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范网 >

论文模板 >教学论文模板 >

探究信息化课程 挖掘学生实操潜能

探究信息化课程 挖掘学生实操潜能

教师教学的基础就是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信息技术课如何利用好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教材有效学习,掌握教材的内容呢?就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一反三,通过上机实践操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信息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信息化课程 挖掘学生实操潜能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

在中国小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学,没有进行教材内容的深度探究,只想自己怎么教,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深度探究教材深度的内涵,只教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教,不是主动的学习获得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当今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理念,构建学习理论指导,树立学生主体观,挖掘学生潜能,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由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实际教学中,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多,当前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没有耐心和韧性,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足,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信息技术上机实践操作在培养学生这方面意志品格上有先天的优势。如在键盘指法练习时,学生多数通过游戏式的练习软件,通过奖励和晋级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采取循序渐进方法,逐渐增加任务,鼓励他们争取不出错,少出错,坚持时间更长,让学生找到继续努力的意义,感觉已经离成功不远,感受到最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轻松,不断以此锻炼他们的耐心和学习的持久力。有一些上机练习课可采取分组的形式驱动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分工,共同协作完成目标。在完成任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研究,找到完成任务最便捷的办法,各小组之间可以比赛,看哪组最先完成任务,分值就最高。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参与,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优势互补,团队协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消除一些学生孤僻性格,增加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友谊。

二、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课程教学,注重上机实践操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教学前首要进行的。只有了解教材的内容,掌握教材的内涵,探究教材的深度知识,才能真正进行的有效教学,有的放矢,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教材的内容完全教给学生。让学生不但学到书本的信息化理论基本知识,还能更深层次的学习到教材之外的更多实践操作的知识。中国小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内容比较少,更多的是实践操作内容,主要是在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问、探究,在实践中自主学习。例如,可以借助于过程性设计、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评论等途径实现。

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要充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给予上机操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共同研究学习,团结协作。表扬成绩好的学生,调动学习差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积极主动进行学习。

教师在学生过程中不要参与过多,学生自己分析学习的目标,查阅相关书箱,或上网搜索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承担的是“导师”的角色,教师不要干预过多,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学生遇到了不能解决的操作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方式,让学生处于多元、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环境不局限教室,时间不局限于一节课,学习人员不局限个体学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网上学习、讨论,交流,查询资料,共享网上资源,特别是通过七台河教育云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进行互动。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推动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学生对上机操作感兴趣时,就会主动学习,如果不感兴趣,就会消极、被动学习。要想激发学生潜能,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激发学习计算机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有通过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这部分内容时,除了要讲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还要把计算机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展示,收集计算机病毒爆发时的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更感官的认识,并通过自主思考掌握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另如,利用讲授计算机“画规则图形”课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给画出的文明标志图形重新绘色,请学生并谈一谈怎样才能做到讲文明,以此对学生进行讲文明树新风方面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激发兴趣阶段。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内容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学生在上机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学习兴趣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可以做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学习作品,特别是在电脑绘画方面,将会有很多的学生的作品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大赛,并获奖,极大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

培养兴趣阶段。在前一阶段中,学生产生的兴趣不完全相同,有的兴趣高,有的兴趣低,有的学生的兴趣随着时间还会渐渐消失。因此,不能把“激发阶段”和“培养阶段”分开,需要在培养中继续激发,调动起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的向导,需要教师的教学意图变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讲解内容要少而精,主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才能真正体会信息化课程带来的乐趣。

巩固兴趣阶段。学生的潜力、创造性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成功的前提。学生正处于人生生长时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给学生鼓励就会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保持自信心。使兴趣由外因向内因转变,从而巩固了兴趣。特别是信息技术课,没有成绩的压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小信息技术课可操作性强,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学生学习操作技能是信息技术教学要营造探索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展现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呈现事物的空间结构、运动特性等,对于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可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这些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学生认识世界事物拓宽了领域,多了创新的机会。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实践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创设最优化的教育环境,适合学生学习和个性培养的教学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要让学生有机会搜索网络信息,使学生获得广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契机,让学生在文字排版练习和幻灯片制作教学中,以美丽校园、我爱家乡、盛世祖国、“五四运动”、向国庆节献礼等主题,制作电脑绘画图片,通过电脑和画图软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图画。这些作品可以参加电脑绘画比赛,如果有的作品获奖,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增加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以信息技术课为“燃点”,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新知识,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绘出美好人生。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挖掘教材内涵,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信息技术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适应当前教育形式,多元化,创新发展,构筑新型中国小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enfanwang.com/zh-my/muban/jiaoxue/y3ddvk.html
专题