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祖國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祖國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祖國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1

國慶假期,一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紅遍大江南北,刷新了國慶檔票房的歷史記錄。其何以深受廣大影迷的追捧?想必是其展現出的滿滿愛國情吧。影片通過大事件中的普通平凡故事,傳遞出個人與國家的緊密連結,彰顯出家國情懷的感染力,進而引發人們對愛國的思索。誠然,主題教育中亦要在學黨史、新中國史培養廣大黨員幹部的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進而實踐報國之行,構架起愛國主義精神座標。

培養愛國之情,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座標x軸。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許許多多愛國故事,感人肺腑,代代傳頌,如屈原自投汨羅江、朱自清拒領美國救濟糧、黃大年至誠報國……這些故事無不彰顯了人民羣眾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新時代下我們要如何培養愛國之情?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我們要把愛國同愛黨愛社會主義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感悟初心使命,激發愛國熱情。

砥礪強國之志,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座標y軸。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該忘記英雄,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需銘記歷史。從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到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再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兒女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新中國讚歌。因此,主題教育過程中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主動奔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温那段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接受思想洗禮,不斷砥礪強國之志,補足精神之鈣。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各級黨組織要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廣大人民羣眾切實感受到70年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翻天覆地變化。

實踐報國之行,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座標z軸。一次升旗是愛國,八方馳援是愛國……由此可見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最生動的展現。最近有位院士火了,他的事蹟為世人稱頌。他就是陳俊武院士。十幾歲時就立志獻身我國石油化工事業,至今92歲的高齡仍奮鬥在科研前沿。是什麼支撐着他奮鬥不止?是對祖國深沉的愛。正如他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以身許國,一生獻科學的準備。”陳俊武院士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廣大黨員幹部應該將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行動,立足本職崗位,積極主動作為,勇挑重擔,增強鬥爭本領,自覺踐行羣眾路線,把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為羣眾排憂解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進入新時代,深沉的愛國情、深厚的報國志、奮鬥的報國行將更有力地積聚在廣大黨員領導幹部的內心,構建起愛國主義精神座標,匯聚成建設新時代的強大動力。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2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爭豔的季節。在新世紀的陽光和五月的鮮花播灑進每一個人的心靈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青年節。這是我們青年人的節日。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_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_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精神。在這種精神裏,有着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與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在學校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同學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有的同學穿拖鞋,有的同學偷偷地躲在學校的某一個角落吸煙,有的同學帶起了耳環染起了發;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麼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同學認為那是酷的表現……,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我們在學校裏,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假如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後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假如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我們每個人在這裏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假如説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裏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假如説學校是一支枴杖的話,我們要拄着這支枴杖攀登高峯,實現我們的志向;假如説學校是一隻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着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我們這羣熱血青年們,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努力做好自己,回報社會,弘揚五四精神!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3

青年有理想,國家有力量。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以奮鬥之青春書寫新時代的人生華章。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19x出生的特崗教師鮮虎把奮鬥的青春安放在甘肅貧困山區,遠離都市繁華,克服困難、忍受寂寞,用青春年華點亮大山深處的希望。90後戰地記者楊臻冒着生命危險,穿梭在炮火紛飛的敍利亞,用有温度的報道將戰爭的殘酷傳遞給世界。這樣的青春無疑是無悔的。只有充分融入新時代,用火熱的青春在新時代創造更大的價值,方不辜負美麗韶華,也不辜負這美好新時代。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奮鬥是成就事業和夢想的根本,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奮鬥實現,個人的成功、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無不需要建立在奮鬥的基礎上。在茫茫大漠戈壁的火箭發射場,在脱貧攻堅的廣袤土地上,在駛向深藍海洋的護航編隊中,在創新創業的時代熱潮中,越來越多的青年正大顯身手、建功立業。這樣的青春無疑是動人的。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鬥者。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我國發展的戰略安排,這就是: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要將奮鬥的力量匯入到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去,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4

我是一名國小生,“國防教育”對於我來説,是一個模糊且籠統的概念。至今,我還是未能徹底的瞭解它。但是,我通過書本、電視、報紙、廣播和網絡,父母的嘴裏,知道了許多。什麼“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中日甲午戰爭”……

現在回想起戰爭,還是挺可怕的。你想想啊!古今中外,有多少勇猛而年輕的戰士,一個個倒在了血泊之中。這也説明,我們是幸福的,沒有恐嚇,沒有戰爭!我們生在甜水裏,長在蜜罐中。我們是温室裏的花朵,生長在太平盛世的兒童。

我們是世界的兒童,宣告未來和和平。我們需要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再也不要憎恨和飢餓,再也不要無家可歸。我們要共同歡笑,共同遊戲,共同工作,互相學習。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們一起,你們丟掉的只是恐懼和悲傷。抓住我們的歡笑和想象,我們在一起,和平是可能的。

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孩子,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那已經能夠聽見腳步聲的21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成為幸福和愛的人類家園。

今年的全民國防教育日恰好是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73週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是的,當日本鬼子侵佔東三省,無數的貧民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我深深地知道那只是因為我們中國落後,沒有飛機大炮,沒有汽車軍艦,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園。落後就要捱打!今天我們是國小生,小主人。明天就是祖國的棟樑。從自己做起,從小做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壯大我們的國家!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地球真正成為充滿鮮花與愛的人類家園!“勿忘國恥,強我國防”應該深深地紮根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

“國防教育”現在我也許不會很懂,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可以用“透鏡”看懂“國防教育”。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5

澳門基本法起草歷時4年多,經歷三個諮詢、修改階段。期間,由90名澳門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共收集意見書840多份,包括具體意見和建議3380多條。起草歷程表明,基本法體現澳門廣大居民的心願,具備廣受認同、堅實可靠的羣眾基礎,其能夠成功實施必然在情理之中。每年的國家憲法日、澳門基本法頒佈和實施紀念日,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特區政府法務局、民政總署及教育暨青年局等部門都要舉辦系列活動,以學術研討會、培訓課程、法律問題比賽、校園推廣計劃等多渠道、多方位宣傳憲法和基本法。如今,對澳門人來説,基本法已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準則。迴歸以來,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依據基本法推動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規,僅中級和終審法院就審理涉及解釋和適用基本法條文的案件近300宗,內容涉及澳門居民基本權利、土地及私有財產權保護、永久居民身份、居留許可、房屋津貼等等。特別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澳門持續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2009年2月25日,根據澳門基本法第23條制定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在立法會上獲高票審議通過。這既是全面貫徹落實基本法的必要舉措,又填補了澳門特區在相關法律方面的空白,確保了澳門特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人心穩,社會才能穩。從過去為澳門平穩過渡提供信心保障,到現在深入人心,愛國愛澳薪火相傳。正如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所説,實踐充分證明,基本法是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的堅實法律保障,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障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6

初見《誤殺》時,從字面分析“誤”,即錯誤、失誤,“殺”,即“殺害”,故理解為錯誤的殺害,即殺錯了(人)。

觀影之後,才深感誤殺的不僅是人,而且還誤殺了民眾樸素的情感,甚至是誤殺了法律制度。但這一切,好像又都不是誤殺……

片頭所展現的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從片頭的越獄到之後的李維傑頂罪,這一切都是不正常的。李維傑一家:李平平被性侵未報警——李平平被威脅後欲“就範”——阿玉加入後,李平平“誤殺”素察——阿玉、李平平害怕不公而“毀屍滅跡”——李維傑不信任警察而不報警——李維傑銷燬、轉移、偽造證據,對家人進行反偵查訓練……

片中警察:桑坤利用職權搜刮、欺壓民眾——桑坤毆打舉報人,與李維傑發生衝突——拉韞偽造證據處理一樁謀殺案——拉韞濫用職權對李維傑一家展開調查——拉韞將李維傑一家帶到警局訊問——拉韞對李維傑一家刑訊逼供——警察“刨祖墳”時鎮壓民眾……

片中民眾:對桑坤敢怒而不敢言——關心李維傑一家情況,給警察施壓——羣情激憤、暴打警察——走上街頭,放火打砸……

以上這些表現,均與現代的文明法治所格格不入,這不是法治所應有的狀態。但,細細回味影片情節,在一個“病態”社會之下,這一切又都是正常的。本該不正常,卻變成了“正常”、變成了“常態”,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一切,均源於影片中官員對法律恣意的踐踏,民眾對法律失去最基本的信仰。

這背後的一切是法律與情感、是理性與感性、是價值取向的考量、抉擇……迴歸到了正義、公正、法治。

?誤殺》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劇情的安排、角度的選取、人物的刻畫、細節的呈現、演員的投入……都讓人賞心悦目,是一場視覺盛宴。

?誤殺》留給我們太多的遐想,在遐想之後就會發現,人,總要敬畏一些東西,那神奇的自然、那威嚴的法律、那綻放的生命……都需要我們敬畏。

?誤殺》讓我們有太多的反思,反思女孩該如何保護自己,反思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反思父母該如何教育子女,反思在面對罪惡時該如何正確處理。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7

70年,彈指一揮間,但在“吃”的問題上人們卻經歷了不平凡的幾個階段:50年代,才解放不久,雖然農民分得了土地,組織了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生產熱情也異常高漲,但積重難返,短時間內還解決不了温飽問題,於是,“青黃不接”、“半年糠菜半年糧”仍普遍存在。我的家雖然是個“下中農”,但我仍天天纏着爺爺“要吃莊巷饃鋪的白蒸饃”。

生活正在日新月異地向上攀升,祖國卻遭遇到了三年困難時期。那時,嚴重的自然災害加上蘇聯逼債,全國上下、就連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內也得勒緊褲帶過日子,我們一家人和許多家庭一樣也倒退到了“窮得叮噹響”的地步。“半年糠菜半年糧”又出現在農村中。那時,我在永濟縣開張中學任教,成天總是帶領學生到灘地裏挖野菜,把洋角角、地地菜都挖完了,榆樹葉、刺蓬、灰條也被搙光了,還不夠學生灶上吃;我雖然是個教師,但每次回家,母親會給我帶一袋(用枕巾做成的袋子)蔓菁讓我吃;人們都説,那一年是蔓菁和蘿蔔救了人,的確如此。那年冬天,到處是油菜地,一到晚上,油菜地裏擠滿了人,都是“偷偷”來掘蔓菁的,隊長見了也權當沒有看見,為的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符屠”。當時,我在中學裏教語文,語文課裏也專門增加了鄉土教材:《丁丑大荒記》,碑文確是一篇極為重要的歷史文獻,如實記述了光緒三年在晉南一帶所發生的旱災給農村帶來的滅頂之災,它以雄辯的事實教育後人“當以耕九餘三,耕三餘一”“以足食為先務”“以食為民天”。可見,當時災荒嚴重到了何等程度!

由於災荒潑及面廣,國家適時出台了票據政策,一切憑證購買。記得當時扯布得布票,吃糧得糧票,買肉得肉票,買副食憑得副食票,沒有票證就買不到東西。一次,我去西安辦事,忘記帶全國糧票,吃飯就遇到了麻煩,飯都吃完了,卻拿不出全國糧票。一個紅領巾見了,急忙給了我半斤糧票才解了我燃眉之急。

我們運城盛產小麥,但我們的供應標準卻是每月28斤,細糧卻只供30%,“吃不飽”是個普遍問題。

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後,全國各地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就大大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於是,糧食成倍成倍往上長,小麥畝產七、八百斤,玉米畝產雙千斤,人常説,“手裏有糧心裏不慌”,糧食市場也開放了,只要有錢就不愁買不到糧食,一日三餐的餐桌上也發生了根本變化,雞鴨魚肉、精粉大米成了家常便飯,原來飯桌上幾乎沒有白蒸饃,現在的飯桌上黃金糕卻成了人們養生的追求;原來餐桌上的野菜,是被逼無奈,生活所迫,現在餐桌上的“野菜”卻成了人們養生的一種奢求,一種享受;原來很難吃到的大米白麪、精粉、精米,不但在餐桌上屢見不鮮,而且有不少還被粗茶淡飯所替代,不是食客“吃不起”,而是食客們專門點的“金飯譜”,因為食客認為,“以粗代細”已經成了他們“健康之必須”;過去人們所羨慕的“下館子”現在也成了尋常事,而且把進農家樂,吃農家菜,吃粗糧野菜當成了一種時尚,一種追求,“走,到農家樂去!”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因為進了農家樂,才能滿足他們對“土”的、“野”的和“粗”的需求。

祖國頌心得體會篇8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捷、最高尚、最強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自己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錢學森大家都熟悉。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為了給祖國和人民效力,決定回國。美國政府為了禁止他回國,竟對他進行了殘酷的迫害。但是美國政府的迫害和拘禁都沒動搖錢學森回國的決心。最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只好同意放行。

當時的中國,各方面都非常的落後。回國的途中,錢學森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中國富強起來,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要為祖國獻出畢生的精力。他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黃繼光和邱少雲的事蹟大家也都瞭解,他們是戰鬥英雄。黃繼光為了減少隊友的傷亡用自己的胸口堵住機槍口,邱少云為了不暴露目標被大火活活地燒死。他們都是為了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祖國的和平。

文天祥我們也都再熟悉不過了。文天祥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説:“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以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説什麼鬼話。”就這樣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

愛國其實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同國家共同生死的行動。愛國需要一種堅毅的品格,它使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vkgk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