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多篇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多篇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多篇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的告別講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經驗傾囊相授,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細緻地解答,對大家在教學中可能忽視的一些細節進行叮囑,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師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於這個民族,有益於家庭,有益於學生的事。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一:

《致青年教師》這本書不像有的教育理論書籍一章章地説些空洞的理論,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連綴而成。全書分成六輯。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長的一兩篇也不過兩三千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教育散文集或者教育雜文集。所以,讀這本書並不感到累。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是花自己大塊的時間去讀,而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去讀的,大多是“車上、枕上、廁上”的時間。

當我讀完這本書以後,有了一種要將這本書推薦給學校的老師和領導的衝動。為什麼這麼説呢?

因為這本書觸動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讀教育理論書籍很多時候給人的感覺是晦澀難懂或者是説教的印象和感覺,但是讀這本書給人不一樣的感覺。我以為一本好書不是故弄玄虛,讓人難懂,也不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而應該是一本有思想的書,能引起讀者思考和反思的書。這樣的書才能發出啟迪智慧的力量。無疑,王老師的這本書是這樣的一本能引起人反思的好書。這是它給我留下的印象。

王老師所記敍的主要內容是發生在自己或者身邊同事身上的教育的大事小事或者現象。伴隨這些現象往往是我們通常的做法,然這些做法是否是尊重學生的,是否是符合教育規律的?王老師從他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讀着王老師娓娓道來的文字,讓我不自覺地想起自己的教育實踐,王老師所述的現象,在我的教育實踐中到底有沒有出現過!一頁頁地讀,也跟着反思。讀完全書,掩卷而思,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天天喊在口頭上,寫在牆上的“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很多都是徒有虛名的口號而已,並沒有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王老師的教育實踐,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尊重教育的規律。和王老師相比,自己還相差的太遠,自己要在教育的實踐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做一個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律的老師。

在書中,王老師説,“教育工作,不過是依據常識並教會學生遵守常識,學會學習並養成好習慣。”他用事實證明了他所説的話。他還説,教師要有悲憫之心……我以為説的都很在理。一名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老師,如果沒有悲憫之心,恐很難教出一羣知書達理又善良的學生。

王老師的書中還有許多好的思想和精闢的議論與闡釋,但是因為自己斷斷續續地讀完全書加之自己的水平有限,實在難以將書中精華用簡練的文字全部表達出來。

這本書的名字,王老師將它定為《致青年教師》,我想這是王老師的謙虛,選擇了初入行的青年教師,希望能給他們剛剛開始的教育教學生涯有些指導和參考價值。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教齡的教師,從絕對年齡上説,我也還是一名青年教師,但是,就我個人讀完這本書的感覺,它不僅僅是適合青年教師讀的書,他還適合其他所有的教師以及管理教育的領導和政府官員閲讀!

當我打開《致青年教師》,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受驚。因為我從開始教學至今還沒想過如此深層次的問題,只是因為喜歡教書,喜歡面對一張張孩子們純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而在一個學期的實際教學中,我也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對我的職業生命負責,我必須提

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者,實踐家。

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許多感觸: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一、要樹立服務意識因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種獎品和一句讚揚,真正的服務應該在課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了;課堂上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了;你為學生提供學習方式了沒有?學生這節課有發展嗎?這種隱性的服務理念應該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服務。

二、要學會感恩只有具有感恩意識的人,才具有奉獻愛心的精神。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感謝社會給予我的這個崇高而又偉大、穩定而又令人羨慕的職業。教師令所有人敬佩。第二,要感謝在各個崗位上做奉獻的納税人,無論是工人還是個體勞動者。既使他們起早貪黑,生活無着落,也在為我們提供着經濟保障,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教育他們的子女。第三,要感謝我們的學生及其家長,因為教育的產品是服務而不是學生,而購買這個服務的是家長,家長是學校的上帝。而消費者才是推動產品不斷更新和質量提高的最強大的動力。所以,感謝家長,因為他們的選擇,我們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機;因為他們的選擇,才為我校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基礎。第四,要感謝我們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邊的每一個人。

三、學會學習,學會讀書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之一,教師要教好書就必須多讀書。魏書生國中畢業,卻達到了融合貫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養他的是書籍;李鎮西在被問及為什麼有這樣的成就時説:我就是比別人早讀了一些書,多讀了一些書;蘇霍姆林斯基更是認為,集體的智力財富之源,首先在於教師的個人閲讀,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讀書,能夠改變教師教育匱乏、蒼白的狀態,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妙語連珠,引經據典;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把陽光散佈在別人心裏;讀書,能夠使教師思考人生,改變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層次,才能賦予課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賦予課堂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才能不用再談“職業倦怠”。

四、關注細節 “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我們行為永遠的準則,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考慮孩子們投在我們身上的目光,應該考慮我們該給孩子們展現些什麼。我們應該關注我們言行中的細節:表現出我們的激情,因為激情不僅會被感染,而且是一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展現一種好的態度,表現出你的喜愛、關心和尊重,因為態度是會影響的。我們的事情別總讓學生做,因為孩子們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嗎?我們會着裝整潔、得體、精神,言談、舉止文明,因為孩子們是會觀察和欣賞的。升國旗時我們會肅立、脱帽、行注目禮,因為孩子們也關注你的熱愛和信仰。他們有了信仰,我們才好教育。我們一定不會在教室和學生集會場所吸煙,接打手機、喧譁,更不會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更會保持辦公室整潔。因為公共衞生、公共秩序的維護,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是會跟我們學的。我們是能夠尊重學生人格的。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和孩子們的尊重是相互的。隨手關燈、隨手關緊水籠頭是不難的,節約紙張、愛護教學工具是自願的,我們節約的習慣是帶給孩子們最樸素和最美好的禮物。遵守時間,遵守諾言。我們對規定和允諾的實現,帶給孩子們的將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體驗。

五、錘鍊業務説我們是“青年教師”,“青年”説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也説明我們有精力去學;“教師”説明要傳授知識,更説明我們需要有更精湛的傳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藝術。我們青年教師應該對自己負責。作一個青年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我們經常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老年教師中多數人對工作的發自內心的熱情和豐富的業務經驗;但又不滿足於同他們的競爭——作為青年人有理由對業務的質量有更高的追求;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們會時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頹廢與懶散,永遠沒有滿足之時,就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的教學還沒有盡善盡美,我們需要更多的錘鍊。我們會備好每節課,參與好集體備課。我們的從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來源於這裏。我們會互相多聽課,青年教師楊恆奇説過:“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鮮劑’”,由人及已會很有收穫。我們會關注孩子們的每一本作業,因為他是孩子們學習收穫的晴雨表。我們會嘗試着改變,讓我們的教學方式逐漸讓孩子們喜歡,讓我們的教學成果更加豐碩。

在《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這篇文章裏,吳非老師説我們教育孩子們成為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當無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動和傷感時,就讓我們的眼淚流出來。不由得想起一次課堂上,由於幾個男學生的故意搗亂,我停止正在進行的課,對學生講我的求學經歷,希望能夠感動他們,由於感情過於投入,邊講邊流淚,事後覺得自己過於幼稚,竟然在學生面前流淚。讀了 吳非 老師的這篇文章之後,想想:是啊!我們也是普通人,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時候,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當着學生的面流淚呢?

作為老師,我們要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老師。説實話,面對學生,我笑過,也哭過。我曾為學生那純潔善良的心靈感動得流淚,也曾為他們中一些同學的不爭氣而傷心落淚。事後,我常埋怨自己太沒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 吳非 老師這篇文章後,我明白這是我真情實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為教師,就是教學生做一個有真情實感的人,而不是一個對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無動於衷、冷眼處之的人。如果我們教出的學生都是冷血動物,那麼這是我們教育的失敗。我認為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所以,作為老師,我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該是引導學生去關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發現真善美的引導者。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領路人,我們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原。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所以説,教師胸懷博大,學生自然就“大氣”。這其實跟我們常説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個道理。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們不能事事斤斤計較,不能嫉賢妒能,不能心胸狹隘,我們不妨也做一個“肚裏能撐船”的老師,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

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做一個專業知識和能力很強的老師。一個連自己專業都不愛的老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而優秀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開關”就在自己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照耀着學生面前的道路。我們要想當一盞不滅的燈,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使這盞燈一直髮光。所以,過去我們那種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就得有一桶水的觀點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的一桶水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識面很廣,而知識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們老師還停留在原來所學的知識層面上,我們遲早會被淘汰。所以,我們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應當遠遠高於學生,非此不足以為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我們老師應當表現得比學生更善於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要學生面前的道路。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二: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的心靈,建造精神家園。人生能遇上胸襟遼闊的教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師,他當初的勞動和心血必定超過常人,他的努力,在於他肯吃常人不願吃的苦,和他們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們獲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偏狹,焦急暴躁,心理陰暗,乃至妒火中燒。如果教師有這樣的心態,他的工作情緒會大受影響,非但不會有什麼成就,其庸俗作風還可能傳染學生。

一位教師在專業方面能走多遠。兩位退休的理科名師説,從學科而言,語文教師的個人發展空間比理科教師大得多;因為他的思想情感體驗遠多於其他學科,他的想象力更豐富,創造的機會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達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別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影響。

進德修業是個人的事,是自覺的追求,對一個勞動者來説,專業素養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對一名現代教師而言,持續的學習將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撐自己作為一個文明人的操守。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三:

幾年前就讀過吳非老師的《不跪着教書》,此書篇幅很長,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教育的不同問題。吳非老師的確是一代大家,把近三百頁的內容濃縮為一段話啟迪我們,使我感觸頗深: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是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確有過放棄的念頭,然而一想到中國人有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想到“”給中國人帶來的恥辱,想到下一代還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就覺得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能有“鑄造”這樣的詞條。這本書至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假前,校長不惜重金購買了吳非老師《致青年教師》百餘本,每人發了一本,讓暑假閲讀。當拿到書看到書名時,我想:自己工作十七年了,不算是剛上班的老師了?《致青年教師》這書是給剛上班的老師看的。然而,邊讀吳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卻不由怵然。很多地方,我都與吳非先生對青年教師的期待相距尚遠。讀先生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淺。

書中拉家常式的語言,真實典型的案例,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如和作者觸膝相談一樣親切。讀起來竟然愛不釋手!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為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啟發我們為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為,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對我的觸動很大。聯想到現在許多老師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對教學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把完成任務當成目標,工作就是為了掙份兒工資,於是乎,工作處於被動狀態,領導推一推,他就動一動,教學沒有激情,更沒有幸福感,這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又會怎樣呢?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吳非先生説的多好啊,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就要對得起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多一份熱愛,追求一種做教師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於創新,上出一節節精彩的課,讓學生徜徉於課堂的幸福中,同時自己也因精彩課堂而新鮮着、幸福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pjvj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