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1

昨天晚上,我和孩子共讀了日本繪本作家伊東寬先生的繪本故事《小蛇散步》。共讀後,孩子明白了許多道理。今天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蛇散步》主要講述了漂亮可愛的小蛇雨過天晴出門散步時,熱心幫助了螞蟻、蝸牛等小動物跨過了水坑。當大象、獅子也要從小蛇背上過去時,我們太震驚了,以為小蛇會被踩扁,故事的結局很出乎常人的預料,小蛇竟然毫髮無損,還喝乾了水坑裏的水,繼續愉快地散步去了!

拿着這本繪本故事,我和孩子認認真真的讀着:小-蛇-散-步。看着孩子認真的樣子,我知道孩子再一次被封面中的小蛇吸引住了。

我説:“下了很長時間的春雨終於停了,外面的空氣真好啊!小蛇要出門去散步了。”孩子還很可愛的模仿者散步的樣子,我看着笑了。

“可是,小蛇遇到了什麼困難呢?”

“遇到了一個大水坑。”

“小蛇是怎樣過去的呢?”

孩子模仿着,身體一甬就過去。

“你模仿的真像。

“可是突然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請等一下、請等一下。是誰呢?”

“ 媽媽,媽媽,是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

“他們從小蛇的身上過去了。小蛇準備走了,這時候,又聽到了“嗒—嗒—嗒”的聲音,誰來了?“

“大狗來了,他也要從小蛇的身上過去。”

“咚—咚—咚,誰來了?”

“大獅子來了,他也要從小蛇的身上過去。”

“他們都從小蛇的身上過去了。”

“看,現在小蛇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沒有受一點傷。”

“小蛇棒不棒?”

“棒”

“小蛇開心嗎?”

“開心”

“今天小蛇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這麼多的朋友心裏真開心。你長大了,也要幫助別人好嗎?”

“好”

從這本繪本故事中,我和孩子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2

我翻閲了韓興娥老師《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一書,書中的字裏行間閃爍着韓老師的智慧,她用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向我們揭示了教育教學的本質規律,讓我得到了許多教育教學的的啟示。

在書中,韓興娥老師倡導“課內海量閲讀”。“課內海量閲讀”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四十分鐘之內進行的大量閲讀。這項實驗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閲讀量的成倍增加;二是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可能有人會對此提出質疑,果真有這樣“魚和熊掌兼得”的好事兒?她的回答是:有。不僅有,而且做起來也不難。海量閲讀的教學目標不是以一節課、一篇文章設定,而是以一本書、一個年齡段為單位設定目標。她把國小六年分為三個階段:一年級在“海量閲讀”中識字;二三年級主要在“海量閲讀”中誦讀、積累;四五六年級則“海量誦讀經典”。這就是她稱之為的“課內海量閲讀”三部曲。

閲讀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離不開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積累。沒有堅實的塔基,就沒有金字塔最後的塔尖。韓老師倡導有教無類。因為學生的先天素質、後天的影響各不相同,學習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別。她的“海量閲讀”不強求達到同一標準。她根據每本書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星級標準”,對部分學生降低要求,即使學生達到“一星級”的目標,也是老師眼裏的好孩子。她堅信:那些“慢”孩子、“懶”孩子,在“舉三反一”、“舉十反一”的過程中總有頭腦開竅的那一天。第一輪實驗,她用了兩年的時間消滅了學困生。從三年級開始,考試基本上能達到100%的優秀率。

最讓我歎服的是韓老師在教學上的創新精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教學難題,她總是鍥而不捨,千方百計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如:面對鬧哄哄的一年級課堂,她利用自己編的兒歌小冊子讓學生在誦讀中識字,有事可做不但讓孩子們靜了下來,也讓閲讀從開學的第一天就駛入了正道;在識字寫字的教學中,利用韻語識字、描空心字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以填空題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閲讀效果,以歸類的方法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由分散轉化為集中,以創設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將記憶的知識學以致用……在我的眼裏,韓老師就是一個智慧錦囊,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得倒她。

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韓老師還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其中追尋心平氣和的“讓課堂靜下來”讓我獲益匪淺。我也由此學到了很多。作為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課堂能安靜,可是應該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呢?老師聲嘶力竭的批評、敲桌子等只能獲得一時的平靜。韓老師認為:老師説話太多、聲音太大不利於創設安靜的氛圍,老師吵、學生鬧,一上課老師就亮開嗓門,以後要求學生安靜就很困難。老師手指黑板時學生念、一根手指表示念一遍、手放下或背後表示停止、聰明的孩子能跟隨老師的指示看黑板、看書,全班教一個學生(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有的學生在集體學習時不抬頭、不張嘴,老師指名讓他念他一般不會,如果一遍一遍的教他,其他學生就亂了,對這樣的孩子,在課堂上教與不教都不符合面向全體的原則,韓老師的妙招是:全班同學教他三次,於是老師領讀一遍,全班齊讀三遍;再次讓他讀,如果不會,讓全班學生再次教他三遍。這種情況下那個頭不抬、嘴不張的孩子也會跟着唸的。)韓老師還採用了很多方式、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令行禁止。這些方法真是又簡單又有效。“定能生慧,靜能通神”其實就是要強化一個觀念:安靜。通過閲讀此書,我及時地把這一教學理念運用到了我的課堂之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通過閲讀,韓老師在我心中豎起的形象是樸素的,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無數平民的化身,她用親身的經歷使我們相信“課內海量閲讀”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她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們習得了更多的推行“課內海量閲讀”的方法而不至於走彎路……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3

孩子上三年級了,除了在學校學習知識,自己在家裏也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陪孩子讀書對家長來説也由開始時的義務,變成了現在的樂趣。我談一談自己陪孩子讀書的心得:

一: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身教重於言傳,家長們空閒時讀點書,而不是看電視、閒聊天、甚至打撲克,整個家庭有了安靜的讀書環境,有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自然孩子也有樣學樣,做完作業,適當玩耍後也有了讀書的興趣,漸漸也就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

二:進行正確的引導:現在的孩子,知識的接觸面廣,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髒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們很難分辨出好壞。因此在這個對一切充滿好奇,興奮和求知慾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的年齡,家長首先要幫孩子選擇適宜他們的書籍,適當抽出時間同孩子一起閲讀,分享讀書的樂趣,同時也助於幫助他們辨析是非好惡,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孩子讀書,家長要有選擇地幫孩子選擇對他們來説由易到難的書籍,小時候識字量小,自己看書連猜帶蒙,慢慢識字量多了,生僻的字漸漸少了,但仍要準備一本新華字典,對於不好猜的字,讓他自己查字典,明白什麼意思。漸漸增加他們的識字量。有時孩子偷懶,遇到不明白的問題總是問家長,這時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從而培養孩子自己對知識的探索和追求,得到收穫知識的樂趣。

以上是我個人的幾點體會,其實每位家長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應根據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與孩子溝通,掌握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進行正確地引導,讓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4

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並且越早越好。俗話説得好,“一種好的習慣決定好的命運”,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樂趣就顯得非常必要。平時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女兒一起讀書,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

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即使心情好的時候能陪着他閲讀,可總是不能做到持之以恆!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孩子們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

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色孩子。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三、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

孩子閲讀的時間不能只侷限於家裏和學校裏,也不僅僅是閲讀書籍,逛書店也是培養孩子閲讀的重要環節,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在這孩子可以隨意的找自己喜歡的,從沒看過的書。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孩子的知識。

總之,閲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悦感,閲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5

放暑假前,學校教科室下發給每位教師兩本新書,其中一本是韓興娥老師撰寫的《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由於自己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齡的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懷有較深的感情,因此,一看書名便迫不及待地捧讀起來。大約花了五天左右的時間,我終於將這本專著全部讀完。韓興娥老師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國小語文教師,她不囿於傳統的語文教學,數年來一直鋭意改革,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進行“課內海量閲讀”的實驗。她把教女兒認字、讀書的做法遷移到了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學生沒有家庭作業,而個個考試成績優秀,全班沒有一個差生。她的專著《我的語文實驗故事》不到半年就全部脱銷。如今,她正帶領着學生遠離苦不堪言的作業,自由自在地暢遊書海,為孩子們的書香人生奠定基礎。

新課程實施至今已近十年,然而,從總體上來看,並沒有教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打着素質教育的旗號將應試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在不少地方仍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為了確保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領導給學生徵訂了大量的教輔材料。教師呢,為了使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的平均分能在幾個平行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拼命地擠佔學生有限的休息時間。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久而久之,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日益突出。不少學校曾作過調查,能體驗到職業幸福感的教師可以説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教師一提到上班便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只有個別小三門的教師聲稱自己沒有這種不良情緒)。而學生當中有厭學情緒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在這種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是“死教書、教死書、教書死”,學生則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在我們班,每天早晨的早讀課,學生都要在我的“監督”之下才能進行。否則,他們就不肯好好地讀書,早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校圖書館每星期都會向學生開放一次,可一小部分學生雖然手中持有借書卡,但就是不願去借閲。問及原因,回答是對圖書館的書不感興趣。毫無疑問,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有不少孩子根本不喜歡讀書,對閲讀懷有較大的牴觸情緒。

當然,出現這種狀況,我們語文教師是難辭其咎的。在實驗國小掛職時,時任校語文教導的薛麗芬老師曾在一次行政會議上向校長提過這樣一個建議:閲讀教學的時間可以適當進行壓縮,多出來的時間語文教師可以每週帶學生到圖書館進行閲讀。雖然這是個金點子,但在當時因為有爭議,所以最終未能實施。然而,韓興娥老師卻頂着巨大的壓力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之旅。她是我們語文教育界中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她創造了語文教學的奇蹟——“課內海量閲讀”的實驗把“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了師生身上:沒有家庭作業,考試成績優秀,沒有一個學困生,孩子有了一個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師擁有了愉快輕鬆的心態。孩子們的閲讀興趣越來越濃厚,知識越來越豐富,而且能融匯百科,貫通古今,漸漸地進入了讀書——獲取知識——讀書的良性循環。

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閲讀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學記》裏説:“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又説:“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説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錯過時機以後再去學習,就會事倍功半。因此,把握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讓孩子們在這時都得到教師的誘導、引導和輔導,既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走向成功的機遇。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些千紅春滿園。”真心希望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閲讀”的成功教學經驗能早一天得到全面的推廣,那將惠及我們全中國的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語文教師。當然,如果主管部門的領導缺乏開拓進取的意識,不盡快改變一下手中“指揮棒”的方向的話,那隻能説是一句空話而已。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6

我是國際學校一(1)班莊臣成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説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所以,自從孩子上一年級後,只要沒有特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來我就陪孩子一起讀書,還是很有收穫的。

第一,可以幫助孩子複習功課,幫助孩子打好學業基礎,同時還有助於與孩子溝通。雖然孩子在我回家之前説作業已經完成了,但在有的時候依然存在一些不懂的問題,遇到此類問題,我就憑着自身功底,幫助孩子舉一反三,使孩子加深對複雜問題的理解,使孩子做到融會貫通。通過近一段時間與孩子一起讀書,特別是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在他看來非常困難的問題,逐步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真正把家長當成了朋友,無話不説、無話不講,家長的話也立刻顯靈,事半功倍,孩子的學習成績較上期有明顯好轉,孩子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練就獨立的學習品質,走上正確的獨立學習道路,做家長的可以省卻好多麻煩事。雖然我的孩子現在還沒有立刻能理解我們所講的內容,但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好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啊!

第二,可以跟着孩子學習好多知識。其實,現在的學生課本設計得非常科學、內容非常豐富。就三字經來説,課文都是精挑細選,即講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又有精彩的語言描述,經典古文,下有語法解釋,教孩子的時候,讀一句再把下面的解釋講一遍,孩子就能理解多了,背起來也簡單多了!不僅孩子讀來深受教益,家長讀來也深受啟發和教育。與孩子一起讀書,可以補家長過去受教育之不足,增長知識面,糾正錯別字,學會漢字正確發音,提高自身文學涵養。還有英語,我們那時候到了國中的時候才學這門課,而他們從一年級就開始了,我本來還擔心他們會不會吧a b c和a o e搞混了,現在看來應該不會的!英語並沒有開始就教孩子26個英文字母我覺得設計得很有學問,孩子畢竟年齡太小,有時很難轉過彎來。

第三,要陪孩子讀書,要自己讀書,這樣一來就營造了家庭讀書的良好氛圍。有的孩子自制力強,從小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有時間就樂此不疲,甚至家長逼着他休息。但是,大部分情況是,孩子自制力差,家長不督促,孩子很難自覺去讀書。我家孩子就是一個自制力較差的,經常需要家長督促。我現在就是回家後就自己看書,孩子看到我在看書,也就自覺的關掉電視,自覺地去模仿,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鑑於此,家長要主動讀書,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認認真真地去讀,既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涵養,又能做了孩子的榜樣!這樣的事何樂而不為呢?睡覺之前我給他講《小豬西里呼嚕》,就像講故事一樣,孩子聽得還認真,理解能力好像提高了很多,從這點説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是特別敏感的`!他會用心的去理解這內容,所有我們平時要讓孩子對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然後在慢慢的喜歡上!那樣事情就簡單多了,我覺得學校也一樣!興趣是培養出來的!

陪孩子學習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會認真地履行我們的責任的,在學校還得麻煩老師,謝謝老師對我家孩子的照顧和關心!謝謝!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7

女兒上國小了,熱愛讀書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這一點我和所有的家長一樣的十分明白。與女兒一起參加讀書,一直以來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只是身為職場媽媽,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務,實在抽不出太多時間來陪孩子一起讀書。這讓我十分慚愧!

女兒上國小了,在三裏國小一年級三班。學校裏,老師一直提醒孩子們回家多讀書,平時經常佈置課外讀書的作業。孩子進入一年級下學期,學校裏舉辦了第八屆讀書節活動,也號召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這次讀書活動的舉辦提醒了我,必須要下決心陪孩子讀書了。陪孩子一起讀書,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女兒喜歡看書,更喜歡讓爸爸、媽媽陪着一起閲讀的感覺。她曾經説:“我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這樣感覺更有意思。”呵呵!你瞧瞧孩子,她其實從內心是非常期待家長一起讀書的哦。

這次讀書節的活動中,我們一起閲讀了《安徒生童話選》、《百科叢書注音版》等,這些讀本都是特別適合孩子們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從中還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培養孩子思想、道德品質、交際技巧都大有益處,當然,孩子也從中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養成就來源於對書中主人公的認識和肯定呢。

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女兒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

孩子的閲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提升閲讀力對於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通過活動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後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更好的引導她探索知識世界的奧妙!學校每年開展讀書節活動的做法真是太好了,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越辦越好。

陪孩子讀書的閲讀心得體會篇8

一直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所以有了孩子後,就堅持做親子閲讀:在充滿家庭親情温馨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下面簡單説説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閲讀習慣的培養貴在堅持: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做親子閲讀。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抽時間給兒子讀書,因為閲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從最早的無字圖畫書,精美繪本到現在的純文字書,我和孩子都非常享受這親子閲讀的温馨時光。即使現在兒子能獨立閲讀書籍了,我們還是保留着這個親子閲讀的傳統,享受閲讀帶來的快樂,親情帶來的温馨。

二:選擇合適的書籍:經典而不是快餐式的文化,順應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心理髮展和思維特點,選擇相應的書籍。太深的書,只會讓孩子覺得晦澀難懂,從而失去閲讀的興致。兒子小的時候,我給他讀了大量的繪本,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從想象故事的內容找到樂趣。兒子上學後,閲讀的範圍就更廣了:繪本故事,文字故事,英語繪本,歷史故事,科普類。再大一些,可以增加人物傳記,遊記,藝術方面的書籍。當然每個孩子的閲讀的興趣點是不一樣的,但是家長應該儘可能多的提供不同類型的書籍讓孩子嘗試。

三:親子閲讀應該是“讀”書而不是“念”書:我這裏的意思是説不要照本宣科的唸書,而是要根據故事的情節,有感情的講給孩子聽。孩子小的時候,我一般採用比較誇張的表情及語調,語氣可以模仿作品裏的人物,這樣對小孩子來説更有吸引力。等孩子大些,可以讓孩子先看畫面,啟發孩子你覺得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然後再給孩子讀,或者跟孩子進行分角色閲讀,這樣讓孩子也參與進來。總而言之,就是跟孩子互動起來,把孩子的興致激發出來。

四:瞭解孩子的閲讀心理:兒子看書很有意思,經常是一段時間重複的看一本書,或者是一本沒看完又拿起新的一本來看,然後隔一段時間又重新拾起閲讀。以前心裏還挺納悶的,覺得兒子這個習慣不是很好,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閲讀心理,是孩子在閲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好。

五:別讓閲讀變成孩子的負擔:閲讀是件很美好,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家長急功近利,希望孩子讀了書籍後,識字量能達到多少,寫作時能文采斐然,馬上會要求有具體的成果體現出來。殊不知閲讀偏偏是個晚熟的無花果,更有可能的是隻會化為生長的泥土,連個小果兒都不讓人瞧見。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抱着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給孩子播下閲讀的種子,讓閲讀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讓它像呼吸一樣自然,而不是變成孩子的一種負擔,從而抹殺了孩子對閲讀的樂趣。

最後以《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文中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束語:“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3kl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