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關於國家公祭日的活動心得總結

關於國家公祭日的活動心得總結

關於國家公祭日的活動心得總結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有哪些?國家公祭日是指一個國家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的民族災難所創立的國家祭日,這是為了激勵起國人的發奮努力,勿忘國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國家公祭日的活動心得總結五篇,歡迎大家查閲!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1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定是一個尊重歷史、牢記歷史的民族。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們的國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國人,包括海外的炎黃子孫,要有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我們紀念歷史,是為了避免悲劇不再重演。是為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我們自信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沒有任何人可以膽敢再次侵犯,這個家的名字就叫——中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應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血的教訓,堅持不懈的奮發努力,讓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讓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勢力對我們望而生畏,讓我們成為捍衞世界和平的堅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們倡導和平、友愛。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較量,在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領域,都非常激烈。讓我們記住,30萬同胞慘遭日軍殺害;讓我們記住,八年抗戰,有3500萬軍民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勿忘歷史,勿忘恥辱,勿忘那個年代我們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來的天下,珍惜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慘痛的歷史面前,我們不僅要銘記真實的歷史,更要吸取經驗教訓,明白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永遠處於被動受辱的地位,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強大我們自身,只有中國強大了起來,立於世界強國之席,讓外國侵略者不寒而慄,那我們才真正是不戰而勝。

我們唯有時刻睜大警惕的眼睛,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高度的民族自愛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覺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努力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少年強,則國強,不斷積蓄力量,隨時準備着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奉獻我們的綿薄之力!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2

泛泛而論,祭祀作為一種典型的儀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標誌。文明成熟,才有禮典。華夏文明發育較早,具有完備多樣的禮典儀軌,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所謂“禮有五經,莫重於祭”,並依此創立了專門的祭祀日。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都與祭祀有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為國家活動和家族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過,曾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禮典儀式現在已漸趨消亡,不再是常規性的重要活動,其規範也逐漸瓦解。這其中,有國家形態在近代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發生變化的原因,過去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復現,對祖先的崇拜也由於家庭結構向原子化演變而削弱。近年來,雖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時尚,但強調的也多是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者成為給地方經濟發展搭建的平台,其本來意義已有所消散。相對而言,民間儘管失去了傳統祭祀規範的許多內容,但仍然存在基於親情的祭祀活動,而在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儘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為“9·18”事變悼念、為“5·12”大地震悼念,但沒有制度化規定。

那麼,今天需不需要設立國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説過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創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個文明的成熟,那麼今天是否會忘記歷史,也在考驗一個民族是否成熟。

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莊嚴感,有助於恢復歷史的莊嚴,特別是在虛無主義消解歷史的價值判斷之時。歷史的榮耀和悲情,需要我們正確體會;國家公祭日提供的輿論平台,有助於幫助我們連接歷史和現實,為我們找到歷史中的正確定位;國家公祭日有助於我們回顧審視歷史悲劇,維護基於歷史形成的判斷,防止歷史被人為歪曲。而這些對於歷史的衝擊,一直在發生。

這個事件的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國家公祭日就是通過直面歷的悲情時刻,以達到以史為鑑、警示後人的目的。在漫長的中國曆,不乏對於悲情時刻的記錄。以什麼樣的歷史悲劇作現實的鏡鑑,有不少選項。為什麼確定的是南京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它象徵着中國苦難近代史的重要時刻。中國自近代以來所遭遇的外部壓力,給整個民族留下了許多歷史疤痕,而八年抗戰最為艱苦,軍民付出的犧牲,中國向現代性轉變的進程被阻滯得最為嚴重。

其二,迄今為止,77年過去了,日本作為那場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終沒有作出應有的歷史反思。最近兩年,還通過篡改歷史、為侵略正名等方式,為修改和平憲法、重啟軍國主義之路製造聲勢。

其三,日本近年來的這些行為,不僅讓中日關係降至冰點,還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對二戰後形成的國際政治和安全體系構成了潛在威脅。

還原歷史,需要一面真實折射歷史的鏡子。警惕歷史反覆,告誡歷史的行徑,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傳遞和平聲音,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而無論從反法西斯主義還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他都不僅是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傷痛,也是留給全世界的傷痛。如同奧斯威辛集中營,其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3

“12·13”,國家公祭日!一場在最寒冷的時節進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國之名祭奠82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殺的平民死難者,是對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對那段傷痛歷史的集體反思。

南京大屠殺是二戰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它給國人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苦難記憶。30萬遇難同胞,是“國之難者”,正是由於當時國家的貧弱交加,國民才會遭此大劫。這段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慘痛的記憶,也是愛國主義的最好教材。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2014年2月,我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用國家公祭的形式將這段災難記憶固化,對全民族而言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體補課,也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兩年多來,近2000萬人次參觀者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萬人坑”遺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訴説傷痛的歷史鐵證,讓參觀者感到悲痛與震驚,由此不斷強化的警醒意識,是公祭日設立效應的有力體現。

南京大屠殺歷史已過去近80年,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具有保衞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每逢12月13日臨近,無數國人仍會感到陣陣刺痛,歷史的傷疤難以癒合。在悼念逝者、緬懷歷史的特殊時刻,國人應從災難記憶中汲取家國情懷,以更加積極態度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重演。這也是國家公祭的要義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之際,讓我們一起靜聽凌厲的警報聲、悠揚的和平大鐘聲,從傷痛歷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4

今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南京參加南京_國家公祭日活動,紀念77年前南京_慘案中30萬死難者的亡靈,喚起13億人民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鬥。整個公祭過程莊嚴肅穆,引領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歷史的回顧,振奮青年一代對未來的憧憬。

公祭過程之後,心不由己地想起身邊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太缺乏愛國主義教育了,今天這樣的大型活動,他們是不會自覺觀看的,甚至説,既是看了對他們觸動也不會太大。

為什麼這樣説呢?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胡説,但我還是想説説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們基本上是生下來就與父母分離,靠爺爺奶奶撫養長大;這些隔代撫養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觀念,無集體意識,一切唯我獨尊,根本談不上愛家愛國。等到入學之後,學生從一年級就被灌輸分數觀念,學校引導着學生圍繞着分數轉,什麼思想品德、音樂、美術課根本沒有教師教;一些學校乾脆把思想品德課本扔在後勤處,過一段當做廢品賣掉。學生們從來沒有唱過國歌,參加過升旗儀式,你看到的五星紅旗是校長隨便叫個學生拉起來的。不少學生上國中了,還不會左右轉,不會唱國歌,更不懂什麼歷史、國情。

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國小生抓起。使他們從小就知道社會主義祖國的來歷,就能唱國歌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冒着敵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學校應該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當做第一要事抓,培養學生的家庭、集體觀念,引導學生樹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處處想祖國,祖國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2020國家公祭日活動心得5

今天,是我國第_個法定的國家公祭日,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我們設立國家公祭日,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83年前的今天,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血流成河,慘絕人寰,震驚世界。昭昭前事,警惕後人。民族的歷史必須被民族記憶。南京大屠殺更不應該隨着歷史時空的變遷而淡出歷史。往事已矣,必須銘記,銘記歷史才能以史為鑑,前事不忘乃為後事之師。當今中國遠離戰爭的烽火,告別亡國滅種的危機。新時代的中國已經崛起,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國家公祭日設立的5年來,以一段悲壯歷史的復原與定格表達當代人的深切緬懷,以國家名義的公祭儀式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堅定信念。愛國情感的力量在匯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矢志不渝,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鏗鏘有力。

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來中國的深刻教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在曾經被侵略者蹂躪的這塊土地,在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這塊土地,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但歷史同樣啟示我們,要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但也要看到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關頭,國際形勢和國內矛盾紛繁複雜,唯有激發“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砥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歷史擔當,才能築就民族復興的坦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輩當銘記歷史、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在緬懷同胞和先烈中凝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標籤: 公祭 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3kq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