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遵義遊心得體會多篇

遵義遊心得體會多篇

遵義遊心得體會多篇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1

在共產黨歷史上開過的會發過的文件可以講是海量的。依據我對中共黨史的學習,認為有三次會議在歷史上是具有最重要的意義。第一當然是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成立會;第二次應該是1935年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第三次是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三次會議是對黨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在遵義會議上形成的《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確立了毛主席在共產黨的地位。所以,遵義,原本一所很小的城市,因為這次會議讓它成了全國人民心目中的紅色聖地之一了。儘管遵義會議在遵義只開了三天,但是其影響卻是70多年的。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遵義,知道遵義就知道有一所西式的二層大樓,那是遵義的象徵,就象是延安的寶塔山上的寶塔一樣。

進入城區的紅花崗區,也是遵義唯一的市轄城區,老城區的市井生活形態躍然出現在我的眼前。城區很乾淨也很整潔,就是建築有點陳舊了,馬路有點窄了。對於一個城市,每一個外來者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與他熟悉的比較。在遵義城區讓我感到特別的是中巴車上有車架,上面都是載貨物的,馬路上還有拉着貨物行走的馬車。在汽車站邊上正在大規模拆遷,一座巨大的毛主席的石像還聳立在那裏。這樣的雕像過去很多,現在已經不多了,在遵義這個地方看到毛主席像自然會讓人感受到她的紅色。遵義會議舊址就在市中心,今天來看那座建築還是當地很高級的住宅,可想當年進城的紅軍每天與黃土打交道,能夠在這樣的高級別墅裏休息和開會確實對他們也是算奢侈的享受。遵義會議舊址的門上掛着毛主席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的金色毛體書法大字。當時那幢別墅是黔軍一個柏姓師長的私宅,紅軍來了以後接接管了它。當年許多政治局委員都住在那裏面,由於毛主席在會議前是受到博古、李德等人排擠的,也就沒資格住在這裏,只能在別處居祝本來我以為當年的首長的居室一定也不錯,至少有單獨的衞生間什麼的。結果看到彭德懷、楊尚昆兩人就在一樓一間客廳裏鋪上門板當牀。這個時候我才明白即使到了北京這些老領導個人生活非常簡樸,畢竟他們吃過苦的,有知足感。今天的幹部去看看那些門板牀也許更有教育意義。

客觀地講,當時開政治局會議絕不是象今天那樣從容,外面有敵軍圍剿,難得有個空隙做個失敗總結。據我收集的資料看,當時代表共產國際的李德(德國人)、博古在中央瞎指揮,紅軍到處吃敗仗,下級軍官對他們非常不滿,會議上火藥氣味很濃,毛主席在張聞天的幫助下總算翻了盤,把李德、博古痛快的清算了一下。由於敵情緊急會議只有開三天,首長們還沒有來得及好好享受到豪華住宅後花園的美景就匆匆撤退了。那份著名的《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也是在撤出遵義後到達雲南省扎西(今威信)縣境內召開的會議上正式通過。可見,當時紅軍完全是在一場危機的低谷,如果這次會議不把毛主席的地位恢復確立,實際上紅軍完全是絕路一條了。

毛主席的了不起之處就是在戰略上的高瞻遠矚和戰術上的出其不意。四渡赤水之類的確實是對付機械化部隊的好方法。他在與蔣介石的鬥爭中完全是佔了上風,這也就是土包子戰勝書呆子的最經典的案例。

在柏師長舊居的後門的街道上,還有幾棟規模明顯小多的別墅。估計當時那個地段也許就象今天上海湯臣花園一樣的高級別墅區。在街道後面的一幢別墅就是李德居住的,當年是是一個叫候之佳的副師長的私宅。還有一幢就是紅軍總政治部的辦公地。根據當時每個人居住的房子規格來看,毛主席地位是根本比不上週恩來的,更不要是那個外國專家的李德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1935年2月,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毛主席等的領導下,第二次渡過赤水河後,回師黔北。25日凌晨,紅三軍團十三團在軍團長彭德懷率領下,向婁山關挺進,與王家烈的黔軍第六團在紅花園遭遇,敵人倉皇應戰,退到婁山關口,憑險據守。紅軍向黑神廟猛烈攻擊,並在點燈山急調第十團從東側迂迴。全殲敵軍三個團,取得了長征途中第一次勝利。27日,紅軍再佔遵義。以後又在遵義至烏江間,重創黔軍和中央軍兩軍三個師又八個團,這就是著名的遵義大捷。毛主席曾作《憶秦娥婁山關》謳歌這一戰鬥的勝利。

星移斗轉,滄海桑田,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羣山環抱的山城遵義,經濟發展迅速,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當年紅軍攻克遵義前突破烏江天險的渡口處,如今建起了世界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桁式組合拱橋江界河大橋。遵義市的交通便利,成貴鐵路南北貫穿,公路四通八達。由於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和毛主席的著名詩詞《憶秦娥婁山關》,遵義與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徵一樣聲名遠播。這幾年來瞻仰遵義會議會址的全國各地遊客有增無減。遊客來到這裏,除瞻仰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毛主席舊居、紅軍墳外,還可以登上婁山關,憑弔紅軍戰鬥遺址。當年毛主席、朱德、周恩來等戰鬥過的歷史遺址,包括土城、青槓坡、太平渡、二郎灘、婁山關等,都建有紀念碑或文物陳列館。此外還有禹行山、桃源寺、楊璨墓、海龍囤等名勝古蹟。

今天的遵義會址紀念館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工農紅軍時期的史料博物館了。館內收藏着許多紅軍時期的資料,包括油燈,包括作戰地圖、電話機,也包括紅軍標語。其中有一張用優美的毛筆書法寫着不發欠餉不打杖(大字) 歡迎白軍兄弟們過來當紅軍赤化全貴州(小字)。的標語。用現代行銷管理的理念來研讀標語內容,絕對應該是許多企劃高手要認真學習其精華的。前面短短的七個字,把白軍的問題點尖刻、明瞭地挑出了(欠工資,打人),紅軍的優點也就不明而喻了,沒有深奧、華麗、煽動和崇高,卻樸實地把紅軍與白軍的差異化徹底、簡單、明白的表露出來的。作為一箇中共黨史愛好和一個企業管理者,在遵義會議會址前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新價值,這也許當年建紀念館的人所沒有料到的了。

想象中的遵義在貴州山區應該是個貧窮的地方,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會有什麼好地方呢。登上鳳凰山,走進了原始森林,空氣清新撲面而來,修築的上山路兩旁的樹木大小參差,但確是自然生長的。許多小路就是市民在野山中走踏而出的。走在這樣的山路上,感覺不到是在旅遊,倒像是真正的生活在山裏,是個山裏人一般。在一個城市的市區擁有這樣一座山真是遵義人的福氣了。這裏不要門票,感覺到遵義市政府在這點上還是很親民為民的了。山不很高,海拔1078米,但遵義本身海拔就800多米,所以也就200多米,跑的快點20-30分鐘即可倒山頂,出的一身汗。在山頂的平台上可以俯瞰遵義城和遠處層疊起伏的山巒,涼風吹來,神定氣閒。

半山腰上有座紅軍山屬於鳳凰山山麓,山腳下在密密的樹林裏和廣場的樹蔭下是那熙熙攘攘的人們在茶座裏,喝茶聊天,打牌下棋。由於建有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紅軍紅三軍團的參謀長鄧萍烈士墓而得名。還有一個紅軍女衞生員的墓,據説,紅軍女衞生員的銅像香火不斷,像菩薩一樣被人供奉着。每到週日有一個市民自行組織的合唱團風雨無阻地在此唱歌,有拉手風琴的、有吹薩克斯的、有彈電子琴的、還有指揮呢,橫幅上寫着,不管你來自何方,什麼年紀,想唱就來。唱的都是悠揚的民歌和激昂的革命歌曲。遵義的街上一如其他城市一樣,商業的喧譁滲透到各個角落。只是從那放在門口招徠生意而發出震耳欲聾的把再美妙的音樂也變成噪音的音箱,在告訴你這還是個管理不到位的城市。甚至街道的喧鬧可以持續一個通宵而不用擔心有人來管。

手捧長征回憶錄,我可以隨處見到紅色,我很高興,我對這非常感興趣,如果有人問我,紅色的含義是什麼呢?熱情?奔放?喜慶?豔麗?團結?

年少時的我曾經認為紅色是世上最俗的顏色之一。非常不能理解民間辦喜事時的張燈結綵為什麼都要用上紅色。隨着年齡的逐漸增大,我對紅色的理解或説是感情正在慢慢改變。我曾看見女排姑娘們身着紅色隊服出場,心裏便有説不出的高興。紅色是最適合她們的,我在心裏説,她們因為紅色而更加生動。

或許一切是我改變的緣由中最重要的就是:紅色是國旗的顏色。 我早已習慣在人頭攢動的觀眾席上找尋紅色;我早已習慣在每個星期一清晨凝視紅色;我早已習慣被眾多歡呼和淚水包圍的紅色飄揚在異國他鄉和每個人的心裏

國人用紅色來表現民族風貌,紅色代表着熱情、勤奮、能量和愛情等諸多意義。人天然適合紅色。紅色是東方人的象徵,是的象徵紅色作為人心目中的最愛,既屬偶然又是必然的,沒有色彩的世界是暗淡的,沒有紅的世界不是完整的世界。或許有些人説紅色太俗了,但是他們已經從心裏被紅色給俘虜了,因為只有紅色煥發了真正的東方風情。我熱愛紅色旅遊。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2

7月11日-14日,廣播電視台機關黨委組織部分黨員到遵義參觀學習,我有幸成為這一批學習的成員。這次活動是在貴州遵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現場進行的。一路的參觀學習,我滿懷着對中國革命先驅的無限崇敬的心情,認真地聆聽了講解員的詳細講解,並細緻地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遵義集中營舊址。令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所歷經的曲折和艱辛,我們國家所走過的光輝歷程,讓我親身感受到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是多麼的快樂和幸福,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7月12日上午,我們一行來到了革命聖地——貴州遵義。遵義,一個如雷貫耳的歷史文化古城,從書上我瞭解了它的歷史,1935年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攻克了這座歷史文化古城,並於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這裏舉行了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著名的遵義會議。在展覽館裏,認真聽取了講解員的講解,聲圖並茂,使我們對遵義會議的重大意義加深了理解。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八萬紅軍被幾十萬國軍圍追堵截絞殺殆盡,至1934年末中央紅軍僅剩至三萬人。在這危急關頭,中央紅軍在遵義舉行了政治局會議,會上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得紅軍在後來的鬥爭中,經過四渡遵義終於擺脱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一路拼殺,飛奪遵義橋、踏雪山過草地,部隊雖減員殆盡,終於在毛澤東的帶領下,轉到了國民黨軍力量比較薄弱的陝北。紅軍戰士英勇頑強,中央紅軍由長征開始使時的三萬多人一年後到達陝北鋭減至八千人。但奮鬥精神不減,鬥爭意志不衰,和遵義集中營的英烈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一脈相承。我在想他們為什麼不怕犧牲,是什麼精神力量支持着他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打不散,消不滅。我想當時國民政府腐敗不堪,掌權者巧取豪奪,社會秩序極度混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無法生存。共產黨的主張順乎了民意。紅軍中有一部分是國軍起義過來的部隊;一部分就是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他們為了建立一個公平世界,人人平等的社會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值得告慰的是他們最終成功了。共和國的建立圓了勞苦大眾的夢。下午,在熱辣的驕陽下,我們參觀了遵義集中營,遵義集中營位於貴州省遵義縣境內,是抗戰期間國民黨軍統局為鎮壓反對派而設立的關押中國共產黨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的最大祕密監獄,與重慶白公館、渣滓洞集中營、江西遵義集中營同為抗戰期間國民黨設立的四大集中營。這裏關押的是級別最高的政治犯,如工農紅軍第一路總指揮部代表、川康特委書記羅世文、川康特委軍事委員車耀先;西北特別支部委員宋綺雲;打入軍統總部的地下黨特支書記張露萍以及韓子棟、許曉軒、劉丕光;楊虎成、黃顯聲、馬寅初等。這裏被稱為大學,稱白公館為中學,其他地方稱為國小,被他們殺害的稱為流學。監獄正門上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遵義行轅》;門內上懸四個大字抬起頭來;道路左邊山坡上散落着幾處三合院各有圍牆鐵絲網圍着,門外有高出圍牆的崗亭以監視院內。道右邊是軍警們的用房;所有建築都是堅固的木屋(按原型複製的);不大的小院圍牆上寫着大字迷津無邊,回頭是岸天堂地獄,惟人自擇等;他們對牢房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字命名,如忠齋、信齋等。院內有一木牌,寫有戴笠的題字無霹靂手段不顯菩薩心腸;距牢房不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在地面以下很深叫貓洞,軍警特務在溶洞裏對犯人行刑,內設水牢,場面恐怖,因受刑者慘叫聲傳不出去,被軍警特務稱為妙洞。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電刑、火刑等是常用的,他們還用帶釘的木棒把受刑者皮膚打爛,撒鹽,再用紗布纏裹,待肉與紗布粘在一起時,再直接撕下紗布,這叫披麻戴孝;他們把人浸在含酸的水牢裏,時間一長皮膚就會帶肉一起脱落;特務的手段不勝枚舉,他們使用的刑具之殘忍令人髮指。46年監獄關閉時,當局為掩蓋其法西斯行徑將山洞填埋。96年遵義縣委組織開挖了貓洞的一部分就挖出了很多戴刑具的白骨。據説在這裏先後關押過1220餘人;被殺害的有600餘人;另有400多人下落不明;據説這裏住有上萬軍統特務,無一個犯人從這裏逃脱。可以想象被關押在這裏的共產黨人及愛國志士經歷了怎樣的非人待遇。在關押人員的名單中有羅世天、宋綺雲、許曉軒、韓子棟等共產黨人的名字。聽講解員的介紹説許曉軒和韓子棟就是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許雲烽和華子良的人物原形時,心情十分激動,充滿了無限懷念。許曉軒烈士不畏強暴與敵人開展鬥爭,並鼓勵同胞們: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他那英勇不屈、大義凜然的高大形象、那裝瘋15載為獄友們傳遞消息的瘋老頭韓子棟、那活潑可愛的小蘿蔔頭……他們給我們留下的記憶太深刻了,至今難以忘懷。在許曉軒的手稿中,有這樣一段話讓人怦然心動,銘刻在心:共產黨人的理想、共產黨人的稱號是神聖的,共產黨人的信念是致高無尚的,無論是在白色恐怖的專制壓迫下,還是在鐵窗黑牢中,決不污辱黨的榮譽、決不喪失革命氣節,忠於黨的組織,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黨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毀,不可戰勝。多麼崇高的理想、多麼忠誠的戰士、多麼堅定的誓言,為了黨的革命事業,為了勞動人民的解放,即使是身陷圇圄,即使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決不向敵人曲服。他們用堅強的革命意志和寶貴生命捍衞着崇高的理想和尊嚴,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為我們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的革命意志、忠誠的革命誓言淨化了我們的思想,盪滌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為之欽佩、為之感動,增添了我們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給予我們極大的激勵與鞭策,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革命事業就不可能成功;沒有忠於黨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我們的國家就不可能發展;沒有革命先烈們拋頭顱、酒熱血取得革命鬥爭的勝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與安寧。重温這段歷史,讓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是要堅定不移地發揚和秉持共產黨員鍥而不捨、奮鬥不止的共產主義信念。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共產黨員艱苦奮鬥、勇於拼搏的革命精神,以他們忠貞不渝的英雄氣概為榜樣,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盡職盡責、甘於奉獻,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氣,為實現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3

201x年11月15日,我們來到遵義開展紅色黨建教育學習活動,接受革命傳統的教育。這次學習讓我受益頗多,再次重温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感受到了中國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更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和偉大!

這次遵義會址之行,我們首先參觀了革命紀念地遵義會議會址,我們進入展館,看着陳列的圖片、實物、複製品,讓我們明白了遵義會議的偉大歷史功績,在於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標誌着我們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歷史經驗。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在三個月的時間裏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四渡赤水作為長征中的大事件,其意義同樣重大。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_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長征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遵義之行,讓我們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緬懷了革命先烈,再次點燃了愛國熱情。回想當年工農紅軍、革命先烈面對種種艱難困苦,依然迸發出豪邁雄壯的革命激情,而今我們享受着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美好生活,還有什麼理由去計較個人得失,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工作!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黨務工作者,更應該時刻銘記黨和國家的教導和培養,堅定理想信念,繼承和發揚先烈們堅忍不拔、公而忘私、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實實在在做好本職工作,用勤奮和汗水來回饋我們的祖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做出自己的努力。不忘革命初心,傳承紅色基因,牢固保持自我革命的精神,敢於直面問題、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勇於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為實現我們的“橋隧夢”而奮鬥。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4

我想一提到遵義,大家必然會想到遵義會議,而作為一個歷史方向的學生,對遵義會議的重要歷史地位更是爛熟於心——“遵義會議在危難時刻挽救了我黨,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我黨歷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對於遵義的瞭解一直都來源於書本,此次黨總支的組織的學習活動使我得以踏上遵義這片灑滿熱血的紅色的土地,跟隨革命先輩的足跡,重温我黨當年的涅槃新生之路。

我們首先到達了革命紀念地——遵義會議會址,其位於遵義子尹路,展館內的一幅幅的照片、模型穿越近百年的歷史煙雲,將我們帶回到決定中國革命前途的危急關頭——1935年元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遵義,中共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歷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歷史經驗。

次日來到了婁山關,毛澤東同志曾在此寫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金句,青松翠柏間,聳立“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碑如兩柄直蒼穹刺的利劍,上有黨旗浮雕,氣勢渾厚凝重,碑體呈豎排的“二”字,象徵紅軍兩次攻克婁山關,又如紅軍的雙腳,有踏破千山萬水之寓。我們在紀念碑下重温入黨誓詞之時,深刻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厚重情感,先輩們以鮮血換來的美好生活我們應當更加珍惜,也當更加投入將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中的洪流中去。碑側刻有關於戰鬥的記錄: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直下桐、遵。紅軍戰士在險峻的點燈山、大小尖山、雞爪籠一帶山樑上和“雙槍兵”展開激戰,贏得了長征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碑記雖然沒有細節的描述,但戰時的艱辛、戰鬥的慘烈我們已然能估摸大概。為了這片土地,多少革命先烈為此流血流汗甚至付出了生命,這其中除了彪炳史冊的烈士,也有無數無名英雄。支撐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我想必定是對於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光明與希望的信念,是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那份信仰。

通過這次活動,給我上了一堂生動黨課,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需要積蓄髮揚我黨當年艱苦奮鬥,不畏艱難之精神,腳踏實地走好腳下每一步,而今我國建設正處於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作為青年一代的學生黨員我們要擔當其這份時代賦予的重大責任使命,繼承先輩之精神,貢獻於新時代。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5

今年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____週年,我院行政黨支部組織了一次貴州紅色之旅。一路的參觀學習,感觸很深,收穫很大。無論是參觀遵義會議會址還是參觀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令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所歷經的曲折和艱辛,我們的國家所走過的光輝歷程,讓我親身感受到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是多麼的快樂和幸福,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此行感觸最深的就是參觀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這是一所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統局在貴州設立的一所祕密監獄。由於它修建時間最早、規模最大、關押人數最多、刑訊拷打最為殘酷而被國統特務們稱之為“大學”。相對面言,重慶的滓渣洞和望龍門看守所則只能稱為是“中學”和“國小”了。在這裏曾關押過1200多名共產黨人和愛國人士,被國民黨槍殺或是被活活地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在這所集中營中,我們親眼目睹了國民黨反動派殘害革命黨人的例例罪證:那低矮昏暗的牢房、陰冷潮濕的貓洞(刑訓室)、關壓重犯的木籠、沾水皮鞭、燒紅鉻鐵看起來讓人不寒而慄,那些對共產黨人行刑時使用的披麻戴孝、點天燈、壓槓子等殘無人道的刑法,聽起來讓人毛骨縱然。讓我看到了敵人的殘暴與兇恨、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血腥。

在關押人員的名單中有羅世天、宋綺雲、許曉軒、韓子棟等共產黨人的名字。聽講解員的介紹説許曉軒和韓子棟就是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許雲烽和華子良的人物原形時,心情十分激動,充滿了無限懷念。許曉軒烈士不畏強暴與敵人開展鬥爭,並鼓勵同胞們:“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他那英勇不屈、大義凜然的高大形象、那裝瘋15載為獄友們傳遞消息的瘋老頭韓子棟、那活潑可愛的小蘿蔔頭……他們給我們留下的記憶太深刻了,至今難以忘懷。

在許曉軒的手稿中,有這樣一段話讓人怦然心動,銘刻在心:“共產黨人的理想、共產黨人的稱號是神聖的,共產黨人的信念是致高無尚的,無論是在白色恐怖的專制壓迫下,還是在鐵窗黑牢中,決不污辱黨的榮譽、決不喪失革命氣節,忠於黨的組織,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黨在自己的心中不可摧毀,不可戰勝。”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6

今年是我入黨的第一年,我一直都希望能夠去遵義看看,來一次紅色之旅,8月25日一早,我們乘動車從趕水東站前往遵義,由此開始了我心中的紅色文化之旅。

上午9點,一到站,我便直奔盼望已久的遵義會址。聽導遊講,會址原是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是30年代遵義最宏偉的建築。

遵義會議的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屋子中央陳列着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四周圍着一圈靠背椅,共20張,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隻燒木炭取暖的火盆。此次會議的與會人員有:毛澤東、朱德、陳雲、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王稼祥、鄧發、劉少奇、何克全、劉伯承、李富春、_、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鄧小平、李德等人。據説其中一位還是被擔架抬進會議室的。雖然這是復原後的場景,但我似乎看到了在場人員激揚文章,踴躍辯論,指點江山。從此,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開始改寫。

隨後,我參觀了遵義會議陳列館。一進大廳,革命領導人的銅像莊嚴而肅穆,彷彿在為我們參觀的後輩們講述着革命歷史。館內,講解員為我們詳細講解了每一件紀念品背後的故事。當年的桌椅、粗布印花被子、草鞋、斗笠,默然凝結着歲月的痕跡;看着翻開的會議記錄本,彷彿身臨其境,看到朱德如何批評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支持毛澤東的主張,並堅定地説:“如果繼續這樣錯誤的領導,我們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感受着凝重而激烈的會議氛圍,當然,這事關着一個國家的命運。

國之幸,民之幸,我們今天依然銘記遵義會議,因其生死攸關之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作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在存亡危急之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和中國革命,並且使黨的路線開始轉到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正確軌道上來,標誌着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走出紀念館,熱血依然沸騰,再看那閣樓,已有了不一樣的感情,這場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是人們勝利的燈塔,它同樣為建設今天的新中國有着特殊的意義!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歷史經驗。這些經驗仍然需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和借鑑。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使我深化了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瞭解黨的這段歷史,並從中受到了新的啟發和教育。當我置身於遵義會址前時,遙想昔日的烽火與韜略,思考明日的危機與錦繡,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艱辛,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可貴,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激勵我們要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加倍努力工作,發揮一名新時代共產黨員應有的作用。

遵義遊心得體會篇7

8月12日,我們技術管理部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前往貴州息烽集中營、遵義義會議會址等革命聖地進行了為期5天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這次活動重温了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切身感受了愛國主義將士臨危不懼的英雄氣概;身臨其境的體會了當年崢嶸歲月以及領袖們運籌帷幄的偉人風範;感悟着革命聖地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洗禮和心靈的震撼。

首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息烽集中營,參觀了息烽集中營革命鬥爭歷史展覽館,感受許曉軒、張露萍、宋振中(小蘿蔔頭)等革命烈士英勇不屈、頑強鬥爭的感人事蹟。在“貓洞”殺人場紀念碑前,我們默默佇立,憤恨敵人的殘暴,悼念戰士的忠貞,敬佩英雄的剛烈,大家為國民黨對革命人士進行的殘酷鎮壓而憤憤不平,為革命人士不屈不撓,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而感動。在息烽集中營門前的黨旗前留影紀念,回顧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參觀完息烽集中營後,我們又來到了我黨我軍歷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名城——遵義。並參觀了遵義會議舊址,我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開始瞭解這個偉大的事件。我看到了這場會議前各地已相繼爆發了各種起義運動,人們的高呼革命的標語,處處體現人們渴望革命的信念。然而,共產黨的第五次反圍剿以失敗告終,隨之而來的戰略轉移——長征的初期也受阻。這場會議引導着共產黨走向正確的戰略思想,挽救了危在旦夕的共產黨和長征軍,同時為羣眾的革命勝利引領了一條明亮的道路。走出紀念館,熱血依然沸騰,再看那閣樓,已有了不一樣的感情,這場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是人們勝利的燈塔,它同樣為創造今天的新中國有着特殊的意義!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歷史經驗。這些經驗仍然需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和借鑑。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讓我更加了解黨的這段歷史,更加深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並從中受到了新的啟發和教育。當我站在“貓洞”外,置身於遵義會議會址前時,遙想昔日的烽火與韜略,思考明日的危機與錦繡,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屠刀面前沒有屈服,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這就是共產黨員的精神。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艱辛,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可貴,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激發了我們要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加倍努力工作,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為我台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3vpp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