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多篇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1

2020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銘記偉大勝利捍衞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時強調:“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習總書記的講話中,飽含了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抗戰羣眾敢於鬥爭、敢於犧牲的大無畏氣概的欽佩與讚揚,抗美援朝精神猶如一座被鮮血點亮的時代座標,讓英雄事蹟世代銘記,讓革命精神代代傳承!

黨羣一心、眾志成城,彰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這種底氣來源於共產黨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意識到國家領土安全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脅,黨中央迅速作出抗美援朝偉大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捨生忘死、馳而不息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用19萬英雄烈士的鮮活生命托起了民族尊嚴、人民安康。黨為人民,人民愛黨。抗美援朝期間需要金錢、物資與人力支撐時,全國上下湧現出老人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青壯年、醫務人員、農民工、普通老百姓送人力、送技術、送軍糧,忠誠的意志、無私的品質、團結的力量,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處於和平開放新時代的中國,戰爭的硝煙早已遠去,但黨愛民、民擁軍的寶貴品質早已融入中華兒女血脈,代代相傳;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依然綻放光彩,熠熠生輝,指引黨領導中華兒女砥礪奮進、一往無前。

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彰顯實踐性與科學性的統?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特徵,是指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重要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既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又是一次殘酷的鍛鍊;既考驗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科學性,又通過實踐檢驗了我國的國力和軍力。“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迫切需要和平環境恢復國力發展生產的大背景下,面對美軍越過三八線,嚴重威脅中國安全的背景下,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科學研判、迅速決斷,作出出兵抗美援朝的偉大決定,先後部署三次戰役,不斷結合實際作出重大戰略調整,確保了我方的戰略主動權,保證了中國領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唯有實事求是、科學研判,才能形成正確的抗戰經驗與鬥爭成果,為我國國防安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今天,“實踐出真知”顯得愈加重要,抗擊疫情、脱貧攻堅、環境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中,每一次科學決策,每一條政策出台,都是黨委政府、專家學者、人民羣眾充分研判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指引中華民族在正確的復興道路上,走得更實、更遠。

同仇敵愾、保家禦侮,彰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衞祖國,就是保家鄉。”這首創作於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中華大地上70年迴盪,慷慨激昂、歌聲嘹亮。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主席發出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隨着黨中央一聲令下,彭德懷元帥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挺進三八線,一路直入朝鮮戰場,用鐵膽軍魂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用熾熱的愛國熱情、無私的大愛情懷與美軍頑強抗爭、殊死搏鬥,用數十萬戰士的熱血和生命保衞了朝鮮、守護了祖國,在戰場上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凱歌。70年過去了,同仇敵愾、保家禦侮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早已成為偉大民族精神的精彩寫照和時代縮影,指引着我們走向世界、繼往開來,朝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世界賡續奮鬥。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2

71年前的那場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中國人民志願軍18萬將士血染疆場,把生命留在了異國他鄉三千里江山,其中包括開國領袖的長子毛岸英烈士。

是血與火鑄就了我們這個的不屈民族。

我很高興的是,85歲的老父親也是受獎人員之一。父親幾年前患有老年痴呆,一時清醒一時糊塗。剛剛把碗放下來,還説母親沒有給飯他吃。但只要提到朝鮮,提到在三八線、開城、上甘嶺,父親混濁的眼睛好像突然明亮了許多。

朝鮮,這個陌生的國度,是他一生最刻苦銘心的記憶。我見過父親得過的一枚志願軍獎章,記得上面有一個和平鴿的圖像。小時我常常拿在手中玩。父親曾告誡我:不要玩丟了,這是要隨他入土的。不想後來真的被我弄丟了。直到現在我一直後悔不已。

我父親是1956年入朝的。這時朝鮮停戰協議簽訂已有3年。因此,他上過戰場,扛過槍,但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功。但朝鮮半島上留下了他的足跡,灑下了他的汗水。他與他的戰友們一樣,時刻準備着衝鋒。他把他的青春和最寶貴的年代,留在了三八線附近。

當美軍的鐵蹄踏過三八線時,中國發出嚴厲警告,“美國軍隊果真這樣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稱,“中國絕不可能默許美軍揮師朝鮮邊境,因為朝鮮是歷史上入侵中國的必經之地,特別是日本就是以朝鮮為基地佔領滿洲,侵略中國北方的。況且美國出兵朝鮮在戰略上還意味着中國在台灣海峽和朝鮮半島兩線受敵。”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發評論,列出美國的6大教訓,其中之一是不與你的對手對話是愚蠢的。文章稱,1950年10月,朝鮮戰爭似乎戲劇性地提前結束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佔領了平壤,並逼近與中國接壤的鴨綠江邊界。中國決定,它不會容忍美國軍隊在其邊境,並警告美國必須後退,但沒有成功。直接談判可能會產生一個暫時的解決辦法,也許是一條從平壤到元山的新邊界,為中國保留一個緩衝國家。可惜,這是不可能的;成千上萬的中國志願軍的加入,加劇和延長了戰爭。

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自1840年至1945年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不是被八國聯軍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億兩白銀被擄走,多少珍寶被豪奪,多少生靈被塗炭?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才使中國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戰保證中國的70年和平。新中國成立後,沒有一個列強把新中國看在眼裏,就連戰敗的小日本也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裏,但抗美援朝一仗,讓日本對新中國刮目相看。

朝鮮戰爭還起到了威懾作用,在中蘇交惡最嚴重的時期,蘇軍邊境陳兵百萬中蘇境,都不敢輕舉妄動。中國以不公開的兩次地下核試驗,結束了蘇聯最後的幻想。直到前蘇聯解體,都沒有任何一個蘇聯領導人,敢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爭一較高下。

1840年以後我們屢戰屢敗,1949年以後我們戰無不勝。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一場戰爭,更是一種精神,那種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強暴、敢於亮劍的英雄精神。它説明,貌似兇猛的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的確是一隻紙老虎。中國人從那時開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前國際形勢下,尤其不能忘記開國領袖的話: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狹路相逢勇者勝,保家衞國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神聖義務與光榮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關係而言,這個紀念章頒發的時機恰逢其時!這是向以美國為首的、蠢蠢欲動的一切反華勢力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美國非要把我們當敵人,我們一定要做個合格的敵人。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3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飛機侵入我國領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台灣海峽,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這時的新中國成立剛剛一週年,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偉大的祖國還處在艱難時期。抗美援朝的前線上,廣大志願軍在糧食和衣服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舊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懼艱險、勇往直前、浴血奮戰、不怕犧牲。在戰鬥中湧現了大批的戰鬥英雄,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領袖之子毛岸英……?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忠於祖國、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着廣大戰士,也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同時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準備着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説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鍊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鐘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__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着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可是我們的鐘爺爺也會累,國之危難讓他憂心忡忡,艱鉅的工作讓他滿是疲憊。我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在趕往武漢的列車上我們敬愛的鐘老睡着了,燈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頭髮,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緊鎖。他的眼鏡還架在臉上,電腦屏幕仍然是工作狀態。這張圖片,讓全國人民心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年邁的他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呢?當然是鍾老的愛國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敬佩的偶像。我們應該心懷和鍾老一樣的信仰:愛國。

富裕、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為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4

烈士冉緒碧和陳曾吉的家人是幸運的,他們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遺物,可以睹物思人,寄託哀思。

一個木製算盤,一盞桐油燈,一個簡易木製書箱,3件由家人捐贈的冉緒碧烈士的遺物,如今靜靜地“躺”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紀念館的展櫃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龍興村的冉方章,是冉緒碧的侄子。“家裏老人都説,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裏最有文化的人。爺爺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這3件遺物。”冉方章説,聽父輩講,叔叔冉緒碧從小就展現出很高的天資和學習熱情。為支持他讀書,在那個節衣縮食的年代,爺爺冉啟基只好讓其他3個孩子輟學,全力供小兒子冉緒碧讀到了五年級,併為他購置了學算數用的算盤。為了讀書,冉緒碧早出晚歸,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為了讓冉緒碧好好學習,冉啟基還咬牙用12斤玉米換了一盞桐油燈,供冉緒碧晚上學習使用。

漸漸地,私塾教育已經滿足不了冉緒碧對知識的渴望。冉啟基又用60斤玉米當學費為冉緒碧請了一位教書先生。為了便於保存學習書籍和用品,冉啟基特意請木匠師傅為小兒子手工製作了一個書箱。

3件學習用品,濃縮了父親為支持冉緒碧讀書改變命運的希冀,也見證了這個鄉村少年的思想啟蒙。為了追尋革命理想,冉緒碧放下書箱,扛起鋼槍,並奉獻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願軍第20軍60師180團戰士冉緒碧,光榮犧牲。

陳曾吉烈士留給家人的遺物,是他的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裏的小戰士身着軍裝,手握鋼槍,英姿颯爽。

1930年5月,陳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長安鎮磨盤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時年17歲的陳曾吉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軍。1950年,陳曾吉隨部隊入朝作戰。那年7月,身為班長的陳曾吉在朝鮮江原道與敵作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0歲。家人得知這一消息、收到陳曾吉的烈士證時,已是1955年。和烈士證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陳曾吉的軍裝照片,這也是他留下來的唯一影像。

在父輩們踴躍參軍、保家衞國的感召下,陳家後代也不甘落後,陳壽山的兩個兒子和陳虎山的兩兒一女,也相繼參軍報國。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5

“咱們都是90後,都是新時代的中國人!”今年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唐鳳儀親切地説。他並不像一位鮐背之年的老人,思路清晰、精神充沛,言談舉止之中竟像個孩子。與老人的這一次“邂逅”好似上了一節足夠生動的“黨課”。

“聽”現身説法,“憶”英雄本色。

“30多架飛機並排在一起,對我們實行地毯式轟炸,眼看着25名戰友在我面前犧牲,不想讓他們的屍體四分五裂、流離失所,將他們分散的四肢找到拼好,然後咬着牙忍着痛繼續戰鬥,那一天的慘烈,真讓我永生難忘!”唐鳳儀老人1947年2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山陰縣獨立營的一名戰士,194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了抗美援朝等戰役。“但我們中國軍隊,是不怕犧牲敢於鬥爭的軍隊,無論武器有多麼懸殊,我們都能勝利!”老人在講述的抗美援朝戰鬥經歷時雖然幾度哽咽,但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金城戰役時,中國志願軍在14天的時間裏,殲敵5.3萬,逼着美國和韓國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樣。聽老人的講述,回憶起影片《金剛川》中的畫面,感歎不怕犧牲、敢於奉獻的中國精神、中國之魂。

“看”執着精神,“感”初心如磐。

老人雖有90歲高齡,但仍保持着做筆記的習慣,酷愛學習、勤于思考,讀書看報是他每天必備的工作。知道了這些,不禁申請想要看看老人的筆記,顫抖的筆觸依然掩蓋不了他深厚的書寫功底,雖然文字的內容只是學習的記錄,卻能從中感受到非常豐富的情感,那是認真、執着、堅持……不禁感慨他是如此認真的老人,如此忠誠的戰士。

勛章和獎牌,還有一身老軍衣在老人家中格外顯眼,雖擺放在外但卻沒有一點灰塵。老人説:“每天擦擦他們,是懷念戰友也是紀念勝利,人啊,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這些‘老夥計’不只是我的,更是我死去的戰友們的,我得擦得乾乾淨淨,每天看着它們,用現在的話説我要‘不忘初心’。”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雖沒有相同的經歷,但看到老人的舉動,聽到老人的話語,堅定的信念、奮鬥的決心油然而生。這難道不是最直觀、最有效的“黨課”嗎?在老人的身上,我看到了閃閃發光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初心情懷。

“念”家國情懷,“望”代代相傳。

“您不僅是家中的寶,更是我們組織的寶,一定要保護好身體,將您的寶貴經歷、偉大精神傳承下去。”“你們放心、也請組織放心,我這把歲數,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就是希望你們年輕人好、祖國好,能有今天的日子,來之不易呀!”簡單的一段對話道出了老人的家國情懷。

雖然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我看到了他温暖而又堅定的眼神。就像老人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老人親眼見證了腥風血雨、時代變遷,看過了生靈塗炭、一盤散沙,如今老人切身感受到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變化,也感歎新時代賦予我們嶄新的歷史使命。在我們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沒有什麼事是幹不成的。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這場特別的“黨課”不僅讓我從歷史中汲取豐富滋養,還從老人的身上看到了初心的力量。“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致敬我們偉大的前輩,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

憶抗美援朝心得體會篇6

豐碑永恆,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在短短几十年內,我國綜合國力實現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_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譜寫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我們要珍視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留下的寶貴財富,使其成為我們開創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既要面對一些西方國家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和武力威脅,又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形勢,凝聚民心、穩定社會、恢復經濟。萬難之中,黨中央和_同志作出了出兵參戰的英明決策,以有力的戰爭動員和超凡的戰略戰役指揮將戰爭引向勝利,同時順利完成了大規模剿匪鬥爭、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有力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這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前,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我們更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並取得最後勝利。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面對侵略者的戰爭威脅,只有奮起抵抗,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當美國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中國的國土上,中國政府採取什麼態度,舉世矚目。中國人民直面挑戰、毫無懼色,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對擁有絕對優勢技術裝備的敵人,志願軍將士用行動有力回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冊的勝利。這充分説明,一個不畏強暴、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當前,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仍然需要發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藴含的鬥爭精神,堅定鬥爭意志、強化鬥爭本領、講求鬥爭藝術,敢戰能勝。

愛國主義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偉大旗幟,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以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創造了戰爭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志願軍先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積極投身保衞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的正義事業中。實踐再次證明,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劫難而不衰、屢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凝聚力。

緊緊依靠人民是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撐。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中國人民把秀的兒女送往前線,出現了很多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景。成千上萬的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和民工組成運輸隊、醫療隊、擔架隊,志願開赴戰場,擔任戰地的各種勤務工作。工人和農民開展愛國生產並厲行節約。全國各族人民捐錢捐物支援前線。人民的支援是志願軍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認識這一真理:只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宏圖偉業。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之際,我們更加緬懷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更加銘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崇高事業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_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neyz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