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多篇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多篇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多篇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1

這裏的學生大部分來自於農村,並且有好多是留守兒童,他們從小離開父母不能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有好多同學都受別人影響,掀起輟學的浪潮。於是我們幾個實習老師針對此現象在學校裏為七年級的學生們舉辦了一次“有夢想才有遠方”的勵志大會。鼓勵同學們要好好上學,像所有成功的人一樣做一個有理想的人,長大後報答父母。我們給他們講述到父母的並不容易,講述到我們的上學歷程,他們都有所觸動,尤其是我們給他們放那些大學裏的照片的時候他們的眼神裏充滿了期待與嚮往。九年級的學生馬上就要大學聯考了,我們為九年級的學生舉辦了一次“考前動員大會”,九年級的學生現在有所懈怠,會考對於他們來説很無所謂,但是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我們給他們播放我們在大學的生活片段,他們看起來很羨慕,我們給他們播放成功人士的演講成功歷程的時候他們聽的很認真,每當這個時候他們總會很振奮,很想成為成功的人。有的人同樣也對大學充滿了期待與嚮往。這些也許不能影響所有的人,但是正因為這幾次大會哪怕只是影響一個人我們也算是很成功。

學校裏每週一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都會有歡歌,學校所有的班每週都要輪流着要唱,於是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每天早晨跑完早操的時候我會給下週將要表演的班級指導合唱,通過這些時間我發現,這些孩子們其實很喜歡音樂,練習很認真,他們唱的確實很好。

這個學期的實習,讓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昇華。並對教師個職業有了新的理解,當一個老師走向講台的那一瞬間,所有的人都以教師的姿態看待你的時候,你就要對整個課堂、學生乃至整個學科負一定的責任,並不是講完這一節課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做一名教師是一種榮耀,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讓自己更加優秀。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2

在這10多天的實踐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在我們實踐開始的第一天,讓我最震撼的是那邊的地理位置和那裏的經濟狀況。西嶴鄉海拔700米,各村之間的距離有好幾公里,並且當地沒有菜場,上下來回的公車只有兩班。當地的很多房子都是空蕩蕩的,留下來的村民大多靠自家種糧食來維持生活。

6月26日剛來到這個地方,我們就住進了西嶴鄉中心國小的宿舍裏,在準備好一切之後,我們便在周圍的村子進行了招生,同時做了一份關於學生的身心、家庭狀況和所在學校的狀況的問卷調查。在後面的幾天,我們努力在文化知識和興趣愛好上讓學生們感受學習的快樂。經過幾天的相處,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興趣班的熱愛。由於學校教學環境的制約,這邊的教學設施並不能滿足他們全部的需求。

我們在這邊受到了鄉鎮府、婦聯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在7月3—4日,我們組織了一個小隊伍來到了大若巖風景區進行了一次關愛留守兒童的募捐活動。並且我們開展了一對一的形式來幫助困難留守兒童,雖然我們不能在物質上提供很多,但是我希望我們能在精神層面給他們最大的鼓舞。

時間總是很快,實踐很快接近了尾聲,在最後一天我們在老的中心國小的舞台上開展了激烈的高年級學生演講比賽,當中穿插了不少他們的表演。我體會到他們不是沒有才華,只是缺少了這樣的舞台讓他們展示自己。

在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幾個隊友做在學校的走欄上看天上的繁星,山裏晚上的天特別黑,星星特別的亮也特別的多,看着,看着,我們不禁不忍離開這我們實踐的地方,不忍與那些天真可愛的學生們分離。那一夜,我們失眠了。

7月6日,我們坐上離開的班車告別了西嶴鄉,告別了那裏的學生,結束了我們的社會實踐。這一次實踐讓我永生難忘。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3

七月,收穫的季節。xx年7月13日,我參加了驕陽社會實踐隊暑期三下鄉活動,為期十天的三下鄉,讓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淺。這次活動我們在遂溪平石國小展開。三下鄉時間雖然不長,但也是快兩個星期了,在這十天中,我們隊27人力量凝聚在一起,嚐盡了酸甜苦辣。以前,我們作為實踐隊的一員在這個大家庭中,但很多時候都是工作上需要才會在一起,而這次的下鄉,我們27人是一起吃大鍋飯,一起開心,一起流汗。剛剛我們來到平石村下鄉的時候,村民們看到我們個個都穿同樣的衣服,對我們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因為他們從沒有見過這些。

下鄉的日子是艱苦的,但再苦再累我們隊員都沒喊累過!由於大部分隊員都不是本地人,有些隊員不懂雷州話,所以下鄉時,語言的溝通也是我們一大難題,想起那天我們去派宣傳單、宣傳活動的時候,如何同村民解説,他們也沒見過這種場合,我們又要跟他解釋清楚,我們本次的活動,用普通話、白話,詳細地和他們説,他們用那白話,我們似懂非懂地聽着,但很多時候,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支持我們的工作。

下鄉的活動每天在有序地進行,我們支教組每天都在總結經驗中獲得進步,順利完成支教任務。三下鄉活動歡笑、努力與汗水,都歷歷在目。xx年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我人生一片燦爛的回憶。想起那個第一次,第一次大家吃大鍋飯,雖然有時炒得不是很好吃,但都是勞動成果,所以吃起來也很好味道。三下鄉,讓我的大學生活增加了不同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煅煉,經受種種挫折,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見風雨,怎麼見彩虹”八天的下鄉將是我人生的一個回憶。

這次“三下鄉“活動在我的設想之中完全達到了我的意願。雖然這次三下鄉活動的時間很短,但在隊長的帶領之下,我們隊員每個人都過得充實而又有意義。在每項活動中都能體現出我們大學生的做事風格。我參加的是支教組服務隊。我們隊員在出發前都認真地準備了豐富的備課資料,以至於每項活動都能做到有準備,有目的地進行。

這次活動使我意識到“服務社會,實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樂事。社會是需要我的。社會培養了我,然而我應該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應該為人民幹實事,做有貼親人民生活的事。雖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總可以讓温暖的花朵燦爛碇放。

“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要好。”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教服務隊裏雖然很辛苦。做就在這環境裏我意識到我們只能去適應而不是讓環境去適應。那忙碌的十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隨時間而過。在這十天裏總有辛酸與歡笑。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農村貧困的生活。目睹了農村存在的各種現象。給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學生的熱情的歡迎和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他們説:“我們需要你”這句話給了我無數的力量。我隨從的雖然是支教組,我們隊員都認真地備課,認真地上課,我們儘可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給予學生留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

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每位隊員都能相互的關心着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勝它。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來,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着這短短的八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和愉快。總有一種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温暖着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這次也是我一次參加活動時間最長的一次集體活動,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鍊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4

7月13日,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0601支部星星點燈服務隊出發赴惠州博羅公莊第一中學展開暑期三下鄉活動,9天的服務活動在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和公莊校方的積極配合下獲得了美滿成功,服務隊隊員也在這次活動中收穫頗豐。

作為支教組的成員之一,除配合服務隊其他組的活動外,我主要的任務是參加支教組組織的傳統教學和特點課堂活動。

在傳統教學活動方面來講,為了實現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支教組設置了語文、英語、歷史、音樂等課程。而本着方案課表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我在這次的支教活動當選取

了講授語文、音樂兩門課程。課前預備資料,備課,試講,走上講台真正講課,所有的步驟都依照正式講課的標準來實行,而每次講課的不足又成為寶貴的經驗,為下節課的改進提供了參考的根據。講授完所有的課程,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史學知識是成為一位合格語文教師的重要條件。在我之前的觀點看來,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是決定其能否在所學領域中有所成績的保證。相對而言,其他知識是不是具有顯得有些無關緊要。而這次下鄉的支教實踐卻證明這一想法是有失偏頗的。誠然,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專業知識是最基本的條件條件。但是在備課的進程中,我卻感覺到只是用所學專業知識來支持一節課是遠遠不夠的。比如説賞讀一首詩詞,一般要觸及講到該詩詞作者的生平事蹟,而作者的生平事蹟又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發生的,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必定有着時代的烙印。要想把這些具體題目結合到一起來説,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把握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學好史學知識,文史不分這句話在實踐中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其次,學生的自主參與對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及成效保證起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在現今的教學條件下,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已與客觀的教學環境、學生主觀的思惟模式不相適應。現在的學生普遍對知識懷有好奇心,但又輕易產生情緒化的心理並且缺少延續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能力。因此,填鴨式的枯燥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產生厭煩老師講課的心理,因此輕易出現只是老師單方面講課而學生開小差的情況。面對這類情況,老師應當採取積極措施激起學生學習愛好讓其學會自主參與教學進程。例如,在正式講課之前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相干的趣聞軼事作為引進語激起學生的聽課欲看,或在課堂中穿插講一些小知識之類的減緩煩悶的課堂氣氛等都是一些可以參考的方法。另外,講課進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施好鼓勵讚美機制。學生都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希看得到老師的肯定,渴看老師在眾同學眼前表揚自己。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捉住學生的這類心理,通過適時適當的表揚來鼓勵學生主動回答題目、自主參加課堂活動,以此到達老師、學生雙方互動學習的積極效果。

再次,要重視課外與學生的溝通,在雙方的交換中獲得改進教學工作的建議。學生是老師實施教學活動的直接對象,因此,學生的課後感想、反饋意見是評定老師教學成果的其中

一個衡量標準,更是老師改進教學工作的動力與參考。老師在課後應當多與學生溝通,瞭解學生對該課程的看法及其把握程度,為下次的教學工作提供事實根據、參考準繩,這對改進老師教學工作來講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特點課堂方面,我們主要展開了班委選舉、主題班會、師生交換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展開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作為一位老師,要在保證正常的教學課程的同時嘗試用寓理於情的特點活動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德育觀念教育。而在展開活動的時候,應當多給學生鼓勵和支持,用實際行動往感染學生,以此到達展開活動的目的。

現在的學生都有很強的自我觀念,傳統的死板説教對德育觀念教育來講已分歧時宜。針對此情況,老師可以斟酌展開以各種主題為主的活動,寓教於樂,寓理於情,讓學生在輕鬆的活動氣氛中學到課外知識。另外,學生一般有很強的表現欲,但也普遍存在臨場膽怯的弱點。這時候,老師就應當給予學生精神上的鼓勵和行動上的支持。例如,班委選舉,學生有競選的欲看但是缺少競選的.勇氣,老師可以通過帶動全班同學鼓掌鼓勵等措施來激起其勇氣。又如,師生交換會,學生想通過唱歌表達對老師的感情但又羞於開口,老師可以自己主動要求跟學生一起合唱,以此減緩其緊張心理。老師採取的各種措施是保證活動順利展開的一種方法,更是用實際行動教育學生的途徑,學生因此會在活動的進程中受益很多。

總的來講,三下鄉支教活動是提升個人能力,發掘個人潛能很好的平台。不管是傳統教學活動的參與,還是特點活動的展開都會對我們今後展開真實的教學活動有所啟示,我也希看自己從下鄉的總結中收穫一些值得思考體會的東西。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5

今天是七月十七日,距離支教結束的日子也有好幾天了。一直以來,都沒能靜下心仔細回想在村裏與小朋友們相伴的場景。不知道是我不願意回想,還是説一回到家就自動開啟了懶人模式。總之,一踏上家鄉這片熟悉的土地,我內心的怯懦與逃避就解除了封印,它們一直在我耳邊不斷地暗示我,聲音低沉:“停下吧,停下吧,你腦海中一切難忘的回憶、心中洶湧不息的感情,一旦化為筆下的內容,就像耗完的煙燼,蒼白而無力。”

所以我該怎麼做?我又該從哪裏寫起這段故事?從一開始的相會,還是隨性而發從某個深有感觸的片段寫起?我不知道,統統都不知道。木心有句話,大意是:‘當一個人講起一件事情,反反覆覆周而復始怎麼説也説不清時,那他可能就是真的愛上了。’當時我對這句話不以為然,認為這其中的道理簡直荒唐可笑。可是現在,作為當初輕蔑的回報,我終究也成為一個失語的人了。

在説其他事之前,我想先談談支教期間給我帶來最深影響的兩首歌。一首是「天空之城」,一首是「倔強」。回到家之後,這兩首歌依然在不斷的塑造我的心性、淨化心外的浮躁。不管是得空休閒,還是外出散步,只要聽到它們就好像從清冽的泉眼中汲取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其實,與這兩首歌也算是老相識。但少年時代僅僅侷限於好聽的認知在經歷一系列刻入心扉的回憶後,它們已經與我心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深刻連結。每次播放天空之城,眼前就出現一片幻象:混濁的空氣中,隱約可見一條幽長小路,路的盡頭就是我朝拜的聖地——天空之城。我的拉普達,很難描述清它到底代表着什麼,但我願意以我一生尋找它存在的每個間隙。可能我身形肥碩,反應遲鈍,擠在狹窄小道上呼吸困難,會撞得頭破血流,摔得遍體鱗傷。可是有什麼關係呢?飛蛾在黑暗中撲向火焰的片刻是毀滅也是光輝,這個片刻之瞬成就了美的永恆。

而我是美的俘虜,也是倔強的踐行者。

閒扯了這麼多,是時候迴歸正題了。

回想起支教期間一幕幕我經歷的、我感受的,温暖與感動一直襲上心頭,咽得我説不出話。可是身邊的霧靄也從來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每次寫下這一筆,總會留出下一筆的漫長空白。情感上的不連續,讓我時刻都想逃離,無法坐定,甚至寧願把所有的美麗都深藏在過去,時間吞噬也無妨。

不能這樣,如果這樣,還有什麼資格做一個追夢人。

所以這次,我想嘗試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敍述這一段支教的歲月:一座安寧的小村莊裏,迎來了十一個年青人,村裏人熱情招待、照顧周全,以最好的禮遇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年青人們被安排住在村中閒置了很長時間但設備最為齊全的.療養所裏。這十一個人一開始大都互不相識,更談不上多麼熟悉,他們帶着各自的想法聚集在此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傳播滿滿的正能量。初見小村,村裏的景色簡單又自然,清一色的農家小院、茂盛卻又雜亂的植被、淺土色湍湍流淌的河流、路邊玩耍的黝黑孩童,還有滿眼的綠色、無邊的田野……這些和城市裏完全不一樣的風景充斥在這羣初來乍到的年青人眼中。他們體驗着這些不同,適應着這些不同,感受着這些不同,最終慢慢融入到鄉村生活的原始與簡樸中。

年青人的友誼總是最好建立的,相處的日子一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他們開始熟絡起來。於是你可以看到他們相互取笑的場景,他們體育競技的場景,他們夜間卧談的場景,還有男生朝着誤闖“禁地”的女生怒吼的場景以及女生不以為然肆意調笑催促的場景……沒有了現代化科技的束縛,青春的荷爾蒙毫無芥蒂的旺盛起來。

他們盡情的玩鬧、盡情的釋放,他們也認真的備課。教數學的小夥,仔細地挑選每一道交給小朋友的數學題,題目是否太難?還是太簡單?一切的過程都在心中暗暗揣度;教音樂的女生,把一首歌曲反覆聽了若干遍,挑歌、定歌、抄歌詞、記歌詞,安靜的呆在牀邊一角梳理着自己的教學思路;教手工課的兩個女孩子,趁着休息時間演練上課的每個對話、每個手勢,熬着夜趕製手工模版,頂着正午的烈日出去採摘樹葉……每個人都盡心盡力,以一名老師的標準要求自己。

而孩子們,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有所抗拒,慢慢的開始學會珍惜老師們的付出與用心。

第一天的上課是最尷尬的一次,統共只來了七個孩子。孩子們又小又生疏,即使來了也不願和老師配合。他們感到些許意外,情緒上頗受打擊,但還是按着悉心準備的教學方案進行下去。在他們的努力下,漸漸地,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多。漸漸地,孩子們變得活躍、樂意開口,從開始的不配合變得願意參與老師的課堂互動。孩子們開始有了自己偏愛的課程,有了自己中意的老師。孩子們甚至會悄悄記着老師放學回家的路線,一路尾隨老師身後,或者不動聲色的超前,在老師們的居住所來個“意料之外”的“偶遇”。

時光的齒輪一直在轉動。習慣了陽光不加掩飾的肆意傾瀉,習慣了卡車開過捲起的陣陣塵土,習慣了鄉村生物猛烈的“熱情招待”,習慣了路邊便池時不時冒出的“自然氣息”,這條從宿舍到教學樓曾經看起來路途遙遠的小道,如今也快要走完了。

孩子們不知情,依舊在放學後跟在喜歡的老師後面,嬉笑吵鬧着要去老師住的地方玩耍。老師們仍然扮着黑臉,吵着嚇着趕走路上逗留的孩子快些回家。

分別進入倒計時,一天,他們在小會議廳裏,利用現有的資源,佈置了一個小型電影院,播放的電影就是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電影播放,孩子們都出奇的安靜,小孩子大孩子都被動畫裏的純真世界所吸引,他們目不轉睛地看着,開心地笑着。時間恍若靜止,那天的氛圍靜謐柔和,彷佛就已經身處於天空之城。

分別的前一天,萬里無雲,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上了音樂課。課堂上,男老師們演唱了排練過多次的五月天的「倔強」。面對台下的小觀眾,站在台上的老師還是有些緊張了,合音有些生澀,聲音也不夠穩定,合唱沒有達到最完美的效果。演唱完畢,孩子們熱烈的掌聲驟時連成一片。有失誤又怎麼樣呢?掌聲填補了所有的瑕疵。

音樂課也結束了,拍照,留影。

沒有過多的煽情,雖然心裏的一股衝動已經快要逼近它的沸點。大家還是微笑着,露出了自己最燦爛的表情。

他們,把屬於青春、屬於陽光的笑臉全都定格在了七月最美的時光裏。

而從此以後,

我愛的人都會有雙夏天的眼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kwp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