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多篇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1

10月28日,系組織的《心理健康講座》,我有幸參加,受益頗多。

進入大學,標誌着人生開始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走向成才的重要階段,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大學生成才的必備條件之一,大學生要科學認識自我發展,努力加強心理素質培養,逐步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不斷增進心理健康水平。

學習環境在改變,大學生要變積極適應新的環境,科學確定新的目標,逐步樹立新的自我。保持正常的心態,穩定的情緒。有健康的心理的人能正確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坦然地接受自我。擺正自己的位置。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哪個人在每個方面都是最好的,也沒有哪個人在每個方面都是差的。作為大學生,應該對此有正確的認識,思想上要自立自強,以積極健康的態度對待客觀現實,尋求對策,贏得主動。

大學生面對陌生環境,相互之間特別需要溝通,需要理解,渴望建立一種和諧的人際氛圍,以擺脱寂寞感和孤獨感。為此,大學生首先要樹立自信,大膽真誠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加深彼此間的瞭解;其次要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熱情幫助他人,擴大自己的交往際圈。

身心健康是成長成才的基礎,因此,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重視自己的健康,這當代不僅此於身體健康,也都應該對自身的心理架空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一種理想尺度,它反映的是個體能很好地適應社會所必需的一種心理狀況,但不是最完美或完善的境界。這就要求大學生一方面要調整和修正自己的心境,以達到心理健康的標準,更好地維持大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斷增進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追求心理髮展的更高層次,以完善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大學階段是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成才的重要階段,是大學生人生道路的一個里程碑。在大學期間,大學生要儲備科學知識,開發智力潛能,優化個性品質,增強身體素質,協調人際關係,面臨擇業就職的思考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基礎。因此,大學生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髮展特點,加強心理素質培養,不斷增進心理健康狀況。

大學生只要正視現實,對社會和自身具有正確認識,對人生價值和生活意義付出正確評價,堅定實現理想百折不撓的信念和意志,不斷追求遠大的理想目標,才能理智地面對社會,科學的思考人生,從而積極向上,一步一步地向成才目標邁進。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健康的心理,這樣才能更容易集中我們的精力,為實現自身的理想和自己走上成才的道路努力奮鬥。

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是人生髮展的基礎。我們應該樹立科學的健康意識,重視身心健康,更要維護和增進自身的心理健康,培養優良的心理素質,提高自我的心理調適能力,為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都要保持情緒正常,認知合理,正確把握自己,積極適應新的環境和主動與人溝通。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2

縣實驗教學研究室組織全縣國小科學骨幹教師進行實驗教學培訓。我有幸聽了六位專家老師的課,真的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現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專家教師講課的特點:

1.武際金校長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新理念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特別是教具的準備相當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責任心是強的。

2.劉老師教學過程精緻 :

從各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從導入新課、新授、到課外拓展,每一個步驟,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較好的獲取知識,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3.趙教師的實驗教學基本素質高 :

趙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所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體現了素質是很高的。在教學觀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方法靈活、面向全體。在基礎知識的處理上,做到了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知識規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應變能力強,處理突發問題適當合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提高的目的。

二、通過聽課使我對科學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利用教學資源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揮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組織教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科學,指導學生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使學生親近自然,感到學習科學的快樂,提高自身的科學價值觀。

2、注重教法、多激勵少批評,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要注意教法的靈活運用,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有效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少批評。調動學生積極合作、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情感,面向全體,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3

一、高中體育學生心理狀態的現狀

從傳統視角來看待體育的基本功能,大凡有如下幾種:能增強個體的身體條件。有助於形成羣體的集體主義精神,諸如此類。對上述觀點進行考察,發現:這些都是從體育作用於個體的外部、宏觀的角度進行的理解。根據這種習慣理解,在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上也就體現為:以競技、力量的訓練為主。

近年來,隨着教育心理學的不斷髮展,同時,通過心理學與其他學科所形成的交叉研究表明:個體在體育方面若堅持科學、合理的鍛鍊,將有助於其心理健康狀態的形成。所謂心理健康,可以理解為:個體能夠適應發展着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由概念界定所規定的要件可知:體育與心理健康之間形成了一種映射關係,通過體育活動所形成的個體間的互動,將增進個體在環境適應性方面的能力。

二、體育運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體育運動無論從內容到形式,和普通的身體鍛鍊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因此,學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已不能滿足他們所學習的運動項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較短的反應潛伏期、良好的運動距離知覺和運動速度知覺。就如籃球比賽中的帶球上籃,由於要了解隊員位置,要求有較大的注意範圍,既要帶球前進,又要防止對方攔劫,需要學生善於快速分析,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任何一種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者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徵,就一個人的自然發展水平來説,當然不能滿足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的需要。但是,在個體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而進行的運動活動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獲得提高。也就是説,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個體心理的發展。

同時,體育運動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的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於自我教育。在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培養和提高社會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和各種能力,使自己成為更符合社會需要,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三、體育運動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定向價值形成

1、認知行為設定

參加健身運動能夠促進個體積極思考,以此來削弱那些消極想法,改變沮喪和焦慮的狀態。儘管不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把開始運動和堅持運動視為一項艱鉅的`任務,可一旦他們實現了目標就會加強他們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對自我能力的認可。自我能力認可與努力和堅持密不可分,這兩種因素幫助參加者繼續健身鍛鍊,並取得收穫。

2、注意力分散的設定

參加健身運動時,運動量的增大和運動動作的發揮,可以分散人們對自己焦慮和沮喪的事情的注意,並且,把這種情緒在不斷地運動中得到發泄,從而使人身心輕鬆,大大受益。健身運動把人們從焦慮和抑鬱的瑣事中解放出來。

3、身體所產生激素的設定

健身運動之所以使人的個體生理、心理受益,是與運動後人體內荷爾蒙激素的分泌量的增加有關。人的荷爾蒙激素,是大腦在外力刺激作用下產生的化學物質。大量的荷爾蒙分泌,可以改變人的情緒狀態,加強愉悦感,增強健康活力。這種健康感可以降低沮喪、焦慮和其他消極狀態的程度。一些研究認為,任何健身運動均具有以上三個方面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而高中學生,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大學聯考壓力,各次考試帶來的不良情緒影響着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

體育運動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定向價值形成,具體可以表現在這6個方面:有助於學生髮展智力;有助於學生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學生自我個體意識更為清晰;有助於學生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學生消除心理疾患。

四、體育運動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定向價值實現的途徑

體育運動和學生心理健康的定向價值的實現,需要體育與心理學兩方的共同作用,相互滲透來完成。

1、優化體育教學環境

體育運動的環境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響。晨練的人們多數選擇在公園,因為那裏鳥語花香、綠菌環繞,置身於這樣的環境,能夠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因此,學校要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購置充足的體育器材,及時更新體育設備和器械,改善體育教學環境和學生體育鍛煉的環境。

我們可以這麼設想,當學生走進寬敞明亮的健美館,踏着柔軟的地毯,聽着優美的音樂,牆壁上的大鏡子映出他們青春活力的身影,必然會產生激動、愉快、自豪、躍躍欲試的感覺,從而樂於接受體育,對防止出現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傾向起到了積極作用。或者,當學生們走出沉悶的教室,來到藍天開闊的操場,各種他們喜愛的體育器械一應齊全,學生們的心情該是多麼愉悦,多麼輕鬆。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我認為,高中體育學科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體育心理衞生課是定向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和重要學習內容。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基本知識,瞭解心理健康的標準、內容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瞭解體育運動中的心理衞生常識,瞭解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理傾向和心理障礙、如何克服等。做到自我診斷、自我預防,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識,達到防患於未然,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建立高中學生體育課程心理健康檔案

實施健康教育;要做到有針對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非常必要。大學生心理健康內容應包括:大學生來自的省份、地方;家庭狀況(如成員狀況、經濟狀況、父母婚姻狀況、有無重大變故等);大學生氣質、性格特徵;是否確定戀愛關係;有無焦慮、抑鬱、孤獨、空虛、苦悶等不良心理傾向;產生的原因等。以此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做到區別對待,有的放矢。這項內容可與健康教育教研室,和負責學生工作的有關部門配合共同完成。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4

20xx年6月25日上午,我園邀請了海口市中心幼兒翁瑜園長做《幼小協同科學銜接講座》後我感觸很深,當時我忍不住哭了。從中我體會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遊戲是兒童最基本的學習方式,遊戲就是學習。

二、玩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最高級別的學習。

三、孩子的童年,通常有兩種風格:

一種是自選動作為主,另一種是規定動作為主。

家長鬚知:遊戲的好處

1、遊戲能幫助孩子發泄情緒。

2、拉近彼此關係的紐帶。

3、遊戲激發的想象力與學習能力。

四、播放視頻

?爸爸媽媽再不陪陪我,我就要長大了》

五、做一個會玩的家長:

1、陪玩時不要心存抱怨;

2、陪玩時要要忘記形象;

3、陪玩時不要一心二用。陪玩時要利用遊戲,玩出境界,玩出品質。

愛玩的孩子健康;會玩的孩子聰明;常玩的孩子善於與他人合作。

六、家長要捨得:

捨得為孩子花錢、捨得用時間陪他玩、捨得傾聽他的心聲、捨得對孩子説謝謝、捨得對孩子微笑……

孩子以後不管媽媽多麼忙都會抽時間陪陪你講講故事,玩玩遊戲,鍛練鍛鍊身體……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5

今年9月25—28日我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國小科學實驗培訓,此次培訓主要圍繞實驗教學在國小科學課堂上如何開展,通過此次科學實驗培訓,使我對如何進行科學教學,特別是在實驗操作方面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下面結合教學談談體會。

實驗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才是實驗教學的主體,是實驗教學的實踐者和實施者,更是最大的收穫者和受益者,因此,我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操作、課外開放、實驗檢測等多方面的綜合運作,全方面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品質,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1、課堂實驗,注重小組合作。

合作學習是實驗教學中經常採取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合作精神,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但有時會因為操作不當,而流於形式,成為優等生的特權。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我採取異質分組的方法,促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中達到實驗教學的最優化。

2、開放實驗,讓研究無處不在。

內容形式突出開放性。教師將實驗器材按探究內容準備好,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可以將課堂上意猶未盡的實驗再次進行操作,還可以進行課後的延伸、拓展性實驗,教師對學生的操作及時進行指導。比如,凸透鏡成像實驗的進一步探究,就可以在開放活動中進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繼續研究發現。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上科學課的老師必須採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從而愛上上科學課。

科學講座心得體會篇6

不知不覺我已近快畢業了,現在回憶起來,這大學三年來的聽講座,我從中受益匪淺。還記得第一次去聽講座場景,那是大一的第一學期,那時我傻乎乎的,只是聽説聽講座可以加學分就去聽,但具體是聽什麼講座我都不知道,只是為了學分頭暈腦脹的和同學一起聽講座。

第一次聽講座的確實是很痛苦的,那時天氣熱,而且人又多,從頭到尾我都是站着聽完那次講座,那時的感覺真的不是那麼好受。

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我隔了好一段時間沒有去聽講座。當我在次聽講座時,我發現其實有一些講座對我很有幫助,我確實能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現在,在學校裏,獲得信息的來源有很多種,如上網,看書,參加活動,聽講座等。現在作為一名大學生,獲得一些信息的來源很大部分都來源網上,雖然能夠上網獲得很多的資料,但網上的東西其真偽還得有一定的閲歷才能辨別出來,而且,在網上看的東西多,忘記的也快。

在大三大四,我覺得有時候去聽聽講座獲得一些信息的來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去聽講座也要有選擇性的,不要盲目的,為了學分去講座裏呆着,那樣的話是毫無意義的,還不如留着時間去做自己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情!每一次講座,都有可供我們借鑑的地方,當然並不是每個講師講的每一觀點都是對,最起碼有一些觀點我個人並不是很贊同。但畢竟每次講座都是經過講師的精心準備過,就算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有一些講座的具體內容我自己都忘記的,但有一些卻留個我很深刻的印象。比如我聽過的于丹教授關於”閲讀經典,感悟成長”的講座,聽完以後我確實是有很大的感觸。于丹教授在講座中説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閒談理想!有的學生説要財富,有的説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説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説: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説: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説: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悦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麼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對他的好時懷念之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説的三個願望!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於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李開復博士關於《成長中的十個啟發》的講座,其主題講座中最為核心的人生哲學:

一、思考你的價值是什麼,假設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有你,這兩個不同世界的區別,就是你的存在價值。這一觀點也是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最核心的精華。

二、“用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去接納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這句話也是李開復先生的座右銘,在和微軟打世紀官司的人生最艱難的60天裏,就是這句話鼓舞着他,讓他最後幫助Google打贏了微軟。這句話可以真正地指導你的生活。

三、從心選擇。人生難免遇到選擇,許多時候,我們很難抉擇。李開復先生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從心選擇,跟着你的心靈走,那麼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遺憾。這也是李開復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從法律轉到計算機專業時的信念,事實證明他成功的如此完美!

開復博士講訴自己在工作中的挫折經歷,告訴大家如何走出挫折的陰影,做最好的自己。他引用蘭迪(Randy)教授的話:挫折就像一面牆,牆的存在是為了迫使我們向自己證明:我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它後面的寶藏。

聽完講座後,我登陸開復學生網觀看了蘭迪教授給學生上的最後一次課——如何實現你的童年夢想,據説這是近年來全美最精彩的演講。看了這個演講,我被蘭迪教授的樂觀所感動,在演講的時候,他因為得了癌症,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但是他還是那麼樂觀與沉着。面對死亡,還能如此樂觀與沉着,不得不令人佩服。我在想,如果一個人連死亡都不害怕,那麼生活中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

此外,我還想説一下在聽開復老師講座過程中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感想。在演講結束的提問環節,所有的提問問題的學生的問題都是那麼的囉嗦,其中還有不少問題是開復老師在演講的時候就已經説到過的了,但是開復老師還是那麼耐心地聽完一個長達幾分鐘的問題。因此我想到了以下兩點,我們大學生確實要提高自己總結問題的能力,還要提高自己傾聽的能力。

在這大學的三年裏,我很榮幸能得到這麼多次聽講座的機會,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這麼多次聽講座的過程中,我真的是是受益匪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o61r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