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篇1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着屬於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愛情和理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提供幫助後,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真實?梅老師説: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泰戈爾説:世界於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着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着,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該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己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説:“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己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後來美國來中國支援並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裏,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現在。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編輯推薦

隨着時間流逝,總有那麼一些作品讓我們記憶深刻。觀看作品的過程中,我們沉浸在作者描繪出來的情節中。觀賞作品的同時也是與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共鳴,我們需要將這些感悟梳理出來,以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怎麼才能防止將作品觀後感寫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收集整理的“無問西東電影人生感悟心得體會”,歡迎閲讀,希望您能夠喜歡並分享!

抗戰時期,吳嶺瀾在雲南的山洞外給學生上課。就在這容不下一張書桌的年代,他引用了泰戈爾的詩《愛者之貽》,道出了曾困擾他的問題,以及他的答案,“世界於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着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着,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這是泰戈爾的詩。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羣,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羣人(即樑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裏,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裏,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這段話的份量,堪比最後張果果的獨白。

時間在四個故事之間切換,王被批鬥,一起寫信的李想為了支邊名額而選擇明哲保身;沈光耀答應母親不去當兵;陳鵬誤會了李想和王,決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張果果的前同事robert告訴了他一旦幫助四胞胎家庭,很可能就要麻煩一生。

每個時代,都會給出現成的“最佳選擇”。那些選擇,無一不讓人明哲保身、別多管閒事。王可以對老師的生活境遇置若罔聞,也就不會落得一個被批鬥最終毀容的下場;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給張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會落得一個葬身雪地的下場;沈光耀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許可以出國躲避戰亂,也就不會落得與軍艦同歸於盡的下場;張果果可以從此消失於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會花出去那麼多錢為這家人安置。

自保是人性,哪怕李想因為想去支邊而選擇沉默,讓王獨自一人面對批鬥、謾罵和拳打腳踢,我們也只是會感慨一句:時代使然。在那樣的時代裏,想哪怕站出來説一句很普通的人話、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不會苛求這些被時代裹挾的小人物都是英雄。

《無問西東》是我最近幾年來看的最有高度的一部電影。剛從電影院裏出來,就有一種立馬想再看第二遍的想法,裏面的每一段資料都是那麼的絲絲入扣,直擊心尖。電影結束的時候大家都不願走,沒有想到最終序幕的時候那麼精彩,有那麼多世界級的人物,真的很感動,很震撼。之後在手機上又認真的看了一遍。

電影一共演繹了4個不一樣的年代,分別演繹了幾個不一樣人的故事,其中的故事背景卻是有關聯的。那是一種愛的傳遞,是一種道的能量。電影是從當代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的故事為代表開始的,然後一下子一下子的跨到了上世紀20年代。

第一個故事是1923年,講的是陳楚生所扮演的吳嶺瀾,是清華大學的理科生,印象比較深的是梅校長對他講的話讓,説:“人把自我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吳嶺瀾問:“什麼是真實?”校長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吳嶺瀾不解,直到泰戈爾訪華演講,看到台上的教師篤定而又自信,聽到泰戈爾關於真誠的演講,才釋然明白,轉去學文。

總結:遇到一個好教師很重要,人的一生需要有貴人指點,需要自我不斷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進而遵從自我的內心。

第二個故事是1938年,講的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是吳嶺瀾的學生,家境顯赫,文武雙全,人長的也帥。當時正逢抗戰期間,國難當頭,教官的一席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自我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使沈光耀內心想要參加空軍,可是受到了他母親的阻攔,經過與母親的對話,足以見得沈光耀的家教和良好的家風,絕非一般家世。他母親説:“我們想你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同你自我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在那個年代母親能説出這樣的話,可見並非一般的胸懷。就在沈光耀已經放棄這個從軍想法的時候,戰爭發生了,日機對我國連續的轟炸,他看到被轟炸過後的一片狼藉,尤其是看到平日裏和他一齊玩耍抓蛇的孩子被炸後,孩子的母親那種痛苦、絕望又無助,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死在自我懷裏時,讓他又重新投軍,選擇了他認為的真心,舍小家,為國家。中間還有一幕異常感人,就是沈光耀哪怕是被長官體罰,也要開着飛機去給那些沒有食物的孩子送食物的場面,並且不止一次。最終當他在戰爭中英勇又壯烈的犧牲後,才發現,原先沈光耀家族其實是“四代六將”,怪不得有如此好的家風。

總結:沈光耀是家世顯赫,可是卻沒有貴公子的毛病,從小就處處比常人優越,但並沒有驕傲,而是依然比常人更努力。他自信,從容,善良,待人真心,一身正氣,遇事沉着勇敢,一表人才,幾乎接近完美,更接近於道。最終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光榮犧牲,從他身上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第三個故事是1962年,由黃曉明扮演的陳鵬,由於沈光耀得救,才沒有被餓死,之後上了清華大學,一向喜歡章子怡扮演的xxx,卻一向沒有表達心意。他們還有一個好朋友叫李想。當他們三人看到以往很尊敬的班主任許教師,經常被他妻子李淑芬大罵羞辱時,她和李想就想教訓一下李淑芬,於是聯合寫了一封信。結果被李淑芬發現後告發,李想為了爭取去邊疆的名額,不敢承認,就由她一人承擔。當發現她和毛主席的合照是假的後,又引發了一系列的欲加之罪,而最諷刺的是批鬥她時,對面就是李想,他此時正在進行支邊計劃的動員演講,風光無限。當李想在大會上説出劃清界限四個字的時候,她失望透頂。之後又在李淑芬的挑撥下,她引起了眾怒,空口難辨,被大家一哄而上的毆打至昏死,大家都以為她已經被打死,大雨來臨之前,眾人全部散去,留下她一人自生自滅。當陳鵬明白她被批鬥後就拼命往回趕,當他趕到時,看到滿頭是血的她失去了生命體徵,以為已經死了,悲痛至極,就準備挖坑把她埋了,之後在大雨中她醒了過來,二人抱頭在雨中痛哭。陳鵬將她帶到了自我成長的家鄉安頓,並進行了告白,可是很快又去科研了,再回來時已是多年以後,可是村莊早已面目全非,全是批鬥

過的痕跡,家沒有了,她也不在了,他為祖國的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到頭來卻是如此下場。

總結:一個時代的杯具,這是一個讓人深感唏噓的故事。首先許教師不愛他妻子,卻在用刀以死相逼的情景下,勉強娶了李淑芬。婚後許教師對李淑芬無比冷淡,甚至內心是憎恨,活的很不開心。李淑芬自認為是愛許教師,實際上那是一種自私的綁架,感覺自我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不來許教師一刻的直視,內心不甘心,就互相折磨互相傷害。由於內心過於苦逼又極度敏感,心裏早已經喪失了温度,最終把矛頭指向了許教師的學生,為了解恨,最終挑撥發起了批鬥,導致她被打到昏死,李淑芬自知罪孽深重,活着已了無生趣,便投井自盡。人如果沒有一點哲學水平,將是多麼的可怕和無知。當陳鵬看到李想拉着她的手時,能夠格局大一點,哪怕抱着送祝福的心態走進一步,也就水落石出了。如果早些把內心的話表白,勇敢一點追求幸福,人生必須會活出另一番景象。許教師太懦弱,空有一身知識,可是都是些死知識,不懂人性,不會與人溝通,只會以冷暴力,以暴制暴,最終杯具了。

第四個故事講述的是當代,電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由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總體來説是一個比較有良知的人。寧可成為公司領導之間競爭的犧牲品,成替罪羊,也不願意用出賣來換取一己私利。之後又資助了四胞胎,當四胞胎的家屬頻繁找自我時,他中間也自我懷疑過,逃避過。之後隨父母去掃墓,原先父母是第三個故事中李想用自我的生命所救下的,李想以往有愧與她,陳鵬對李想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李想在死前只説了這麼一句。可見李想把陳鵬的話聽進心裏去了,用生命救了兩個人。之後是父親的話讓張果果警醒。主動聯繫了四胞胎媽媽,原先人家只是想將四隻胎毛筆送給他。之後他看着四胞胎時出現的那句話印象很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總結:新生,代表着生機,同時也代表着輪迴。芸芸眾生,各有各的不一樣,各有各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命運?命,也許是天註定,因為我們無法選擇自我的父母,無法選擇兄弟姐妹,但一個人的運是來自後天自我的修煉,合起來才是命運。所以,修煉的過程才是人生的真諦。

電影《無問西東》裏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四個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幾位年輕人的迷惘,夢想和從現代社會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他們所作出的選擇,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輩子很短,人活這一輩子,不應該被各種框框架架而束縛,應該遵循本心,為自己而活。

而我映象最深的便是電影中的沈光耀,他是世家子弟,考上了飛行員,聽説他想要當兵,媽媽不遠千里來阻止:“你一生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説完這句,便淚流滿面。但在經歷了空襲,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後,他仍然不顧父母反對,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去當兵,在開飛機的時候偷偷地給小孩子們投放食物吃,孩子們狼吞虎嚥,熱情的稱呼他為“晃晃叔叔”,而飛機上的沈光耀看着這一幕,很開心的笑了。但他最終在鄂西會戰中犧牲,為國捐軀。當媽媽翻開他遺留下來的筆記本,看到一張圖片旁邊寫着“媽媽,對不起”時,那一刻,媽媽的淚水如江河般決堤而下。而這個片段還有一個特別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是他在飛機上墜落的那幾秒鐘,面帶微笑的説了兩個字:回家。我想:家大概是所有在外求學的學子心底的歸宿吧!

有網友説,這是一部很尷尬的電影,因為有很多人看一半看不下去中途離場,也有些人堅持看到最後,紅了眼眶。而我想説,這部電影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電影中的四個人都是相互有關聯的,如果你用心去看了,你會發現,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電影。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俞敏洪老師的回答是:無論是否有勇氣,你都必須前來,因為這就是你的命運。我們不能決定世界怎麼對待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自己的態度——我們對待這世界的態度,因為我們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最後,藉助《無問西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每一個人在觀看一部影片之後都會有所感受,觀看完作者的作品以後,心中猶如漲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從一個好的作品可以看出,我們在作品中看到一些與我們產生共鳴的地方,寫一篇觀後感,可以更好地從書中領悟出作者想表達的理念。為什麼我們不能產出一篇自己的觀後感分享與他人呢?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看完無問西東影片後的走心感悟”

20xx年xx月xx日觀看了電影《無問西東》。

這部影片主要是通過四個故事,來講述故事中的五位青年,在不同時代人生道路上的選擇。

故事之一:現代白領青年張震,面對有四個嬰兒的貧困家庭,在幫與不幫中的選擇。到影片最後他還是決定選擇幫。

故事之二:六十年代,三個青年王、陳鵬、李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通過他們介入班主任老師與其妻子感情不和這根導火索,而引出一場人生觀與道德觀的碰撞。在這場撕裂的鬥爭中,他們的師母自殺,老師懊悔,王差點丟了生命,李想在關鍵時刻,為了實現自己去大西北的目標,而放棄了王。陳鵬在感覺追求王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服從學校分配。最後李想為了救同事,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大西北,到死他都在懊悔自己的逃避。而王在陳鵬的幫助下,終於敢於面對現實,而選擇了主動到大漠中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陳鵬在王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了那個無怨無悔給王託底的人。

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

在炮火中,沒有教室,在山洞、溝壑中席地而坐,掛一塊黑板就是教室。瀑雨聲蓋過先生的教書聲,先生在黑板上寫下了"靜聽雨聲"四個字。雨水淋濕了先生、學生的衣服,打濕了先生、學生的頭髮,但沒有一個人離開。

翻來西南聯大的歷史,朱自清吃糙米度日;聞一多靠治印換錢,2年留下1400多方印譜;華羅庚住牛棚;鄧稼先的父親鄧以哲教授叮囑兒子"好好讀書,將來力圖報國"。鄧稼先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祖國的強大做出了重大貢獻。臨終時他還説:"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的太遠"。 他們的身上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永不動搖的信念,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責任感,支撐了聯大對敬業、求知的追求"。

吳嶺瀾在選擇專業時感到迷茫,梅校長對他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最後,他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後找到了答案。

故事之四:面對國家山河破碎,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投筆從戎,"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沈光耀在經歷了空襲,經歷了死亡之後,激發了國家情懷,揹着母親報名參軍,空投食物給那些忍受飢餓的孩子。在戰場上以微笑面對死亡,在最後關頭,駕機迎頭撞向敵人。 他的原型就是清華學生沈崇海,當沈崇海發現自己的飛機受損,不能返回空軍基地時,他駕機撞向了敵艦。 抗戰時期,有1200名聯大學子投筆從戎,其中14人以身殉國。

影片《無問西東》,表達了一種精神,就像西南聯大校歌中寫的"趕緊學習,趕緊準備,抗戰、建國,都要我們擔當!" 整部電影通過四個故事的相互穿插,和年代的交替,把四個故事中的人物相互關聯起來。就像一部散文詩,形散而神不散。

在講述的這四個故事中,"選擇"始終貫穿在其中,它想表述的就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無論是張震,還是沈光耀,還是陳鵬,還是李想,他們都在選擇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這種理想表現出來的是善良,是國家情懷,是一種責任擔當。 愛你真愛,行你本真,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吳嶺瀾的一句“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以及空軍教官的一句“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讓沈光耀下定決心,不顧母親的嚴辭反對,毅然加入空軍;沈光耀執行任務期間,不忘曾死在炮火中的男孩,於是總繞道去給貧窮的孤兒們投餵食物;沈光耀投喂的食物,救了差點餓死的孤兒陳鵬;陳鵬不顧文革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的規矩,毅然救起血泊中的王;王為了不連累李想,説信是自己一個人寫的;李想心懷愧疚去支邊,最終救了張果果的父母,付出了生命;張果果最終沒有出賣david,也安置了四胞胎一家。

所有的故事,被一種濃烈的、高尚的精神串起,這種精神,高於“明哲保身”,高於“最佳選擇”,這種精神,或許會讓人在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這種精神,指引着人們,去面對或盲從、或黑暗、或動盪、或浮躁的時代,給我們偉大的精神世界一計閃耀的光芒。他們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不顧時代的潮流,不顧投機的“教誨”,遵從內心的渴望,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四代人,共同推進了時代的進程。他們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和演繹了“真實”。而始終貫穿其中的,便是這一脈相承的“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內在精神。

又回到了開頭張果果的那句自白,“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故事從張果果開始,從張果果結束,雖然有點疏離,但還是能看出這麼安排的用意。這個故事從兩個方面,詮釋了“無問西東”的當代意義。

在一個所有人都用英文名(robert、susan、david)的廣告策劃公司,只有張果果從頭到尾用中文名,這已經從側面體現了他與別人的不同。

在祕書susan的概念裏,果果的行為一定暗含着某種陰謀(故意提了一個奶粉公司不滿意的案子,讓cell公司中標,然後跳槽來這裏擔任更高的職位)。面對質疑,他懶得解釋,説一句“你猜”;

在robert的概念裏,“野心”和“出賣”相輔相成,面對“你是個有野心的人嘛”,他懶得回答,説一句“你猜”;

而david,更是直接愚弄了張果果,讓他充當爾虞我詐的犧牲品。

這三個用着英文名的廣告精英,代表的是職場中的猜疑、鬥爭、世故圓滑、表裏不一。他們無一不是順從着這個行業現成的規則和思維方式。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我認為電影《無問西東》中的沈光耀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電影中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不是他獨自一人在角落裏讀着母親的信,亦不是他當了空軍後冒着生命危險為孩子們送食物的孤勇畫面,而是他在故鄉的母親念起他託人帶回的最後一封家書時,我看到他的母親噙在眼中的淚水。這是一個很容易牽動觀眾心絃的情景,他承載了母親所有的希望,甚至可以説是母親餘下的日子裏的唯一依靠,她不希望兒子去當兵,不想擔心他有一天會離自己遠去,可是國難當頭,他又怎能“獨善其身”?

看到那些在日本轟炸機下而失去父母的孩子,那些因戰爭流離失所無辜卻又束手無策的百姓,沈光耀再也不能眼睜睜看着這片哀鴻遍野的土地再遭日本踐踏,聽從棄理從文的嶺瀾老師的一番勸説,他更加堅定了當空軍的決心。他知道他其實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母親,那個千里迢迢來探望他的母親,那個為他煮蓮子羹的母親……

在國家危難與母親的私慾之間,他選擇了為拯救國家盡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路上偶見微光的他,縱使長官和同伴百般提醒,他依舊風雨無阻為那一羣餓得面黃肌瘦的孩子們運送物資。其實我最佩服的是生在書香世家從未吃過苦的他有一份難能可貴的換位思考、替人着想的品質,縱然劇末時他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和事蹟將永遠刻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那些歲月留下的勛章,加冕了每個人的成年禮。

也許我們不能每一個人都做到如沈光耀一般身體力行付諸行動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但每一部電影都有其傳達的觀念和意識,從他身上,我深知:每個人都會在人生這條路上碰到許多岔路口,選擇一條心之所向的路,行你所行,終點只能自己抵達,過程或許艱難或許順意,但只要無愧家國大義,便足矣。

正如電影所説,“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換言之,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恩在今天太平盛世,不用“拋頭顱、灑熱血”,而各種各樣的“小確幸”不時湧現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感恩我們生活在這個新時代,不忘初心,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看到的和聽到的,常常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讓你在意的東西,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因像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悦,會對出生的朝陽歡呼雀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願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在我很小的時候,讀過一本書,是奧地利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的《生命的意義》,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一生是如何因為他人的關愛與付出而生存下來。書中的結尾最後總結了一句簡單的話:我們活着的意義是為了讓他人活得更好。

這本書與這部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對生命的意義作了我所能最大程度理解的一種闡述,即時我看不慣的一切,我也努力去理解,因為一切的背後皆有他的邏輯。如果一個人從愛與關愛中長大,受過很多温暖與幫助,他們未必願意變成讓人嗔恨的模樣。有些人改變不了,但我們還能影響其他人。雖然我們道路不同,甚至也許我很討厭,但是一個生命向另一個生命的求助,無論如何,我願意伸手。

無問西東——不計較得失,聽從你的內心做正確的事。

靜下心欣賞一個作品的時候,我們就好像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好的作品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看作品之後一定會觸動內心,好的作品能直擊人心,給我們帶來震撼的感受,很多優秀的觀後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實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認真回味。怎麼寫作品的觀後感呢?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重刷電影無問西東觀後心得筆記”,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很久沒有在院線國產片裏,看到這樣一部立意如此高、底藴如此深厚的影片了。

四代人,四個故事,穿越了一個世紀,交相呼應。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合大學、再到清華大學,高等學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時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便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

看了一下豆瓣的低分影評,想先説結論:批評故事拆分敍述和人物時空交錯牽強的,我想是因為忽略了這些故事的內在一致性。這部電影,本質上講的是大學精神的傳承。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年少時期,被點撥,被引導去叩問內心,做出適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選擇,不顧時代浪潮,不顧他人言語,不顧世俗評價,無問西東。而這些人成長後,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給予下一代人同樣的精神滋養,把真正的大學精神,傳承下去。

片子開頭,張果果獨白,“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影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四個主角故事的起因,時間線逐一往前推,從二十一世紀,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似是四個全然無關的故事:

現代時期:張果果(張震飾)是廣告公司職員,忙於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間認識了四胞胎的父母,給了他們希望,卻最終輸掉了提案,無法兑現自己説過的話。

和室友一起去看了 無問西東 ,沒能忍住,感覺每一秒都想要流淚。

這部電影節奏非常舒緩,讓人沉醉其中,美且舒服。看完有一種羞愧感,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卻遠遠不如他們活得那樣瀟灑和意氣風發。

沈光耀的媽媽説的那些話,真的好偉大。作為父母,他們只希望兒子活得開心、幸福,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過上喜歡的生活。兒子不需要去追名逐利,不需要去建功立業,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雖然這個兒子最後沒能按照母親的希望幸福長長久久活下去,但是他也算生而無憾,為了理想而去。王力宏很適合這個角色,自帶富家子濾鏡,只要他出現就是人羣中的亮點。

陳鵬的這種性格,是我喜歡的類型。堅定、温暖、不張揚,不喜歡多説,什麼事情就是去做,默默行動。如果能有陳鵬這樣性格的人作伴,感覺是可以信賴一輩子的人。

xxx是一個漂亮、優秀的女孩子,同時有些自視甚高,帶着一點點虛榮、傲慢和任性,這不是什麼大錯,但卻在那個時代下被放大,給她自己帶來了近乎滅頂之災。帶上紗巾之後,只露出的那雙眼睛,如此平和、安靜,最後在大戈壁行走的身影也是又一次讓我落淚。

陳鵬和她的故事真的讓我覺得,兩個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有一個人面貌全變了,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雖然,兩位演員都是美顏。

對她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女同事們其實也不是完全醜陋的,這個電影裏沒有壞人。她們只是比她稍稍普通的平凡女孩子,面對着一個愛炫耀的發光體,甚至這個發光體能夠和獲得自己喜歡的男孩子的青睞,而這個男孩子對自己不理不睬,她們有着小小的嫉妒心和報復心。

高中老師許伯常既可憐又殘忍。他用雙手埋葬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是的,他説得對,人是可以變的,今天你可以對她許下諾言,明天也可以反悔。但是那個女人卻是太過執着,她無法接受一心相許的背叛。我想她也曾經是個輕鬆、美麗的女孩子,只是被丈夫的冷漠逼成了悍婦。她把對丈夫的求而不得之怒、之恨撒向了她。她成功點燃了眾人的怒火,被毆打“至死”。劉淑芬一下醒了,其實她死了,許伯常還是許伯常,而劉淑芬並不想殺人,她只是想出出氣。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與丈夫真正開心生活,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並沒有很喜歡現代的故事。張果果沒有義務為四胞胎家裏付出那麼多。不過可能迴應了那句話吧,張果果提前知道了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生活,也許四胞胎家庭不知滿足,會一直索取,但是張果果做了自己的選擇。

李想的故事,不想多説。只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他想不到一封信會給她帶來滅頂之災,他太想要支邊。她“之死”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吧,最後用死亡贖罪了。

(1962年,北京):陳鵬(黃曉明飾)、xxx(章子怡飾)和李想是國中同學,三個人因想去拜會國中老師而偷看到老師被師母胖揍,於是王和李想偷偷拓字寫信,警告師母;

抗戰時期(1938年,昆明):沈光耀(王力宏飾)來到雲南,進入西南聯大就讀。簡陋的教室,甚至抵擋不住一場暴雨的襲擊,學生們聽不清老師的聲音,全班只能靜坐聽雨;

民國時期(1923年,北平):吳嶺瀾(陳楚生飾)一襲長袍,看着發榜。英文成績第一,但物理成績落在了“無列”。老師勸文科優秀的他轉專業,他迷茫不絕,只因那個年代,所有最優秀的人,都在學習實科。

第一第二個故事的開頭讓人感到瑣碎,直到沈光耀開始,故事進入了狀態。事後也證明,沈光耀的故事是最飽滿而有力的。而吳嶺瀾的故事,雖然簡潔,但卻是所有故事的起源和點睛之筆。

吳嶺瀾面對梅老師的疑問,給出了自己迷茫的答案:“因為最好的學生都念實科。”從這裏開始,整個片子的主旨慢慢清晰起來。梅老師的一席話,第一次點出了電影想表達的內涵:他認為,吳嶺瀾不應該把自己置身於一種麻木的忙碌、踏實中,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

這段來自民國時期的教誨,告訴吳嶺瀾,面對時代浪潮,叩問自己的內心,不必選擇迎合潮流,要遵從內心,從容而篤定。而説出這段話的梅老師,簡直渾身上下都散發着光芒。

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它令我感動至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連接在一起的四個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觸的是一位成績優異的飛行員沈光耀在抗日戰爭時的故事。

沈光耀為了保衞祖國,放棄了很好的學校,而選擇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飛行學院學習,在這裏時不時有飛機投彈,時時威脅着生命。在西南聯大時學校因為缺錢,屋頂只能用茅草蓋。在雨季,傾盆大雨沖刷着屋頂,發出劇烈的響聲,甚至,還有雨穿透屋頂,肆無忌憚的進入房間,沖刷着泥地。在這樣的日子裏,雨聲掩蓋了老師上課的嗓音,雨水打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衣服,但他仍然堅持着學習,在轟隆的飛機聲中,咚咚作響的雨聲中度過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有一位美國軍官來到學校挑選飛行員,他在一陣的猶豫彷徨後,最終決定棄筆投戎,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在學院裏,他會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後在每次飛行訓練結束後,默默的帶上食物冒着被敵機追蹤的危險去往一個偏遠的只有小孩的村莊投放食物,這些村裏的小孩也親切的稱呼他為“晃晃”。就這樣經過日復一日的學習、訓練。他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可以參加任務,報效祖國。然而,在某次作戰中,由於和敵方力量懸殊,最終,為了減少傷亡,他駕駛着自己的戰鬥機毅然決然的撞上敵艦,從容赴死。

在電影裏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這句話的最後執行者,他的這種為別人着想,愛國,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終造就了他這樣堅毅的人。他的精神應該被後人傳承,教育後人。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種堅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靜下心欣賞一個作品的時候,我們就好像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一般。在觀看作品的時候,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節中,我們會在生活不是永遠相似,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想法,其實最好的欣賞收穫,是將心得寫成觀後感分享給周邊的人,應該怎麼寫好一篇作品的觀後感呢?下面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問西東學生觀影心得筆記分享”,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週六休息,陪女兒觀看了影片《無問西東》。不料全程淚眼相伴,真是好久沒有看過如此直擊內心的好電影了。

整篇故事由四個小故事串起,相互交錯,整部電影一直被一種高尚的情懷所包圍,高於明哲保身、小資情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失的東西。

影片的幾個事件,我以前也都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過、聽説過:四胞胎出生被奶粉公司選中提供奶粉;文革時期女學生為老師抱不平模仿別人的筆跡寫信;研究核武器的第九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被核輻射影響身體健康;富家子沈光耀違背家訓當空軍戰鬥時犧牲;泰戈爾來清華演講。看似毫無關聯的幾個素材在編導的妙手之下,起承轉合被串聯起來:開着戰鬥機送食物的沈光耀是第九研究院的陳朋口中的“晃晃”,現代人張果果的父母又是被問心有愧的李想所救……因果輪迴,便是百年。

幾個故事在不同時間、不同時代中切換,但一代代所傳承的精神卻是不變的,在不同時代可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在戰爭時代放棄優越生活投身戎馬的沈光耀、在文革時代甘於堅守自己所愛的陳朋都在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和演繹了“真實”。影片中一代代躬耕於自己領域的精英,抵禦得住世俗的狂躁,專注於跟從自己內心做事的行為,一次次得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反觀我們現在的生活遠離戰爭、遠離飢餓,多了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學生和整個社會更看重的是分數和名校,那份國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已經淡薄了很多。正如影片對白所説: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保持真我難能可貴,在你迷茫之時,請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裏的對白:

如果你往下掉,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

誰會是自己可以託底的人?當時就想到了親人、好友,我慶幸有可以託底的人,瞬間幸福感爆棚。我感恩有可愛的女兒承歡膝下、有年邁的雙親孝敬侍奉、有健康的身體工作生活、有交心的朋友訴誦傾聽。面對今後的人生路,我依然會心存善良,聽從內心,去做一些快樂的事,做那個自己想成為的人。

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它令我感動至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連接在一起的四個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觸的是一位成績優異的飛行員沈光耀在抗日戰爭時的故事。

沈光耀為了保衞祖國,放棄了很好的學校,而選擇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飛行學院學習,在這裏時不時有飛機投彈,時時威脅着生命。在西南聯大時學校因為缺錢,屋頂只能用茅草蓋。在雨季,傾盆大雨沖刷着屋頂,發出劇烈的響聲,甚至,還有雨穿透屋頂,肆無忌憚的進入房間,沖刷着泥地。在這樣的日子裏,雨聲掩蓋了老師上課的嗓音,雨水打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衣服,但他仍然堅持着學習,在轟隆的飛機聲中,咚咚作響的雨聲中度過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有一位美國軍官來到學校挑選飛行員,他在一陣的猶豫彷徨後,最終決定棄筆投戎,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在學院裏,他會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後在每次飛行訓練結束後,默默的帶上食物冒着被敵機追蹤的危險去往一個偏遠的只有小孩的村莊投放食物,這些村裏的小孩也親切的稱呼他為“晃晃”。就這樣經過日復一日的學習、訓練。他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可以參加任務,報效祖國。然而,在某次作戰中,由於和敵方力量懸殊,最終,為了減少傷亡,他駕駛着自己的戰鬥機毅然決然的撞上敵艦,從容赴死。

在電影裏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這句話的最後執行者,他的這種為別人着想,愛國,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終造就了他這樣堅毅的人。他的精神應該被後人傳承,教育後人。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種堅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無問西東》是我最近幾年來看的最有高度的一部電影。剛從電影院裏出來,就有一種立馬想再看第二遍的想法,裏面的每一段資料都是那麼的絲絲入扣,直擊心尖。電影結束的時候大家都不願走,沒有想到最終序幕的時候那麼精彩,有那麼多世界級的人物,真的很感動,很震撼。之後在手機上又認真的看了一遍。

電影一共演繹了4個不一樣的年代,分別演繹了幾個不一樣人的故事,其中的故事背景卻是有關聯的。那是一種愛的傳遞,是一種道的能量。電影是從當代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的故事為代表開始的,然後一下子一下子的跨到了上世紀20年代。

第一個故事是1923年,講的是陳楚生所扮演的吳嶺瀾,是清華大學的理科生,印象比較深的是梅校長對他講的話讓,説:“人把自我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吳嶺瀾問:“什麼是真實?”校長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吳嶺瀾不解,直到泰戈爾訪華演講,看到台上的教師篤定而又自信,聽到泰戈爾關於真誠的演講,才釋然明白,轉去學文。

總結:遇到一個好教師很重要,人的一生需要有貴人指點,需要自我不斷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進而遵從自我的內心。

第二個故事是1938年,講的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是吳嶺瀾的學生,家境顯赫,文武雙全,人長的也帥。當時正逢抗戰期間,國難當頭,教官的一席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自我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使沈光耀內心想要參加空軍,可是受到了他母親的阻攔,經過與母親的對話,足以見得沈光耀的家教和良好的家風,絕非一般家世。他母親説:“我們想你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同你自我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在那個年代母親能説出這樣的話,可見並非一般的胸懷。就在沈光耀已經放棄這個從軍想法的時候,戰爭發生了,日機對我國連續的轟炸,他看到被轟炸過後的一片狼藉,尤其是看到平日裏和他一齊玩耍抓蛇的孩子被炸後,孩子的母親那種痛苦、絕望又無助,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死在自我懷裏時,讓他又重新投軍,選擇了他認為的真心,舍小家,為國家。中間還有一幕異常感人,就是沈光耀哪怕是被長官體罰,也要開着飛機去給那些沒有食物的孩子送食物的場面,並且不止一次。最終當他在戰爭中英勇又壯烈的犧牲後,才發現,原先沈光耀家族其實是“四代六將”,怪不得有如此好的家風。

總結:沈光耀是家世顯赫,可是卻沒有貴公子的毛病,從小就處處比常人優越,但並沒有驕傲,而是依然比常人更努力。他自信,從容,善良,待人真心,一身正氣,遇事沉着勇敢,一表人才,幾乎接近完美,更接近於道。最終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光榮犧牲,從他身上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第三個故事是1962年,由黃曉明扮演的陳鵬,由於沈光耀得救,才沒有被餓死,之後上了清華大學,一向喜歡章子怡扮演的xxx,卻一向沒有表達心意。他們還有一個好朋友叫李想。當他們三人看到以往很尊敬的班主任許教師,經常被他妻子李淑芬大罵羞辱時,她和李想就想教訓一下李淑芬,於是聯合寫了一封信。結果被李淑芬發現後告發,李想為了爭取去邊疆的名額,不敢承認,就由她一人承擔。當發現她和毛主席的合照是假的後,又引發了一系列的欲加之罪,而最諷刺的是批鬥她時,對面就是李想,他此時正在進行支邊計劃的動員演講,風光無限。當李想在大會上説出劃清界限四個字的時候,她失望透頂。之後又在李淑芬的挑撥下,她引起了眾怒,空口難辨,被大家一哄而上的毆打至昏死,大家都以為她已經被打死,大雨來臨之前,眾人全部散去,留下她一人自生自滅。當陳鵬明白她被批鬥後就拼命往回趕,當他趕到時,看到滿頭是血的她失去了生命體徵,以為已經死了,悲痛至極,就準備挖坑把她埋了,之後在大雨中她醒了過來,二人抱頭在雨中痛哭。陳鵬將她帶到了自我成長的家鄉安頓,並進行了告白,可是很快又去科研了,再回來時已是多年以後,可是村莊早已面目全非,全是批鬥

過的痕跡,家沒有了,她也不在了,他為祖國的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到頭來卻是如此下場。

總結:一個時代的杯具,這是一個讓人深感唏噓的故事。首先許教師不愛他妻子,卻在用刀以死相逼的情景下,勉強娶了李淑芬。婚後許教師對李淑芬無比冷淡,甚至內心是憎恨,活的很不開心。李淑芬自認為是愛許教師,實際上那是一種自私的綁架,感覺自我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不來許教師一刻的直視,內心不甘心,就互相折磨互相傷害。由於內心過於苦逼又極度敏感,心裏早已經喪失了温度,最終把矛頭指向了許教師的學生,為了解恨,最終挑撥發起了批鬥,導致她被打到昏死,李淑芬自知罪孽深重,活着已了無生趣,便投井自盡。人如果沒有一點哲學水平,將是多麼的可怕和無知。當陳鵬看到李想拉着她的手時,能夠格局大一點,哪怕抱着送祝福的心態走進一步,也就水落石出了。如果早些把內心的話表白,勇敢一點追求幸福,人生必須會活出另一番景象。許教師太懦弱,空有一身知識,可是都是些死知識,不懂人性,不會與人溝通,只會以冷暴力,以暴制暴,最終杯具了。

第四個故事講述的是當代,電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由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總體來説是一個比較有良知的人。寧可成為公司領導之間競爭的犧牲品,成替罪羊,也不願意用出賣來換取一己私利。之後又資助了四胞胎,當四胞胎的家屬頻繁找自我時,他中間也自我懷疑過,逃避過。之後隨父母去掃墓,原先父母是第三個故事中李想用自我的生命所救下的,李想以往有愧與她,陳鵬對李想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李想在死前只説了這麼一句。可見李想把陳鵬的話聽進心裏去了,用生命救了兩個人。之後是父親的話讓張果果警醒。主動聯繫了四胞胎媽媽,原先人家只是想將四隻胎毛筆送給他。之後他看着四胞胎時出現的那句話印象很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總結:新生,代表着生機,同時也代表着輪迴。芸芸眾生,各有各的不一樣,各有各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命運?命,也許是天註定,因為我們無法選擇自我的父母,無法選擇兄弟姐妹,但一個人的運是來自後天自我的修煉,合起來才是命運。所以,修煉的過程才是人生的真諦。

在看到《無問西東》的時候,心裏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就是好的電影也不是搜索來的,而是一種不期而遇,美好而驚奇。觀後更是一種觸及靈魂的良心之作,影片的表達方式以及情感訴求我們可以用高級來形容。

整部電影的構思是通過時空的逆推進,讓觀影的我們開始有些奇怪,但是隨着情節的推進,人物的出現,再將所有的環節正面推理,就得到了完整的故事情節。這樣的時空佈局,恰似我們的一生。

開始的迷茫與無頭緒是我們的開始,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接觸跟多的人與事,開始不同程度的綻放人生,我們漸漸地明瞭了我們的人生方向,但是岔路很多人生路,容易迷失了自己。我們很難保證在一條路上走下去,我們糾結,矛盾,自我懷疑,自我肯定,終於在丟失的一角,尋得初心,剎那,明媚的陽光照亮了前行之路。

在整部影片中時時四個時代,四段故事,觀影完畢,我們尋得一條明顯的人物關係線。

戰火紛飛的年代,艱苦求學的場景,一場場,一幕幕那是民族的脊樑。

當無情的炮火狂轟濫炸時,茅草屋下放不下一張課桌,大好年華,紛紛走向戰場。

“我們從來不缺完美的人,而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誠意、無畏和同情”,所以有了故事的延續,有了善意補給下的生命傳承,有了和平下的又一段的人性善良的美好與膽怯的救贖。

當代人無所不在的虛榮,在特定的年代就是要命的毒藥;羨慕嫉妒恨的玩笑語,就成為殺人的利器;一時的妥協與怯懦,終將揹負一生的內疚去救贖;無心的宣泄,成為自我了結的終章。所有的一切的黑暗、骯髒、醜陋都沒有關係,在那樣的烏雲蔽日中,還是會有陽光,有愛,温暖着那顆不可救藥的心。

所有的寄語、期待、禮物成為敏佳涅盤後的精神支柱,因為那是愛的化身。而李想揹負的如山一般的內疚在張果果父母得救的剎那,煙消雲散。

初心猶在,尋找的不僅是一份安置的良心,更是一種明媚的價值觀,社會是複雜的,但是自己的價值觀堅定的,依然可以活得簡單,獲得幸福。生活就是這樣,你用光明去擁抱他,它回饋你的就是快樂,你用黑暗去浸染他,他就回饋你憂慮。

孩子的牛奶不是口感好的,不是營養的,而是安全的,所有迴歸根本,就是迴歸對生活的善意,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待遇見的美好,用善意的眼光直面所有的不幸,用誠摯的本真迴歸自己的初衷。

明確的價值觀不是社會的異類,保函愛意和善良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因為那樣的人生必將綻放出的是愛的傳承,是下一代幸福的開始。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讓愛傳遞。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篇2

小草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茁壯成長;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讓他更加芬芳;雄鷹感恩藍天,因為藍天讓它自由翱翔,感恩教育報告會心得體會。而我們更需要感恩,感恩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因為是父母為我們的生命譜寫了愛的篇章

透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感受到了父母、老師、同學們對我的深切的愛和不言回報的付出,才明白我的身邊一向充滿了愛。

當同學演講感恩父母時,我便回憶着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當演講感恩老師時,我腦海中又浮現出老師誨人不倦的畫面;當演講感恩同學時,我彷彿又看到了他們如山泉般清澈的笑臉。每一個瞬間都是那麼難忘,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靈。

我要感恩生我養我的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太多。據統計,父母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至少需要三十萬元!為了它,父母終日操勞,付出了多少努力,又有多少艱辛。那無言的愛,化作一個更忙碌而又瘦削的背影,漸漸遠去。為了它,我更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拿到好成績,與其説是為自我,不如説是為父母。因為,只有看到優異的成績,他們疲憊的臉上才會盪漾起笑容——因為他們明白,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實這就是感恩父母最好的方式。

當我聽到母親為等待兒子而中暑時,我不禁想起,我的母親何嘗不是一樣:多少個雨天,為了給我送傘,母親冒雨等我,看到我,就急忙跑過去,眼裏流露出慈祥的目光,卻不顧自我的臉上在不停的滴下水,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看到此情此景,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緊緊擁抱着母親,輕聲説:“多謝您!”

這就是感恩,最樸實無華,真摯動人的感恩,我們應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對待他人,對待社會。讓感恩在心間長存。

又響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我……”帶着萬千的感慨,一個個感動和對未來的憧憬與期望,結束了這次活動,但感恩永不結束。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篇3

從上國小起,十二年積累力量,終在六月的某一天,我擊敗大學聯考這惡人,獲得了大學的青睞。

大學如戀人,湖南師範便是戀人中的美人。

巍巍麓山如黛眉,浩浩湘江化秋波。倚在這層亂疊翠之間,撩起濕漉漉的雨簾,仰望天際想起“好山玩皺無人見,都被斜陽拈出來”的妙語。師大,你只是一個回眸,便讓我心動不已。初期見卿,卿以張公嶺婉轉相迎。雖無本部雍容,亦有嶺上清幽。我知道你有廣納四海的胸襟與抱負,所以不設“心扉”至四面無牆。我知道你有兼濟天下的心願與憂患,所以烽火狼煙中獨樹一幟。我知道你有廣植桃李的宏圖與決心,所以歷盡辛苦兼收幷蓄。你的歷史是你的美。今生有幸相識,已無怨無悔。

再次看卿,深入寢室。你體積不大,但內容委實不小。八人一間讓初知你真面目的我吃驚不小。苦中作樂,狹小的空間或能拉近我們是有天南海北的心。一場掃除,舊舍翻新,是大家的努力讓我們有了新家。

今日新生軍訓動員會你再展勃發英姿。領導,老師,與各屆優秀學生的演講無不激人奮進,便對你的仰慕更深一層。

我知道若想獲得你的垂愛,僅憑當日大學聯考那一瞬的成功遠遠不夠。我願在軍訓中鍛鍊體魄,磨練意志昇華自我,陪你走完四年珍貴時光。

閒時在本部內信步由心,偶一回眸,驚見綠樹交疊,色彩深淺不一。談笑間,驚起叢中鳥雀。南方人眼中的常景卻是我這北方人從未親眼所見的奇景。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何事入長沙?只為尋你的驚鴻影,傾城貌;只為解凍你的“仁愛精勤”四字箴言;只為仿效你的桃李天下。

你是湖南師範,我是你的愛慕者。沉思在你的桌畔,我的心徜徉在你的懷抱。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篇4

近些年來,關於教育的謊言廣為傳播,如“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要你考上大學就好了”。誰也不知道起跑線在哪裏,每個人都可以畫一條起跑線然後去比輸贏,每個人都想通過搶跑以處於領先位置,於是社會培訓機構迅速的擴張,學生的學業和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經濟負擔和內心焦慮越來越重,“只要你考上大學就好了”是一支學生和家長共用的麻醉劑,許多人錯誤地把學習的目標定為考上大學,那麼學習的終點是大學聯考。談教育無法繞過考試,會考、大學聯考固然重要,但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健康、善良、成熟、正直的人,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考驗和挑戰,對家庭和國家作出貢獻,才是家長和教育者們更應反思的命題。

2021年國家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最基本的形式,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在上好每一節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在校外培訓機構中形成的。課堂教學的不足是學生參與校外培訓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活動,讓課堂教學過程充滿生機活力,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才能減少絕大多數學生的補課需求,進而推動“雙減”的真正落地。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主體是老師,絕大多數的老師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在平凡的崗位默默奉獻,不計名利,寒來暑往,培養一批又一批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長大後,對他們當年的老師心存感激,學校課堂發生的點點滴滴成了師生共同的美好回憶。但我們也痛心的看到,個別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課外補課牟取私利,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整體形象,失守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在“雙減”政策下,這樣的不良現象會得到嚴肅處理。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科學佈置家庭作業,鞏固當日所學,同時又具有開放性、拓展性和應用性,對於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具有選擇性,這樣不僅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還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動機。優秀的教師不會佈置太多的作業,通過“刷題”提高學業成績;優秀的作業一定是用心設計的,是一種巧妙的師生信息交流途徑。堅守學校教育陣地,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支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言行背後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着深遠的影響。有的家長不投入時間陪孩子成長,卻將大量的時間放在盲目跟風攀比上,孩子成績稍微下降,不與孩子和老師一起分析原因,馬上想到的就是補課,一擲萬金,彷彿我花錢了,我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來自教育的謊言,來自培訓機構鋪天蓋地的宣傳,來自社交軟件裏的小道消息,來自對子女發展空間的錯誤定位,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或者一個老師,能夠在短時間內大輻度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一方面規範培訓機構的行為,另一方面努力實現教育均衡和優質發展,同時要辦好家長學校和網上家庭教育指導平台,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從而形成減負共識。

寫與茶有關的心得體會篇5

為期兩個月的班主任省級網絡培訓已近尾聲,本次"班主任省級網絡培訓",以一種全新的形式讓班主任接受教育,它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大大的方便了我們這些平時工作很忙的班主任,給了我們一次充電的機會。本次網絡培訓,我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在網上聆聽專家的講座,在課程討論區裏和學員們共同研討教育教學問題。通過對六個模塊的學習,不僅讓我在理論上對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更豐富了我的教學視野。這不僅僅是一次業務理論的學習,更是一次心理的洗禮。我如飢似渴地學習着。下面我就談談這次培訓帶給我的一些啟示和收穫。

一、班主任--愛的使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對於我們教育者來説,我們的言行起着多大的作用呀!所以,教師要當愛的使者給學生愛,讓學生學會愛。凡得到班主任愛的學生,他們對生活總是充滿信心、力求上進;反之,往往產生悲觀、對立的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往往會影響着他們一生的發展。那班主任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學生呢我認為班主任應賦予學生理解、平等、尊重、信任、民主的愛。

1.愛是理解

"理解萬歲!"沒錯。只有相互理解,才能達成共識。而教師對學生的理解,意義就更加深遠了,作為班主任要多抽時間和他們談心交流,共同活動,縮短師生距離。要從實際出發,理解學生的思想、生活和立場。

2.愛是尊重與信任

愛學生,還表現在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作為班主任應充分的信任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相信學生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我的班級裏,很多事情我都大膽地交給學生去做,結果他們都做得比我還好。人無完人,老師也會犯錯,何況是學生。當學生犯了錯誤,我們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以尊重為前提,諄諄教導,才能取得良好教育的效果。反之,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對學生尊重、信任,會使師生關係更為融洽。

3.愛是民主與平等

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班主任對待學生的態度要一視同仁。不能歧視任何一個學生,並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能偏愛好學生,冷落學困生,如果這樣,時間一長便會形成兩種極端的學生。班主任要在教育教學體現民主,可以學習魏書生的"商量"法,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二、班主任--榜樣力量

車爾尼雪夫斯基説:"教師要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是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重於言教啊!學生都具有向師性,而國小生的向師性就更明顯了。記得,我婚假結束後回校上課,忘記把指甲上的顏色卸掉了。第二天一看,不得了班上好幾個學生用水彩把手指甲也塗上了顏色。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着學生。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的言行、道德品質直接影響着學生的言行和道德品質。

三、班主任--善於思考

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5篇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5篇

善於觀察、善於反思、善於歸納總結,即"善於思考"。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個性、發展的變性。若想將他們塑造成高素質人才,就要付出同等的複雜性的"勞動"。所以,思考便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

1.善於觀察

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知道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就要善於觀察,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並從中發現問題,知道問題的所在,有針對性地去教育學生,達到百分的效果。只有善於觀察才會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只有善於觀察才能準確地把握個性不一的學生。總之,善於觀察,會觀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2.善於反思

波斯納曾説過,實踐加反思等於專業成長,反思展現的是教師經驗的一面。我們老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反思班級管理的方式是否合適,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得體,並從中得到教育教學的寶貴經驗。

3.善於總結

班主任要善於總結自己的經驗,善於總結的班主任班裏的事事都會總結:大事情要總結,小事情也要總結;失敗的教育要總結,成功的教育也要總結。善於總結的班主任眼光特准,觀察事物可以做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善於總結的班主任思想敏鋭,能夠做到思路清晰,少走彎路;善於總結的班主任較為成熟,可以做到遇事不慌,處事不驚。

四、班主任--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説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説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同樣班主任工作也要與時並進,班主任老師更應把創新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感受創新的新能量。我們當代的班主任不在是苦幹型班主任,而要做科學型的班主任、學者型的班主任。

五、班主任--善用賞識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的批評多於鼓勵,殊不知這樣做效果恰恰適得其反。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説的:"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加以賞識"。是呀!沒有賞識,何談教育呢賞識可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賞識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賞識可以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賞識可以讓教育教學更加融洽。我一般喜歡用一下幾種賞識方法。

1、口頭讚賞。

口頭表揚是我經常用的賞識方法之一。學生回答對問題我會説:你真棒!你真聰明!學生答錯問題我會説:你已經説的很好了,再好好想想吧!學生做了件好事我會説:你是好樣的,老師喜歡你!學生犯了錯誤我會説:老師知道你是無心的,只要你肯改還是老師的好學生。

2、肢體肯定。

肢體肯定就是用豎大拇指、點頭、微笑、握手、鼓掌等肢體語言對學生的表現

3、獎狀激引。

大人喜歡榮譽證書,孩子們則偏愛獎狀。因為獎狀可以貼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讓所有人都知道。所以我特愛給孩子們發獎狀,如衞生小能手、發言大王、進步獎等等。

4、小紙條威力

我喜歡用小紙條跟孩子們交流,用小紙條提醒他們,激勵他們。當學生犯了錯誤,他會在文具盒裏看見小紙條;當學生做了件好事,他會在文具盒裏看見小紙條;當學生進步了,他會在文具盒裏看見小紙條;當學生退步了,他會在文具盒裏看見小紙條。

六、班主任--知識海洋

要做好班主任,首先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育能力,以廣博的知識和高超的能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1.專業知識

班主任要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要對自己對所教學科有深入透徹的瞭解和掌握。因為這是做優秀班主任的必備條件。正如馬卡連柯説的:"如果教師在工作上、知識上、和成就上有輝煌卓越的表現時,那你就自然會看到:所有的學生都會傾向你這一面了。相反的,如果教師表現出無能和平庸,那麼不論你如何温柔,在説話時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如何體貼關心學生,仍然不會博得學生真正的尊敬。"是呀,得不到尊重的班主任,何談教育呢

2.教育理論

現在的孩子每天都在變化,他們的思想認識、行為標準、理想追求、心理狀況等方方面面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班主任要想科學育人,就要努力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基本理論。用理論聯繫實際,智慧的應對新時期的新一代。

3.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對於班主任來説,又多了個班級德育的研究。我們班主任要多研究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個體差異等等,竟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達到理想的效果。

這次班主任省級網絡培訓是一場及時雨,也是一盞指路明燈,讓作為班主任的我,真正感受到了培訓的重要性,體會到了網絡培訓的好處。同時,本次培訓也讓我反思到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應有一顆愛的心,當愛的使者;應是一位全能選手,當學生的榜樣;應有思考的意識,當學生的知己;應有賞識的雙眼,當學生的伯樂;應有一泉眼,當學生的海洋。我想這次培訓學習僅僅是個開始,今後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在不斷實踐中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vy1q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