天空一號上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此次太空授課主要面向我們中國小生,講授失重條件下的物體運動特點,以及液體表面張力作用等內容。

在太空,可以隨意地做翻跟頭、打滾等高難度動作。在太空中吃飯可以像兩人做遊戲一樣—你擠一點出來,另外一個人就用嘴巴接住。嘿,最有趣的是轉陀螺了。當王亞平將手中的陀螺轉動起來,我覺得此時的陀螺像有生命一樣,像一隻五彩斑斕的蝴蝶在上下翻飛,美麗極了。

在這裏水是奇妙的。水可以像蒲公英一樣飄浮在空中;水也可以像玻璃球一樣被拋來拋去;在水上插上棒還可以變得像棒棒糖一樣,真想上前舔一口呀,嚐嚐這裏的它是什麼味道!

聽了王亞平的授課,我的心裏十分嚮往太空。想欣賞外太空的美麗景色,看看這裏的太陽升起和落下;想探索一下宇宙的奧祕;想見見神祕善良的外星人;想……

在這裏看地球是神奇美妙的。蔚藍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雲層,長長的海岸線在大陸和海洋間清晰可辯,景色十分迷人。

啊,太空!你是我向往的地方。你的魅力、你的美麗、你的廣闊和神祕吸引着我。請你告訴我你究竟有着多少祕密。

這浩瀚的太空上有着中國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國,我為你自豪,我為你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mvog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