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穆斯林的葬禮閲讀心得體會

穆斯林的葬禮閲讀心得體會

穆斯林的葬禮閲讀心得體會

讀書至少可以增長知識,去除無知;提高素養,除去愚昧;充實生活,豐富精神;滋潤心靈,減少空虛;淡定從容,明辨是非。讀書能使人時時閃爍着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自己靈魂歡暢,精神飽滿而豐盈。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1

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

今天終於把《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看完了,我懷着極其複雜難以捉摸的情緒,開始寫這篇讀後感。從學校裏接到濤哥閲讀任務的時候,我並未在意,單純這個題目也未深究,等到讀到一半的時候,哦!才感覺到了葬禮—死亡的氣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脱俗的氣質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好,把她那種超凡的微笑畫出來,可是我又不忍,無奈,任何畫筆都難以描摹新月那種美,還有那淡淡地憂鬱。

一代人,一家人,一個時代,兩個民族。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天星,韓新月,這個穆斯林家庭;奇珍齋,“博雅”宅,燕大校園,這幾個地方是主人公魂牽夢繞割捨不斷的根基。哦,對了,還有楚雁潮,這個談吐儒雅,細心熱烈的年輕助教。一個人的生命難道如此脆弱嗎?為什麼災難要一次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純潔美麗的十八歲女孩身上?為什麼要讓親人離散,白髮人送黑髮人?韓子奇悲傷,韓太太悲傷,楚老師悲傷,悲傷的不應該僅僅是他們,還有那個時代!白手起家的小奇子,為了報恩,與師傅之女樑君璧結合,共同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但是,什麼是愛情一直在韓子奇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他只知道報恩報怨,從未體會過什麼是真正的愛情,直到樑冰玉病重時的那一刻,當兩雙手相握,兩顆心緊貼時,已到中年的已經有了妻室子嗣的韓子奇和正在青春熱血的樑冰玉相愛了,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愛,並且新月誕生,成為他們愛情的結晶,也是他們愛情的犧牲品!可憐的新月兩歲便離開了生母,可愛的新月無憂無慮地成長,成長為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陳淑彥所認為的'“幸福”。要強的她沒有填寫第二志願,直接考入了燕大,當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經就讀的學校。她在二十七齋有了好姐妹,她在備齋有了親愛的老師,爸爸是國家幹部,哥哥是工廠工人,雖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別人眼中也是相當perfect了。(起碼我讀到那裏的時候是這麼想的)然而故事卻不會朝着完美的方向發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波瀾呢?我記得是這樣的:天星操辦婚事需要錢——韓太太逼迫丈夫賣掉乾隆翠——韓子奇重見乾隆翠悲憤交加意外出車禍——新月着急見爸爸心臟病發——新月在哥哥婚事後情加重——楚老師表白——韓太太阻止——姑媽突然離世——新月病危——新月抱憾而死——博雅宅覆滅——韓子奇離世——“小姨”回家,卻是物是人非親人離世——完還記得楚老師説過的話:“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歲,我不懂什麼叫愛情,當然更沒有體會過。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是因為它有華麗的辭藻,是它熾熱的感情和真摯使我感動,愛不是自我犧牲,愛不是憐憫你,因為愛所以愛,不含任何的動機或者其他。

——當愛情叩動她的心扉的時候,卻感到迷茫,“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望着這個純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顫抖:“新月,”他説,“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於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對方説: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麼,愛情就已經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這是楚老師向新月表白時説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老師給他病重的學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經説了,他們的愛不存在同情或者憐憫,不允許樑君璧這種人來玷污。“一日為師徒,終生為父子。”老話説的沒錯,但是在這對熾熱地嚮往事業與愛情的年輕人面前,不是所謂人們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師生戀,而是對愛情的執着與追求!這份感情是樑君璧一輩子無法體會到的,這是樑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傳統婦女受生活逼迫的那個時代的悲哀!試想一下,多麼青澀的面龐,當愛情撞擊她的心扉的時候,她是何等的激動和忐忑,“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唉!我知道,新月不想走,她有她所熱愛的事業,她有她所熱愛的姐妹和親人,她有她所思年的生身之母,更有她的愛——楚雁潮。但是沒人能夠救她了,包括她的楚老師,她受的苦還不夠嗎?!為什麼這麼多的身世迷茫這麼多的冷嘲熱諷要壓在一個柔弱而又表面堅強的肩膀上!?公平嗎!?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中國,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不會銘記這個不起眼的小丫頭,時代的腳步不會因為她而停留,甚至連她的“拉赫”(墳墓)後來也夷為平地。所有的這一切好像不是為了這個姑娘而準備的,她悄悄地從倫敦的產房裏來,又悄悄地從簡陋的“旱託”(屍牀)走,留給世人什麼呢?她熱愛的翻譯事業,她陶醉的小提琴《梁祝》,她的愛,也都隨着臨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軀一併進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審判,相信她一定能進天園的吧!摁,一定的!在這裏,我不想大談特談見解,更不敢對愛情下個定論,只能淺薄的説一下我的理解。親情愛情友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像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那樣“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生活在集體環境裏,需要情感來澆灌,接下來就看處理這些感情的方式了。韓子奇性格難以捉摸,他可以讓在牛津大學就讀過的妹妹深愛,他可以讓奇珍齋重現往日輝煌,他是玉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同時他的懦弱和反覆令樑冰玉憤而離去,令新月屢次受“媽媽”的傷害,對樑冰玉和樑君璧來説,他不是個稱職的愛人,對新月天星,他也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樑君璧是個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她親手籌劃斷送了兒子天星的幸福,而且親手把新月送上了絕路,這一切的一切足以使真主憤怒,但是她卻執迷不悟,一心以為自己這是為孩子好。難道她的命令比兒子的幸福更重要?她的面子比女兒哪怕是説外甥女的性命更重要?糊塗!韓天星那種性格外弱內強,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他顧家顧父親顧母親顧妹妹,但是為什麼不果斷制止母親對新月的偏見?

當然,我説這些可能膚淺了,我暫時未能真正理解更深層的原因,我相信作者霍達前輩一定有她自己的寫作目的的。)而最perfect的新月卻是一個最最最弱勢的人,把光輝集中在一個最柔弱最容易摧毀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手段吧!她清純可愛,我看來是那種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圍的人神清氣爽的女孩兒,楚老師談吐文雅,而又積極上進,他表面的文靜襯托的是內心的剛強與熾熱,他熱愛詩人拜倫,尊敬導師重視執教,又不放棄自己額外的翻譯夢想。魯迅的《鑄劍》開始翻譯的時候,新月剛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潑可愛健康,而當故事新編中最後一篇《起死》結束的時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早早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這個令她留戀又使她心生畏懼的世界,走時帶着生母不曾見面的遺憾和對愛情的希望。

《起死》中:“莊子為什麼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鵑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那麼,請你再給新月起死吧!!!!!悠揚的小提琴在回族公墓響起,一首《梁祝》,或許在地下長眠的新月能夠感受到楚老師那悽婉的琴絃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2

記得初次接觸霍達的這本成名著穆斯林的葬禮,是在二十多年前上中學的時候,那時中午吃飯有個習慣,每天準時收聽中央廣播電台的長篇小説聯播,上高中時,電台正熱播這本轟動一時的長篇小説,從此這部長達50多萬字的獨特的長篇小説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書中的那些鮮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韓新月、楚雁潮、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等等,總是盤旋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上個月去西單的圖書大廈買書,在文學類圖書中竟然發現這本二十多年前就出版的小説,現在還在熱賣。於是當即買了一本。此後又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把這部被冰心稱為“奇書”的書,從頭到尾,仔仔細細讀了一遍,當讀到韓新月病逝出葬的一段,竟然還是淚流滿面,傷感不已。

穆斯林的葬禮確實是一本好書。這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二十年發行上百萬冊、感動中國幾代讀者。最純潔的夢想、最悽美的一愛一情、最痛楚的命運,這個評價毫不過譽。

我覺得這部書最大的優點是,整部書結構安排的非常巧妙,兩個時空相互穿插,並以“玉”“月”為每章的標題,交織在一起,在小説的結尾又合二為一。小説情節緊湊,高超迭起,使讀者看書,如入迷宮,登山光景,佳境不斷,總是能不斷地吸引讀者,不斷地往下讀下去、讀下去。尤其是韓新月的身世之謎,深深地吸引着讀者看下去,去解一開這個謎一團一。此外,異於漢族的回族伊斯蘭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説的一個亮點。千年古都北京又為小説展現了一個富於文化底藴的背景。

霍達為小説設置了一個清絕的藝術基調。小説中的主人公姓“韓”“樑”“楚”,隱喻了“寒涼、悽楚”。小説中人物的“清、冰、玉”等,也給小説籠上了一層悽清的意境。“韓新月”這個名字,顯得多麼清新美麗,而小説作者為讀者塑造的韓新月,也是那麼的冰清玉潔,完美無瑕。整部小説文筆清新優美,和茹誌鵑的百合花很像。

據作者自述,穆斯林的葬禮的故事是取決於真一人真事,通過小説可以大概推知小説中隱藏的真實故事。我猜想應該是作者本人熟悉的一個親朋好友,她就是書中“韓新月”的原型,她的父輩也有類似書中的感情糾葛,而這個原型也經歷了類似“韓新月”的忠貞不渝的師生戀情,不幸的是年紀輕輕就患病夭折了。

要説書中的不足,就是通讀全書,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作者在描述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情景時,常下筆如神,活靈活現,而當描述不熟悉或未經歷的事件時,就顯得有些單薄不夠豐滿。如描述韓子奇與樑冰玉在英國時候的經歷時,細節上就覺得經不起推敲。還有就是有些情節安排的不夠自然,如女僕“姑一媽一”初到韓宅,剛換完衣服,一看見嗷嗷待哺的天星,就母一愛一大發,當着陌生人,解一衣露一乳一喂一奶一,就算姑一媽一是一個鄉下婦女,起碼的羞恥感還是應該有的吧。我覺得書中最失敗的一處描述是韓子奇與樑冰玉在國外生下新月,回國,冰玉與君壁姐妹相見,畢竟姐妹之間血濃於水,冰玉是君壁一手帶大,這裏的感情應該是很深很深的,而書中的樑冰玉從海外歸來,姐妹相見,完全是一副小三見原配的感覺,還口口聲聲喊着“我也有權利生活,有權利一愛一。”難道你一愛一了,就能傷害一愛一你養你如同親生母親的親姐姐,樑冰玉還聲稱“我只知道她是我姐姐,只這一點兒。”還鼓動韓子奇離開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的結髮妻子(她的親姐姐)和兒子,和她遠走他鄉。這是人話嗎?是在國內海外受過最好教育的人説的出來的嗎?如果樑君璧和樑冰玉是完全的陌路人,韓子奇已經不一愛一君璧,那樑冰玉説這話還能理解。所以説這一段書中對於樑冰玉的塑造失敗的。實際上樑冰玉當時的心情是應該是很複雜的,既有對於韓子奇的一愛一,又有對於姐姐的思念愧疚,又有對於家園的依戀懷念等等,但作者並沒有完美地把這種充滿人生無奈的複雜情感表達出來,確實是書中的`一個比較大的瑕疵。還有就是小韓子奇初入樑家門,把樑亦清的玉碗打碎,突然決定留下來,也比較突兀。最後就是此書初版時,有韓子奇在臨死前吐露説自己是漢人的孤兒,這一段極具震撼力的描寫,最後在此書再版時,據説霍達迫於回民同胞的壓力而刪改為韓子奇臨終前的懺悔不尊教規,故事感就差了一些。但是就算完全按照原來初版,寫韓子奇是漢人的孤兒,欺騙了吐羅耶定巴巴和樑家,在小説前也應該不斷地有暗示,才能在臨死前的吐露真言的一刻,不至於讓人覺得太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和突兀,讓人吃驚。還有韓子奇回國幾十年與樑君璧分牀,也有點怪,畢竟樑君璧並沒有對比起韓子奇,韓子奇也並沒有拋棄這個為他生養兒子的結髮妻子。

小説的高超境界是要寫出人生的無奈,而不是簡單化、概念化。

小説也有許多一精一彩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寫北京的春天,乾燥風沙大,花還沒盛開就被風沙中吹殘,生活在北京二十多年,深有感觸,北京春天常常是花剛開沒多久,幾陣風沙就落花滿地了,春天的北京並不令人愉悦。寫韓新月臨終時眼睛突然看不見了,若是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寫的如此真實的。寫韓新月大學時候的校園生活和同學情誼,也是活靈活現,肯定也是作者的校園親身經歷為素材的。尤其是羅秀竹諷刺上海人小氣一段兒,令人噴飯。肯定也是卻有其事。

穆斯林的葬禮這個書名,總讓人覺得應該是一種歷史類圖書,好像是要介紹穆斯林的風俗似得,而以此小説改編的電一影取名月落玉長河就婉約詩意多了,可能也是覺察到了這一點兒。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奇書,也只有像霍達這樣的出身經歷背景天分才能寫得出來,很難再複製了,也難怪這本書有這麼多喜一愛一者,感動了那麼多讀者。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3

合上書,心裏是滿滿的悲傷,魯迅先生説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破壞給人看,所以悲劇更加令人震撼。的確,《穆斯林的葬禮》就是如此。韓新月,那個才華卓然、聰穎善良的女孩,就像一塊真正的玉,瑩瑩的散發着難以演示的光潤,卻早早地隕落了。當這個年輕、美好的生命離去的時候,留給她身邊的人,不是悲哀,不是哀痛,而是空白,因為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

這是月和玉交織的一個世界,如此美好的兩件東西,他們代表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有韓子奇對玉藝術的孜孜以求,追逐玩思之真;有玉兒對愛情奮力爭取的情之真;有新月對人寬容待人的和善之美;有楚雁朝墓前拉小提琴的意境之美。月是虛無縹緲的,是陰晴難測的,但卻是恆久不變的、亙古長存的。玉是真實可及的,是可以擁有的,卻是脆弱易碎的。生活中哪一個更重要,是短暫的擁有,還是永恆追求?

生活往往復雜的多,真與假、短暫與永恆、是與非並不是那麼清晰地按照它本來的面目呈現在我的面前。新月的媽媽為了兒子的幸福,竟然親手拆散了兒子與其女友的美好愛情。雖然她為兒子挑中了媳婦——新月的同學,是一個温柔賢淑的女孩,兒子成親後的生活也算幸福,但是這樣的窮盡計謀、舍近取遠的做法是正確還是錯誤?生活是不是有另一條更平坦的路可以走呢?新月的爸爸——韓子奇,那個玉石界的傳奇人物。他穆斯林的身份不容置疑,他對玉的執着追求無可否認,但是他卻完全不是什麼穆斯林,令其執著一生的玉器也聚聚散散。人可以成為暫時玉器的主人,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乃至幾十年,但是玉文化,那是一條流淌的河,他不語於某個人。楚雁朝、韓新月,這兩個可愛的人,他們是師生、戀人,更是知心朋友。楚雁朝知道新月的病情,他不顧世俗的眼光、舊禮法的約束,依然決定付出自己全部的愛,給予愛人短暫的幸福與甜蜜。新月,那個純真聰慧的女孩,頑強地活着,為了親人 愛人努力的與病魔戰鬥,幸福和甜蜜是短暫的,年輕的生命一閃而過,但是他們的愛情卻成為了永恆。

當新月年經的身體被埋入深土,似乎所有人的心都被狠狠抽了一下,絕望的氣息彌散在人羣中,當楚雁朝幾十年孜然一身,獨自守候着愛人的墓碑,拉動小提琴,琴聲如泣如訴,某種欣慰、希望、温暖的温情又重新注入到每個人心中。

或許生活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執著一生的東西會在某個瞬間釋然;畢生守候的東西會在霎那間放棄;煎熬中等待的東西會成為永久的紀念;痛苦中掙扎的東西會成為真正的美好。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4

《葬禮》中有兩處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寫,父親韓子奇在臨終時是半信半疑地念着“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兒新月在臨終時則義無返顧地呼喚着她所愛的老師“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這兩幕不起眼的伏筆其實是在暗示作者要表達的意圖:穆斯林的上一代還在受着伊斯蘭——這道宗教枷鎖的控制,雖説半信半疑,但是無法完全擺脱。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則已經大膽地衝破這道束縛美好愛情的枷鎖——伊斯蘭,將其徹底拋棄。

兩幕臨終的描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要表達的正是被她稱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進中的巨大的變革,回回民族要想發展,要想享受現代文明如愛情等等,在作者看來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

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筆下,新月是為了改變回回民族陳腐的現狀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變革發展的最前衞的烈士——用生命換取美好的愛情。

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變現狀,像其他民族一樣文明先進,不受宗教的束縛,必須要經過犧牲,像火鳳凰一樣的死去,然後獲得新的生命。

這是作者的理想,她愛自己的這個民族,但她的愛法與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認為回族的發展壯大在於恢復回族人對於伊斯蘭的信仰,相反,她認為回族不像漢族等人那樣享受美好的愛情與所謂文明的生活,障礙正是伊斯蘭。因此這個民族要想獲得發展,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

韓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沒有完全的拋棄伊斯蘭傳統,但是他的伊斯蘭傳統已經有了動搖。

韓新月(代表着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經完全地拋棄了伊斯蘭傳統,義無返顧地走向她的理想。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拋棄伊斯蘭教的束縛。

虔誠的穆斯林都帶着陰黝的面孔,背離信仰的生活卻標上解放的徽標;韓子奇臨終的一聲吶喊,仿拂人性被壓抑許久,此刻才得以迴歸!楚彥潮的墳坑悲歌,不會是哈姆雷特與奧菲麗婭的東方版那麼簡單吧?俗語云:聽話聽音。這種葬伊斯蘭的“禮”,卻還打着穆斯林的旗號,和“打着紅旗反紅旗”的醜類有什麼區別?試想,一個從未接觸過伊斯蘭教的教外人,如果很不幸的讀到了霍女士的“葬禮”,對伊斯蘭教該是怎樣的恐懼和不安!“圍城理論”又有了用武之地:信仰了的大唱孔雀東南飛;沒信教的唯恐避之不急。其用心,可謂毒也。

作品中沒有幾處真實的伊斯蘭精神和值得吸取的教誨,最後韓子奇與其女二人的結局來看其信仰恐怕難以讓人相信是穆斯林,父女二人結局説明作者的信仰或許也屬此類。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5

週末無事,又把曾經給我以很大震撼的《穆斯林的葬禮》讀了一遍,即使六年過去,重新品讀,這本難得的經典之作仍然讓人心裏漣漪四起,難以平靜。

這是一本人物刻畫栩栩如生,情節構造跌宕起伏,感情描寫真摯動人,主題內涵現實深刻,讓人初讀後便欲罷不能的好書。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未曾翻開,書中的人物便一個個躍然於腦海,樑亦清的正直剛毅、韓子奇的有情有義、樑冰玉的敢愛敢恨、楚雁潮的浪漫温潤,韓新月的純潔無暇,無不讓人印象深刻。

《穆斯林的葬禮》的內容主要描寫了老北京一家玉器商人的商海沉浮,以及這一家三代和圍繞他們的人們的恩怨、愛恨糾葛,從而表現了近代華夏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碰撞所產生的一系列因果循環,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副生動、激盪的民國畫卷。

這本書的結構比較獨特,分別以“玉”和“月”為主題,兩條主線同時進行,“玉”篇描寫主角韓子奇與其岳父樑亦清的商海經歷和主人公的愛情,“月”篇講訴主角兒女成長經歷和愛情旅程。

毫無疑問,書中人物的結局是充滿悲劇色彩的,樑亦清一生投生玉器業,結果卻因為玉而激憤而逝,韓子奇為一代“玉王”,最終也落得個事業失敗,愛情失意,愛女早逝的結局,還有韓新月與楚雁潮註定有緣無份的愛情,如此種種,無不讀出作者字字含情,也句句泣血的悲劇性表達。

本書行文一氣呵成,同時書中人物命運時刻牽動着讀者的心絃,讓我們時而為之憂,時而為之喜,當最後書中人物的命運均已以悲劇收尾時,讀者積蓄的感情便如潰堤之水般洶湧肆虐,情不自禁的為他們的命運扼腕歎息。

結尾的悲劇性還體現在命運的無常和諷刺意味,韓太太,一個虔誠的穆斯林,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以及歷史上根深蒂固的習俗,竭盡全力阻撓自己兒女與漢族人的愛情,可以説,她兒女的愛情悲劇在很大程度上是她釀成的,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把她看作一個壞女人,她也不過是一個可憐人罷了,到最後他的丈夫道出了自己是漢人的真相,瞬間讓她崩潰了,所以,這個女人也值得同情。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它能給人心靈上的震撼,讀之,對我們的心靈也是一次洗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n1y1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