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民法典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民法典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民法典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1

20xx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一件讓我非常激動的事情。因為在這之前就已經瞭解到民法典的編纂工作從1954年開始,由於多種原因一次次停止、打斷,而未取得實際的成果。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發放到手,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它。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民法典共有7編、84章、1260條,這麼多的條款規定了些什麼呢。通過瀏覽目錄,我瞭解到第一編為總則,它規定了民事權利能力及民事行為能力、法人、非法人以及民事法律行為時效等。第二編則是物權編,我注意到這一編較之前的民法通則新增了一些內容,如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將居住權編入用益物權等。第三編是合同,我瞭解到合同原來也有多種,在民法典中,我新學到的有技術合同、保管合同、準合同等,以前對於這些我都知之甚少。

在民法典正式頒佈以後,高檢院、省院、市院及本院都高度重視,組織我們觀看“三人談講座”、專家解讀等視頻,讓我對民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比如,繼承編增設了遺產管理人制度。隨着私人財富的積累、家庭主義的式微以及個人主義抬頭,兄弟姐妹之間的遺產糾紛日益繁多,撕裂着社會,拖累着法院、檢察院等。為此,民法典規定由遺囑執行人或繼承人推選的人充任遺產管理人,執行遺囑,分配遺產。這不僅可以緩解親人之間的衝突,而且還可以減少法院的負擔,增進社會自治能力。又如,農地三權分置入典。此次民法典物權編在土地承包經營權一章界定土地經營權的內容,規定了土地經營權的設立登記規則,其實就是正式承認了土地經營權的物權性。這為農地市場化和農業規模經營進一步鋪平了制度之路。同時,民法典中還新增了居住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另外,繼承編還規定了遺產管理人的職責、報酬和責任,為管理人依法履職提供了法律依據。除此之外,繼承編還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規定了無人繼承時的處置原則,即收歸國有,用於公益,難能可貴。民法典的1260條條款,基本把每個人的社會生活都囊括了進去,從一家人的供用電、水、氣、熱力等到物業服務再到婚姻家庭關係到繼承及侵權和隱私,從一個人出生到一個人死亡,從一個家庭誕生到所有家庭的社會關係,民法典都全方位的保護了人民民事權利。我也終於理解了為什麼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在專家解讀中,我還學習到了民法典的編纂歷程、重大意義、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讓我對民法典誕生的歷史背景有了一個瞭解,也更加深刻的讓我感受到民法典的來之不易及民法典是匯聚了幾代人社會生活規則的共識。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體現,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也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就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通過對民法典背景的瞭解,讓我感到更加的震撼。

作為檢察院最基層的一名幹警,認真學習民法典,將增加我的知識儲備,提升我的業務能力,在工作中多方位的解決問題。同時,我還要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民法典,讓人們瞭解這部屬於人民的法典,使其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2

建立健全完備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時期繼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全面總結我國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實踐經驗,將相關民事法律規範編纂成一部綜合性法典,對於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討論、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經過一代代民法學者接力奔跑,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即將誕生,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我國將告別“散裝”民法時代,迎來新的民法典時代。

先哲有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裏,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民法是市民法、權利法,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民法典就是要將這個“總和”,儘可能囊括到一部成體系的法典之中。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最基本的職能是對權利的確認和保護,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一生各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所有民事主體的法律行為,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遵循。

回顧人類文明史,編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標誌。我國民事法律制度伴隨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形成並不斷髮展完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不僅能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進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髮展,也能為人類法治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國民法典是一部“新法”,對現有民事法律進行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全面完整,更具系統性、協調性。我國有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有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以及仍在繼續適用的民法通則等,單行法律數量多,內容龐雜,有的存在牴牾之處。如今,這些法律的主要內容以及司法實踐中形成的相關司法解釋,共同匯聚成了這部共1260條、10萬餘字的民法典。經過整理、編訂之後,在劃定好的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等7個“樓層”裏,民事法律各歸其位,類型清晰、秩序井然。

民法典對眾多民事法律關係進行的“確認”,將在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在民法典新增內容裏,用益物權中增加的居住權可能是影響最大者之一。老人把房子過户給子女或“以房養老”賣給他人,夫妻離婚一方沒有產權又無房居住等等,都可以要求設立居住權。合同編中,基於此次疫情增加了國家訂貨合同制度,還增加了4種典型合同;

此前並沒有單行法律作為基礎的人格權,更是獨立成編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做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定以來,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持續取得積極進展。建立健全完備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時期繼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全面總結我國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實踐經驗,對現行民事單行法律進行系統編訂纂修,將相關民事法律規範編纂成一部綜合性法典,對於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民法典編纂充分體現了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和依法立法,充分迴應了“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民法典反映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成果,為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法治保障——民法典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也開啟了我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3

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於5月28日勝利閉幕,在會上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成為近期百姓最熱議的話題之一。民法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從“法”到“典”,一字之差,意義重大,一字之變,躍升的是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象徵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許多社會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都作了迴應,為規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提供了基本準則,這將大大降低國家治理的成本付出,達到國家治理強制約束與規範自律相結合的目標。

稱民法典為一部“小憲法”也不為過。民法典共7編、1260條、逾10萬字,背後是幾代人的心血與期盼,是新中國幾十年法律實踐經驗和法學研究成果的總結,彌足珍貴。法條滲透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各個角落,涉及公民權利各個方面。人格權包含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隱私權等,關係到每個人的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我通過學習特別關注到,民法典人格權對“隱私”進行定義,隱私權是人格尊嚴的核心,是一個人社會人格的關鍵。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將“私人生活安寧”納入隱私權,這不只是在文字上完善了隱私的定義,實際上進一步豐富充實了隱私權的內涵和適用保護範圍。這意味着,“侵犯隱私”不僅侷限於此前人們熟知的各種非法獲取、泄露個人“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的行為,其他任何可能滋擾、破壞“私人生活安寧”或構成嚴重“擾民”的社會現象,如各種頻發的騷擾電話、短信、強制彈窗廣告以及噪聲、煙塵等各種環境污染等,也被認定為“侵犯隱私”。總之,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為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為隨着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民法典是人們用來實現權利,維護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一國世俗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支柱,必將為法治中國築牢根基,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作為一名紀檢系統的退休幹部、老黨員,我要以身作則,集中精力把“兩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同時要發揮好老幹部的影響力,加大對民法典的宣傳力度,確保民法典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國家情懷今猶在,繁花似錦向未來!要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抗擊疫情、脱貧攻堅奔小康、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守正善為,砥礪奮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優秀的中國老人,真正做到“人老赤子之心不老,人老革命志氣不老,人老奉獻精神不老”!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4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誕生了,標誌着我國從民事單行法時代邁入民法典時代。回溯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它的成功編纂歷經波折起伏,五易其稿而不改其志,它的誕生是中國法治體系不斷建立健全的縮影,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66年初心不改,致力更好維護人民權益。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台意義重大,它標誌着民事法律制度的成熟。一直以來,物權法、婚姻法、合同法、繼承法……這一部部單行法都在維護着我們的權利,而現實生活中,難免出現同一個民事事件牽扯到多部法律,而單行法的適用範圍出現重疊甚至衝突的情況,還會有特殊的案件,利用單行法的有限範圍鑽空子,打擦邊球。而新的民法典,用7編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含在一部法律之下,既可以消除重疊,又能查漏補缺,真正實現法律“1+1>2”的效果,民法典的頒佈實施為我國的民法提供了統一的法律依據,更好地保護着我們的權利,凸顯着我國的法律規範從量到質的變化。

66年執着前行,着力全面凝聚人民智慧。“彙集民智”是民法典編纂中一以貫之的理念。從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直至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歷經60年的意見徵集與探討從未間斷,這個“彙集民智”的過程為民法典的建立健全打下了堅實深厚的民意基礎。直至此次通過民法典, 嚴格規範履行所有程序,每個環節都着眼於凝聚人民及社會規則的最大共識,通過多次論證會、聽證會和研討會,邀請不同領域的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司法實務部門、各業務部門的同志參加,公佈每一次提交審議的草案,充分徵求社會意見,做到充分凝結人民智慧和意志。

66年使命擔當,接力推進人民至上發展理念。“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作為新時代的民法典,立足中國特色和國情,傳承中華文化的“精氣神”,把脈人民需求,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民法典的誕生必將接續推進依法治國方略更加深化,推動法治精神、法治內涵、法治文化更加深入民心。“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民法典終將融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全面維護羣眾利益,以法治力量引導廣大羣眾向上向善,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5

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堅持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瞭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地體現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節現實生活中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迴應社會關切。

?民法典》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房屋價值想“提前變現”,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無論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還是遊走在網絡中的q幣、網絡遊戲裝備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瞭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民法典也是市場經濟基本法,伴隨着民法典的不斷完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製度優越性不斷顯現,“中國名片”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等“中國奇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式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汗水創造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一躍而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果來之不易,其中和諧安定、科學規範、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是關鍵,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的體現,為中國創新創造提供了不斷成長壯大的優渥環境。“小明”的成長記錄中國法治改革歷程,彰顯“中國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守護我們的一生。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6

6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文章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我國第一部法典,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民法典的實施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是實現“四個全面”的重要保障,為民事法律事務的實施提供了根本遵循,雖然民法典的頒佈實施解決了民眾對於民事法律行為的迫切呼籲,現實中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去摸索,還需要不斷完善、細化。需要把民法典作為行政、司法,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專業人員化解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也為普法及國民法律教育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同時有效提升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發展,作為一名組工幹部,我們首先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運用好民法典維護好身邊的公平正義。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7

聆聽“民意關”,舒緩民情。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實施民法典要站在羣眾的角度,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首先要知道羣眾在想什麼。黨員幹部要堅持羣眾路線,親近羣眾,尊重羣眾,用真情感動羣眾,將心比心,才能讓羣眾從內心接受民法典,學習民法典。只有常懷為民之心,想方設法聆聽羣眾的原聲,才能知道羣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打通民法典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維護“民權關”,化解矛盾。民法典開啟了中國法治的新時代,黨員幹部要以身作則,先學法懂法,知法用法,明確自身行為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才能因勢利導,引導羣眾建立法治意識。隨着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民事法律的不斷規範、完善和全面,為保護新時代下人民不斷提高的需求和願望,人民的權利越來越受到重視。實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廣泛開展普法工作,收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用案例正面教育羣眾,引導其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教會其善用法律知識做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發揮民法典真實力量。

穩定“民生關”,解決民困。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解決民生問題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民法典不僅要求要強健民生福祉,還要遵循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尊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和諧社會,挺直民族腰板。黨員幹部要將人民之事看作頭等大事,聚焦百姓關切問題,拉緊時間之弦,及時迴應羣眾的期盼。處理羣眾民生之事,要時常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堅決釐清“踢皮球”“閉門羹”等現象,拉起幹部作風紀律紅線,強化“四風”整治。將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為人民服務的質量,作為考察黨員幹部的標準,保障人民羣眾幸福生活依法得到保護,做好民法典完美落地的把關人。

民法典心得體會篇8

?民法典》就如一塊千錘百煉,無比堅固的“磐石”,鋪就在“復興號”列車帶領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風浪,但只要人民羣眾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的這塊“基石”在,就能讓列車穩穩地全速前進。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民法典作出了明確迴應,如:《民法典》中對各種“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突出的特色規定有“離婚冷靜期制度”、“繼承人寬恕制度”、“自助行為制度”,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同時對遺體器官捐獻、職場和校園性騷擾、非法從事與人類基因、人體胚胎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嚴格規範。因此,《民法典》將在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即將精彩亮相。《民法典》的頒佈實施,開啟了我國公民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權益,用權利本位構建起整部法典的邏輯主線,必定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為法治中國建設築牢根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klo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