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多篇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多篇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多篇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1

作為一名教研員,我有幸赴北京參加為期一週的學習培訓。聆聽了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執行校長邢筱萍校長的講座。

不需揚鞭自奮蹄是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作為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太重要了。邢老師作為校長,知識淵博,對待工作的認真,對老師的幫助,對學生的熱愛,尤其是對學生的鼓勵和支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迎難而上不斷創新是推動工作的不二法寶。她的不斷創新的精神激勵着我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見到老師不能主動問好,她親自站在校門口等毎位學生,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校長的熱情和温暖,無時無刻不在感動每一個學生;

在成人禮上和每一位同學的擁抱,時刻感染着學生。

持之以恆引領打造校園文化,是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寶。

校長輪流給學生勵志演講。她説,老師的一句表揚會對學生終身發展產生影響。老師一定要學會表楊,對於孩子來説就是一種激勵,長期以來就形成一種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給孩子一種温暖的感覺,積極的影響。走進師生的心靈。她説學校文化不僅是寫在牆上,印在紙上,更多是彌散在校園的空氣中,在師生中口耳相傳中,在校園生活的故事與人物的精神澆灌與浸潤中,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我們的教育理念一定要以人為本的教育。

她創新的每天幾分鐘的多元文化欣賞專輯很給力。每天課前幾分鐘賞析,美術專輯、國歌專輯、搖藍曲專輯、奧運專輯、教師節專輯、學生作品專輯等等幾十部,這些都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創作的,學生們從中獲得了自信,大家很自豪。多元文化欣賞課程取得了好的效果,老師們從製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悦。學生從欣賞中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xx老師的報告同樣精彩。她列舉自己的一節政治創新課,講得滔滔不絕,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從她身上,讓我看到了知識的力量,感受到超前的思想。她的智慧樹成長過程,讓我看到她作為班主任的認真和嚴謹,真令人感動和敬佩。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2

20xx年10月24日下午,作為“名師工作室”成員,我有幸參加了丹東市教育系統第12屆“園丁論壇”活動,傾聽了諸多名師課改10年來的經驗與體會,感受頗深。

活動分三大板塊:名師談課改10年來的經驗與體會;與名師面對面;名師領導與觀眾互動。會場氣氛熱烈,名師與領導精彩的發言不時博得下面觀眾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次“園丁論壇”活動,我對十年課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平等民主的課堂才真正是屬於學生的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只有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課堂才能真正從“教”堂變成“學”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才是課改後的課堂。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二、課改促使教師更注重科研工作;反之,科研工作也促進了課改工作。

教育科學研究是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理性反思的過程,又是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所以,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迅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認識隨實踐發展而發展,實踐是檢驗認識

是否正確的惟一標準,必須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實踐、不斷認識的發展過程來要求教師、培養教師、鍛鍊教師,才能促進教師的成長。當然,教師的成長也促進了課改的速度。

三、深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內涵

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但要避免形式化和絕對化。我們必須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選用時必須根據學科性質、教材因素、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揚長避短,並注重與其他學習方式相互結合;作為一種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地系統進行培養。在實踐中,既要注重充分發揮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功能和價值,又要防止將其絕對化、片面化、庸俗化。這是必須堅持的辯證態度。惟其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能在實踐中紮根、發揚光大。

學習歸來,我時時回想著名師的風采及領導精闢的講解和點評,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課改,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不僅對學生有益,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將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作為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們一定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讓我們的學生都學有所獲。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3

我於9月26日有幸觀摩了省市名師“送培下鄉”國小英語學科的聽課活動,此次活動為我們國小英語教師的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聽課,我覺得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四位老師教學風格各異,充滿精彩,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四位老師都注重了多媒體的使用,有效發揮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積極作用。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涵更加豐富。四位老師都運用了多媒體這一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圖像、多樣化的設計和有聲的對話,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課題的導入精彩、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如許燁老師通過讓學生觀看他們熟悉、喜歡的動物入手,説説動物們會做什麼,學生都很踴躍的回答,為新教學創造了愉快的氛圍,有效導入課堂。

三、教師在進行單詞和句子的操練時不單單讓學生動口,而是結合邊説邊做動作、拍手、表演等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與句子。不但避免了操練時的枯燥,而且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專心投入學習。

四、四位老師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他們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演唱,畫畫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老師的教學方法多樣,課堂氣氛活躍,利用歌曲、chant等活動,將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言發展相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習得語言。

五、在課堂知識的延伸和擴展上充分培養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如曹慧娜老師在課堂最後環節讓學生為自己的假期制定一份計劃,這樣就把這節課所學相關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改變過去學生只會學不會用的情況。

六、每節課的信息多、容量大、節奏快,各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步步紮實,環環相扣。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到位,形式多樣,充滿趣味。如張玲老師在操練句型“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get…?”中,通過出示表格(sally的時間表),讓學生聽錄音,通過全體學生來詢問,一名學生戴上頭飾扮演sally回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説能力。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優秀教師的差距,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虛心向別人學習,充實自己。做一個永不自滿的學習者。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4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於是,我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希望能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啟迪,向他們靠邊近一點點。去年夏天,有幸聆聽了東北三省專家型體育教師和各學科帶頭人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課,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體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深受啟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講解動作要領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湧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短短兩天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通過參加這次東北三省體育名師講課活動,使我在深受啟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體育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操場是我們的舞台,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5

在xx年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活動中,我認真閲讀了鄭立平、賀華義老師的《優秀教師成長之道》一書,深有體會,並做過這樣的讀書筆記

優秀是一種品質,為現有的品質開拓完善的眼界;是一種期待,為追求的人們凝聚智慧的力量;要成為優秀教師,我要做的很多,而讀書,是成長路上的基石!如果教師把讀書擺在生活的重要位置,在讀書中享受精神的盛宴、在反思中激發教育的靈感、在寫作中提升教育理念,這樣的教育生活才是完滿而幸福的。這是一種追求,需要不斷地堅持,不斷激勵自我,才能實現。細想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無不與書為伴,從苦讀到樂讀、從樂讀到享讀,到自然而然的改變提升,讀書功力的積澱讓他們站在了一塊眼界大開的高地,而在現實中我就像鄭老師説的“店小二”一樣“跑堂”。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優秀教師?通過細讀《優秀教師成長之道》,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啟示——

1、長期、紮實的實踐。

優秀教師的成功,不來自長期、紮實的教育實踐。特級教師、西南大學教育學院龔春燕教授,“十幾年來做過大量的調查,閲讀了上千萬字的著作,分析過數萬個學習個案,統計處理了無數的數據。”教師都一樣,承擔着艱苦、繁重的工作任務,所不同的是能夠做到苦中有樂。真是“累着,但快樂着”,體驗着一種神聖的幸福感。

2、頑強、自覺地學習。

優秀教師的學習都是自覺的。“學無止境。我先天不足,唯有後天勤奮補上!”為了彌補自己沒有經過系統科班學習的缺陷,吳正憲給自己約法三章:“要敢於吃別人不願意吃的苦,要樂於花別人不願意花的時間,要敢於下別人不願下的苦功!”酷愛學習和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報刊書籍學習;進修學習;課題學習;學術學習;追蹤學習;分階段有重點地學習;網上學習;傳播學習;實踐學習;參觀學習

3、聯繫實際的思考。

教師在頑強、自覺學習的基礎上,普遍十分重視思考,顯著地具有愛思考的品質。正像特級教師於永正所説:“我們的教育需要理性,別讓一些非本質因素過多地打擾了教育,比如商業、權威、權力、習慣等--這些已過多地干擾了課堂的方向。理性狀態是對教育最好的救助”。而優秀教師的思考又有着自己鮮明的特點:考緊密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通過思考,他們對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尤其重視反思自己。

4、充滿個性的創新。

優秀教師共有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實踐基礎上刻苦地學習與積極地反思,最終實現充滿個性的創新。獨特的個性;不斷地創新;辯證的思考。教師是一個極有特點、值得研究的羣體,他們是廣大教師看得見、摸得着、學得會的榜樣。他們不僅引領着廣大教師隊伍前行,而且隨着他們刻苦、執著的學習和思考,他們將創造和發展教育理論,他們當中將湧現一批真正的教育家。

總之,教書的人首先應當喜歡讀書,只有喜歡讀書,多讀有益的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教師的教育觀才能更好地確立。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6

三月的春風吹來了春日的暖陽,學習熱也蔓延在我們這個集體當中。3月29日上午,我與我校亞x老師、瓊x老師前往xx中心國小參加xx市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研討活動,一睹了工作室老師的風采。

每次聽課評課都有不同的心得體會。今天早上的兩節課主要是在蔡xx名師發展工作室“和藴語文”的教學思想主張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和諧共生、獨具意藴,和諧是行動,是實踐,是因;共生是成效,是收穫,是果。獨具,則強調師生的個性成長,是基礎,是鋪墊,是因;意藴,強調師生的厚積薄發,是主體,是呈現,是果。這樣説也許比較抽象,其實兩節課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大概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語文學習時間內與文本進行個性對話,有意識地將重點放在學生學法上的習得。既有自主探究學習,又有接受性學習。這樣的教學策略在一堂課中的有效是不錯的。

來看蔡xx老師的《詹天佑》,執教對象是六年級學生。越到高年級,儘管語言組織的能力比較強,但學生説話的慾望可能會有所減弱。反觀這堂課,整節課的秩序井然,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主要得益於教師以課為例,通過分析“修護鐵路”這一典型事例得出詹天佑傑出、愛國的品質,瞭解“人物與典型事例”這樣一組頗有文學理論色彩的名詞。我們包括我在內,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出現那種表面抓關鍵字詞、重點詞語讓學生談感受的做法,其實學生站起來常常是脱離文本,談不出個所以然。蔡教師為我們提供一種非常好的範例,即將文字轉化成圖畫、動畫,注重圖文結合。同時也注重課文對於詹天佑修築鐵路這一事件的材料補充,包括居庸關鑿井圖,人字形鐵路圖等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提示用做記號和做批註的方法幫助思考學習。相信這樣一節課的教授,對整個單元“典型事例與人物”的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在一課學習中必能有所得。

同樣的謝xx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沙漠之舟》一課,實現了三個關注。第一,能做到關注文本。從理性中來到理性中去,體現了整個説明文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最後又把整堂課還給了理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文本,學生們用了表格法、圖文法等等方法。第二,關注學生。讓學生充分自學討論交流,把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究,同時注重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用學到的説明文寫法“先寫特點再寫作用”運用到《貓是捉老鼠的小能手》口語聯繫中來。第三,關注語文本質特徵——語用,體現了教師鮮明的教學主張。

這樣聽下來,有一個感覺,其實教“書”和“教書”兩者是很難去把握的。我們常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但是一些方式方法的習得比較理性化。如果沒有比較創新的形式、必要的取捨,那麼很容易出現理性有餘而感性不足的缺憾。即使學生真的能夠一課一得,但長期下來,也會缺乏激情與興趣。語文教學應該回歸本質,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中間平衡的支點很難把握,也很難在前面去加任何的定義。語文教師可以做的,應該是允許自己的教學風格多樣化一些,用更加包容的態度去審視自己的教學。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7

感受名師教學的魅力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3月23——24日,這兩天我有幸參加了“名師大課堂”的講課説課活動,使我深受震撼,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促發展,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本次課堂教學活動中再次得以體現。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名師的語文課堂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在每節課堂裏,教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安靜下來,智慧飛揚,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他們精彩的導語,無痕的過渡,真誠的評價,貫穿始終,無一不是欣賞、讚美、鼓勵學生的話語,讓人覺得自然、流暢、舒服、輕鬆。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深受啟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眾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她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她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閲讀教學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閲讀的方法,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閲讀”、“體會”、“品味”、“感悟”還給了學生。同時,在她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她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湧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聽完他們的課後,我也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他們的課能講得這樣好?他們成功的祕訣在哪裏?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授課內容之所以能夠如此豐富,首先在於平時注意知識的積累。如果沒有平時知識的積累,就不可能從多角度、多層次把問題闡述得這樣全面透徹。其次,他們的成功得益於其“勤于思考”的精神。最後,他們的成功還在於其對教學認真的態度,在於其持之以恆的認真與留心,在於其不斷努力向前的勇氣。

總之,這次的聽課學習,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不斷地站在不同的高度上審視自己,要求自己,完善自己。

豫見名師心得體會篇8

聽完王嶺老師的《有關語文教學生成問題的探討》,對語文課堂資源生成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生成與預設,可以説矛盾的統一體,如果説教案是預設的,那麼課堂則是生成的;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課堂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學生的學習是隨機生成的。我們不能“活人圍着死教案轉”,而應從傳統的教學形態中走出來,努力構建新型的,富有活力的,生成的語文課堂。

在我的教學中,也時常發生學生的看法與老師、書本上不同,對於學生閃耀着思想火花的質疑或觀點,我多數會予以鼓勵,表揚他們會學習,善思考。比較尊重學生體驗,關注生成資源。

面對課堂生成,我主要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篩選信息,辨別課堂有效“生成點”。我會關注生成信息是否能促進學生髮展,有探究的價值。如果生成信息的確能激發多數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我便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將課堂生成資源開展進一步探究,並與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甚至是課下查閲資料直到解決問題。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我會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其次把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用舊的知識去輔佐新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裏湧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如果新信息學生們都能興趣盎然的參與,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學習情感,我也會改變前提預設,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提升。

例如,昨天在教學《陌上桑》一文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從中可看出使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為備課時我看了教材簡析,説《陌上桑》採用喜劇的手法揭露統治階級的無恥。所以我的腦海裏對使君的定位就是好色、無恥。

在課堂教學中,當我提出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使君是個無恥的好色之徒。就在我準備把“無恥”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有個學生卻提出不同意見:“為什麼其他人看到羅敷失態的表現就不是好色,使君就是無恥呢?”當時班裏就炸開了鍋,有學生説:“其他人其實也好色”;有學生説“其他人只是看呆了,卻沒有問羅敷:‘寧可共載不?’,説明其他人品德比使君高尚”;也有的説“羅敷又漂亮又高貴,其他人只敢看,不敢説。”……

對於學生這樣的質疑與觀點,當時我認為質疑的學生問的很有道理,生成資源的確有探究價值。所以我並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於是我笑着問學生:“如果其他人也像使君一樣有地位,有權勢,他們會怎樣?”

學生又議論開了,經過一番交流與爭論,最後得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其他人和使君一樣被羅敷的美貌所傾倒,只是種種原因使他們不能説或不敢説“寧可共載不”。這樣看,使君被説成“好色、無恥”,實為冤枉。他之所以説出“寧可共載不”只是緣於他優越的權勢和地位。作者寫c使君應該也是一種寫作技巧。

我又提出問題:那麼作者到底要表現什麼呢?

於是學生很快得出:作者寫使君也是為了反襯羅敷的美麗。説明羅敷的美麗不僅讓黎民百姓動心,也讓見多識廣的達官貴人傾心,足見羅敷之美。

在這節課上,當新的教學資源生成時,我並沒有按照預設繼續教學,而是順應了突發事件,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讓興趣盎然的學生展開討論。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閲讀中生成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啟迪思維,明辨是非,從而明確課文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走向大雅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n9q8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