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家長育兒心得(精品多篇)

家長育兒心得(精品多篇)

家長育兒心得(精品多篇)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一

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問題。它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話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雖然不是很成功,但是卻獲得了大量的心得體會。

1、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作為家長要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掌握社會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知識,儘管孩子提出的問題很幼稚,但反映出他(她)在思考,家長對孩子提問的答覆以及態度,將會對她們的思想和行為有着重要的影響,有些甚至會影響他(她)的一生……所以,對待孩子們提出的每個問題,家長都要認真地予以回答,不要敷衍了事。另外,通過認真傾聽,還可以瞭解孩子最近的思想狀況,掌握他(她)們在想什麼。

2、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行動的表率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可以從家長那裏得出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從而得出行為的準則。家長的以身作則,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教育孩子。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然後去模仿、去行動。因此,作為家長,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起模範帶頭作用,作一個好的表率與榜樣

3、善辯是非,正確對待身邊所發生的事情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樹立起一個正確地證判事物對錯的觀念,這就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根據社會的行為準則告訴她(他)事物的評判標準。同時鼓勵她(他)們去觀察所發生的事情,並提出自己的是非觀點。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4、開拓思維,多方面發展

孩子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經常變換的。要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合理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開拓思維,讓他(她)儘量多學一些知識。同時家長也應順應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及時補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識,以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我認為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即家長要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二

光蔭如梭,在這不經意的日子裏,婷婷從曾經只會咿咿呀呀的小寶寶變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經的那個寶寶了,她有時也會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見,或是在心裏質疑大人的心裏了。

面對這個“小大人”我們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複印件”,所以我們平常也要注意什麼樣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歡給孩子設計一個雄心壯志的計劃,一但教育偏離了設計的軌道,就會認為孩子“笨”、“沒有出息”,等一系列影響家庭氣氛等不開心的問題也會急馳而來。首先我們做父母的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經給自己設計的未曾完成“宏偉藍圖”拿過來讓孩子來替你去完成。曾經犯錯改了就不是問題,相同的錯誤重演就是問題了。少年的時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樂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引導”和“鼓勵”。

我們認為婷婷只是個平凡的小女孩,我們沒有給她設計任何的遠大理想,我們只是希望她開開心心上學,開開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長。所以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我們更多的是要幫助她找出差錯的原因,而不是開口就責罵她,對於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爾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興趣愛好的學習選擇,但也要監督她對自己的選擇不要隨便更改或後悔,培養她自己獨立決定的意識是不可以衝動和隨意的。要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規則,由於家庭結構問題,老人都會把孩子當做“寶”來喜歡或討孩子開心。如果祖輩和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家庭和睦聯盟,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紀律感的好教材。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要採用背靠着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前爭執不休。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隨着孩子年齡的逐步增長,孩子開始學會獨立思考,不再盲目服從;平時我們多采用溝通辦法,口氣婉轉,放下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減少居高臨下的家長制批評作風。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她説話,讓她感到父母對她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她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比如説看電視、玩電腦時間長了,我們採用“提醒制”,告訴她再過幾分鐘該休息了,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在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模式化的過程,甚至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不管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還是沒興趣,都得坐在書桌前把課本一遍又遍地看,這也是一個讓孩子產生倦意的起因。

我們提出四個建議:

1、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故事或典故。

2、用近期的學習目標來鼓舞孩子。

3、改掉孩子三分鐘熱度的習慣。

4、鼓勵孩子暫時落後是為以後的衝刺保存實力。

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願。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起初的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着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的思想,注重德育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説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家裏,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説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威嚴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家長育兒心得 篇三

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也不例外,平時我非常注意對孩子的教育。我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知道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以身作則的重要,也知道多讓孩子參加家務活動,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和責任感,還知道要培養孩子的耐挫折能力,更知道讓孩子……。但我覺得尤為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走入“書的世界”,因為這將為教育孩子鋪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如何去引導孩子走入“書的世界”呢?

一、家長對書要有興趣。

對書有興趣,不僅表現在捨得花錢買書,更重要的是對閲讀有興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對書的濃厚興趣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記得那時,我的孩子剛學會講話,而我經常在夜晚伏案寫作,於是孩子經常伏在我的背上,看我在那寫字,不知不覺地,孩子也經常拿着我的書在那翻,雖然他看不懂。這時,我意識到孩子可能對書發生了興趣,於是我就有意識地去買一些適合兒童看的書,並經常帶他去新華書店,久而久之,兒子把去書店看書看成是一大樂事。

二、家長要與孩子共讀。

孩子的閲讀興趣與成人的閲讀興趣是不一樣的,要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讓孩子走入“書的世界”,光靠家長的表率作用是不行的。孩子還小的時候,認的字不多,往往對書的內容不理解,於是他往往尋求父母的幫助,這時,家長要對孩子的書感興趣,並與孩子同讀共樂,而不能簡簡單單地把書中文字讀出來了事。我認為親子共讀是一種美妙的育兒方式,因此,以前每晚兒子睡前,既使我們再忙,也會放下手頭工作,和兒子共讀一、二篇小短文。隨着時間的流逝,兒子和我們倆的感情日趨篤厚,對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到現在,六年級的兒子已閲讀了較多的書籍,一有空就想去書店和圖書館。每逢暑假時,我總是把一學期以來的《報刊文摘》拿出來整理,認為有保存價值的文章就把它剪下來,於是,我一邊看一邊剪,同時還讓兒子在邊上看,並隨時交換看後的感受,可以説,母子倆更有共同的話題了,平時糾正兒子的錯誤也就更容易了。所以,我要説親子共讀確實是引導孩子走入“書的世界”的絕妙方式,也是增進母子父子感情的方式,更是為教育孩子提供了一條捷徑。

三、讓孩子從小養成“有問題到書中找答案”的習慣。

孩子老愛問“為什麼”,而家長不是“萬事通”,此時,我決不搪塞,如果家裏有這方面的書,那麼我就和兒子一起去找答案;如果家裏沒有,我和兒子就先把問題記下來,然後在節假日帶兒子上書店去找或者上網查找。再如有些字,我把握不住它的讀音,我就去查字典,還小的兒子就很奇怪,於是我就告訴他:“字典就象是我們的老師,它會告訴我們字的讀音和意思。”兒子稍大一點時,雖然還不會查字典,但他經常學我的樣子在那翻查字典。日子久了,孩子就懂得從書本中可以獲得知識,書本可以幫助解決困難,自然就樂意靠近書本,走入“書的世界”,進而養成閲讀的習慣。有時,到了晚上我們還在家裏忙着自己的工作,兒子則會很自覺地拿出故事書等,自己靜靜地坐到一邊去看,見我們停下手頭工作了,就又跑過來問問題了。有時,我兒子中午不午睡,他總要看一會兒書,或畫一會兒畫。

我覺得孩子愛上讀書之後,心自然而然會靜下來,注意力容易集中,通過書中的故事,他知道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知道要尊敬老師、尊重父母、體貼父母,不亂買東西等等。我覺得孩子愛上書之後,一切都好説了,好多棘手的教育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特別是減負之後,更應讓孩子養成閲讀的習慣,一來可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思考問題時就會更有深度;二來減負之後孩子的雙休日不再是一片空白。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四

光陰如梭,一轉眼女兒已經快5週歲了,在這5年裏我一天也沒離開過她,怎樣樣養育孩子也是從一無所知開始,一點點的摸索,一點點積累經驗,學習和實踐同時進行,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在一個温馨的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下面概括了幾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體會

一、飲食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就從小孩的“吃”説起,孩子的吃飯就應定時定量,儘量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小朋友一般都很喜歡吃膨化食品,巧克力,糖以及各種碳酸飲料,一旦吃了這些食品,小孩對飯菜就會吃得很少或者就是不喜歡吃,影響了食慾,所以在飯前對這些零食不能給孩子吃,孩子平時也要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給小孩的食物要多樣化,要善於變化菜品的做法,讓孩子持續新鮮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從女兒吃飯習慣中總結而來,吃飯要固定在餐桌旁吃,不能讓她邊吃邊玩,要讓她明白吃飯不是完成媽媽的任務,而是自己給身體的能量補充,“身體裏沒能量就沒有力氣玩了”,此刻女兒經常拿這句話來鼓勵自己好好吃飯。事實證明,不挑食能夠好好吃飯的小朋友身體抵抗力就比較強一些,不容易生病。但我女兒在這方面還有些欠缺,所以還需繼續努力。

二、表揚與批評的結合

表揚是對孩子所做事情的肯定和鼓勵,要發自內心的稱讚,決不能給她一種被敷衍的感覺,這樣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繼續前進的動力,孩子也得到了滿足。但也不能光是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比較脆弱,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必須要給予批評,批評不代表是打罵,而是就事論事,語氣要平和,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裏,才會去改正。

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從孩子漸漸懂事起,我就跟孩子爸爸統一意見,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即使覺得對方的做法可能不對也要避開孩子溝通,不能當着孩子的面起爭執,否則孩子會利用家長意見的不一致而“投機取巧”,和諧的家庭氣氛能讓孩子心靈健康成長。另外,父母也要尊重孩子,隨着孩子逐漸長大,她有了自己的主見,不能讓她盲目服從,要善於跟孩子溝通,在溝通中會發現孩子的成長。要注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我們父母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要讓她有自己的獨立想法,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她自己學會刷牙、洗臉,穿衣服等,不要什麼事情都是我們父母包辦,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

四、參與必要的親子閲讀教育

睡前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或者一齊陪孩子看部動畫片,在生活中看起來似乎是微不足道,但這種親子教育會增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有時女兒會讓我講個故事給她聽,聽完了她再講個故事給我聽,陪在邊上的親子閲讀教育,隨時能利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適時的教育孩子,能讓孩子立刻明白故事的寓意,同時也增加了她的詞彙量,逐漸能讓她愛上閲讀。

以上就是我對孩子成長教育的一些心得,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細節,做好孩子的榜樣,也要不斷的學習,向老師和其他家長多進行孩子教育問題的溝通,不斷積累教育孩子的經驗,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五

光陰如梭,鄧立哲已進入幼兒園中班,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增強,漸漸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孩子是大人的“複印件”,所以平常我們也會注意不同的教育會給他帶來不同的影響。

每天我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他溝通交流,有時是接他放學回家的路上,有時是晚上睡覺前,談談今天過的怎麼樣,或者就我們的所見所聞説給對方聽一聽,讓他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在與他溝通時,認真的聽他説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和尊重,這樣他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

現在電子產品很多,我們家不太反對孩子接觸這一塊,從實際來看,這些電子產品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遊戲確實也挺不錯的,我們覺得關鍵在於引導。鄧立哲在家想要玩電腦或是手機遊戲的時候,我們會先陪他一起挑選一個適合他的小遊戲,然後將一個鬧鐘放在他的面前,提前告訴他可以玩多久,應該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時間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數時候他都能夠自己掌握好時間,有時也會想耐着多玩一會,我們就會規定下次玩遊戲間隔的時間就會更長或者減少下次玩的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給他講一些勵志故事或典故,陪他一起閲讀,希望他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這對今後的學習會很有幫助。同時也會有意識的培養他的獨立性和關心他人的意識,比如我們都要出去,只能把他留在爺爺那,我們就會跟他説爺爺年齡大了,需要他去照顧一下,他就會很樂意。

另外一點,統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孩子對大人們的洞察力也是很強的,時間一久,在家長的意見不統一時,孩子就會利用家長的意見分歧而“投機取巧”。家庭和睦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紀律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有意見分歧時,都會採用揹着孩子的溝通方式,而不是當着他的面前爭執不休。

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辛勤培育,家校聯盟是最好的辦法,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他的一些心得,希望今後能和更多的家長多多交流,找出更好的育兒方法。

兒童遊樂場,這個詞帶給孩子和媽媽感覺完全不同。在孩子看來,那是能讓他眼睛發亮、興奮不已的一個詞。而在媽媽看來,那簡直就是擔心吊膽和險象環生的代名詞。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只要你把那些危險因素排除了,就能讓孩子玩得盡興又安全。

鞦韆

關注重點:防止孩子甩出去或被鞦韆撞到。

鞦韆孩子都愛玩,但看着孩子越蕩越高,你的心也越懸越高,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飛出去了。所以,一定要事先叮囑孩子,雙手要始終抓牢鞦韆的繩索,不玩的時候,要等鞦韆完全停住了再下來。

另外,要告訴孩子,經過鞦韆旁邊時,一定要繞着走,不然會被蕩起來的鞦韆撞到。

蹺蹺板

關注重點:注意同時上下。

“木馬木馬兩人騎,一邊高來一邊低。馬兒馬兒別淘氣,我和弟弟笑咪咪!”蹺蹺板就是這樣,需要兩個孩子配合才能玩得起來,要玩得好了,就能笑咪咪。玩得不好,就該哇哇哭了。所以,你不光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還要注意對方的情況,告訴他們,如果不想玩了,先跟大人或對方説,否則一方下來了,另一方沒有準備,很可能被狠狠地墩一下。這還是輕的,離開的那個孩子如果步子慢點兒,很可能被一下子蹺起來的板子拍着。

滑梯

關注重點:不從滑梯口處往上爬,滑下去後迅速離開滑梯口。

玩滑梯很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孩子們沒有間隔地一個接一個往下滑,人多的話,你就看吧,一會兒滑梯口就開始疊羅漢了。如果孩子年齡太小,扶他上去後,要趕緊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來,大一點兒的孩子,則要告訴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後再滑,滑完後馬上起身離開,也不要從滑梯出口處往上爬。

滑道

關注重點:不能中途鬆手跳下。

抓着滑道順坡而下,這個遊戲很令孩子興奮。他們會一遍遍地玩個沒完。可是,有的孩子因為害怕或心急,往往滑到一半就鬆手,打着滾就下來了,驚出你一身冷汗。如果可能的話,第一次最好跟着他,在旁邊保護他,並告訴他,等滑到最下邊,滑不動了再鬆手跳下來。另外要告訴孩子,不要原路返回,否則準會被滑下來的小朋友撞得人仰馬翻。

蹦蹦牀

關注重點:防止孩子因摔倒而被別的小朋友踩傷。

在蹦蹦牀上盡情跳躍,是許多孩子都喜歡玩的遊戲,但它卻存在着許多安全隱患。因為跳蹦蹦牀,孩子有時候落地不穩,會摔在蹦蹦牀上,如果人多的話,會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險,嚴重的還會造成扭傷、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別讓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間有特別高大、或者玩起來特別頑皮的,最好先讓孩子等一會兒再玩。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六

首先,作為孩子的家長在此向蒲公英班的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的辛勤教育,使我的孩子有比較好的成長,説實在的,我的孩子並沒有比其他小朋友出色,説起育兒來,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怎麼寫才妥當,但是應承的事情不能失信,姑且淺顯的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願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教子成材也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每一個都是心肝寶貝,而孩子從小就生長在百依百順之中,大人們實在不捨得孩子受那怕一點點委屈,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個現象並不好,每個人在社會上都不會一帆風順,永無坎坷的。首先,我認為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小孩子對我們這個社會的認識是零,正是通過家長及周圍的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逐漸形成了他們的世界觀。孩子從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怎麼描繪這張白紙呢?這也是我們每個家長想做好的。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的都是善意,有愛心,愛護別人。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時刻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用甚至終生難忘。

有一次家長們到幼兒園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活動結束後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水果,我的孩子餵了我一口,我也開心的吃到了嘴裏,這個舉動我覺得很重要,因為孩子心裏有別人,讓他有分享的意識,同時也培養他有孝心。

另外我覺得應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在幼兒階段,主要是培養他對現象的認識和淺顯的理性化思維。我從來就沒有要求過自己的孩子成為神通的願望,在他咿呀學語之後,上幼兒園之前,我常和丈夫説,任何一位正常的小孩,對事物都接受快,這種接受是無思維缺乏理解的,或者説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接受快,忘記快,我們不要強求自己的孩子的將來,這樣的話意義不大,沒有比認識碗筷,衣服更有意義,就讓他們自由地玩,讓他們用幼兒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提出問題,而不要禁錮他的思維,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孩子的好奇心去誘導,開發他。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對他的要求不高,我不在乎他學多少文化,主要是想讓他感受學習的氛圍,適應學習的環境,學到一些在家庭無法學到的東西,培養他的學習興趣。

當然,孩子的教育,各個父母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總而言之,孩子需要接受教育的方法很多,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温牀,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老師的辛勤耕耘能讓孩子走出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著名的教育家愛爾維修説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最後祝願蒲公英班的小朋友們健康愉快的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q7g6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