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700字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700字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700字

世界艾滋病日,祝你無疾病無煩惱無憂愁,祝你無痛苦無災難無仇恨,祝你有快樂有家庭有幸福,祝你有健康有財富有人愛。世界艾滋病日提醒你,無論你有還是無艾滋病,都願你,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共同閲讀艾滋病知識演講稿700字,請您閲讀!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1

艾滋是一種攻擊人體內臟免疫系統的病毒,產生高致命性的內衰竭,破壞人的免疫平衡,艾茲本身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破壞,從而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

艾滋病毒在人體內潛伏期平均為12至13年,在發展成艾滋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症狀的生活和工作很多年,科學家研究發現艾滋病起源於黑猩猩。本來艾滋病起源於非洲,但由於人類的活動,加大了艾滋病的傳染。

醫學界至今還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藥物,在這裏,我可以提醒大家,在艾滋病初期可以有這些症狀如:傷風。流感。全身疲勞。無力。發熱。隨着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可以有單純皰疹,皮膚易損傷,皮膚粘膚出現白色含球菌感染等。還可能出現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至4個月。由於症狀複雜多變。所以當自己有類似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保證自己長久的身體健康,不易被艾滋病毒所感染。

艾滋病毒嚴重的威脅着人類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第四大殺手。

2006年5月30日宣佈1981年6月首次確認艾滋病患者以來,25年間,全球總計有6500萬人被感染。其中250萬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萬名艾滋病感染者,當年就新增了410萬人。另有280萬人死亡。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如此下去。人類將會被艾滋病給滅絕了。不過,經過長期的科學實驗,以及科技的進步。2007年全球新增了270萬人,比2001年下降了30萬死亡人數,可見。科技的發展多麼重要。

艾滋病它可以通過血液的傳播,共用針具的傳播。對於一般的接觸並不能傳染艾滋病。如:艾滋病病人吃過的菜,喝過的水是不會傳染的。因為艾滋病毒很弱,在空氣中是不能生存很久的。所以照料病人和病人正常接觸是沒關係的。

對於每個人來説,生命是很寶貴的。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保護好自己的生命,不讓艾滋病有任何機會來威脅到你,尤其是18至45歲的青壯年更要保護好自己,因為艾滋病毒最喜歡這一階段的人了。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2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引發的一種嚴重傳染病,當HIV侵入人體與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並逐漸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癱瘓,功能瓦解,最終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侵入,或發生惡性腫瘤而死亡。

艾滋病是如此的可恨,可怕。但目前,艾滋病仍然沒有治癒的藥物和有效的疫苗加以預防。

1981年以來,艾滋病在全球蔓延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統計,2007年底,全球估計有3000萬--3600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我國自1985年發現首個艾滋病病例以來,每年都有新增的感染者。

2007年據衞生部估計,我國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達84萬人,其中50多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我國艾滋病流行的危險因素廣泛存在,擴大流行的潛在危險性很大。

難道我們就任其艾滋病猖狂地蔓延嗎?不可能,因為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明確,與病毒傳染的有關活動易於控制,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三種途徑,只要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為,感染的人就不會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沒有感染的人也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僅對艾滋病病人本身造成危害,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還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國家的興衰,民族的興存亡,由此看來,艾滋病不僅威脅着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而且威脅着整個國家,影響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可見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艾滋病的確非常可怕,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仍然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們應當得到的不是偏見和歧視,而是來自社會和個人的關愛。

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但是一些日常行為不能傳播艾滋病,如擁抱,握手,公用廁所,一起吃飯,談話交流,共用勞動用品,學習用品等,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3

近年來,我們對艾滋病這個詞可以説是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我們聽到這個詞的名字太多了,陌生是因為我們對艾滋病的瞭解和認識極少。

艾滋病是什麼,説實話我並不太瞭解,但是我知道艾滋病並不像傳聞中的那樣可怕,這幾天和同學們在一起研讀了一些關於艾滋病方面的內容,使我受益匪淺。

艾滋病中文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病”,在很多國家艾滋病被稱為“世界瘟疫”或現代的“黑死病”,儘管從發現到現在只有20餘年的時間,但其已在全球大規模流行,其實已經證實一點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日常生活接觸並不能傳染艾滋病,艾滋病傳播有三條途徑:“性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只要我們牢記就好,同時也要知道:共用游泳池、擁抱、同桌吃飯、共用餐具、共用辦公辦學用具等途徑是不傳播艾滋病的,因此艾滋病患者不應該被歧視。

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應被我們呵護關心,我相信他們的心裏也同樣害怕,假使我們不給他們關懷還歧視他們,那麼他們還怎麼有和病魔做鬥爭的勇氣呢?我們應給予他們的是更多的鼓勵,對他們所遭受的痛苦給予同情和幫助。這種寬容可以贏得社會各種人羣的協作,使社會力量集中起來減少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個嚴重的傳染家,關於艾滋病的問題不僅僅是複雜的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提高警惕,認真關注,關注艾滋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並把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得到的知識向身邊的人宣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它的嚴重性。

只有認識艾滋病,才能更好地防治,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學習有關知識,使大家能儘快認識HIV這個人類的大敵,遠離艾滋,同艾滋抗戰到底!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4

對於艾滋病,你是怎麼想的?是害怕還是接受,無所謂?那如果遇到艾滋病病人,你怎樣待他們,是歧視還是關愛?我覺得不用怕,也不用歧視,不是嗎?

有一次看書,説一個女士,他哥哥是一名水手,因為揚帆橫渡大西洋,患了艾滋病。她很愛哥哥,一開始不能接受,後來才知道與艾滋病病人正常接觸沒什麼壞處。所以就細心照顧哥哥,她的哥哥與病魔抗爭了很多年才離開人世。

還記得,幾名大學生,戴着口罩,對路人説:“我是艾滋病病人,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但是,在半個小時內,沒有人給他們擁抱。有人説自己知道與艾滋病病人擁抱不會傳染,就是要防着點。

看到這,我很不滿,雖然我不是艾滋病病人,但我知道他們得不到他人關愛的痛苦。生物老師講過,艾滋病只是靠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同吃同住,根本不會傳染。

國小學過一篇課文,是説一個黑人小孩恩科西,出生後,母親就因為艾滋病去世了,同時他也被遺傳了這個病,幸好有個好心的白人女士收養了他,這讓我很感動。但學校不要他,可能因為他是黑人,且有艾滋病,結果鬧了軒然大波。

後來,他有一個演講,講的就是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要給予他們關愛……在一個國際兒童節,所有兒童歡呼的節日,被折磨得不成樣子的恩科西靜靜地睡去了,那年他才12歲,太可憐了!

也許是當時對艾滋病沒有興趣,就沒在意。去年,看電視時有個紀錄片説:“有一個黑人小男孩得了艾滋病……”我驚叫起來“恩科西”又説起那些事,不過這時我對這些事有興趣了,認認真真地坐在沙發上看了。

我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我們生物老師説的那句話:“和艾滋病病人同吃同住不會被傳染……”我們要以“反對歧視,提倡關愛”為主題的宣傳口號,向周圍的人宣傳。

艾滋病知識演講稿5

大家好!我是一個無處不在、神出鬼沒的艾滋大家族的一員,我是由各種各樣艾滋小細胞聚集起來一起組成的,雖然是由各種各樣的艾滋小細胞聚集在一起而組成的,但是我們卻是在顯微鏡的下面才可以看到我們的“廬山正面目”你們這些大大大……巨人們可別小瞧我們!哼!我們可是成為了威脅着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哦!不信是吧!那我就來説説我們家族的“風光偉記”吧!據我們的“調查員”的調查,中國每一天的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孩子死於艾滋病,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猛增,而且有超過1500萬的兒童因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現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約有84萬人,人羣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羣為0.07%(也就是一百個人裏有七個就感染上了艾滋病),而這了的只是我們家族“風光偉記”的一部分這裏,也就是虛無飄渺中國的感染人數而以,你們這些“大人物們”可想而只我們的“艾滋大軍”就在這小小的的地方都有那麼大的威力,那我們的“艾滋大軍”可是在全世界都展開了地毯似的進攻,那我們可是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啊,所到之處已經是無人能敵,所向披靡啊!哈哈哈哈……

哎。可惜的是自從我們的“艾滋大軍”入境以後,各國人民就開始了只守不攻的戰術了,然後他們後方就開始瞭解我們的入侵途徑然後他們精心照料着病人,如果有的人快死了,醫生和護士就把他們從死神的魔抓中拉了出來,可是沒有用。最後還是死了,但是我們的軍隊從此再也攻不上去了,那是因為他們的防火牆太強了!因為他們自從知道了我們的入侵途徑後,就把我們的入侵途徑把它嚴嚴實實的堵住了!我們的入侵對象有:⒈不愛乾淨的人⒉產婦⒊吸毒人員⒋抵抗力差的人,簡易的説就是通過三種方法來傳播:⒈是血液傳播⒉是性接觸傳播⒊是母嬰傳播。可是人類把我們的生活路徑都堵上了,啊!我們快沒有“房子”了,快救救我們吧!還有誰給我們一個“房子”啊……我們總有一天會報仇的!!我們會帶着一批的改裝後的“防恐艾滋軍隊”會來的!你等着吧人類!!

標籤: 演講稿 艾滋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93y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