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篇一

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四集《利劍出鞘》透過蘇榮、山西塌方式腐敗等中央巡視組發現的“大老虎”和典型案件,讓人看到了巡視發揮的威力。必須指出的是,巡視這把利劍出鞘雖然始於反腐,但絕不是止於反腐。

對於腐敗而言,巡視確能精準刺中毒瘤。黨的以來,巡視這一監督利劍已經斬獲了有目共睹的反腐戰果,一大批“老虎”“蒼蠅”被打被拍。但同時也要看到,仍有人將巡視簡單地與反腐敗等同起來。一些人甚至以為巡視只以“老虎”“蒼蠅”為對象,以為哪怕鬆一點、寬一點,只要不貪不腐,不嚴重違紀違規,自己就不在巡視的範圍。

反腐敗是巡視的重要目的和抓手,但絕不是全部。從中央第八輪巡視開始,巡視已經從“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上升為“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而全面從嚴治黨除了反腐敗外,還包括紀律問題、作風問題和選人用人等問題,根本是要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問題。2015年,中共中央頒佈實施了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前不久,中紀委公佈了十八屆中央第十輪巡視的反饋情況,違規發放補貼、公款旅遊、公車私用等現象還是禁而不絕。被巡視部門在落實主體責任、加強黨的建設、嚴明組織紀律等方面距離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

這説明懲治極少數固然重要,但對黨員幹部來説,加強紀律同樣重要。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是根本。而讓巡視常態化、制度化,就是要將每一個黨員都納入到從嚴治黨的範圍當中,這才是巡視這把利劍出鞘的最大意義所在。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篇二

昨晚,以反腐為主題的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蠅懲貪》,與往集都有落馬省部級高官出鏡不同,這一集鏡頭對準的是基層腐敗。(10月24日搜狐網)

近年來,隨着基層腐敗案件的曝光,人們才發現“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道理。整治“高官鉅貪”也好,懲處“小官巨腐”也罷,核心的問題並不在一個官員權力位置的油水厚薄,也不在貪腐官員的膽子大小,而在對於權力的監管機制,是否構成了無處不在的監督。這也正是《永遠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蠅懲貪》反映出的問題。

在反腐警示片中,出現的一個個案件讓人既感到吃驚,又讓人為基層權力監督捏了一把汗,不僅貪腐數額一次次刷新記錄,同時也在基層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如西安市社區居委會主任於凡利用社區拆遷改造項目為自己牟利,單筆受賄5000萬,涉案總金額高達1.2億元;北京市朝陽區孫河鄉原黨委書記紀海義受賄9000餘萬元;海淀區西北旺鎮皇后店村會計陳萬壽挪用資金1.19億元,等等。這樣貪腐億元的案件不勝枚舉,雖然各級紀委的懲治力度一直在不斷加強,但基層腐敗仍然屢禁不止,這點值得深刻反思。

俗話説的好,“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隨着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惠民補貼的增多,使一些基層官員手中的“財權”也在增大,最終導致補償資金、惠民資金被挪用、騙取、套取、揮霍等瀆職犯罪案件頻發。上述這些都構成了“小官”可以“鉅貪”的前提條件。

“小官鉅貪”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這直接損害了羣眾的切身利益,影響着羣眾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其次,導致黨和政府對人民羣眾的承諾難以真正落實到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若基層腐敗問題解決不好,甚至長期積累,就有可能由小變大,導致矛盾在一些關鍵點上凸顯出來,造成黨和政府工作上的被動,因此絕不容小覷。

通過這些基層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他們在基層都掌握着一些各種各樣的權力,這種權力或是資源審批權,或是統計上報權,都反映出了基層權力嚴重缺乏監督。因此,要治癒基層的&l★★dquo;小官鉅貪”,需要明確官員手中的權力與責任,加強監督,用制度把權力關在“籠子裏”,此外,還需要加強基層領導幹部“一崗雙責”責任制,切實起到監督好下屬的職責。

希望,基層黨員幹部都能夠認真觀看《永遠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蠅懲貪》,深刻反思,時刻用裏面的案例警醒自己,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幹部,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基層羣眾的認可和肯定。

觀看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篇三

10月19日,中央電視台播出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畫面顯示某地產公司捲入一場官員行賄,儘管解説詞中並未出現相關企業的名字,20日萬科還是作出迴應,責成相關子公司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取證工作。

一部電視專題片受到全社會關注,甚至引發進一步問題調查,這在近年來並不多見。在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這部專題片的播出,再次敲響反腐警鐘,也讓民眾看到執政黨反腐永遠在路上的決心。

諸多落馬官員出鏡,或流下悔恨的淚水,或剖析自己思想滑坡的軌跡,給廣大黨員幹部上了生動一課。

“錯不在官場,錯不在商場,錯在自己。”河北原書記周本順説。

“人生都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而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亙古不變的。”四川原副書記李春城説。

“我家‘於姐’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家教上我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不稱職的丈夫。”十二屆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説。

“我自己腐敗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夠加大反腐敗的`力度。”全國人大環資委原副主任白恩培説。

這樣的同期聲比任何反腐敗政治教育都要來得直接和有衝擊力。

據悉,為拍攝這部8集專題片,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個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

很多腐敗細節也隨之曝光,比如白恩培的妻子讓別人為她花1500萬元人民幣買手鐲,周本順的保姆司機兩年工資上百萬,周本順的超標豪宅、萬慶良的山頂餐廳、高爾夫球下的交易一一在鏡頭前呈現。還有為規避“八項規定”到企業隱蔽高檔餐廳用餐、用礦泉水瓶裝茅台、吃1米長鱷魚尾的做法,讓民眾在感慨這些奢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時,也會不由反思:人吃三頓飯,只睡一張牀,要那麼多超標的享受做什麼?

專題片對腐敗的形成過程揭示得更為深刻。山西官場的塌方式腐敗背後是上行下效,為了買官索賄受賄,買官後再加倍索回的惡性循環;蘇榮在擔任書記的前兩站並未有大的問題,但在最後一站江西卻開始了權力變現的瘋狂……腐敗長此以往損害的是政治生態,而修復政治生態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反腐永遠在路上不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個長期任務。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既是一次反腐敗的成果展示,也是執政黨反腐敗“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鬆”的宣示。它再次重申:不管是誰,不管哪個級別,不管以哪種形式,只要腐敗了就會面臨黨紀國法的嚴懲。

腐敗傷害的是民心,民心則是執政之本。正如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所説,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後再想來挽回則很難。抓好黨風才可能預防減少腐敗的發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vyww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