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由本站會員“menfan1”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

《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的代表作,小説主要講述了北京一個回族家庭60多年間的興衰歷史。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一

“暮色悄悄地降臨了墓地,婆挲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園温馨的清香。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升起來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

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親吻着琴絃,述説着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户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樑冰玉在琴聲中久久地位立,她的心被琴聲征服了,揉碎了,像點點淚珠,在這片土地上灑落。

天上,新月朦朧;

地上,琴聲縹緲;

天地之間,久久地迴盪着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蠶吐絲,如孤雁盤旋。”

這就是我所喜歡的《穆斯林的葬禮》的結尾。

很早就聽説過這本書,但一直很遺憾沒有真正認真拜讀過,這次“偶然”的'機會,終於使我有幸一睹它的風采,想寫下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下筆.那個彌散着淡淡的憂傷的月與玉的意境讓我不忍下筆,似乎稍不留意就會打碎這個絕美的意境。

這是一部反映穆斯林生活的聖潔詩篇;一部映射普通大眾生活的歷史之劇;一部折射平凡卻辛酸的愛情故事的縮寫;一部展現奇異而又古老的民族風情的真實畫卷。這部長達50萬字的長篇小説,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對穆斯林信徒的日常生活習慣、婚喪嫁娶習俗做了全面、徹底的描繪。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展現了廣闊的生活畫面。作品中人物活動的時間,上迄二十世紀初,下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活動的範圍從亞洲到西歐,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的沉重災難,還有鮮為人知的穆斯林的生活習俗、玉器行的歷史和感人的故事情節。它不僅是穆斯林的葬禮,也是愛情的葬禮,圍繞着幾代人的似乎“扭曲”的愛情書寫穆斯林人的生活。

讀這本書,就如同走進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書中美麗的言語和措辭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對於景物的描寫,還是對於環境的襯托,作者運用的詞語都那麼的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我覺得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它以獨特的情節和風格,引起了“轟動的效應”就不以為怪了。讀完這本書,我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心中的悲痛與遺憾久久不能釋懷,我甚至抱怨作者為什麼如此殘忍,要賦予一位完美的妙齡少女如此苦難並短暫的一生,要拆散一對真正相愛的人,讓他們明明相愛卻又無法逾越這陰陽兩地的隔閡,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二

《穆斯林的葬禮》是由著名女作家霍達寫的一部文學經典,它講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間的家庭故事,結局十分悲慘。對於回族人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一部小説,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

這是一部關於穆斯林的聖潔詩篇,雖然結局十分悲慘,且有些離奇,卻會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給人一種清新脱俗的感覺。

過去的生活已經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儘管生活得十分悲慘,但也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後悟出的深刻道理。

我想,這也許就是悲劇的長河,命運的長河,人生的長河。從開篇到結局的新月之死,我實在無法抑鬱情緒,不覺留下感動的淚水。如果不是作者把人生的真諦寫得如此深邃,描繪得如此動情,能給人這種撕肝裂膽的藝術魅力嗎?

的確,一頁一頁讀下來,我進入一個莊嚴而偉大的世界。獨到《玉殤》樑亦清之死,這是一個大斧鏗鏘的雕作文/塑,悲壯淋漓,令人震撼;讀到《玉王》,韓子奇青雲得意,勾心鬥角,用筆如此老練,千萬世態,遊刃有餘,我深為這種藝術動力而讚歎。圍繞着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軍璧、韓子奇,各有鮮明的性格,各有獨特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龐條的人生之林中,卻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一個形象表現出的,正是這一純潔、幽靜、美麗的靈魂。

正如作者所言,人心無論是優美的還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新月之死,可以説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

默默蒼天,沉沉大地。結局中出現的新月,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新月,也是她純淨美麗的心靈,是一個甜美嶄新的關於未來的夢,還有一個美好的希望。

這本書,我百讀不厭,因為每次讀完一遍,都會有一種新的感悟,也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三

《穆斯林的葬禮》還是朋友推薦我看的,故事的開始是從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老人帶着年幼的孤兒韓子奇引出,結束在新月的墓地前楚雁潮緩緩的琴聲與天上的新月相交輝映的美景之中,至此,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故事角色,都結束了,如同天星所説,您想看見的不想看見的都看不見了;所有的人物,都在此終結了。

書中‘玉王’韓子奇承受着巨大壓力艱辛創業,迫於現實而對感情的妥協,從一個氣度非凡的王子,到一個佝僂的老人,一生對玉的執着,都化為灰燼,他一無所有的到來,最後一無所有孤獨離世,也許作者正是在借這麼一個人物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生可帶來死又能帶去的。設想,如果子奇享受生活,不視玉如命,拋棄身外物跟冰玉在一起,將會是一個大圓滿結局。

子奇跟冰玉的愛情,徹底的扭曲了君璧,使她從一個堅強獨立的女人,變成了一個固執,執着,心中充滿了恨與報復的女人,更因為他的固執,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君璧為了虔誠的信仰,為了門當户對,親手毀掉了兒女的婚姻和愛情,直到丈夫離去,她才幡然醒悟,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沒有任何東西比與她一生廝守的那個人更重要。“她無法遏制心中的哀痛,把臉貼在丈夫的手上,眼淚沖刷着這雙為了奇珍齋,為妻兒老小操勞一世的手,不捨得放開。”

受了高等教育的樑冰玉,大膽的追求自由和愛情,脱離信仰與現實的枷鎖,但最後的結局不過痛苦的漂泊他鄉,就連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兒也未曾再見最後一面,冰玉雖是一代新青年的象徵,但直到現在,能夠接受她的作風的人,又有幾個。文中最可憐的莫過於辛勤勞苦,等待奇蹟到來,會有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媽,她一直默默的守候着韓家直至最後的暴病而亡。而天星和淑彥這一對被媽媽強拼硬湊的可憐夫妻,不正是我們大多舊時夫妻的象徵,不相愛,但又不能分開,只能彼此都帶着痛苦悲傷活着。

那個永遠定格在十九歲的花季少女新月,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早早的凋謝了生命之花。“當她的愛情來臨的時候,她的生命,已經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了。然而它來了,來的那麼純淨美好,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然而和自己的老師產生感情,這又是不被允許的。不過他們不怕,什麼也不怕,連死也不怕了,更何況愛情的阻撓呢?”“走的人,註定是要走的,誰也留不下,這是她的宿命。她離去的時候,他那瘋狂的吻,是初戀的吻,也是訣別的吻。死亡可以奪走生命,卻帶不走愛情。”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一位臉色沉鬱,神情悽楚頭髮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動不動的拉出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文中曾描述新月跟楚老師的小別,他走了,一步三回首,把自己的心留下了,把新月的心帶走了。但最後,新月走了,不僅帶走了楚老師的心,把他的靈魂也帶走了。不能完美一生,何不壯烈來去,人生難得一知己,但得一知己卻足以。

這本書,跟百年孤獨有所相似之處,但自認為比百年孤獨更符合國人的口味,珠玉世家出身作者通過對一個從繁華到落敗的穆斯林家族,講述了幾十年間,幾代人的愛恨情愁,人物形象刻畫地很生動,故事發展也扣人心絃、前後呼應,作者對人性的描述,葬禮的描述,都是極好的。看了這本書,更加明白身邊人,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堅持。但那些與我緣分已盡的人,是切切實實的該放手了,我不能也不會做第二個楚雁潮。“去死,去睡就結束了,如果睡眠能結束我們心靈的創傷和肉體所承受的千百種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也許會做夢!”的確,去睡會做夢,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哭着醒來,那又如何,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而且,一點都不苦!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四

閒暇之時品讀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無法釋手。當我把全書仔細研讀後,泄出壓在心頭的沉痛,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形態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這部五十餘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富的容量,深刻的內涵以及冷峻的文筆,深情回望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含蓄藴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我的心靈,曲終掩卷,蕩氣迴腸。正如劉白羽先生所説,這是一部穆斯林的聖潔的詩篇,充滿悲劇的美感。過去的生活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

作者筆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間曾經有過的,也是她所憧憬的。作者追求美,那是人的本性,人們本能地而並非理智地嚮往純美純情的意境,美不必強迫人接受。不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樣的前人名句就不會這樣傳之久遠,深入人心。一箇中年女作家,能夠有這樣強大的駕馭歷史、揮灑人生、驅使命運,寫作沉雄渾厚、凝練典雅的創造力,達到了驚人地步,令人歎為觀止!我仔細品味着作者為什麼掌握了這種美,我發現,作者是一個有自己美學觀的人。讀這部書,有如讀《巴黎聖母院》,奇譎詭辯,奧妙無窮。這是玉的長河,不,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想到新月為了追逐夢想而付出的努力;想到天星為了追求愛情而提起的勇氣;想到韓子奇為了兒女的前途而無私的奉獻……這些無不牽動着我的心,渴望自己也能夠像新月那樣,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飛向夢想的藍天!但是到新月之死,我實在無法抑制,不得不流下眼淚。人生並非十全十美,我們只有在短暫的生命長河中完成自己的嚮往與本應該做的事情,才不至於愧對自己,愧對他人。人生的真諦如此深邃,如此動情,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只是需要我們選擇如何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一頁一頁讀下來,圍繞着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君壁、韓子奇、樑亦清等各有鮮明的性格,各有獨特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龐雜的人生之林中,卻揚起穆斯林美的靈魂,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一個形象輕盈而出——新月,唯有這一形象令我印象最為深刻,正是這一純潔的靈魂、幽靜的靈魂、美的靈魂,本來是一道活潑的小溪,卻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難,命運的劇變由此掀開……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人們的心正是從悲劇之美中得到淨化。在尾聲部分,樑冰玉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現在門邊,潔白的皮膚,俊秀的臉龐,黑亮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正吃驚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

是的,默默蒼天,沉沉大地,過去的生活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我們要向前看,看到未來,看到希望,不能拘泥於過去的一切,人生如此短暫,我們要好好珍惜,畢竟,那已經成為過去式了,展望充滿着希望的未來吧,為此而不懈努力,奮勇向前!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五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樑亦清,原是回族低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壁長於心計,次女冰玉嬌小任性。一天有位長者帶名少年去麥加朝聖路過樑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賣買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成。不料樑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着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喪命。為了抵債,韓子奇到"匯遠齋"當了學徒,苦熬三年終成行家。他回到奇珍齋娶了長女君壁,決心重振家業,十年之後名冠京華,又得貴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珍品被毀,隨英商亨特來到倫敦。妻妹冰玉不顧姐姐反對,偷出家門執意隨姐夫遠行。在倫敦冰玉與亨特之子奧立佛相戀,可是奧立佛在倫敦大轟炸中卻不幸喪生。韓子奇與樑冰玉在海外相依為命十年,曠男怨女終於結合並生下女兒新月。戰後一同回國,姐姐收留新月為自己女兒,冰玉遠走他鄉。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西語系。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發生愛情,因楚系漢族,為樑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可是紅顏薄命,新月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悲痛欲絕。

做完了引文,接着就是正文了!

在看這篇小説之前,我對“穆斯林”知之甚少。只知道穆斯林是對信仰伊斯蘭教教徒的統稱,甚至不知道他們還有另一個稱呼――回回。

花很長的時間,很認真的讀了這本小説,才知道回回們是那樣的信仰着他們的真主安拉。“啊,安拉!寬恕我們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啊,安拉!在我們當中,你讓誰生存,就讓他活在伊斯蘭之中,你讓誰死去,就讓他死於信仰之中。”打開《穆斯林的葬禮》,你就會看到寫在扉頁上的這段穆斯林葬禮上的禱辭。這是一種信仰,一種超越貧富,超越生死的信仰,在有着信仰危機的今天,誰又能忽視這種信仰的力量。

回族女作家霍達巧妙的將“玉”和“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説,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玉,象徵着財富,身份,地位。

月,象徵着純潔,善良,明淨。

單數章節寫玉,雙數章節寫月。這是一種奇怪的結構形式。“玉”寫的是主人公韓子奇從易卜拉欣成為一代“玉王”的艱難歷程,這是新月爸爸那一代的世界。“月”寫的是新月和楚雁潮悽美動人的愛情,是新月這一代的世界。兩個世界被一道無形的大門所分割,卻又不得不重逢,重逢在那死亡的結界。看這篇文章,你會發現,剛剛在這個世界讀到動情處,這一章節卻完了,輪到另一章中的另一個世界。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深深的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另一個世界,也帶着上一章的感情去讀。因此,兩個世界是緊密相連,分不開的。若是以前,我會把兩個世界分開來理解或者把兩個世界的感情分開來感受,但讀《穆斯林的葬禮》,我卻不忍心破壞這種懸念美。

除了文章的的結構奇特,文中所表現的兩代人感情故事更是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特別是新月和楚老師之間的愛情,不知曾讓多少女孩子落淚。我不忍落淚,不是我不為之感動,不是我不為之悲泣,只是因為我是男子漢,所謂男兒流血不流淚是也。可是,不知多少次我的眼角也閃爍着淚花,只是這類化不曾落下。淚花閃爍,為的是新月與楚老師愛情的真誠,為的是他們的感動,更為他們愛情的的悽美。讀完這篇小數,我甚至抱怨作者為何如此殘忍,要賦予妙齡少女如此苦難並短暫的一生,要拆散一對真正相愛的人,讓他們明明相愛卻又無法逾越這陰陽兩地的隔閡。

韓新月和楚雁潮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愛情了嗎?好像找到了,又好像沒有。讀過他們,令人有一種由衷的欽羨,又有一種揪心的疼痛。新月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在茫茫人海中她找到了那個深愛着她,也是她愛的人。不幸的是那痛苦並短暫的一生。

另一個世界有着另一份感情。

新月爸爸那一代的世界,主角非新月的父親韓子奇莫屬。對於這位主人公韓子奇先生的評價曾經一味的變化。當最初的易卜拉欣成為樑亦清的徒弟市我看到的是勤勞,刻苦,積極向上的韓子奇。當他背棄奇珍齋而投奔匯遠齋時我甚至憤怒,後來才知道那是忍辱負重,那是卧薪嚐膽。當他扔下孤兒寡母為了玉而漂洋過海去往英國時,我只有茫然和無奈。因為我瞭解那些玉在韓子奇心中的分量,那就是他的命。可是一想到我那被棄下的孤兒寡母時,我又心如亂麻。這一切的一切只能説明韓子奇是個血肉豐滿的人物。他的一生,為玉而生為玉而亡,為他的玉事業執着的奮鬥着,他是當之無愧的“玉王”。

可事情的問題就發生在韓子奇流亡英國的十年。他與另一位主人公樑冰玉——他的師妹,他的妻妹。他們抗拒不住,產生了愛情,於是有了韓新月,有了新月那痛苦並短暫的一生。

這是一幕悲劇,無論是對韓子奇,樑君璧,還是韓新月來説這都是一處徹徹底底的悲劇。韓子奇必須回到舊中國的上海,必須面對孤兒寡母,而韓新月,這部書中最美也最苦的人也必須離開她的生身母親,認自己的大姨為母親,而一直享受不到那份温暖的母愛,更悲的是這一切的一切她毫不知情。而另一個悲情人物樑冰玉,那個曾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個性的女孩,最終卻成了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孤單的獨自漂泊他鄉。

在新月離去多年之後,做了一輩子無根飄萍,夜夜沉醉夢中的樑冰玉回來了。這個不被人承認的妻子和母親,為了尋找遺失的親情,為了尋找日思夜想的女兒,踏着自己的痛苦急切的回來了。然而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博雅宅仍在,可她渴望見到的和不願見到的卻都已被歲月帶走。這是一種痛苦,一種撕心裂肺的痛苦,是我們這些未曾體驗過生離死別的後輩們無法描摹的。

這是發生在兩個不同時代,有着相關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愛情是這篇小説的主題,也是文學小説的永恆主題之一。可是除了這個,我還從《穆斯林的葬禮》中看到了堅毅,看到了自強不息,看到了對熱血生命的追尋。而這些都是從韓新月這一形象中散發出來的。

首先,韓新月是一個悲劇人物。她必須叫原本是大姨的樑君璧為母親,這就決定了她得不到普通孩子那種普通卻不平凡的母愛。這是她命運的悲劇,也是上一代的悲劇,而她無法改變。這就造成了她痛苦的一生。這才不夠,老天還要讓這位原本應該快快樂樂生活的妙齡少女得了個先天性心臟病。原來,上天也是孤單的,她嫉妒地上那些美麗的人兒,希望能讓他們早早的陪伴在自己的左右,讓自己不再寂寞。這就造成了她短暫的一生。可是我們的主人公沒有倒下,她用微弱的心力頂起了自己喜歡的翻譯事業,用自己怯弱的臂膀扛起了那份悽美的愛情!

新月對生命的渴望和對不公命運的抗爭更是時時鞭策着我:一個重病纏身的柔弱女子在看不到康復的希望之後仍舊積極的奮鬥着,作為一名擁有健康體魄的同齡人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和憂慮呢??

分分合合,生生死死,一個穆斯林家庭六十年間,三代人的愛恨情仇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繹,讓我們思索。這的確是一場葬禮,莊重而令人痛心。一個個逝去的人物自不必説,它其實也是顯赫的奇珍齋的葬禮,是韓家和諧美滿家庭的葬禮,是樑冰玉美好人生的葬禮,更是韓新月和楚雁潮悽楚愛情的葬禮。

2020年穆斯林的葬禮的讀後心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qn33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