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

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通過艾伯特和蘇菲的對話以及書信往來向讀者簡略地介紹西方哲學史,同時讓讀者瞭解哲學思想發展變化的歷程。讀了這部小説,我覺得這部小説提出兩個最突出的問題,是人生問題及哲學問題。全書的情節發展,啟發我對人生問題和哲學問題的思考。

第一,對人生問題的思考

如果連自己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那什麼東西作為解決其他問題的基礎呢?在《蘇菲的世界》剛剛開始的時候,作者向讀者提出個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要回答得好,回答得有深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有助於我們進行準確的人生定位,有利於我們今後的發展。哲學看似是一些很抽象的理論,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但是,不經歷這個過程,即學習理論的過程,那我們如何找到適合我們人生髮展的一套合乎規範的理論,來指導我們的實踐呢?所以,看似這兩個問題有很大的理論性,有些人覺得應該不用去討論,但事實上,討論好這兩個問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沒有通過這樣或類似的問題探究人的本質以及人存在的意義,那麼他的一生就有可能渾渾噩噩地度過,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第二,對哲學問題的思考

《蘇菲的世界》以書信和對話的形式簡略地向讀者介紹了西方哲學史,使讀者瞭解西方哲學思想的演變發展過程。這正體現了人類在觀察世界的時候,思考的深度不斷的加深,才會有同類哲學思想的不斷髮展;至於不同的哲學思想的交鋒,則體現着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在學習哲學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對存在糟粕的哲學思想加以剔除不良思想的過程,這樣才不會使我們的大腦成為各類哲學思想佔據的、未經過整理的書架,這樣對自己的發展是沒有什麼好處的,那樣還不如只掌握主流公認的優秀的哲學思想,否則想事情思維不是會很混亂麼?

第三,爬出“兔毛”,眺望世界

我時常在想,讀哲學作品是不是一味自己在不斷追求曲高和寡的東西?我認為不是的。照叔本華的看法,文學家獻給讀者的是鮮花,哲學家獻給讀者的是鮮花中的精華,所以哲學家的讀者羣比文學家的讀者羣要小。在看哲學的發展歷程,並不是每一種哲學思想一出現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要經過歷史的層層檢驗才沉澱下來。也許是因為哲學家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他們的思想不一定能夠為當時的人所接受,按照叔本華的看法,得等到這些思想“都成為乾果的時候”,到那時,人們才會像品嚐棗子之類的乾果一樣享受、品嚐它們。

我認為,如果我們掌握一定量的哲學思想,那麼我們可以在一些事情上不迷糊,不糾結於事物的表象,而是直擊事物的本質,有利於我們更快、更好地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所以,讀哲學作品並不是追求與別人不同,而是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節省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這種“眺望”,也可以讓我們不被一些事件的表象所迷惑,而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被主觀臆造的聯繫所束縛。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2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你是誰?”

“——世界從哪裏來?”

就是這兩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吸引着我往下閲讀這本書。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學性很強的哲學書。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閲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説般的心情。書中刻畫了一個勇敢,聰穎的少女——蘇菲。因為追求哲學,就一定要有好奇心,這正是蘇菲最大的特點,所以我覺得作者刻畫這個人物的用意就在於此。

為了向人們解開世界歷史之謎,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遠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有哪些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他們主要討論的題目是什麼,一些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這本書都詳細地為人們做了講解,彷彿整部世界哲學史在你面前演變了一遍。它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書中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獲益良多。而它所講述的有關哲學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其實當中的道理很多問題我也曾想過,但這些問題都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因為我覺得它對我來説實在太陌生。當我讀完此書後,我覺得一個生存在世界上的人,連世界從何而來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大約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出醜,併成為眾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這就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它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到生命結束也是為了真理。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使我更深切的體會到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句話的含義。

《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3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挪威了不起的作家喬斯坦·賈德,借蘇菲之口,以非常平淡的口吻,道出了令人唏噓的事實。

所謂的習慣,是指時間積久養成的思維方式或生活方式。設想一下,當我們的習慣受到某種衝擊時,我們會變得怎麼樣?就像你突然搬家了,突然轉學了,你會不安,也就是沒有安全感。

習慣就是人們所追求的安全感。相較之下,不習慣則是我們的好奇心。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檔節目叫奇葩説,其中有個“天問”——高等生物的蛋我們該不該把它砸了?黃執中先生説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好奇心,那他雖生猶死。

世界,是我們最大的常規生存環境,適應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可是,每個人最初接觸世界時卻是帶着好奇的。猶記得小時候我為雨而奇,為雷而驚,為火而懼,可大人告訴我不要去淋雨,否則會生病的;不要怕打雷,那只是天空的一聲巨響;不要玩火,不要靠近火,否則會受傷。

就像蘇菲的媽媽告訴蘇菲的:“不要再説這些話。”大人們都在幹什麼?這個不要,那個不準,可是,太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遠遠不能滿足我們對世界的渴望。其實,這不要那不準的所謂真理是在敲碎我們腦子裏從小擁有的那顆蛋,讓我們少去了探索世界的動力與好奇心。

記得之前的一個晚修,還沒上課,我站在走廊看星星。有個大人問我在幹什麼,我説在看星星,然後他説了一句讓我很不舒服的話:“星星有什麼好看的?快回去上課吧,在這裏站着被領導看見不好。”

我不是叛逆的另類人,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眼中只懂務實的精靈,更不希望自己一味關心芝麻瑣事,卻懶得抬頭欣賞滿天星辰。我希望教育充滿理想和情懷,而不是無限放大功利心,彷彿考試分數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我曾為鮮花而喜,為蝴蝶而笑,為毛毛蟲而驚,而大人們覺得這一切再平常不過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但我確信,大人們也曾有過豐富的童心,他們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好奇與驚喜。

我不認為這樣的胡思亂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了,你也只會想,要下雨吧,卻沒想過會不會是太陽消失了。

我渴望成熟,但成熟不是讓你變得麻木,變得一切都習以為常,變得不再需要追問和反思。請不要當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你應當努力沿着兔子的細毛往上爬,哪怕只是為了看看魔術師帥不帥。

“親愛的蘇菲,我不希望你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個把這個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我希望你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慾的心靈。”這話是説給蘇菲的,也是説給我的。我必然長大,變得成熟,但我的精神拒絕麻木,我的心靈渴望生動。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4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現在想想“蘇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對於哲學是不感興趣的,以至於這本書我還未真正的看完,是對知識的挑剔或是對一些理論的無法接受還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選擇的只是適合我的東西。在選擇的過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轉變。

人們總是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靈和物質相結合的同時不禁問自己,“物質世界是真實的嗎”。人是有“靈”的嗎,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嗎?我不是一個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一切不是源於天主那又是源於何處呢?心靈世界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嗎?那我們從小所學的唯物主義不就是與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澤中掙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卻越陷越深。為了不被淹沒,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腦袋裏翻滾的巖漿似乎也平靜下來。一輪明月升上了夜空,對於一個等待救贖的人來説,那聖潔的光輝就是的洗禮。瞬間,我轉頭髮現“靈”與“物”只不過是兩個隔街爭吵的婦人,她們所站的立場和所堅持的觀點不一樣而已。探索理論的本源,你可以發現,從它所基於的那個方面來看,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它的基礎。正如“好”與“壞”,只有在區分何為“好”何為“壞”才能判斷是“好”是“壞”。

有些懷疑蘇菲對她所學的東西真的都理解了嗎?也許她只是作者著書的一個引線,穿連起了整個哲學史,但我更願意她同我一樣是個帶有探知慾望的孩子,至少她在書中是這樣的。突然想起達利所常用的抽屜,孩子眼裏所向往的抽屜和她最終打開的是否一樣呢?看到結果是否會很失望,只有打開抽屜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應該就有一個理想的存在。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生稟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有一種擔憂,近似乎於兒童天真的擔憂,我的靈魂有一天是不是會離開我去選擇別人,也許在我們所生存的空間裏到處都飄蕩着需要寄宿的靈魂,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身體出現。回頭想想,我的靈魂經歷過什麼以後才選擇了我呢?她是不是選擇一個人重複着同樣的輪迴呢?可能我有些誤解了,但我無法走出這樣的一個怪圈,可能是我還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靈魂先生”説聲“嗨,你好”。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的洞穴比喻來解釋理念論:有一羣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着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着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羣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脱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説,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形式”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我們的大自然比起鮮明的理型世界來説,是黑暗而單調的。不懂哲學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總是侷限的,就像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一樣,只看到了牆上的影子。

我還是對哲學不感興趣,可我已經開始思考,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識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他面前,還有什麼奇蹟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蹟的主角還是我們自己。

挪威名著《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5

有一本書叫做《蘇菲的世界》他講述的是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看完這本名著,我有一個感想,那就是:蘇菲他是一個好奇而且好學的孩子,從他接過神祕來信時,他就有一種好奇感,再加上信上那些奇怪而且深遠的問題,使她情不自禁的去弄懂這些問題。接着就在一位導師的引導下思考一些各位大師所思考的問題,首先他應該有自信,然而事實卻比他想象的更離奇、怪異。

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每個人的大腦裏、者,但《蘇菲的世界》的的確確是嶄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夢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歎的世心裏面都想得很多。雖然有一些不切合實際,但是那都是一些發自於內心的幻想,更不知道怎麼去表達,但我們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那是一種哲學的幻想。先人把一個又一個不解的哲學命題留給了後人,把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傳世佳品賜予我們。哲人用藝術的口吻教導生靈,文人用理性的筆觸感染靈魂。我們的祖先在遺留寶貴精神財富的同時,更把彌足珍貴的鑑賞之道傳授於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1w1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